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在唐诗中的文化意蕴

2015-02-13 06:44
关键词:茱萸重阳节重阳

郭 倩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1)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历代文人墨客吟咏重阳节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学者们对有关重阳节的诗歌虽有关注研究,但不甚详细。笔者通过重阳节的文化习俗,探析诗人们所要表达的各种感情,以及隐藏在习俗现象背后浓厚的文化意蕴。

一、重阳文化习俗在唐诗中的体现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习俗,重阳节也不例外,这些习俗源远流长,绵延至今。

(一)登高野宴

重阳节有登高野宴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孙思邈云:“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1]556由此可见,唐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2]157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唐代诗人作为文人阶层,登高后眼界开阔,胸襟宽广,百般滋味涌上心头,必定会有感而发。如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中云: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3]6011

此诗以诗人重阳节登高后抒发的旷达之意来消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起二句兴寄高远,以高秋写高情,颇显名士风范。三四句即引古名士庄周、陶潜以为解释。后四句直言纵饮消忧、旷达处世,不必忧愁伤逝。此诗风格既犀利俊健,又含思凄恻,读来颇觉顿挫跌宕,风神摇曳。

又如李白《九月十日即事》云: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3]1837

这首诗是李白历尽人世沧桑之后的作品。诗中说菊花两次遭到采撷,是在暗喻自己的从政经历,以此表达内心的苦闷。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借酒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想,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意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

(二)赏菊饮酒

重阳佳节,民间有赏菊饮酒的传统习俗。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文人雅士们视菊花为清淡高雅、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热爱它、赞美它。依据时令,菊展多在重阳举行,因此重阳节又称菊花节,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花又名“延寿客”[2]213。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品。

因此在唐诗中,菊花已不仅仅是物态上的菊花,而是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

如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云: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3]5105

这首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后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但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又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云: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1654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插戴茱萸

九九插茱萸的习俗在古代很风行,所以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干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4]233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2]213。

如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一诗: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3]1093

又如白居易《九日登巴台》一诗: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3]4810

再如李颀《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一诗: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3]1341

(四)吃重阳糕

重阳节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赏菊饮酒、佩插茱萸之外还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相差不远。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盛行了。糕与高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额头,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二、重阳诗歌主题在唐诗中的表达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诗人作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在诗歌中表达了各种萦绕于怀的情志。

(一)思亲怀友

唐代科举制度兴盛,文人士子信奉“学而优则仕”,他们志怀天下,胸襟开阔,为了求取功名利禄,常常辞亲远游,而重阳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一般这天亲朋好友都会齐聚一堂,共同祈求安康,此时此景,不免要触动远在他乡的文人士子们的思乡情怀。最有名的莫过于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1305

这首诗写出了游子思乡怀人之情。诗人一开头便迅即点题,写异乡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乡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又如王勃《蜀中九日》云: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3]685

此诗抒发了诗人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而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给人以强烈的感染。[5]18

(二)羁旅行役

唐朝文人士子们的仕宦生涯多跌宕起伏,诗人们舟车劳顿、旅途奔波的辛酸感油然而生。尤其在中晚唐时期,唐朝国力日渐衰退,内忧外患严重,因而强迫人民去边疆服徭役,士兵们在边疆有报国杀敌的决心,但也忍受着远离亲人、思念家乡的痛苦,种种情怀在重阳佳节之时就愈加浓厚。

如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云: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3]2089

此诗以细腻、敏锐的笔触,描写了边塞表面安宁、内含干戈杀伐之气的独特景象,记叙了节日边塞豪迈粗犷的庆祝活动,表现了诗人安不忘危的谨慎和苦中作乐的洒脱精神。

又如朱庆馀《旅中过重阳》云: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3]5930

这首诗通过描写重阳佳节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身处异乡,看到秋日满目荒凉萧瑟的景色,想到了昔日的朋友,远眺到天边飞行的大雁,想到了故乡篱笆院畔的菊花今年照样开放,可是谁又会去欣赏它呢?诗人那种羁旅孤独惆怅的情怀跃然纸上,让人不禁神伤。

(三)祈盼安康

重阳节在秋日,秋天不仅是丰收的季节,而且也意味着人生的累累硕果丰收沉淀时期。人们在重阳之日庆贺着丰收,也期盼着福寿安康,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老年人的节日。“九九”意味着“久久”,人们赋予了这一天无尽的美好祝愿。

如李适《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3]1800

又如李适《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3]1911

又如司空图的《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谿上还随觅句行。[3]7299

再如李乂《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鸣銮陪帝出,攀橑翊天飞。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小臣叨载笔,欣此倾巍巍。[3]991

由此可以看出,重阳佳节被人们赋予了追求安康长寿的重要价值,传达出了积极和谐健康的生活理念。

三、重阳文化价值在唐诗中的揭示

每一个节日都是劳动人民思维方式、精神信仰、生活习俗、风土民情的反映,因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和美、贵人伦、注重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中华民族向来以和为贵,注重“家和万事兴”。崇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如:通过祭祀、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密切了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巡游、节日锣鼓、节日竞赛,释放内心的情感、期望。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等,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重阳遍插茱萸,这些驱恶辟邪的习俗也显露出尚美的意愿,[6]57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伦理本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7]331。中国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比如合家团聚是春节和中秋节最显著的特点。另外,贵人伦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每个节日几乎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孝敬之情。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等,体现了对长辈的关心和孝道。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各种礼仪、仪式,这些礼仪、仪式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协调人际关系、增强成员凝聚力的作用,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含的道德要求。

几乎每个传统节日都是一个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而逐渐产生的。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人们顺应自然的理念,让民众依照自然节奏、适应气候周期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而对节日的庆祝体现了人们祈盼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这一点很好地阐释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另外,在节日中,人们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如:在春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明踏青娱乐,端午节划船竞赛,中秋节仰望天空中的明月,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等等。这些节日活动都可以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氛围,使人们更加注重自身与大自然的和谐。

(二)诠释了保护民族遗产、传承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铸造“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上,如果能剔除其中的糟粕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精华成分,就能起到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例如,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加强。传统有时隐藏在生活的背后、隐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要选择特殊的时间将它呈现出来。通过各种习俗活动,可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8]53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成员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它不仅是我们民族创造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同时它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三)丰富了“百善孝为先”的精神内涵

当代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这一天成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为老年节,旨在弘扬重阳节孝亲敬老的文化价值,推广孝亲敬老活动,促进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重阳节和许多传统节日一样,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寄托了炎黄子孙的思想情感,我们应该合理地传承与发展。

[1] (隋)孙思邈.千金方·月令[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2] (宋)吴自牧.梦粱录·九月[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3]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G].北京:中华书局,1999.

[4]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5] 屈正平.重阳节的源头及其咏唱诗[J].语文学刊,2003(4).

[6] 匡雅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及其弘扬[D].宁波:宁波大学,2012.

[7] (美)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M].刘莘,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8] 党艳丽.重阳文化的背景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2(23).

猜你喜欢
茱萸重阳节重阳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话说重阳
写在重阳(外三首)
重阳节
——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怀念一枝茱萸
爱在重阳
重阳话“高”
重阳节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