朱清秀
深度介入南海争端:日本准备走多远?
朱清秀
冷战后日本对南海问题的安全关注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随着中日关系的恶化,日本的安全战略出现了有意制衡中国的实质性转变。日本开始寻求积极介入南海事务,并将此作为安倍内阁推行“积极和平主义”政策的一部分。日本介入南海争端的意图主要包括:一是通过“两海联动”策略牵制中国;二是迫使中国陷入南海争端沼泽之中;三是借此压制中国在亚太海域影响力的扩大。然而,日本介入南海争端加剧了南海局势的动荡,促使南海问题向更加复杂化、国际化和军事化的趋势发展,也给中国和有关国家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带来了更大的阻力。为此,中国应积极作为,一方面加强与南海周边各国及东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压缩日本在南海地区的活动空间,为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创造条件。
南海争端 战略通道 海洋战略 军事合作
2015年5月和6月,日本海上自卫队与菲律宾海军在南海地区连续举行了两场联合军事演习,其中6月份的军事演习更是靠近中国的南沙群岛。虽然此次演习是在反海盗名义下进行,日本海上自卫队参谋长武居智久强调并不针对特定的国家和地区,①“南シナ海で来週 日本·フィリピン共同訓練”,NHK 网站,2015年6月28日,http://www3.nhk.or.jp/news/html/20150616/k10010116621000.html,登录时间:2015年6月28日。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日本自卫队与菲律宾海军在南海地区频繁进行军事互动,给原本已经剑拔弩张的南海局势再添紧张气氛,其用意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在5月28日日本众议院的和平安全法制特别委员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回答质询时“并不否认南海在自卫队为美军提供后方支援的‘重要影响事态’的区域内”②「首相、南 シ ナ 海 で の 後 方 支 援 否 定 せ ず 衆 院 特 別 委」,日 本 経 済 新 聞,http://www.nikkei.com/article/DGXLASFS28H63_Y5A520C1MM8000/,登录时间:2015年6月28日。。由此可知,日本一方面积极推动在南海地区与中国存在主权争议的菲律宾进行军事交流与合作,为今后介入南海争端进行“热身活动”,另一方面也为自卫队能够顺利走出国门而努力为其解除制度上的枷锁。
日本作为亚太地区重要国家,全面积极介入南海争端不仅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挑战,同时也使得东亚地区的大国关系更加复杂,中日在南海有可能形成直接军事对抗的局面越来越明显。对于日本不断卷入南海事务的意图和目的,国内学术界进行了大量深入系统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日本这样做一是为了维护其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二是为了与中国争夺地区主导权,三是为了在东海问题上牵制中国并形成两海联动局面,四是为了全面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和遏制中国海洋强国的发展。①相关文献可参考:王传剑:《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内涵和外延》,载《外交评论》,2011年第3期;张瑶华:《日本在中国南海问题上扮演的角色》,载《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3期;李聆群:《日本的南海政策及其发展演变》,载《和平与发展》,2015年第1期;杨继龙:《论南海争端中的日本因素》,载《太平洋学报》,2013年12月第21卷第12期等。然而,日本南海政策变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争夺和中国在东南亚的外交、经济和政治影响力,这已经成为日本安倍内阁上台以来不加掩饰地推行“制衡中国”战略的一部分。②朱锋:“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与中日关系”,《日本学刊》,2014年第4期,第1-10页。随着中国南海岛礁吹填工程的进行,日本的南海政策甚至出现了“军事介入”的新动向,日本有可能和美国一起在南海进行联合空中巡逻。
面对这样的局面,南海争端中的“日本因素”究竟将发展到什么程度?日本介入南海争端对于南海形势又会产生何种影响?中国又该将如何应对?对这些问题,本文将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求清晰和准确地揭示日本南海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未来走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出于“南进战略”的需要曾经侵占过南海地区西沙及南沙群岛③1933年7月日本外务省制作了《关于南海诸岛的文件》,8月在西贡的日本领事馆向日本外务省呈送了《作为水上飞机基地的新南群岛》的文件。1939年2月日本侵占海南岛,3月侵占西沙群岛,9月决定侵占新南群岛。