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莹,马晓莉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新方法综述
陈 莹,马晓莉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现代中药归经研究的方法、新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性阐述,重点介绍了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并提出利用新方法研究中药归经学说的设想,以进一步深化研究中药归经理论。
中药归经理论;现代研究;中医脉法
《康熙字典》中归为还也,入也。经,线也。纵览历代的中医药著作,论述“归经”的医家众多。现代学者对归经的理解也有不同。凌一揆[1]认为:“归经就是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高晓山[2]指出,归经包含着趋向和归属两个涵义。
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有文献和实验研究两方面。
1.1 文献考证法
主要从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考证分析和归纳。刘萍等[3]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和药物进行归类,并查出其性、味、归经,结果发现以归脾经的药物最多,其次是归胃经、肺经、肝经、大肠经的药物。
1.2 实验研究
1.2.1 中药的化学成分体内分布法
有学者通过研究体内脏器组织中中药某些成分的分布特点来探寻中药归经理论,许福泉等[4]利用Scifinder检索入膀胱经中药的化学成分,得到化合物3 327个,其中黄酮类化合物453个,对90%的入膀胱经的中药进行分析发现数量、出现频率和分布范围最高的为黄酮类化合物。同时对这453个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活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14.3%的黄酮类化合物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与归膀胱经中药治疗尿淋的功效相符,并且发现有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在肾、心、膀胱等组织中分布的密度较高,这与中医理论中膀胱经“属膀胱,络肾”的理论相符合。林声在等[5]以《中国药典》收录的有泻下作用的中药为对象,对其归经和化学成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药典》收载具有泻下作用的药材49种,多含油脂、糖及黄酮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油脂类润滑肠道的作用说明这类中药的归经多为大肠经。
1.2.2 药理效应及作用部位
章振保等[6]以菟丝子提取物灌胃给予生殖系统受损、雄激素部分缺乏的大鼠模型,结果大鼠血清翠酮(T)含量升高,睾丸的重量增加,同时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减缓。表明菟丝子有雄激素样或促雄激素样作用,与菟丝子味甘,入肾经,补肾阳和肾气以固精壮阳的理论相符。武密山等[7]通过观察补肾方药靶向经穴给药对180例骨质疏松患者治疗的疗效。发现靶向经穴给药患者治疗后,骨密度、雌二醇、睾酮、降钙素升高,甲状旁腺素降低。证明了靶向经穴给药可提高补肾方药的归经调节作用。
1.2.3 微量元素法
有些研究者认为,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选择性富集及对疾病部位的特异性亲合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朱梅年[8]认为肾虚与Zn、Mn等微量元素的缺乏有相关性,而补肾的中药如枸杞子、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等都含有较高的Zn、Mn 结合物,由此他认为某些中药之所以归肾经是由于这些药中富含 Zn、Mn等微量元素。有研究对180多味中药进行统计,发现归肝经的中药富含Fe、Zn、Cu、Mn元素。Fe、Cu、Mn、Zn对造血、肝组织有保护作用,与肝生物学作用一致[9]。
1.2.4 环核苷酸测定法
cAMP、cGMP是调节细胞功能的重要物质,普遍存在于人体内各个脏器组织。张吉仲等[10-11]对诃子、余甘子的归经进行研究,通过用药液给小鼠灌胃,7 d后,取其多个脏器组织测定cAMP、cGMP及cAMP/cGMP含量比,以探寻药物对其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给予诃子和余甘子的小鼠体内不同脏器组织中cAMP、cGMP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环核苷酸变化显著的脏器与诃子、余甘子中药归经理论并不完全一致。但诃子和余甘子对多个脏器组织中环核苷酸含量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影响,与藏医的用药规律相符,说明了藏药诃子、余甘子作用的广泛性。
1.2.5 体内活性物质观测法
目前,部分学者应用体内活性物质观测法研究中药归经。薛曼等[12]观察黄芪水煎剂对小鼠脏器内 MDA、SOD 和 NO 含量的影响,研究中药归经与靶向作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黄芪水煎剂对正常小鼠和脾虚模型小鼠脏器组织中的MDA、SOD、NO 含量均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而这种选择性与中医归经理论相一致。
2.1 蛋白组学
蛋白质组学通过二维电泳找到正常健康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差异蛋白,在药物作用后观察这些靶蛋白是否发生逆转或恢复,同时结合临床观察,确定疗效[13]。张杰等[14]提出有靶向性治疗作用的归经药物会对靶向器官呈现出同一规律性,即药物产生的效应作用越强,脏器的蛋白质表达差异的数量应该越多;药物产生的效应作用越弱,脏器的蛋白质表达差异的数量应该越少。
2.2 生物光子检测
