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君蓉,傅超美,王世宇,瞿燕,胡慧玲,冷静,廖婉,何瑶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成都 611137)
基于能力本位原则的《药用辅料学》教材修订思路
卢君蓉,傅超美,王世宇,瞿燕,胡慧玲,冷静,廖婉,何瑶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611137)
摘要在概述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药用辅料学》(第一版)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文章阐述教材修订的必要性,基于能力本位原则对教材的修订思路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教材质量,切实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能力本位;药用辅料学;教材;修订
药用辅料学为药剂学、中药药剂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为药学、中药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在药学、中药学人才教育与培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校2006年出版《药用辅料学》自编教材,2007年该自编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10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药用辅料学》第一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1],并先后在中药学基地班、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制剂等专业的本专科生中作为必修课或限选课授课,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在近六年的《药用辅料学》第一版教材使用过程中,为不断提升本教材的质量,提高药用辅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教材编写和授课团队不断总结多年来药用辅料学教材使用情况、该课程的授课情况以及历届学生对教材和授课的反馈信息[2-3],结合药用辅料的相关法规、管理、品种更新、产品研发,以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药品生产相关企业对于药学、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实际要求等多方面信息,提出以“能力本位”为原则对《药用辅料学》第一版教材进行全新的修订,现将修订思路与各位同仁分享,以期不断完善本教材的相关内容,更多地培养出符合药品研发单位、药品生产企业等深造要求、用人要求的优秀毕业生,同时也为其他教材的编写或修订提供一定的借鉴。
1《药用辅料学》第一版教材的应用概况
药用辅料学是药剂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学科发展而从药剂学中分化出来,是涉及辅料研究开发、合理应用及具体品种特性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辅料与药物制剂、处方、制备工艺等的相互关系和药用辅料的开发、应用等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药用辅料学》第一版教材主要包括绪论、药用辅料的特性、在制剂中的作用、新辅料的开发以及各种药物剂型所需常用辅料的种类、基本选用原则及使用注意等共六个章节的内容,是由本校专家傅超美、王世宇主编的全国第一本构建了药用辅料学教材完整体系,并以“药用辅料学”命名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该教材在本校作为中药学基地班、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药用辅料学课程的指定用教材,在其他兄弟院校的药用辅料学课程中也作为推荐教材,并且为制药行业、药品研发企业、药品生产企业的重要参考书目,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树立和彰显了本校在药用辅料学教材编写与使用研究中的地位和特色。
2《药用辅料学》第一版教材修订的必要性
2.1学科的不断发展要求教材的不断更新
作为一门正处于发展上升期的学科,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自课程开设起,药用辅料学陆续成为高等院校中药学、药学类专业的必修课或限选课,受到学生们的欢迎[4]。由于药用辅料在制药企业、化工企业相关传统经典中药复方制剂的二次开发和再评价、药用新辅料的研究开发、药品新剂型、新制剂的研究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一些化工类、应用化学类的专业也开设了药用辅料相关课程。自本编写团队的《药用辅料学》第一版教材出版后,由王晓林主编的供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药技术、药学专业使用的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药物制剂辅料与包装材料》于2009年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5];由李钧主编的《药用辅料及其管理》于2009年8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6],可见药用辅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桥梁性学科,其教材编写与管理规范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药学、中药学作为现代发展中的朝阳产业,不断促进了药用辅料学学科的发展与进步,药用辅料学学科的发展也不断地要求其教材和教学要能符合学科发展的具体情况和研发、生产实体对于高专业素养药学类毕业生的实际需求,体现学科的最新需要,这些都不断地推动着药用辅料学教材应当尽快更新。
2.2药用辅料的创新与应用要求教材与时俱进