对于日本的侵占行为法国提出抗议,但日本并不接受,不过1942年12月的大暴雨将新南群岛全岛上的设施全部毁坏。详细内容参考浦野 起央:『南シナ海の安全保障と戦略環境(一)』,「政経研究」,第四十九巻第一号(2011年6月),51-54页。的许多岛屿,并在岛上修建了军事和生活设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1951年9月签订了《旧金山对日和约》,标志着日本正式从国际法层面放弃了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同时也标志着新中国开始承继对南沙群岛的管辖④浦野 起央: 『南シナ海の安全保障と戦略環境(一)』, 「政経研究」,第四十九巻第一号(2011年6月),56頁。。冷战期间,南海地区成为了美苏争夺东南亚及东亚地区主导权的主战场,双方的军事力量在南海两端相互对峙。此时,日本在“吉田主义路线”指导下,开始走上一条“轻军备、重经济”的发展道路,因而对南海地区并未流露出任何明显的政策诉求。这一方面是由于日美同盟的存在,日本担心的南海地区海上交通线安全问题可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日本对于南海周边各国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经贸领域,军事安全问题尚未引起日本注意。即使是铃木善幸内阁1981年接受了美国的要求,同意由日本自卫队负责日本周边1000海里以内的海上交通线的防卫①日本自卫队防卫的1000海里以内的海上交通线主要有两条,一条为从日本本土到关岛附近的东南航线;另一条为从日本本土到菲律宾附近巴士海峡的西南航线。,自卫队的活动范围也并未到达南海地区。因此,这一时期的南海争端尚未进入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议题选项中。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军队数量和规模不断缩减,军事训练及演习活动的频度也日益降低”②『平成7年版防衛白書』,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_data/1995/ara13.htm,登录时间2015年6月28日。。这使得冷战期间长期承受来自苏联强大军事压力的日本可以将其战略重心由北海道及日本海周边向西南方向转移。同时,随着日本“普通国家”化战略导向的发展,日本政府及民众希望日本在今后的国际事务中可以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承担作为经济大国理应承担的国际责任。于是,日本开始将目光聚焦到关系日本“海上生命线”安危的南海地区。
(一)日本以中间人或调停者的姿态尝试介入南海争端
日本利用其域外大国和非当事国的身份积极扮演斡旋者的角色。1995年中菲“美济礁事件”爆发后,“日本和菲律宾在一次副部长级会议上讨论了美济礁事件,菲律宾要求东京‘敦促’北京采取可知行动,结果3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双边副部长级会议上,日本一位副外长就要求中国采取和平方式解决问题”③李金明:《美济礁事件的前前后后》,载《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第1期,第70-71页。。同年5月,村山富市首相访问中国,再次向李鹏总理提及南海问题,表达日本对“美济礁事件”和对中菲关系紧张态势升级的关注④参考 Lai To Lee,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ialogues,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1999,p.144,转引自李聆群:《日本的南海政策及其发展演变》,载《和平与发展》,2015年第1期。。
(二)以非传统安全为切入点介入南海争端
南海地区特别是马六甲海峡长期存在的海盗问题对过往的航运船只造成极大威胁。由于日本从中东进口的石油等战略物资必须要经过该地区,因此,日本以打击海盗的名义将军事力量投送到南海地区不仅可以增强日本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提升介入南海争端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日本塑造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履行负责任大国义务的国际形象。1999年10月在南海海域发生的日本商船遭海盗劫持事件,让日本找到了在南海地区增强军事存在的突破口。日本利用该事件大打悲情牌,海上保安厅长官相继访问南海周边各国,商讨与东南亚各国开展反海盗演习,并要求派遣大型舰艇巡视南海。2001年10月,在东盟“10+3”会议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首次提议东南亚及亚洲各国通过签署《亚洲地区反海盗及武装劫船合作协定》,积极推进在南海地区打击海盗与武装劫船的合作进程。经过三年多的谈判,日本、中国、印度及东盟十国2004年11月在东京达成了共识,缔结了该协定。依据协定,各国在新加坡设立一个信息交流中心,负责报告海盗活动及调查海盗事件。为了有效推动该中心的工作,日本宣布提供4000万日元的运营经费。不仅如此,日本还通过向南海周边国家提供装备、技术及资金方面的支持,试图获得在南海地区打击海盗和反劫船活动的主导权。
