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文
(长春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1)
中国传统文化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的思想在语言教学领域表现为对语言教学法的强烈依赖性。中国的外语教学长期坚持方法先行,但随着语言教学法弊端的日益显现,这些弊端不仅成为语言教学理论家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成为了一线教师的关注点。对于解决这些弊端的一贯做法是用“新”的教学法来替代“旧”的教学法,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这些弊端。用所谓的“新”方法去解决“旧”方法带来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新的问题也不断影响着语言教学。方法本身的局限性让人们意识到“方法”的无能与无助,进而希望摆脱“方法”的束缚。对于语言教学的“方法”新的看法,逐渐引起了人们对“方法”的不满。“方法已死”的说法虽仍存在争议,但对方法新认识直接促生了“后方法教学思想”的产生。
后方法教学思想并不是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后方法的十条宏观策略是指十条一般性的计划,十条宽泛性的指导纲领。基于这十条宏观策略,教师便能根据特殊情境和需求创造合适的微观策略和课堂技巧,从而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最大化。
1.学习机会最大化
库玛先生在《超越教学法:语言教学的宏观策略》一书中谈及的学习机会包括课堂中的学习机会和课堂外的学习机会,而学习机会的最大化在于创造、发现和利用学习机会。
首先是课堂中的学习机会。课堂语言教学通常具有明确的目的,但这并不能直接促成学习的发生。作为课堂组织的两个方面,学习者的参与以及教师的提问对课堂创造学习机会产生重要影响。学习者有意义的参与是课堂学习机会最大化的重要方式,学习者本身最了解自己的学习,他们将各种有关学习的想法带入课堂,帮助自身有意义地参与课堂教学,这有助于学生找到适于自身的学习方式,以最小代价,最大化学习机会。教师的提问是在课堂创造学习机会的另一种方式。Hugh Mehan确定了课堂环境的四种问题形式,分别是选择性问题、结果性问题、过程性问题和元过程问题。这其中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尽量使用过程性问题和元过程问题来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并且要能够发现由学生创造的学习机会。
其次是课堂外的学习机会。课外的学习应是能够为课堂学习所服务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库玛先生建议将课外的学习机会与本地社区和全球性社会相结合,这种由学习者参与的学习对于学习者学会创造、发现和利用学习机会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2.最小化感知失配
教学上的感知失配是指教师意图与学生理解的差距。只有认识到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感知失配,才能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学干预。库玛列举了造成感知失配的十个主要因素:认知失配、交际失配、语言失配、教学失配、策略失配、文化失配、评价失配、程序失配、讲授失配和态度失配。感知失配是隐形的,无法轻易被发觉。但我们可以得出三种宽泛的教育感悟:失配无法避免、失配可以判定和失配可以管控。教学感知失配既然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我们应该准确对失配的根源作出准确的判断,作出相应的对策。
3.促进协商互动
课堂的协商互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意义的互动,是师生所负担的共同责任。语言教师在课堂中的首要责任即帮助学习者参与自身的语言发展进程,并形成他们自身的学习路径,而提升协商互动有助教师履行这一职责。互动的类型分为语篇性功能互动、人际关系性功能互动和概念性功能互动。语篇性互动强调的是形式概念,人际关系性互动强调的是会话信号,概念性互动强调的是命题内容。三种互动类型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应视作一个整体,这更加有利于师生、生生协商互动的有意义的进行。
4.提升学习者自主性
学习者自主性的狭义观点的主要目标是学会学习,教师帮助学习者注意到学习的策略并训练他们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学习者自主性的广义观点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解放,教师帮助学生变成具有批判性意识的思考者,从而发挥学生的潜力。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的学习者自主性观点,都离不开教师与学习者的主动合作。学习者应该从狭义的自主性向广义的自主性逐渐过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是合作关系,他们可以一起商定合适的自主程度。
5.培养语言意识
一般性的语言意识主要指用以支配语言运用的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特征的意识,但却避开了语言的社会政治因素,特别是语言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批判性语言意识则是对支配语言运用的各种社会和政治因素意识,帮助人们使用语言获取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地位。语言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将一般性语言意识和批判性语言意识视作相等的地位,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语言意识的成长。
6.激活直觉意识
教师本身不可能将全部的语言知识掌握,而且由于教育时间的限制,任何教师都不可能将语言的所有内容教授给学生,这就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手段有归纳、演绎、输入强化等手段,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觉主动地发现并学习教学所传授
7.语境化语言输入
语言交际和交际环境密不可分,脱离了具体的语境,语言交际就会产生误解甚至失去意义。成功的语言交际应充分考虑语言语境、言外语境、情景语境和情景外语境,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时应建立相应的语境,这不仅有利于课堂知识的教授,更能促进学生的语言吸收、内化和储存。
8.整合语言技能
