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桂
(三江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2)
应届高校毕业生职业稳定性问题的三位一体分析*
陈荣桂
(三江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2)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毕业生毕业后的首份工作稳定性欠佳.该文以应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衡量指标,从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个角度对影响毕业生职业稳定性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提出克服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职业稳定性;半年内离职率;成因;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问题涉及到社会学、组织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本文选择“应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衡量指标,从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个角度对影响毕业生职业稳定性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人,比2013年的699万人增加28万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创纪录的750万人.江苏省2015届毕业生人数也将达55.2万人,比2014年增加1.1万人[1]123-125.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受益于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高校毕业生合理地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合理、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如果高校毕业生过度流动将会带来许多危害.首先,如果大量高校毕业生处于流动状态,对毕业生个人职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且工作落实不了,收入得不到保障,影响社会稳定;其次,高校毕业生的过度流动,必然会增加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再者,高校毕业生是全社会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一个群体,他们如果不能得到合理配置,不能实现人职匹配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将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通常理解应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是指应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离职另谋职业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之比.从全国数据看,2011~2013届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分别为41%,33%,34%.从江苏数据看,2013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36%,比2012届(33%)高三个百分点,与2011届持平,比全国高校2013届离职率高两个百分点.[1]123-125
面对如此高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数据,许多人开始认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的质量出现问题、大学生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但笔者认为,对于这种现象不能片面看待,应该客观地去分析.
高校毕业生频繁更换工作,半年离职率高无论是对社会、高校、用人单位,还是对大学生本人来说都是弊大于利.对社会而言,会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和就业不稳定性,影响社会稳定;对高校而言,毕业生离职率高会影响学校声誉,引起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对用人单位而言,人才招聘成本会加大;对学生而言,频繁更换工作,不仅不利于积累工作经验,也会给用人单位以不能稳定工作的印象,不利于就业.因此,要从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面分析出现此问题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路径.
2.1 高校教育改革步伐缓慢
十多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毕业生数量一路攀升.但在扩招的同时,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验实训场地建设及设备投入、经费投入等步伐明显慢于生源递增的速度,造成人才培养质量下降.最典型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一些学校专业设置缺乏对社会市场需求的客观分析,不能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教学内容陈旧,学生不愿意学,毕业的学生专业相关度低,与社会需求脱节,从而造成学生就业后离职率高.据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显示,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高专为62%,其中,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生这一比例为43%,高职高专生为38%.[2]42-84
其次,高校为应对教育主管部门就业工作考核,提高就业率,往往鼓励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个别高校要求毕业生必须签订就业协议书才给毕业证书,有些学校则规定只有签订就业协议才能请假外出实习,部分学生为此不管专业是否相关或岗位能否胜任,随意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2.2 毕业生缺乏明确、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
首先,虽然现在各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类的课程,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学习,指导学生熟悉就业市场,了解专业和行业发展,掌握求职技巧,实现人职匹配.但是,还是有很多毕业生缺乏主动性,不能清醒认识自己和职业发展,就业盲目性强,有些全凭家人安排,有些因为自身学得不扎实,找工作没自信,就想着随便找个工作先干起来.
其次,毕业生比较重视个人发展和收入回报等因素.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普遍比较高,不管自身水平和实力如何,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谈职业发展和薪水,完全忽视了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应通过工作积累来提升自身能力.从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2013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半年内主动离职的原因主要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50%),追求更高薪资福利(42%),想改变职业或行业(33%),缺乏职业安全感(13%),不适应单位管理制度和文化(13%)和工作要求高,压力大(12%)等.[3]123-135
再者,社会信息发达,毕业生之间也会互相比较,比较不同用人单位的工作劳动强度、工资待遇福利等等,碰到工作单位分配的工作与自己期望值相差较多,一些毕业生往往也会因此果断选择跳槽.
最后,离职成本低,也是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高的一个因素.国家劳动政策缺乏对毕业生离职的约束.