除了积极参与和主导南海地区反海盗行动外,日本还通过派遣自卫队队员、军舰及飞机参与在南海周边的灾害救助活动。2004年12月发生的印度洋海啸给印尼带来巨大的灾害,日本派出近千人的自卫队员进入灾区,并调动多艘军舰在灾区附近巡逻。2013年菲律宾遭受第30号台风“海燕”的袭击,日本高调派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救援队伍,“阿基诺其实希望日本提供更多的物资和资金援助,让东南亚邻国提供人力支持,但日本坚持‘加钱又加人’,而且把增加人手当成救援的前提”①“日本高调派出自卫队援菲分析称政治动机明显”,http://news.sina.com.cn/w/2013-11-15/061228715748.shtml,登录时间:2015年6月28日。。最终日本派出多达1180名自卫队员、3艘大型战舰和16架飞机前往菲律宾救灾②“日本派自卫队援助菲律宾规模史上最大”,http://www.517japan.com/viewnews-70514.html,登录时间:2015年6月28日。。
(三)加强与南海周边各国间的军事合作
为了加强与中国在南海存在主权争议的菲律宾、越南等国的军事实力,日本对战后施行多年的“武器出口三原则”③日本在1967年针对武器出口问题制定的三项基本原则,其内容“不向共产主义阵营出售武器”、“不向联合国禁止的国家出口武器”、“不向发生国际争端的当事国或者可能要发生国际争端的当事国出售武器”。进行修改,允许在一定条件下④依据“新三原则”的规定,日本将在下列情况下允许出口武器和装备;第一,有助于促进和平贡献与国际合作;第二,有助于加强日本的安全保障;基于第二点,日本还可以同以美国为首的在安保领域合作的国家共同开发和生产武器装备,加强与同盟国等方面的安保与防卫合作,确保自卫队和日本人在海外活动的安全。出口武器装备和技术。日本希望通过向这些国家出口、赠予武器装备及技术来增强其军事实力,进而推动南海地区形成对抗中国的军事联盟。
2006年6月,小泉内阁决定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并利用政府开发援助的资金向印尼提供了3艘武装巡逻艇。2012年日本决定向菲律宾提供12艘全新的巡逻艇,以提升菲律宾的海上安全能力,借此强化其处理与中国南海纠纷上的外交能力。虽然日本由于越南企业贪污政府援助资金而暂停向越南提供海上巡逻艇,但是在南海局势日益紧张、中越在南海方面的对抗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日本很有可能重启向越南提供巡逻艇的计划。
除了向南海周边各国提供武器装备而外,日本还派遣自卫队教官培训菲律宾、越南等国的军事将领,并积极开展军事演习和训练。从2012年起,日本连续三年向越南海军派遣海上自卫队教官,面向潜艇及医疗人员讲授和培训潜水医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①『平 成 26 年 版 防 衛 白 書 』, 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 _ data/2014/html/n3313000.html#zuhyo03030106,登录时间:2015年6月28日。。2015年6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派出 P-3C 巡逻机和菲律宾军队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举行联合演习。之所以选在南沙群岛附近进行演习,《日本经济新闻》坦率承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牵制在南海进行陆域吹填作业的中国”②“海自、フ ィリ ピ ン 海軍 と 南沙周 辺 で 初訓練 中 国 を 牽 制”,日 本 経 済 新 聞,http://www.nikkei.com/article/DGXLASFS23H3S_T20C15A6PP8000/,登录时间:2015年6月28日。。
(四)拉拢域外大国介入南海争端
日本在不断加强日美同盟关系并借助日美同盟“合理”干扰中国在南海维权活动的同时,还积极拉拢同样关注南海局势的其他域外大国,特别是在对华政策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印度和自己的准同盟国澳大利亚。为了推动日印在海洋安全事务方面的合作,拉印度介入南海争端,日本和印度在军事安全领域展开了多层次、高频度的交流与合作。依据《2014年度日本防卫白皮书》,日印之间的军事交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政府及军队首脑的高层会谈;二是防卫当局间的定期磋商;三是一线部队间的联合演习。在最近三年间,双方政府首脑及军队高官几乎保持每年会谈一次的频率③『平 成 26 年 版 防 衛 白 書 』, 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 _data/2014/html/ns050000.html,登陆时间:2015年6月28日。。日本公开声称,日印要以全球伙伴关系为基础,以海洋安全合作为切入点全面强化两国间的合作④『国家安全保障戦略について』,平成25年12月17日,http://www.cn.emb-japan.go.jp/fpolicy _j/nss_j.pdf,第21頁。。有观点认为,日印加强合作的目的是在推行所谓的“锁龙”战略,也就是让中国巨龙在未来可能的冲突中陷入“日本叼头,印度啄尾”的战略困境之中⑤张瑶华:《日本在中国南海问题上扮演的角色》,载《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3期,第56-57页。
