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过程中专业设置的优化*

2015-02-13 04:57李中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设置转型

李中生

(通化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过程中专业设置的优化*

李中生

(通化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要求,是高等教育调整的内在必然,也是其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专业设置理念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该文从当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优化专业设置的基本思路,并对如何优化专业设置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优化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大了对技术应用、开发创新人才的需求.其客观要求高校适应经济形势变化,转变发展思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要求,是高等教育调整的内在必然,也是其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设置理念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1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专业设置存在滞后性,社会适应性不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规模、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对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的空间逐渐增大,从而对高等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出挑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希望以专业结构调整作为其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呈现出单一性的特点,仅仅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人才,而且受政府行政命令影响,对社会变革带来人才需求变化的敏感性不强.近些年来,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也做出了一些调整,非师范专业获得了极大发展,甚至超过了师范专业,但这些新建专业建设历史较短,同其他兄弟院校相比具有重复性,也受自身资源的制约,专业发展较慢.同时,没有结合自身师资、教学基础设施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做深入的市场调查和科学论证,新专业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1.2 专业设置口径过宽,方向不明

专业设置口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主干学科上,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注重知识面的宽广,而没有针对于某一行业或者具体职业与之相对应.比如说:应用化学、汉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没有针对某一行业或者职业,其培养目标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某一方面的专才,而是无所不能的通才.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学校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能力和资源的限制下,想培养成通才是不现实的.按此标准进行专业设置,高校的专业划分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要注意专业的设置避免宽口径,在具体课程设置中瞄准某一行业或者某一职业,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1.3 专业设置程序缺乏企业与政府参与

专业设置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其目的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社会和企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接收点,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质量具有发言权,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征求社会、企业和政府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专业设置过程中来.而事实恰恰相反,政府和企业很少参与到高校的专业设置中来.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也做出一些尝试,增加实践环节,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是学生真正步入社会岗位时,仍然觉得自己所学的理论同实际社会的需求是相脱节的,对工作帮助不大,实践能力还是欠缺,这些都是高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没有让企业参与进来造成的结果.应该说专业设置缺乏政府和企业的参与已成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2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优化专业设置的基本思路

2.1 贴近地方,依托原有资源设置新专业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服务的主要区域是本地区,其专业设置要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立足于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首要问题.充分利用地方社会的资源,结合自身师资和设备、办学经验设置新专业,不仅可以节约办学成本,而且培养的人才也能够满足企业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要想实现转型发展,在专业设置上就必须反映出本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区域资源优势,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依据自身办学条件,逐步形成专业优势.

2.2 战略前瞻,以超前意识设置专业

市场是多变的,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技术和设备需要不断更新,其内在要求职业者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新自己的技术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我们在设置新专业时,要充分考虑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因素,以战略性眼光分析未来的就业空间和就业岗位,以保证经过四年人才培养周期,所培养的人才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2.3 注重内涵,以特色原则设置专业

专业特色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之本,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是为地方社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同时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各个高校所处地区不同,自身的资源优势不同,其发展情况也不同.因此,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立足于地方,扬长避短,将本校自身的师资、设备优势与地方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结合起来,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原则进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这样既可以避免各高校专业设置重复的“大一统”局面,又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行业的互动与融合,从而为学院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空间.

2.4 强化衔接,依托产业链设置专业

目前,各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过程中往往依据某一行业或者某一产业设置专业,其针对性较强,但同时也忽略了产业的关联性和连接性,没有体现产业链的系统性.哪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较强就开设哪些专业,没有从产业链的系统性角度去考虑专业的设置.面向市场,适应产业需求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目标所在.在专业的设置上应该以产业链为依托,设置专业群,实现产业链与专业群的链接,从而产生联动效应.一方面,嵌入产业链的高等教育能够使培养的人才符合产业的需求,凸显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另一方面,产业升级发展又带动高校专业建设和优化.主要采用沿着产业链纵向设置,使专业更具有针对性,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不断涌现新的专业;以产业链为基础横向设置,使专业向网络化、一体化发展,实现专业群的整体发展.

3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优化专业设置政策的建议

3.1 界定政府权力,下放高校专业设置权

政府在专业设置过程中主要是专业设置与调控的战略布局者和投资者,对学科专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避免由于政府作为调控主体的冲动性,限制学校和社会对专业设置的能动性.长久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对高校的一切行为实行全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发展,也造成现今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政府主要在建立专业重复设置审查机制,编制稳定性与灵活性结合的专业目录上做工作,避免同一区域专业设置的重复性,进而规范专业设置.教育部应将专业设置的权力下放给高校,让学校和市场成为专业设置的主导力量,并以此为契机,增强高校自主办学的能力.在这过程中,政府根据高校类别实行分类管理,高校依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地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

3.2 完善高校内部专业建设的组织管理制度

优化专业设置,必须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必要的专业管理机构,使高校在专业设置中有章可循,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一般而言,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首先由二级学院进行动议,各二级学院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专业,很难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角度去考虑专业的设置问题.因此,学校应加强行政管理,设立专业设置管理委员会,实现校内专业设置的整体规划,聘请地方行业或企业专家作为专业设置顾问,保证专业设置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性.对各二级学院申报的新专业进行严格审查,并结合地方产业布局情况和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全面谋划,引导其设置实用的、合理的专业.

3.3 建立灵活应对外部需求的决策方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中,客观上要求高校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建立灵活应对外部需求的决策方式,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转变人才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需求.各高校应该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制度,了解毕业生信息反馈,按照社会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并进行课程设置.高校内部应建立对外部环境迅速反应机构,分析潜在的劳动力市场,明确当前劳动力市场中供不应求的职业有哪些,供过于求的职业又有哪些,明确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此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

[1]万建明.我国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2]于慧.关于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质量内涵与标准的理论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2(3).

[3]樊平军.专业设置:一种官方知识的控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0(7).

(责任编辑:梁景时)

Optimizing Major Setup in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Local Normal Colleges

LI Zhong-sheng

(CollegeofPoliticsandLaws,TonghuaNormalUniversity,Tonghua,Jilin134002,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normal colleges are the historical demand of soci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date, are the internal necessity of adjus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lso are the only road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normal colleges depend on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ajors setup to a great extent. In view of main problems of majors setup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normal colleges,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basic ideas for optimizing the majors setup and related suggestions, in hope to be helpful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normal colleges.

local normal college; major setup; optimization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04.029

2014-10-20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结构转型调整的研究与实践”;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策略与实践” (ZD14098);通化师范学院重点教研项目“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过程中专业设置问题研究”

李中生,吉林公主岭人,副教授.

G420

A

1008-7974(2015)02-0087-03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设置转型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