2.3 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科学、不合理
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对本单位实际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没有进行科学的调查和摸底,招聘要求不具体、详细,抱着先挑好的招进来再说的态度,往往会造成毕业生能力与岗位实际需求不匹配,能力得不到发挥、工作任务不能完成的“两误”局面,造成毕业生离职.还有些单位因为提升经营业绩的需要,大量招聘销售岗位人员,最后,导致离职率比较高.
其次,一些用人单位,从降低经营成本的角度,一味压低待遇,或者在招聘时许以较好待遇,但人招进来后又不兑现,往往会导致留不住人,毕业生纷纷跳槽.
再者,用人单位总是希望招聘进来的毕业生能够上岗就产生效益、创造利润,而忽视了对新进毕业生的培训、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引,不重视和关心毕业生,加上如果没有较好的薪资福利待遇,造成毕业生纷纷毁约.
高校的教育改革是根本,是优化毕业生市场供给的基础,可以通过优化学科设置与强化职业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同时学校可以发挥“集体谈判功能”,强化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将用人单位的需求切实嵌入日常教学;学生是增强就业稳定性的主体,是连通高校与用人单位的桥梁,只有明确定位、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而作为就业需求方的用人单位,其目标是要合理展现需求并通过与高校的充分合作实现“人职匹配”.只有学校、学生、单位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切实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3.1 加快高校教育改革步伐,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设计.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之一便是服务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3]高校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步伐,要准备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为社会培养可用可塑之人才,盲目设置新专业或低专业成本,会导致毕业生与社会脱节,近几年公布的“就业红牌专业”就是警示.其次,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推动毕业生提前熟悉岗位要求、掌握岗位技能,使毕业生毕业后尽快融入工作环境.
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和服务.就业指导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业指导教育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探索社会的各种职业,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点,推演学习、就业、职业和将来希望从事的职业之间的联系,依次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将来的人职匹配.[4]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教育课程体系,贯穿大学生四年学习全过程,不同年级各有侧重;要配足配齐师资,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提升职业指导服务质量.要关心二级学院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学工老师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学生加强专业学习.学校要指导大学生尽快熟悉专业,融入专业学习,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核心还是学习能力,厚积方能薄发.除此之外,还应教育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和学习、就业环境,提高职业素养和诚信意识,整体提升就业竞争力.
3.2 毕业生明确目标定位,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
正确定位,明确目标.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初期就应提早规划,提早思考.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明确自己求职的方向和意向的岗位,必要时还要多征询家长和老师的意见.
认真务实,积极转变观念.高校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要懂得充分利用就业积累工作经验和能力,而不是频繁地换工作.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才能有好的发展平台和好的回报.高校毕业生要树立务实的就业观念,不能总盯着大城市、大企业等,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平台,在最佳的人职匹配的条件下,努力工作,实现个人最大发展和价值.
注重诚信,提高自身素质.诚信是道德的底线,是做人的基石.《论语·为政》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应有道德规范,一个人再有本领,做人不诚信很难在事业上有大的发展,往往还会栽跟头.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 用人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用人制度
明确招聘岗位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工作开始前应充分收集信息,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甄选与岗位要求相吻合的毕业生,不盲目追求超过岗位需求的毕业生,尽可能使招聘的毕业生在对应的岗位上能更好地发挥水平和能力.
注重岗前培训.用人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对新招聘毕业生的岗前培训体系,指导新进毕业生明确任务和岗位规范等,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使他们尽快了解单位、熟悉岗位,增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
建立合理的激励体系.用人单位不能一味以节约成本为目的压低薪水,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竞争体系都是必需的.用人单位要对薪酬体系进行合理的设置,并给予大学毕业生一定的福利,完善单位的福利制度,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5]
[1]潘漫.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M].南京: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2]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4-10-15].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黄喜刚.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就业指导,2014(04):27-30.
[5]艾丽容.提高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对策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19-22.
(责任编辑:吕增艳)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04.023
2015-03-10
陈荣桂,江苏兴化人,讲师,三江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
G455
A
1008-7974(2015)02-00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