澳大利亚与日本不仅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在亚太地区海洋秩序建设方面也拥有共同的战略关注和利益。日本和澳大利亚的防卫交流从2007年《关于安全合作的日澳共同宣言》发表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双方2012年签署了《日澳情报保护协定》共同强化两国在情报信息领域的合作,2014年澳大利亚总理访问日本,就日澳在防卫装备、技术领域的合作展开谈判,不仅如此,日本和澳大利亚的防长和外长每年都会定期举行“2+2”会议。除此而外,日本为了进一步推动日澳在海洋安全方面的合作,决定向澳大利亚出口潜艇技术。鉴于澳大利亚的潜艇将会定期在南海及印度洋地区巡航,日本支持澳大利亚增强军备,并鼓励其介入具有战略意义的南海地区,其用意不言自明。
(五)开始准备军事介入南海争端
日本对南海争端的关注从冷战时期没有明显的政策诉求,到20世纪90年代以斡旋者身份出现,再到2000年以后重点关注,直到2010年中日东海撞船事件的发生导致中日关系全面恶化之后日本才开始尝试全面介入南海争端。这与日本《防卫白皮书》对南海争端的关注相一致,通过日本《防卫白皮书》检索系统①防衛白書の検索: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_web/index.html。的搜索,在关键词一栏输入“南沙群岛问题”,就能在6份《防卫白皮书》②分别为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9年及2001年的防卫白皮书有关于南沙群岛问题的内容。中找到该内容,其中最早的年份为1992年版的《防卫白皮书》,其主要内容仅仅是对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及中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围绕该岛屿存在的矛盾展开描述③主要内容可参考: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_data/1992/w1992_01.html。。然而输入“南シナ海”(南海)则可以在历年的防卫白皮书中找到160条相关信息,其中2010年及以后有关南海的数据多达89条,特别是2014年的《防卫白皮书》有30条信息涉及南海,2013年的《防卫白皮书》也有20条④2012年有17条、2011年有16条、2010年有6条的信息涉及南海。。因此,从日本《防卫白皮书》提及南海的数量来看,无疑2010年是一个关键点,而这一年刚好也是中日由于东海撞船事件而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的开始,更重要的是,这一年还是中国 GDP 总量首次超过日本 GDP 总量的一年,两国的实力对比开始发生有利于中国方面的转变。
2015年1月,美国第七舰队司令罗伯特·托马斯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为制衡中国在南海地区越来越强的海上力量,美国欢迎日本将空中巡逻的区域扩大至南海地区上空”⑤相关报道内容参考:“美国第七舰队司令高调表示欢迎日本巡逻南海”,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u7ai3414116_K4.html,登陆时间:2015年6月28日。。虽然日本防卫相中谷元在众议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别委员会的质询中表示:“日本对于南海地区一直都很关注,不过自卫队在该地区并没有进行定期巡逻,现在也没有这样的方案。”⑥「安倍首相、南シナ海関与強 め る 沿 岸国 と 連 携、中国牽 制」,http://www.sankei.com/politics/news/150606/plt1506060011-n1.htm l,登录时间:2015年6月28日。尽管日本否认了美国第七舰队司令的上述说法,但现在没有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将来也没有这种情况,况且从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军事交流程度来看,日本正在为巡逻南海进行前期准备。2015年6月,日菲两国签署的《日菲共同宣言》和《为了强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都明确将双方在南海的安全合作列为重要内容。前者①内容参考:『日フィリピン共同宣言』,http://www.mofa.go.jp/mofaj/files/000083584.pdf。对中国在南海地区的陆域吹填行为进行了谴责,并且申明日本支持菲律宾提交的南海仲裁方案;后者②内容参考:『戦略的パートナーシップのための行動計画』,http://www.mofa.go.jp/mofaj/files/000083586.pdf。更是明确表示日本将继续对菲律宾海岸警卫部队提供支持,包括人才培养、提供巡逻艇及技术支援,同时,加强双方防卫机构间的交流,促进信息情报的共享,扩大日菲间的军事演习。此外,菲律宾总统在日本记者俱乐部回答提问时称:“将来日本自卫队飞机来南海巡逻,可以使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进行加油、后勤补给等,对此双方已经开始为缔结‘来访部队协定’的磋商工作。”③“比大統領、自衛隊の基地利用 に 期待感 中国を 牽制か”,http://www.asahi.com/articles/ASH655D7YH65UHBI01J.html,登录时间:2015年6月28日。如果日菲之间磋商一切顺利,并且也得到菲律宾议会的批准,那么不远的将来日本的巡逻机将会定期出现在南海上空,这标志着日本将开始准备军事介入南海争端④时殷弘指出: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且撤销过去施行几十年的武器禁运,这有可能促使日本军事上介入南海争端。参考:“时殷弘:日或军事介入南海 中方应提早准备”,http://phtv.ifeng.com/program/zhtfl/detail_2014_05/01/36117307_0.shtml,登录时间:2015年6月28日。。
