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增城市社区图书馆的建设

2015-02-13 07:31刘飞云
图书馆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图书馆社区建设

刘飞云

(增城市图书馆,广东 增城 511300)

1 引言

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社区图书馆在国内外各大中城市已经出现。按照刘兹恒[1]的观点,社区图书馆是指建立在社区内,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通过对文献信息及其他来源的信息进行选择、搜集、加工、组织,并提供社区居民使用的文化教育机构和社区信息交流中心。由此,社区图书馆具有按社区设置,无等级之分;服务灵活,贴近居民;覆盖面广;管理民主;娱乐功能强;投资渠道、运行机制不统一等特点。社区图书馆的出现可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凝聚力,助推城市实现长远规划的目标。

增城市是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城市,是广东省东部重要的人口集中地。除了南粤本土居民以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移民”,如内地省份来粤务工者、定居者等。多种多样的文化背景使得人们对各种文化资源的需求日益明显。近几年,跟随着广州东部开发的步伐,“增城被定位为广州城市副中心,深入实施‘一核三区’组团发展的功能布局,坚持生态、休闲、智慧、幸福的发展理念,全力建设生态水城、四季花城、田园绿城”[2],努力把增城市建设为国内著名的宜居城市,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完善的居住环境。除客观的良好居住环境以外,广大居民还存在着对文化的多层次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实现了对生活的愿望以后,会在精神上产生新的需求。因此,向广大居民提供以图书为代表的文化资源也是建设美好增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向居民提供以图书为代表的文化资源有很多种形式,如建设公共图书馆、流动书车、农家书屋、图书市场和开展送书下乡、各种阅读活动等。在以上几个方面,增城市有关部门和增城市图书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区是人员最集中的区域,是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图书等文化资源需求最旺盛的地区。因此,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开展社区图书馆建设已经在国内外很多城市付诸实践。

社区图书馆最早出现在国外,在20世纪中期开始在英美等国出现。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定居圈”方案,开始社区图书馆建设。新加坡政府颁布的《社区住宅规划》则明确规定,每个社区内都必须建立图书馆[3]。香港从2005年底开始,在“团体借阅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了“便利图书站——社区图书馆伙伴计划”[4]。

社区图书馆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各大城市在 “十二五”期间相继展开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2002年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图书馆条例》中明确指出“本市鼓励和扶持在社区、村兴办图书馆(室)”。深圳市在《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3-2005)三年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指出要全面发展社区图书馆。2013年,广州市启动图书馆之城建设,“落实街镇和社区图书馆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兴建非营利性的图书馆。”[5]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同类型的社区图书馆存在。目前,除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的社区图书馆建设初具规模之外,其他地区社区图书馆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6]。

2 增城市建设社区图书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必要性分析

增城市地处广州市东北部,和东莞、深圳、惠州、河源等城市毗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设施完善。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城市一直都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前来旅游,是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同时,在珠三角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增城市依靠这一良好的经济环境,近年来在经济建设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4年,广州地铁13号线、21号线相继开工建设,这会进一步拉近增城和广州这一国际大都市的距离。再考虑到周边新城区的扩张,未来的增城市将会是一个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将会形成多个居民社区,民众对以图书为代表的精神资源的需求也会凸显出来,建设社区图书馆势在必行。

增城市原为广州市的一个县级市,于2014年升级成为广州的一个区。虽然在经济总量、人口总数、城市规模等方面,增城不可能和深圳、广州、东莞相比,但实际上和这三个城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为了保持原有的各方面竞争优势,增城市需要向这三个城市看齐。深圳市于2003年推出了“图书馆之城”规划,目前以“自助图书馆”“流动书车”“街道图书馆”等服务形式为代表的各层次图书馆网络已经基本上涵盖了整个深圳市区[7],多类别、多层次的文化资源服务获得了广大深圳市民的认可和称赞。广州市将于2014年完成 《广州市图书馆条例》的立法程序,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确立了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向全体居民提供多层次服务。佛山市图书馆已建立58个社区分馆、东莞市在市区范围内的主要社区也设置了社区图书馆、分馆社区服务点等。同属广州市区级的越秀区等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上也很有成效。因此,处于竞争夹缝中的增城市必须尽早开展社区图书馆建设工作,用以图书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人们来增城定居,为城市建设增加新的亮点,真正实现“宜居”的设想。另外,增城市已经是广州市的一个辖区,从行政关系上讲,增城市城市建设方面的发展部署应该和广州市保持一致。所以,在广州市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的背景下,增城市按照要求建设社区图书馆就顺理成章了。

