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期刊编辑伦理困惑及其消解

2015-02-13 06:44付一静
关键词:办刊刊物伦理

付一静

(太原师范学院 《教学与管理》杂志社, 山西 太原 030031)

【文化学】

论核心期刊编辑伦理困惑及其消解

付一静

(太原师范学院 《教学与管理》杂志社, 山西 太原 030031)

时下社会对核心期刊的发文需求日趋增长,给核心期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编辑审稿、选稿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情压力、刊物发展压力以及经济诱惑使编辑产生了伦理困惑。消解核心期刊编辑伦理困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国家出版管理部门、核心期刊社以及编辑共同努力,内外结合重新构建编辑工作的良好环境。

核心期刊;编辑;伦理困惑;消解

近年来,各行各业与晋级、奖励等相关的考核、评价日趋量化,学术成果成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同等级的研究成果以及在不同级别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被赋予不同的考评得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得分通常是普通期刊的两到三倍,甚至更多。科研成果鉴定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晋升职称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2010年,某高校科研奖励规定,在普通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奖励500元,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奖励1 000元;某高校晋升教授职称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20篇论文……这种情形自然使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成为广泛的需求。2008年,我国公开发行的期刊有9 549种,其中有1 558种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与巨大的发表论文需求相比,核心期刊载文数量远不能满足需要,因而,核心期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核心期刊成了追捧的对象,稿源数量剧增,但稿件质量未有明显的提高。来自各种渠道的关系稿、人情稿逐渐增多,严重影响和冲击着核心期刊编辑的选稿和审稿心理,造成编辑伦理困惑。

一、编辑伦理困惑

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和准则。编辑伦理可以理解为编辑处理稿件,以及与作者、读者、同事和刊社、国家等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1]所谓困惑,是指感到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遴选的核心期刊为例,核心期刊一般都是办刊时间较长、期刊编辑质量较好、较为稳定、受读者和二次文献欢迎的期刊。其选择标准主要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核心期刊编辑大都经过长期的编辑实践和学习历练,有较高的编辑素质,遵守编辑职业道德。[2]在时下学术浮躁风气影响下,核心期刊编辑遇到了来自外界与自身双重影响的困惑。

1.人情压力导致的困惑

核心期刊版面资源紧缺与巨大的发表论文需求的供求矛盾催生了大量的关系稿、人情稿。有的是通过主办单位以公务性交往推荐来的稿件;有的是主办单位领导送来的稿件;有的是出版或宣传主管部门推荐来的稿件;有的是刊物相关的服务或管理部门如邮局、工商、税务等部门推荐的稿件;有的是刊社领导故旧推荐的稿件;有的是刊社编辑或其他工作人员的关系稿;有的甚至是从多种渠道而来,给刊物编辑工作施加多重压力。以某核心期刊社为例,一个月的自然来稿约2 000篇左右,通过各种途径推荐的稿件达百篇以上,而这些推荐稿件一般都是达不到刊物发表要求的稿件,给刊社以及编辑初选稿件造成巨大的人情压力。在坚持原则、保证刊物质量与照顾关系有降低刊物质量风险的选择面前出现的两难境地,导致编辑伦理困惑。

2.经济利益诱惑导致的困惑

经济利益是核心期刊面临的一个巨大的诱惑。目前,许多核心期刊收取价格不菲的版面费,此外,还有作者或明或暗缴纳的审稿费。因审稿周期长,一些作者宁愿花钱走“绿色通道”,缩短审稿时间;因稿件太多,一些作者花钱疏通关系,确保自己的稿件不被“枪毙”;因稿件定稿排队时间长,一些作者宁愿花大价钱,交“加急费”“插队”出版……在经济利益面前,编辑职业道德不坚定、缺乏大局意识、质量意识的人往往经受不住考验,对稿件的选择带上了“绿色眼镜”,使审稿、用稿工作异化。对利与义的取舍也是导致编辑伦理困惑的一个重要因素。

3.刊物生存压力导致的困惑

大多数核心期刊都是在某一领域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刊物,对行业或学界有巨大影响力,他们与一些大众媒介不同,发行量不足以维持刊物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没有一定的经费支持是难以为继的,它们的生存需要国家的支持。现实中,许多核心期刊的主办单位为了在经济上甩掉“包袱”,逐渐减少办刊经费,有的甚至停止经费支持,让刊物自负盈亏。国内某领域的顶级刊物因办刊经费有限,国内的学术会议如无主办方的全额资助一概不参加。[3]虽说现在是信息社会,“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但缺乏学术交流也必然使刊物陷入闭门造车的泥潭。办学术刊物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不能以生产经营或商业运作的方式从事刊物编辑出版工作。核心期刊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而不是经济效益,若从实物生产的投入产出来看,大多数核心期刊是入不敷出的“亏本生意”。办刊是一项集体参与的事业,一个刊物要想办成核心期刊需要多年的办刊积淀。要有明确的办刊方向,有学术视野与懂得办刊规律的领导者,有相对稳定的优秀的作者队伍,有学术敏感的审稿专家和具有编辑专业精神和良好职业素养的编辑队伍。有业内人士常说,要办好一个刊物需要一个集体多年的努力,而要毁掉一个刊物只是朝夕之间的事。由此可见办刊艰难之一斑。

近年来,国家关于期刊脱离主办单位,独立办刊的政策使许多刊物面临生存危机。在危机面前,刊物需要考虑的首先是生存,其次才是发展的问题。在自身生存压力与外界权势、人情经济利益诱惑的共同作用下,核心期刊编辑往往陷入伦理困惑。