2010年之后随着中日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日益激化,日本在南海争端中的表现已不满足于仅仅只是给予南海主权声索国予以援助和支持,而是尝试直接走向“前台”,通过与美国进行联合巡航、和菲律宾进行双边军事演习等方式,寻求军事介入南海争端。这既符合日美同盟升级后日本急于扩大美日同盟协同、共同应对所谓区域安全危机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日本加强在区域安全事务上“制衡中国”战略行动的新趋势。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的日本战略意图值得深思:
(一)推行“两海联动”策略进一步对中国施压
2010年中日东海撞船事件的发生导致中日关系迅速恶化,而2012年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事件的发生则将中日关系带入濒临崩溃的边缘。因此,中日东海问题的激化是日本决定全面介入南海争端的直接原因。一方面,中国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加大了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水域的监控和管制力度;另一方面,面对中国定期化、长期化的海空一体巡逻,日本海上保安厅应接不暇。在此背景下,通过介入南海争端将东海问题与南海问题捆绑,实现两海联动,进而在东海问题上分散中国的战略注意力并形成两头牵制中国的海上格局就成了日本政府积极介入南海争端的最直接动机和目的。事实上,早在1992年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之后,日本就已经意识到中日东海钓鱼岛问题和南海争端的关联性,并且从1992年版的《防卫白皮书》开始关注南海争端的进展情况。①《1992年版日本防卫白皮书》特意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形势”下增加“南沙群岛问题”一项,并且指出中国制定的《领海及毗连区法》遭到了其他声索国的反对和指责,加深了各国间的对立。参考: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_data/1992/w1992_01.html。
除此而外,日本还想通过介入南海争端,了解、熟悉和适应中国在解决南海争议问题上采取的策略,进而在东海钓鱼岛争端问题上提前制定好应对预案。比如,日本通过与菲律宾进行信息情报的共享获取中国应对菲律宾渔船及海上警察力量的战略战术信息、通过中菲双方舰艇在海上的博弈来试探中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的底线等等。2010年9月中日东海撞船事件发生之后,日本对于中国海洋维权行动的政治与安全戒备显著上升,开始寻求介入南海争端,以此来获取在东海钓鱼岛问题谈判中更多的筹码,进而分散日本在东海问题中承受的来自中国的战略压力,同时借此牵制中国。
(二)通过执行“积极的和平主义”、扩大日本在地区安全与经济事务中参与的范围,和中国争夺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并以此遏制中国在地区事务上地位和作用上升的势头
日本作为岛国,岛内资源贫乏,国家和社会生存与发展所需的资源几乎都来自海外进口,因此战后日本海洋战略的核心是防止来自海洋的进攻,并且确保日本周边海上交通线的安全。然而,由于奉行“轻装备、重经济”的吉田路线,所以日本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在海上交通线方面都完全仰仗美国的海上力量加以保护。进入1970年代之后,随着美国对苏联压倒性的军事和经济优势逐步消失,美国迫切需要日本站出来武装保卫自己。1981年5月,日本首相铃木善幸访美,在与里根总统会谈之后发表的共同声明声称:“为了确保日本的防卫及远东地区的和平,应适当分配日美两国承担的任务”,日本同意“在基于宪法及防卫政策的前提下,适当加强防卫以保卫周边的海域和空域,以此减轻美军的财政负担。”②参考: 『 鈴木総理 大臣 と レ ー ガ ン = ア メ リ カ 合衆国大 統領 と の 共 同 声 明』,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bluebook/1982/s57-shiryou-403.htm。之后,日本自卫队开始承担起日本海域周边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的安保工作,并延续至今。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海洋实力的提升和美国实力相对的衰落,日本对其在南海的海上交通线可能会被截断的担心不断增强,守卫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这个日本海洋战略的核心任务开始面临诸多挑战,迫使日本推动海洋战略转型。日本学者秋山昌广认为“日本的海洋战略应该从守卫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中摆脱出来,印度洋及阿拉伯海也应该成为日本海上自卫队进入的地区,特别是对于日本而言北印度洋及东亚的海上交通线显得更为重要,日本现在已经以反恐或者反海盗的缘由进入了上述地区,因此保护该地区海上交通线的任务不能再依赖其他国家。”①秋山昌廣:『海洋の安全保障と日本』,第12—13頁,参阅 http://www.nids.go.jp/publication/kaigi/studyreport/pdf/2013/ch7_akiyama.pdf。于是,全面介入南海争端就成为推动日本海洋战略转型的重要力量,日本希望介入南海争端来打通印度洋航线和南海航线,防止关乎日本国家发展命运的海上交通线掌控在中国手里。