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药用辅料新法规、新标准、新品种、新规格的制定或研制,药品新剂型、新制剂研究(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最新状况和实际运用,中药药剂学、药剂学学科的不断发展,都不断催生出药用辅料中的新元素[7]。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药用辅料前沿知识,了解与药用辅料相关的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具有敏锐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就要求药用辅料学教材做到与时俱进。例如,药用辅料学的学科定义与概述、药用辅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全国性药用辅料学研讨会议的最新动态、药用辅料管理法规的调整与更新、具体药用辅料的研究现状和最新标准、新药用辅料与新剂型的相关性等等,都需要在新版教材的更新中呈现其动态性和变化性,即要求新版教材至少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广泛地查阅与药用辅料学相关的最新信息,融入药用辅料相关的前沿知识,保证教材的及时更新;二是书本知识一般比学科动态前沿会晚3-5年,在教材编写中要注重“授人以渔”,即要注重对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为学生呈现一些自主获取药用辅料学发展前沿信息的途径与方法。
2.3教学中反馈的新情况要求及时修订
作为一门与药剂学、中药药剂学密切相关,具创新性,且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药用辅料学学科中所研究的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物质基础、可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和作用方式,并可促进药物吸收、改变药物理化性质,是提高药物制剂质量、不断研发出新剂型和新制剂的关键,通过近8年教学总结与信息反馈,在其教学中体现学生能力本位原则已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共识,特别是近年来本校大力支持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每年药学院和学校两个层面都有专项基金资助用于学生科研创新的探索研究。如药学院的“药学院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SRT)”等[8],这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索创新,也对药用辅料学的教材与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新修订的教材应当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学习和国际化学习的新诉求,应当逐渐完成从原本知识灌输性教材到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教材的转变,应当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双语化能力,切实体现“能力本位”培养原则。
3《药用辅料学》第二版教材修订的思路浅析
3.1修改教材体例,更新现有教材中的新知识,体现案例式编写
从出版到现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药用辅料学》第一版已经使用了近6年时间,随着学科的发展和药用辅料的创新研究,结合教学反馈的意见来看,其中有些章节、具体内容的设置已难以完全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学习的新需求,期间《中国药典》发行了2010年版,对药用辅料的标准进行了增修订[9-10],2015年版的《中国药典》目前也在紧张的编纂中,而国外药典的更新则较快,如《美国药典》一年更新一版,所收载的药用辅料类别、品种、规格、标准等都有一定的变化,目前第一版教材中所涉及的药用辅料研究进展、药用辅料管理、药用辅料标准、单个药用辅料的标准及应用等内容都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变化,需要及时进行修订。
根据目前药用辅料的研究新成果、药用辅料标准与管理的新规定、药剂学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在修订再版时,除相应内容的更新以外,根据以学生能力本位为原则,新版教材拟对现用版教材的体例进行修改,以更加突出药用辅料学学科的实用性与应用性,将采用案例式的编排方式,以案例的方式导入具体辅料,例如固体制剂用辅料章节中,成膜材料聚乙烯醇(PVA)编写,可以结合中药丹参护肤品的研发与制备之丹参面膜来进行编写,让学生明确涂膜剂的研究与开发思路,成膜材料在涂膜剂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简单介绍涂膜剂的操作要点,重点讲解PVA的溶解和应用制备特点,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快、更直观、更容易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之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优秀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3.2兼顾学生的专业语言能力,增加重点内容的双语对照,满足国际化需求
药学、中药学的国际化发展是学科发展、学生培养的大势所趋,现在越来越多的药学、中药学毕业生选择到国外高等学府、研发机构、外企深造或就业,英语为一种全球通用性的语言,英语的听、说、读、写为学生们在国外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必备能力,对于药学、中药学类毕业生除掌握日常的英语外,还应该掌握扎实的专业英语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需求。教材双语化(中文和英语)是学生掌握专业化英语、培养其专业语言能力的核心切入点,教材双语化也是课程讲授双语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抓手,还是促进学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推手。故在新版教材的修订中,拟对教材中出现的相应重点名词,国外辅料的发展概况,辅料各章节中的重点辅料、常用辅料和新兴辅料等重点内容首先进行双语化编写,对学生的课后作用、探索研究也作双语化要求,在新版教材的进一步应用中不断收集双语化教材的利弊,逐渐实现整本教材的全面双语化,以满足本课程双语教学的需求,切实与国际接轨。
3.3丰富教材内容,满足学生学习探索需求,增设教材新亮点