2.2 可行性分析

增城市图书馆新馆于2009年11月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32 800㎡,现有藏书33万册,电子图书33万册,员工31人。该馆于2013年被复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后,增城市图书馆采用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提供图书馆资源服务,如以流动书车“送书进校园”“送书进村”“送书进企业”等。目前,无论从人员安排还是图书资源数量、服务水平上来讲,增城图书馆都具备了建设社区图书馆的条件。

广州市在2012年提出建设 “图书馆之城”计划,并将于2015年出台《广州市图书馆条例》,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在该市范围内进一步发展图书馆事业的策略。在过去几年中,广州市有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专家建言献策,并组织人员前往社区图书馆工作较为成熟的香港、深圳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了各个较早开展社区图书馆建设地区的先进经验。相信在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州市图书馆的统筹领导下,增城市开展社区图书馆建设必定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增城市历来重视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不仅在公共图书馆领域有着连续的巨大投入,也是全国范围内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实施 “十二年义务教育”为数不多的地区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增城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增城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对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视。而实际情况却是让人比较担忧:孩子们在学校由老师照顾,放学离开学校之后怎么办?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放学后的孩子,使得孩子们在这个时间段内面临各种安全隐患。社区图书馆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社区图书馆,孩子们不仅安全度过了放学后无人陪伴的这段时间,而且还有图书陪伴,得到了知识的浸润。所以,建设社区图书馆是和增城市十二年义务教育政策相辅相成的一种利民、惠民措施,必将会得到各级部门和广大民众的支持。

3 增城市建设社区图书馆的具体思路

3.1 政策支持,全员共建

由于缺少经验、网点众多、覆盖面广、管理复杂、持续投入等实际情况的影响,社区图书馆在建设时会涉及政府相关部门、公共图书馆、社区管理单位、社工组织等,因此,在实施之前必须政策先行、做好规划。如增城市建设社区图书馆会涉及广州市图书馆、增城市文体旅游局、增城市图书馆、全市55个社区[8]管理单位、各志愿者组织(乐众、侠客行等)以及社区附近的学校等。为了统筹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需要先确定未来社区图书馆的运行模式。根据国内外的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模式,笔者认为增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公共图书馆主导下的总馆-分馆模式。具体做法是各社区图书馆作为增城市图书馆的分馆存在,在增城市文体旅游局的总体部署下,增城市图书馆作为总馆,负责总体具体筹划和安排。第二种是由社区独立运行,包括提供各种资源、设备、场地等,由增城市图书馆提供业务指导并做好持续跟踪。第三种是由增城市图书馆、各社区管理单位、学校等在增城市文体旅游局的统一部署下共同参与到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中来,共同建设并维持社区图书馆的运转。

无论采取哪种模式,或设置其他更合适的模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政策问题。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要有政策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同时,也需要所有相关的部门共同参与到这一社会工作来,汇集全员力量才能提高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效率。

3.2 以点促面,平稳推进

增城市区目前共有55个社区,加上正在开发的新建楼盘,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加,相应的人口的聚集程度也会一步步增加。面对如此一个社区数量、人口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的复杂局面,同时全面开展社区图书馆建设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尝试选择部分社区作为试点,分批次推进建设。在选择社区的时候,应优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如选择距离增城市图书馆不远、又能覆盖一定城区面积的社区。在增城市图书馆附近有多家小区可供选择,如“碧桂园”“金竹花园”“御景锦绣”“中坚豪庭”“滨海花园”等。这些小区一方面距离增城市图书馆较近,方便联系,另一方面从兴建到现在基本上已经超过了10年的时间,相对来说,老人和孩子较多,对社区图书馆的需求更加明显。相信随着试点工作的开展,社区图书馆的影响会逐渐显现出来,试点社区必然会带动周边社区相继展开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最终,在增城市区将会看到各个社区都拥有自己的社区图书馆。

