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2015-02-13 06:07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师生工作

梁 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0016)

一、高校突发事件概述

所谓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内突然发生的一些安全事件或灾难事故。这些事件或者事故以广大师生为主要涉及群体,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了重大的危害,亟需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有:参与对象的特殊性、诱发因素的多样性、事件扩散的迅速性和后果危害的严重性。

社会稳定是国之大事,上至中央,下至普通民众,心之所往,心之所向。稳定工作压倒一切,这是所有工作的基础。高校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当承担起维护稳定的重任,为国分忧。众所周知,高校是社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高校稳则社会稳,高校的一举一动,都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高校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发,有些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不但损害了学校的社会声誉,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也给涉事当事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巨大伤害。面对严峻的形势,各高校积极转变思路,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纳入到学校重点工作之中,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采取措施进行强化,收效显著。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工作中的不足,努力进行改进,以期获得更大的成效。

二、当前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事前的预防

1.危机意识淡薄

目前,无论是学校的领导层,还是广大的教工和学生,都对危机缺乏认识,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和生活中对身边存在的一些矛盾隐患不够重视。在学校领导层面上,通常表现为在日常工作中对危机缺乏敏感性,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在有关机制的构建与完善、经费保障、人员配置上不够重视;在广大教工和学生层面上,通常表现为忽视危机的存在,觉得突发事件离自己很遥远,平时很难留意身边潜藏着的种种危机隐患,往往坐等突发事件从形成到发展再到爆发。

2.缺乏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大多数高校的教职工,尤其是广大的在校学生,都普遍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对有关治安、交通、消防、心理、网络、社交、求职、国家安全等知识不甚了解,对一些突发事件的类型、诱因、特征、危害性以及基本的应对方法知之甚少,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对突发事件心存困惑和恐惧,在事件发生时往往不知所措,遭受伤害。

3.预防机制有待完善

大多数突发事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酝酿、发展、爆发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只要预防得当,就能有效地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当前,不少高校缺乏有效的预防机制,“轻预防”“重处理”,往往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突出表现为未能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预警机制,对校园内各类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对事关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缺乏敏感性,任由事态发展,结果导致问题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失去控制。

(二)缺乏事中的控制

1.领导机构无力

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领导整个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一负有领导重任的机构常常显得很无力,发挥的作用有限。具体表现为:该机构是一支“多国部队”,事件发生后临时组建,其工作人员来自于校内的多个部门,人员情况复杂,从年龄层次、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到工作方式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信任和协调,本身就需要磨合。所以,由这样一个机构来领导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开展,往往会贻误战机,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缺乏必要的监督

突发事件应对是一项系统工作,具有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在应对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疏漏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的失败。这就意味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须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不能出现任何的闪失。而要保证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必须进行监督,这是应对工作有效开展的坚实保障。而实际情况是,许多高校缺乏有效的监督,片面地强调处理的效果,忽视了师生正当权益的保护,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缺乏事后的总结

1.不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就要对事件处理的全过程进行总结。然而不少高校对此阶段的工作重视不够,不能对事件发生、发展、平息的全过程做一个全面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查找其中的不足,也不能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为将来处理突发事件积累一定的经验。

2.对遭受心灵创伤者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安抚

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巨大的伤害性,使经历者从身体到精神都遭受创伤。肉体的创伤可以很快治愈,但心灵的创伤则需要专业的治疗。突发事件平息后,一些经历事件的师生仍然惊魂未定,突发事件的惨烈场景不时在他们的脑海中浮现,使他们身心备受折磨。此时,学校应当对他们进行心理安抚和治疗,但是高校对此重视不够,致使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改进

(一)加强预防工作,努力将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

1.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在校大学生危机意识淡薄,普遍缺乏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教育,可以传授给广大学生有关治安、交通、消防、心理、网络、社交、求职、国家安全等多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一些突发事件的类型、诱因、特征、危害性等有最基本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危机意识,让他们意识到隐患无时无刻不在,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同时,也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和恐慌,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突发事件。通过大学生安全教育,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可以让广大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当危机来临时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保护和救助,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帮助他们平安地成长成才。

2.努力构建与完善预防机制

“隐患胜于明火,防范重于泰山”,突发事件应对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做好预防。高校应当在预防工作上做必要的投入,而不是花大力气用于事件的处理。高校应当努力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具体为建立校园信息收集、舆情监控网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的动态,对校园内存在的不稳定苗头要密切关注,保证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收集到的有关稳定的各类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和研判,尤其是对那些事关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要提高关注度,妥善采取措施加以处置。同时,不断提高统筹协调、组织应对的本领,把握先机,主动出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地抑制突发事件的蔓延。

(二)加强过程管理,避免处于失控状态

1.努力打造一支稳定、精干、高效的领导队伍

突发事件具有快速扩散、危害严重的特点,若不能迅速处置,极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这就对应对工作的领导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快速平息危机,就必须要打造一支稳定、精干、高效的领导队伍。高校可以考虑设置一个专门的突发事件应对机构,有专职的领导人员、工作人员、办公场所、经费开支和明确的职责,其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或具有相关的知识背景。就其职权而言,还应赋予其“战时指挥处置权”,便于突发事件发生时开展工作。当然,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也要充分调动辅导员、班主任、后勤等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参与到事件的处理中来,提供人力、智力和物力支持,共同应对。

2.加强过程监督,避免职权滥用

为了平息突发事件,高校会运用紧急权力,但是这种权力的运用要以维护师生最基本的权益为前提,这是应当遵循的底线。一些高校在事件处置过程中,片面地认为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结果损害了师生的正当权益,造成不良后果。权力的运用需要监督。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上级管理指导部门、校内纪检监察部门、广大师生员工、社会媒体等都应当发挥监督的作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网,使权力的运用充分曝光在阳光下,合法用权。在监督权力的同时,对各部门职责履行的充分、得当与否也要进行监督,努力避免事件处理过程中瞒报、谎报、缓报、工作浮于形式、效率低下等情况的发生。

(三)做好事件的总结工作,抚平创伤

1.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突发事件平息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非常必要。按照突发事件处置程序的要求,高校应当在事件平息后,及时查找事件爆发的问题根源所在,对处置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对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对学校各方面的损失进行评估,并将有关的结果及相关资料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汇总、移交归档,并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中不合时宜的条款、规定进行完善。同时,对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表现良好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以树榜样;对出现重大失误造成损失的单位及个人进行惩处,以儆效尤。

2.加强心理辅导和教育

突发事件结束后,高校应当组织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针对事件影响的程度,对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受到心灵创伤的师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抚慰和治疗,让他们宣泄情绪,平复他们紧张恐惧的心情。同时,向受创伤者传授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调节心理的技能,锻炼他们自我调节的能力,帮助他们主动放松心情、舒缓压力,摆脱事件的阴影,恢复正常健康的心态。同时,针对这部分特殊群体,还应为他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将他们的心理健康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定期进行追踪和回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1]胡晓轩.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特性、困境和应对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1):93-95.

[2]何志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田玉芬.高校突发事件防范机制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3-85.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师生工作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不工作,爽飞了?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麻辣师生
选工作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突发事件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