新版教材修订时,还将对教材增设“三大新亮点”。第一,在章节后增加趣味知识推荐阅读和网络链接,激发学生进行趣味学习和网络学习。例如,在绪论章节中“药用辅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这一节内容之后,添加国外药用辅料最新概况的查询方法,美国、英国、欧洲、日本等药典中药用辅料的收载概况,国际药用辅料官方网站包含的内容等,并且附上相应的网络地址或查询链接平台,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地查询最新知识;第二,增设关键知识点归纳与提问,培养学生自行归纳学习重点、整理重点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液体制剂用辅料”这一节内容之后,增加植物、动物来源的天然乳化剂,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的合成乳化剂特点、典型代表品种和使用情况的天然乳化剂、合成乳化剂不同类别对比的一览表格;第三,增加特色辅料的科研探索,并结合本校中药学、药学专业高年级开设的实验课程内容,在重点章节增设实验实践环节,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11]。例如,在“固体制剂用辅料”章节之后,添加“复方丹参片”的制备实验内容,“复方丹参片”的制备属于中药药剂学课程实验课的内容,其所运用到的实验设计、辅料选择、制备工艺等都与固体制剂用辅料当中部分具体辅料及其性质和特点相关,也是药用辅料学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利用不同学科间的融合,解决学生在教学中反映的问题,满足学生实践学习、创新学习的强烈需求。
4小结
综合药用辅料学教学、第一版教材的使用反馈和药用辅料发展的最新情况,以能力本位为原则,从案例型编写、国际化提升、创新探索等方面对药用辅料学新版教材进行修订与编写,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双语化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以上是本教材编写团队对药用辅料学第二版教材修订与编写的基本思路,希望同仁们能提出更好的意见或建议,也希望能给其他教材、著作的编写提供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傅超美,王世宇.药用辅料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2]胡慧玲.浅谈《药用辅料学》教学方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3):31-33.
[3]廖婉,王世宇,瞿燕,等.药用辅料学教学方法探索[J].药学教育,2013,29(1):43- 45.
[4]彭成,王世宇,董小萍,等.中药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8,24(01),15-17.
[5]王晓林.药物制剂辅料与包装材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6]李钧.药用辅料及其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7]涂家生.知不足而奋进——试论我国药用辅料产业的现状及未来[J].中国制药信息,2011,27(3):6-9.
[8]袁佳.筑梦中国“共享出彩·铸就精英”:以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大学生系列培养计划为例[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z1):61- 64.
[9]赵宇新.《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用辅料标准增修订概况[J].中国药品标准,2010,11(3):165-168.
[10]张海燕,邬伟魁,宋民宪,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用辅料标准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0):238-240.
[11]陆洋,沈燕,杜守颖,等.任务驱动教学法用于药用辅料学的教学心得[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167.
Thinking of the Revising for the Textbook of Medicinal Materials
Scienc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bility Standard
LU Junrong,FU Chaomei,WANG Shiyu,QU Yan,HU Huiling,LENG Jing,LIAO Wan,HE Yao
(SchoolofPharmacy,ChengduUniversityofTCM,Chengdu611137,China)
Abstract:Based on an overview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he new century nationwide Chinese higher TCM institutions innovation teaching textbook of Medicinal materials science (First Edition),the necessity of revis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was proposed,and revision of idea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bility standard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which would further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extbook,and so to cultivate students the ability of knowledge application,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Ability standard;Medicinal materials science;Textbook;Revision
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YB201323。
收稿日期:201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