二、消解编辑伦理困惑的策略

消解编辑伦理困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净化学术环境,营造诚信、健康的学术氛围,建立科学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去除学术浮躁与学术造假,从根本上缓解核心期刊异化的发稿压力。期刊社则应从内部管理方面做起,提高自身对各种利益诱惑的抵御能力。

1.核心期刊的祛魅

目前,核心期刊受追捧的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其应有的地位与价值,核心期刊被蒙上了浓厚的“魅影”。所谓核心期刊原本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图书馆因经费不足,精选订刊种类而作的期刊筛选。核心期刊的遴选中选择能够反映期刊学术水平的(主要考虑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核心效应明显的、适合大部分学科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有较好的统计源的因素作为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期刊的办刊水平,但是核心期刊绝不能担当作者职称评聘、考核定级、科研结题、科研骨干成果考核等等众多的评价职能。评价单位应还核心期刊本真的定位,不要再让核心期刊承载过多的超越其应有内涵的决定“生杀予夺”的职能。单位考核评价的指标导向是造成核心期刊职能异化的根源,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核心期刊祛魅的重要措施,是涉及我国学术风气的重大问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核心期刊营造一个自然平和的办刊氛围。

2.加大对核心期刊的支持力度

2010年,新闻出版署下发《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第六部分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和组织保障的核心条款第二十四条:加大对新闻出版产业的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用好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国家出版基金、农家书屋工程专项资金、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走出去”专项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十五条:科学配置新闻出版资源。对跨地区发展的新闻出版企业,对优势新闻出版产业,对改革力度大、发展速度快的地区,在出版资源上给予优先配置和政策倾斜。依据新闻出版产业发展需要,综合配置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及手机出版等出版资源,解决因出版权分割所带来的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4]这些支持性条款对绝大多数学术期刊来说几乎没有现实意义。

在目前我国期刊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国家期刊管理部门急需规范期刊管理,甄别不同类型的期刊,加以区别对待,借鉴我国高校建设“985工程”、“211工程”的做法,重点扶植学术水平高、社会效益好、办刊行为规范的核心期刊。切实实行刊物退出机制,使不具备办刊条件的期刊及时退出行业。集中国家的宝贵资源,在经费、政策等方面向核心期刊倾斜[4],真正让优秀的刊物没有生存的后顾之忧,不再为“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所困扰,从根本上消除核心期刊编辑产生伦理困惑的诱因,让他们把精力全部投入办刊中。积极引导我国优秀期刊苦练内功,从刊物学术性、编辑专业性,以及印刷、装帧、发行等方面潜心研究,不断提高办刊水平,转变目前坐等作者恳求发文的局面。

3.加强编辑职业道德教育

近年来,我国用人体制发生变化,事业单位编制的期刊编辑逐步减少,聘用编辑增加,许多核心期刊社十分重视编辑技术方面的学习培训,而忽视编辑综合素质的培训。国家规定的五年一次的编辑岗位培训工作难以按规定时限实时开展,致使很多期刊编辑包括核心期刊编辑缺乏应有的编辑职业道德教育和新闻出版法律法规教育。由于编辑工作是一项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创造性的工作,这就决定了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编辑职业道德。编辑职业道德是编辑在编辑出版物过程中调整和处理与社会、作者、读者和出版社等各种关系的准则[5]。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为指导,必须建立在对新闻出版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编辑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编辑对出版方向和出版物质量的把握[6]。因而,编辑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方针,树立高尚的编辑职业道德,自觉提高自身的编辑道德素养。编辑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是核心期刊社常态化的教育,与编辑业务学习受到同等重视。编辑只有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才会在各种压力与诱惑面前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正常的工作心态。

4.规范、细化编辑工作流程

核心期刊社进一步规范、细化编辑工作流程,是引导编辑规范编辑行为的必要制度,也是消解其伦理困惑的有效措施。严格期刊社稿件的管理和出版流程,辅之以科学的监督约束检查机制,严格执行稿件盲审制度和三审制度,杜绝不符合出版要求的稿件进入出版环节。规范、细化流程,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从制度上减少刊载文章的管理漏洞,减少编辑面临诱惑选择的机会,让编辑时刻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在工作中既能发挥编辑创造性,又有清晰的职业禁区。以科学的管理机制引导编辑自觉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由制度引导编辑形成自觉自律的编辑工作状态,自觉消解伦理困惑。

消解核心期刊编辑伦理困惑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需要社会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核心期刊社及其编辑应积极担当起自己的重任,从自身实际做起,为净化我国的学术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1] 张忠年.编辑伦理学研究述评[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 (4).

[2] 刘景慧.编辑的伦理价值观[J].湖湘论坛,2004(1).

[3] 徐前进.科技编辑伦理责任的理论分析与探讨[J].学术论坛,2003(1).

[4] 张纯品,苏婧.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形势分析[J].编辑学报,2009(2).

[5] 史原.高校学报编辑的责任、权利与伦理道德修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 刘荣军.论学术期刊编辑的伦理困惑及解决思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责任编辑 冯自变】

1672-2035(2015)01-0034-03

G237.5

A

2014-09-23

付一静(1965-),女,山西孝义人,太原师范学院《教学与管理》杂志社副编审。

猜你喜欢
办刊刊物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刊物贺词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系列刊物介绍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行业刊物介绍(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