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S教育思想的“绿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2-13 06:07王大本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创新型科学技术科学

冯 薇,王大本

(1.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学校办公室,天津300401)

一、“绿色创新型人才”思想的提出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这其中对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又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在人才,人才培养在教育。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缺乏充足的理解与使用,致使目前高校仍普遍沿袭传统教育培养方式。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是以应试教育为基础,以传授知识为导向,在这样的教育培养方式下,人才培养仅是理论层面的培养,所学知识也不能有效转化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高等学校在侧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的应该是“探索建立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鉴于此,迫切地需要更加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的教育理念的注入与指导,进而构建新型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随着后工业社会来临,科学技术社会(STS)作为一个学科已经建立,在发达国家已经迅速发展起来。但我国STS研究才刚刚起步,STS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STS教育是“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STS教育要求科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注重渗透技术教育,以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互影响,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整体化特征,理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价值。因此,有必要应用先进的STS教育理念指导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提出更加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的“绿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丰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模式,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绿色创新型人才”的涵义

(一)STS教育内涵

STS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是STS理论研究成果在教育上的反映,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正确把握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基础之上的。它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注重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做出的决策。STS教育理念,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概念,使教育更加注重科学性、和谐性。

(二)绿色创新型人才内涵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认识到科学与人、社会、技术的关系,能够运用科学的知识和价值观分析当今社会的热点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取得创新型成果,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法,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有浓厚的好奇心、想象力、洞察力、注意力,这些素质是构建一个人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为此,灵活、开放、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成为了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征。这些正好与STS教育所强调的,要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为指导思想而实施的科学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有必要在遵循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将STS教育的思想理念引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中,使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伐。

因此,“绿色创新型人才”思想的提出是将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对象,以科学技术观、可持续发展观、和谐发展观等视角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全新的审视和提炼,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绿色创新型人才”是对“创新型人才”核心理念的形象化概括,“绿色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遵循科技发展规律,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能够遵循自然界运行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能够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类社会的包容性发展,进而实现科学、技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将STS教育思想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相结合,有效解决了当前仍然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缺陷与不足。

三、“绿色创新型人才”思想提出的意义

(一)对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思想创新

STS教育注重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在一起,提倡以人为本,重视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因此,基于STS教育理论的“绿色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助于构建一种适合高校科学发展的良性模式,是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对于指导高校科学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相应的思想创新。

(二)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重点突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举措。基于STS教育理论的“绿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突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不适应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缺陷,有效地实现了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很好的理论创新性。

(三)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

基于STS教育理论的“绿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把STS教育理论与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使创新型人才具有多元性、开放性、人文性、前瞻性、互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使其认识到科学技术给日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和作用,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达到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对于指导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绿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教育内容

“绿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应具有整合性、跨学科性,而非单科性的专业学科教育,并且会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而正是这种能够不断吸收各种前沿科技成果,以及社会发展问题作为自己研究内容的特性,才使得“绿色创新型人才”能够不断地培养出“绿色”人才,使其更好地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更加理性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出实现科技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更加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二)教育方式

注重对人才自我意识、创新精神、科学态度的唤醒是“绿色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别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点。而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必须要在实践中反复地探究与体验才能逐渐形成,并形成认同,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指导。探究与体验应该成为构成“绿色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是连通“绿色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桥梁。在研究“绿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方式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对探究式、体验式教育方式的研究。

(三)教师素养

培养“绿色创新型人才”的师资队伍不能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教学秩序的管理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启发者、合作者。一方面,就教师本身来说,必须要树立跨学科、实践交叉学科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对自然科学体系发展状况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把握,而且还要对社会科学发展状况有所认识和研究;另一方面,教师必须要放弃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等“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的教育手段,自觉研究、运用更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的教育方式。

(四)评价方式

由于“绿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以传统教育方式所不能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并通过科学的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传统的统一化的、标准化的考核方式就难以达到评价的方式,对于更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检验的“绿色创新型人才”来说,多元化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考核方式,将更有助于“绿色创新型人才”的茁壮成长。

[1]刘彭芝,周建华,张建林.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3(1):58-64.

[2]卢红生.STS教育及其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D].福建师范大学,2001.

[3]孙海滨.STS教育概论——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3):12-14.

[4]朱清时.如何培养创新人才[J].传承,2013(4):72-74.

猜你喜欢
创新型科学技术科学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