(三)利用南海争端困住中国并借此消耗中国的实力
日本全面介入南海争端除了利用“两海联动”策略全面牵制中国外,还想利用该争端吸引中国的战略注意力,让中国陷入南海争端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从而达到类似于阿富汗战争和越南战争拖垮苏联和美国的效果。日本军事评论家文谷数重认为:“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强硬政策对日本并非是坏事,因为南海像黑洞一样会把中国的力量全部吸过来……中国在南海越强硬,反而会越陷越深,因为中国在南海的强硬会招致周边各国的反对,如今菲律宾和越南对中国已经越来越强硬,而印尼和马来西亚还在静观其变。当然,在南海的权益争夺中中国肯定会获胜,但是中国自身的实力也会受到损失,估计无力继续维持好不容易获得的海洋权益……同时日本应该派海上自卫队的军舰频繁进入南海地区,特别是巡逻机和潜艇,因为中国的空中警戒及反潜能力比较弱,这样可以给南海的中国军队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南海地区的动荡不宁状态才是日本最大的利益。”②文谷数重:「波乱起きれば却って中国の弱点!南シナ海ははたして日本の生命線か?」,『軍事研究』,2015年3月号。
为了让南海地区动荡不宁,维护日本在该地区的海洋权益,有日本学者提出了如下建议:“首先,日本应该强化与东南亚各国的联合军事演习和训练;其次,提升东南亚各国的国防实力,特别是与国防相关的技术、人才及基础设施等软实力;第三,推动日本向东南亚各国出口军事武器装备。”③神保 謙:「東南アジアにおける海洋安全保障のためのキャパシティ·ビルディング」,『海洋安全の諸課題と日本の対応』,日本国際問題研究所、平成24年3月,第75—76頁。
为了增强越南及菲律宾的军事实力,日本不仅向其出口巡逻艇,同时还派军舰和巡逻机与菲律宾一起开展联合演习。中国从与南海周边各国和平友好相处的大局出发,一直采取温和而理性的政策,而以菲律宾为首的国家则在获得日本及域外大国的援助之后不断在南海挑起纠纷,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日本不断强化与菲律宾的军事交流,日菲双方已经为日本飞机和军舰利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展开磋商,如果菲律宾允许日本自卫队使用其军事基地的话,南海地区的局势势必会更加紧张起来。
日本公开介入南海争端,推动海洋战略转型并非完全为了配合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也并非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的产物。日本公开介入南海争端一方面体现了日本对于中国快速崛起进而主导东亚事务的战略焦虑,另一方面也是日本国内政治与国际局势互动的结果。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陷入了“失去的十年”,如今又面临着失去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的风险,与此同时,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6年以后,日本国内政党林立,政局不稳,首相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无疑影响了日本与世界的交流。然而,作为邻居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而一直对中国的发展保持高度警惕和防范的日本难以正视中国的崛起。在此背景下,打着安倍经济学旗号的安倍晋三赢得了日本选民的支持再次当选日本首相。当选首相后的安倍大有“临危受命”的意味,带着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和再次“融入世界”的期待开始推行“俯瞰地球仪外交”。①“俯瞰地球仪外交”是指形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首脑外交的形式在短时间内大量访问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推行其“标榜”的“积极的和平主义”理念及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安倍通过外交活动宣传日本,以提升日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关于中日学者的评价请参考:安倍“俯瞰地球仪外交”无法取信国际社会:http://www.dfdaily.com/html/51/2014/7/28/1170551.shtml,『「活発化する」「地球儀を俯瞰する外交」』:http://www.jfir.or.jp/j/article/hirabayashi/140215.html。正是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安倍不仅急迫公开介入南海争端,而且还想要以日本的地区安全责任与应该承担的同盟责任,助推《安保法案》在日本国会通过,并进一步谋求在卸任之前修改宪法,为日本成为“普通国家”全面扫清障碍。