马千里等[15]运用超微弱生物光子检测仪,探测前胡、百部、白前、射干、桔梗、桑白皮、紫菀、山柰、桑枝、炒葫芦巴、番泻叶、藁本、威灵仙、天麻14 种单归经中药和生白果、炒白果、天冬、天花粉、 玉竹、豆豉、百合、川贝母、浙贝母、紫苏、太子参、黄芪、金果榄、猫爪草14 种双归经中药的延迟发光对激发光频率的响应谱,结果发现 14 种单归经药中的13 种有单响应峰,14 种双归经药中的 12 种有双响应峰。大部分的单归经药物为单峰响应谱,双归经药物是双峰响应谱,其波峰个数与归经个数吻合性极高。
2.3 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是以中药成分与靶点间作用强弱、出现概率和作用平衡常数关联构建拓扑网络,研究拓扑网络特征参数,探讨成分与靶点网络作用关系[16-17]。创立了中药多成分的谱动力学研究方法,构建了无约束微分网络动力学方程组[18-20],发现生物网络代谢守恒规律,创立较简单的“穴药”中药归经研究新方法。
2.4 TTM技术在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
TTM技术,是将人体内部辐射的热接收,经热断层原理处理[21],并且通过人体热辐射模型重建出人体各部位细胞新陈代谢的分布图。TTM技术可用于对人体进行阴、阳状态的评估,并可以对人体局部的阴、阳、虚、实、寒、热、表、里规律进行观测。主要应用于:观测人体内部脏器细胞功能的变化,人群健康普查,中药的疗效观察和评估,中药药理和药效的研究及疑难杂症的鉴别诊治,并可以指导养生[22]。
郑霞等[23]TTM系统对新生化颗粒及补血益母颗粒的药物靶向进行动态评价研究。采用自身对照实验,对5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分别在其服用温水及新生化颗粒、补血益母颗粒的第 30分、第70分、第100分、第130分、第160分,用 TTM采集受试者热像图,对下腹、子宫两个区位的热值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化颗粒和补血益母颗粒均在第 30分、第70分、第 100分、第 130分 时提高下腹区位热值;新生化颗粒和补血益母颗粒均在第 70分、第 100分时提高子宫区位热值;除第 30分外,下腹和子宫两个区位下新生化颗粒提高的热值均较补血益母颗粒高。由此推断下腹和子宫区是两种药物的作用靶点之一。
2.5 脉法对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
中医脉诊是中医学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历史悠久。脉象,包括脉律、充盈度、脉势的和缓、脉波动的幅度和脉中血流的通畅程度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不同的脉象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生理及病理改变。有研究证明脉象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最灵敏的,而且容易观察到的生理信息[24]。张润杰[25]通过服食中药后的自身体悟并结合岐轩脉法对服食中药后脉象的变化进行观察,对100味中药的功效与归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通过脉象来研究中药归经理论学说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可行性进行探索。如服食10 g川芎后感到气从两胁上升,从颈入脑,颈舒脑清,不久又觉胸部开阔,双尺脉变得协调、舒缓,且左寸尤盛。
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中药在体内的分布进行研究, 即从中药归经的作用部位、有效成分和微量元素等方面入手;另一种是通过药理作用来研究中药归经,即从中药的药理药效、受体及环核苷酸等方面入手研究中药归经的本质[26]。
现代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其一,中药的一种或几种成分不能代表中药全部药效物质[27],单一成分归经与单味中药归经是有差异的[28]。其二,中医药学中的经络、脏腑在现代医学中不存在对应的解剖学部位,两者有显著的不同点。其三,中药的一些功效、主治确实与微量元素有关,但富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时间紧密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微量元素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浓度也会发生变化,并且微量元素在不同组织、器官的分布量和生理效应强度未必是正相关的。其四,一种中药通常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多种化学成分几乎不可能只共同具有一种受体。其五,中药归经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脱节,大多数对于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 而人体与动物的生理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病理状态下的人体与生理状态下人体也有改变。
面对这些问题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的新方法为研究中药归经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TTM系统是一种功能影像学技术,它接收人体产生的热辐射信号,并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绘制成人体的热值分布图,通过对图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将中医的阴阳、寒热虚实、五脏六腑、经络穴位等信息数字化可视化表达。而将脉象引入中药归经的研究,可以进行以人体为对象的生理、病理状态下的临床研究,能真实地反映中药的理论功效,但目前脉诊客观化研究滞后,随着脉诊仪器的研制、模拟实验、临床试验、参数分析等工作的深入,中医脉诊客观化与数字化研究[29]将为通过脉法研究中药归经理论提供可能。同时随着蛋白组学、生物光子检测、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等一系列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也为中药归经理论的深化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1] 凌一揆. 中药学[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4.