3.3 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增城市社区数量众多,每个社区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总体情况较为复杂。因此,在开展社区图书馆试点工作时要考虑到各个社区的具体状况,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社区图书馆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社区的老人和孩子,这是社区图书馆的显著特征。因此,在确定馆藏时应重点考虑这两个群体的需求。除此以外,部分社区的居民具有显著的共性。如:“景观花园”小区居民主要以“公检法”系统公务员为主;某小区原为电业部门员工宿舍,居民以电力系统工作人员为主;某小区以公路局宿舍为主,居民多为交通行业工作人员。在确定藏书时,应考虑到居民的行业背景,另外,还应该考虑到居民的年龄结构、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等具体因素。

4 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4.1 馆舍问题

馆舍问题是增城市建设社区图书馆工作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些历史比较久的社区 (如“荔城街滨海花园”等),由于规划不完善,没有预留公共空间,成了制约社区图书馆建设瓶颈。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尝试在取得许可并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社区闲置的旧建筑进行改造当作临时馆舍。近年来,新建成的成熟社区必然会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空间,甚至有专门的娱乐、健身场所,因此,利用专门的娱乐、健身场所开辟阅读空间不会遇到太大阻力。至于当前正在建设或者规划中的社区,可以通过行政措施要求必须保证一定面积的文化场所。2014年10月份,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新建居民小区内外必须设有一定面积的体育健身场所,增城市委、市政府也要求新建居民小区必须有一定面积的文化场所。在尝试建设社区图书馆时必须想办法解决馆舍问题。不同的社区解决馆舍问题的方式会不一样,需要社区管理单位和政府部门统筹协调,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4.2 服务时间及管理人员问题

社区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是老人和儿童,针对小学生放学时间早这一特点,社区图书馆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时间定时开放,如12:00-14:00、16:30-18:30开放。周末、节假日坚持全天开放。社区图书馆设立专门管理人员,由增城市图书馆统一培训上岗,增城市图书馆每月派出社区服务业务员定期上门指导跟踪。为解决人手不足问题,社区图书馆可通过多种渠道招募社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来补充。

4.3 经费投入问题

增城市建设社区图书馆所需要的馆舍由社区自行解决,管理人员办公经费由政府下拨加社区自筹,电脑、书架、图书等设备设施由政府配备。为节省资源,尽量做到不重复、不浪费,图书由增城市图书馆统一采购分配,建立流动的社区图书馆,把每一个社区图书馆作为一个图书流动点,使之成为公共图书馆的一部分,由增城市图书馆定期安排社区图书的流动。同时采用接收外界捐赠、相互换书等多种形式,补充馆藏,实现资源共享。

4.4 社区图书馆和上级公共图书馆的分工协调问题

社区图书馆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区(县级市)公共图书馆是区域总馆,社区图书馆则是其分馆,在业务上接受总馆的指导。二者功能相似,在具体的服务覆盖面上各有侧重,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为广大读者服务。社区图书馆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休闲空间、文化资源、交流机会服务,区域总馆可以为本地区所有居民和单位的读者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同时,区域总馆利用“流动书车”“自助图书馆”等形式和社区图书馆服务相结合,向有需求的读者提供图书推送服务。

[1]刘兹恒.论社区图书馆的功能、模式及管理机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32-34.

[2]增城概况 [EB/OL].[2014-10-24].http://www.zengcheng.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cmh/zcgk/201301/14718.html.

[3]张彤.国内外城市社区图书馆发展现状比较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15-17.

[4]郑学仁.便利图书站——香港的社区图书馆经验[J].图书馆建设,2008(1):15-18.

[5]图书馆之城今年启动 [EB/OL].[2014-10-24].http://www.gdwh.com.cn/whwnews/2013/0126/article_15549.html.

[6]王瑜.北京城市社区图书馆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7]深圳市 “图书馆之城”[EB/OL].[2014-10-24].http://www.szlib.org.cn/.

[8]增城概况 [EB/OL].[2014-10-25].http://www.zengcheng.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cmh/zcgk/index.html.

猜你喜欢
图书馆社区建设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图书馆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去图书馆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