从上述分析出发,全面介入南海纷争,对安倍内阁来说,既有国内政治利益的需求,又能继续树立“制衡中国”的战略姿态。安倍内阁会继续加大在南海以及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在经济、外交、政治和军事领域中的竞争力度。日本对于南海问题不会停止对中国的批评,更不会停止准备和美国联手干预南海事务的军事步伐。但是,日本短期内实现和美国在南海联合巡航的可能性不大:一是日本现在的巡逻机如果没有菲律宾基地作为保障,无法实现直接从冲绳基地直飞南海的巡航任务②依据2014年版的《日本防卫白皮书》,海上自卫队的反潜巡逻机主要以P -3C为主,航行距离4000千米,最新研制的P-1反潜机虽然航行距离达到了8000千米,但依然无法单独完成巡逻南海的任务。 参 考: 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 _ data/2014/html/ns014000.html, http://www.mod.go.jp/msdf/formal/gallery/aircraft/shokai/details/p-1.html。登录时间:2015年6月28日。;二是安倍内阁在国会通过《安保法案》之后,执行有军事冲突风险的南海空中巡航任务依然面临诸多难题③关于日本自卫队在何种情况可执行何种任务的规定可参考: 「 自衛隊の主な行動」,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_data/2014/html/ns021000.html。。尽管如此,日本深度介入南海问题的战略趋势不会改变。
当前南海地区呈现出“四国五方军事占领,六国七方主张主权,域外大国纷纷介入”的复杂局面。日本作为域外大国强势介入南海事务,不仅会助长部分南海声索国的嚣张气焰,增加其对形势误判的几率,进而加剧南海局势的动荡;同时也有可能冲击南海及东南亚地区原有的大国均势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积极介入南中国海的行动可能带来的最大影响在于,它会逐步激发某些潜在对立因素的不断增长,并在特定的时间点上对该地区现存的战略结构产生某种意想不到的冲击,进而对整个亚太地区的战略均势乃至全球的安全稳定构成挑战”。①王传剑:《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内涵和外延》载于《外交评论》,2011年第3期。
(一)日本的强势介入还将助推南海争端向国际化和复杂化的趋向发展
日本深知依靠其自卫队的力量难以将中国的海上力量阻挡在第一岛链以内,更不可能阻止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因此,日本在地区层面上一方面扩大海上自卫队的规模,强化海上力量,同时密切配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日本积极发展与印度、澳大利亚的海上安全合作关系,在确保印度洋战略通道畅通,遏制中国西进印度洋战略的同时,积极拉拢印度、澳大利亚介入南海争端,使得原本仅仅只是领土纠纷的南海争端日益演变成国际瞩目的全球热点问题。在全球层面上,安倍也不会轻易放过任何抹黑和攻击中国的机会。在2015年举行的 G7峰会上,安倍强烈主张对中国加强海洋活动的行为进行谴责,并指出:“中国的海洋行为造成东海与南海形势日益紧张,日本不允许采取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②“南シ ナ 海埋 め 立 て に「強 い 反対」G7、問題 を 共有”,http://www.asahi.com/articles/ASH6830WYH68UTFK002.html,登录时间:2015年6月28日。
(二)日本的强势介入将会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消耗与日俱增,“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将会超越美国,2015年很可能会成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元年。”③“中国原油进口图谱:俄取代沙特成中国最大进口国”,http://www.cet.com.cn/nypd/sy/1580869.shtml,登录时间:2015年7月10日。虽然中国原油进口的来源会更加多元化,但截至到目前,向中国出口原油的主要国家依次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俄罗斯、阿曼、伊拉克和伊朗等6个国家,占进口总量的68%④同上。由于中国原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和非洲,并且74.6%的原油进口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①“中国石油供应要塞马六甲海峡的困局”,http://www.china-nengyuan.com/news/78227.html,登录时间:2015年7月10日。