[2] 高晓山. 归经引经涵义和理论源流浅识[J]. 德兴医药通讯, 1984, 3(1): 1.
[3] 刘萍, 王平, 田代志, 等. 溃疡性结肠炎常用中药性味归经规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8): 2382-2384.
[4] 许福泉, 管华诗, 冯媛媛, 等. 基于化学成分的中药归经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5): 197-199.
[5] 林声在, 余斌, 张勉. 泻下类中药性味归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J]. 中国药房, 2013, 24(15): 1436-1438.
[6] 章振保, 杨庆涛, 杨镜秋. 淫羊藿甙、菟丝子提取物对雄激素部分缺乏大鼠生殖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6, 26(10): 1389-1391.
[7] 武密山, 李恩, 赵素芝, 等. 补肾中药靶向经穴给药对骨质疏松患者的归经调节[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27): 5336-5340.
[8] 朱梅年. 试论中医“肾”的物质基础——有关微量元素锌、锰的探讨[J]. 中医杂志, 1983(5): 66-68.
[9] 龚跃新, 张根海. 中药归经理论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J]. 中医药研究, 1990(5): 23-24
[10] 张吉仲, 杨学军. 藏药诃子归经的实验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25(7): 81-82.
[11] 张吉仲, 马晨. 藏药余甘子归经的实验研究[J]. 河南中医, 2007, 27(5): 26-28.
[12] 薛曼, 薛瑞辰, 白迎春, 等. 黄芪归经的实验研究[J]. 光明中医, 2012, 27(11): 2188-2190.
[13] 陶蓓蕾, 邱德仁, 杨芃原.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中药进展和评述[J]. 化学世界, 2011, 52(10): 626-634.
[14] 张杰, 李涢. 利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开展中药归经理论实质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 14(1): 7.
[15] 马千里, 黄金昭, 庞靖祥, 等. 中药材延迟发光的激发频率响应与归经的关系初探[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3, 31(12): 2619-2622.
[16] 贺福元. 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对补阳还五汤的研究[D]. 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
[17] 赵静, 张卫东.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多靶点及多组分药物研究的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 2010, 45(15): 1211.
[18] I MMING P, SINNING C, MEYER A. Drugs, their targets and the nature and number of drug targets[J]. Nat Rev Drug Discov, 2006, 5(10):821-834.
[19] 王娟, 李学军. 网络药理学与药物发现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 2011, 42(4): 241.
[20] 贺福元, 周宏灏, 罗杰英. 多成分药物动力学代谢网络动力学数学模型建立及参数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7, 12(12): 1321.
[21] WU Zheng, LIU H H, LEBANOWSKI L, et al. A basic step toward understanding skin surfac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caused by internal heat sources[J]. 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2007, 52(17): 5379-5393.
[22] 陈志伟, 刘忠齐. TTM(热断层)技术在中医领域应用概述[J]. 世界中医药, 2008, 3(2): 104-105.
[23] 郑霞, 李启佳, 刘奕, 等. 应用 TTM 评价新生化颗粒及补血益母颗粒的药物靶向性研究[J]. 四川中医, 2013, 31(4): 58-59
[24] 费兆馥. 脉诊仪的研究现状及对寸口三部脉象客观检测的初步设想[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6(4): 7-10.
[25] 张润杰. 岐轩药物法象[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26] 刘群, 朱子凤, 杨晓农. 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认识[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3(6): 1334-1339.
[27] 赵宗江, 魏晨.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和展望[J]. 中国医药学报, 2003, 18(1): 40.
[28] 宋小莉. 中药归经理论现代实验研究综述[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25(1): 76.
[29] 余伶俐. 中医脉诊客观化与数字化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4(2): 129-131.
(责任编辑:高艳华)
Summary on the new research methods of attributive channel theor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HEN Ying, MA Xiaol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 China)
Attributive channel theor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 of nature theoryof drugs ,and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y to state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s and guide clinical drug use. In this paper, we generality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attributive channel theor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expound the modern research methods ,new method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s of using the study of pulse-taking to research attributive channel theor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o further deepen the research attributive channel theor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ttributive channel theor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odern researc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ulse method
10.3969/j.issn.1674-490X.2015.04.015
R28
A
1674-490X(2015)04-0066-05
本文引用:陈莹, 马晓莉.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新方法综述[J].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5, 32(4): 66-70.
2015-06-03
陈莹(1992—),女,河北张家口人。E-mail: 951835012@qq.com
马晓莉(1967—),女,河北定兴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药教学和研究。E-mail: ma-xiaol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