语言的教授中存在着语言技能分离的指导理念,虽然这一理论并没有被一线教师完全执行,但仍然影响着语言教学。教学实践证明,仅依靠一项语言技能是不可能完成语言知识的教授的,于是整合语言技能就成为一种必要。教师应做到听、说、读、写、译五技并举。
9.确保社会关联
课堂不是一座学习孤岛,任何课堂都不能离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而单独存在。语言存在于社会中,这就决定了语言课堂必须与社会紧密相连。例如,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域的社会现实形成了诸如英式英语、美式英语等语言变体。
10.增强文化意识
传统的语言课堂的目的使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社会文化产生共鸣和欣赏,这是一种狭隘的文化观。后方法要求培养批判性的文化意识,这要求师生在产生对目的语文化认同时,必须对自己的母语文化有着高度的认识。因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全球化蓬勃发展,如果不能对本民族的文化具有清醒的认识,必将使本民族文化成为“空中阁楼”。
后方法的产生建立在对传统教学法质疑的角度上,教师不可能直接从后方法取得直接的指导,其三个参数特定性、实践性和可行性是基础,十个宏观策略是其语言教学的标准,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应主动向其靠拢,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一套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概念,那么在我国的外语教学环境下,这十个宏观策略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有哪些启示?
1.就学习机会最大化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否则将是无意义的教学,而教师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适用不同的类型进行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创造、发现和利用学习机会。课外学习机会一向被中国教师和学生所忽视,学生的课外学习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而其发展必须与课堂学习相结合。
2.就最小化感知失配而言,我国的英语教师必须承认感知失配的存在,并通过自我学习认识到各种失配的根源并设法控制这些失配的出现频率和失配的程度。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合理的训练也能使感知失配趋向于最小化。
3.就促进协商互动而言,自从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在我国的推广,中国英语课堂虽然存在互动,但这种互动通常是就教材进行互动,偏向于语篇性功能互动,对于人际关系性功能互动和概念性功能互动则寥寥无几。中国英语教师应将三中不同类型互动结合在一起,并尊重学生的互动倾向,积极开展有意义的协商型互动。
4.就提升学习者自主性而言,我国的英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会学习和学会解放的能力。在这一培养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合作,把握学生学习的自主程度,将学生由自主学习的初级阶段向中级和高级阶段循序渐进地发展。
5.就培养语言意识而言,我国的英语教学应将一般性语言意识和批判性的语言意识视作同等地位,不仅要了解英语的语言特性,还应将社会和政治因素带入语言课堂。
6.就激活直觉意识而言,我国英语课堂多采用演绎的方式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虽然省时省力,但对于学生的直觉意识的培养却作用甚微。英语课堂知识的传授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将各种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觉地激活自己的语言学习意识。
7.就语言化语言输入而言,我国的英语教师应摆脱“教教材”的陈旧观念,以“用教材教”为指导,所教授的英语知识应不仅仅局限于枯燥的课本中,教师主动将教材内容融入具体的语境,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境的构建和发展。
8.就整合语言机能而言,我国的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整合语言机能的优势,在英语教授过程中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机能得到充分发挥,全面发展英语语言能力。
9.就确保社会关联而言,我国的英语课堂往往是就课本论课本,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关联得并不是十分紧密。我国的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课堂的优势,积极开展课堂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加入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元素。
10.就增强文化意识而言,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英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还必须将本国的文化意识率先融入课堂中。教师对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是经过甄选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师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过程中应教会学生甄别优劣文化的能力,这更是关系到学生文化意识健康成长的关键。
[1]Kumaravadivelu B.Beyond Methods:Macrostrategi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Haven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2003.
[2]倪锡瑛.后方法宏观策略框架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2).
[3]吕敏.无“法”胜有“法”——评述后方法宏观策略框架并兼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
[4]曾正平.后方法语言教学方法观:继承与发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4).
[5]董金伟.外语教学法的宏观策略:后方法的视角[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