,导致南海海上运输线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日本军事评论家文谷数重认为“即使南海地区的海上航线无法通行,日本也可以采取迂回绕道的方式进口来自中东非洲的能源,这对日本不构成致命威胁,然而这却有可能威胁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因为运到广东、香港等港口的能源只能走南海航线,一旦南海航线受到破坏则极大地影响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对于发展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的华南地区而言这种威胁是致命的,同时华南经济圈作为中国三大经济圈之一,一旦发展受到影响,有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整体的混乱,进而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②文谷数重:「波乱起きれば却って中国の弱点!南シナ海ははたして日本の生命線か?」,『軍事研究』,2015年3月号。因此,南海形势任何不测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到南海航线的安全,进而威胁到中国的能源安全,而安倍内阁试图军事介入南海争端,则会将此种威胁进一步放大。在再生能源无法替代化石燃料的情况下,日本强势介入南海争端,必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形成挑战。
(三)日本的强势介入将动摇东盟在东南亚事务上的主导地位
冷战结束以来,东南亚地区为了避免再次成为大国争霸的“竞技场”,一直推行“以东盟为核心,让中、美、日、印、俄等域外大国相互制约和相互牵制”的大国平衡战略③关于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可参考:张锡镇:《东盟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的新进展》载于《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3期;张锡镇:《东盟的大国均势战略》载于《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2期。。然而,大国平衡战略能够成功实施的首要条件为大国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互制衡,一旦此种制衡均势被打破,有可能导致大国在南海地区的强烈对抗。此外,南海周边各国对于南海的主权主张并不一致,相互之间还存在着领土纠纷和争议,一旦日本强势介入,必定会对南海周边的声索国造成各不相同的冲击,“导致东盟国家在面临中美之间选边之后,还要在中日之间选边的战略压力”④张云, “日本安保政策修改与南中国海问题”,《联合早报》,http://www.zaobao.com/forum/views/world/story20150527-484749/page/0/1,登录时间:2015年6月28日。。因此,日本的强势介入不仅会打破大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均势格局,也有可能会挑战东盟在东南亚事务中的核心主导地位,导致东盟在东南亚棋盘上就此失去大国均势操盘手的角色。
冷战时期日本在南海地区保持与美国的协调,在南海争端上并没流露出特别明显的立场,然而冷战结束以后,来自北方的战略压力有所缓解,日本逐渐将战略重点向西南方向转移。特别是1992年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之后,日本在提出抗议的同时,开始介入南海争端,牵制中国。2010年中日东海撞船事件的发生更是促使日本加快介入南海争端的步伐,而安倍晋三再次上台之后,公开推动日本强势介入南海争端,并将南海视为在海洋上围堵中国和与中国争夺东亚地区主导权的“练兵场”。
日本积极介入南海争端,预示着日本的安全战略出现了牵制和制衡中国的实质性转变。日本介入南海争端意图通过“两海联动”策略来牵制和施压中国,迫使中国陷入南海争端的沼泽之中,以此限制中国在地区事务上地位和作用的上升,制衡中国在亚太海域影响力的扩大。然而,日本介入南海争端加剧了南海局势的动荡,促使南海争端向复杂化、国际化和军事化的趋势发展,也给中国和东盟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带来了更大的阻力。特别是日本军事介入南海争端,不但会刺激南海区域内对立因素的不断增长,而且会给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均势乃至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带来挑战。
中国一直施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安邻、富邻、睦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为的是创造一个和平与稳定周边安全环境。但是,日本公开全面介入南海争端不仅促使南海争端的解决更加困难,同时也恶化了中国的周边外交环境。面对来者不善的日本,中国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既要重视实力的较量,更要重视智力的博弈,确保中国始终能够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修回日期:2015-06-30]
[责任编辑:鲁鹏]
朱清秀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
201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