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公共课教学提升大学生语文能力之路径方法的思考

2015-02-13 03:45甘宏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公共课语文能力教材

甘宏伟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36)

中文公共课教学提升大学生语文能力之路径方法的思考

甘宏伟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36)

面对大学生开设的中文公共课如何在学生既有语文能力和水平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哪些路径和方法实现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都是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树立新的“教材”意识,寻找与学生专业的“触点”,语文基本理论素养提高与作品分析技能训练密切结合等是有效的做法。

高校;公共课教学;语文能力;“教材”意识

中文公共课是提升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欣赏审美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国内高校结合各自的实际,开设了大学语文、应用写作、文学欣赏等各类中文公共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中文课程不像很多专业课那样是陌生的,他们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学习经历,在阅读理解、欣赏审美、写作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能力。那么,面对大学生开设的中文公共课如何在学生既有语文能力和水平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哪些路径和方法实现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都是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树立新的“教材”意识,寻找与学生专业的“触点”,语文基本理论素养提高与作品分析技能训练密切结合等是有效的做法。

一、师生共同树立新的“教材”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从理论上讲,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而编写的材料,其形式是教科书或课本、讲义等。但由于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教育性质,是以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成为共识,于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载体就以教科书或课本为主。特别是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制约,教科书或课本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根本依据。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凡是教科书或课本上的内容,除非确定考试不会考,教师都得讲授,如果教师不把教科书或课本讲授完,就很可能会被认为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只要是把教科书或课本上的内容教学完毕,教师和学生会认为教学任务完成了,至于教科书或课本之外的内容则很少受到重视。受此种习惯做法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仍然把教材当做学习的根本依据,相应地,他们的学习也自然处于一种相当被动的状态。

基于此,我们认为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新的“教材”意识,主动学习。这种新的“教材”意识强调,教材只是教学的材料,教与学不应当拘泥于教材,也不能局限于教材。以国内高校使用得比较多的徐中玉、刘森华主编《大学语文》(第九版)为例,这本教材选编了近九十篇古今中外的诗文小说作品,还有四篇学文例话。显然,这些内容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由师生一起完成教学。以此为契机,我们在每门课程的开始,就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教材”意识,即在中学阶段因各种因素的制约,学习是以“教科书”为根本,到了大学阶段,学习是以“教材”为材料。一方面,要改变教材须由师生一起学习完的观念,中文公共课作为课程,只能从教材中挑选部分内容一起学习,教材中很多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学生自学、教师答疑等方式完成。另一方面,要改变学完教材就完成学习任务的观念,中文公共课的开设目的是为了提升阅读理解、欣赏审美和应用写作等多种语文能力。显然,即便把教材学得烂熟也不能实现这一目的,因为语文能力的提升是无止境的,更多的是养成阅读的习惯,学会阅读的方法,在不断的阅读中持续地提升包括语文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也就是说,课程的学习远不代表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起点。

当然,树立新的“教材”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仅是传授给学生这一观念,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日常的课程教学、学业成绩评价等环节将其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发掘、利用教材的同时,介绍一些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或借力社会热点如国学热或经典作品影视剧上映的契机,推荐学生阅读他们感兴趣的文学经典都是能产生良好效果的做法;在学业成绩评价环节,在考查教材所体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考查学生自主阅读文学经典的收获等。

二、寻找与学生专业的“触点”

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有一个明显不同,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尤其是在整个社会以就业为导向的形势下,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成为大学生求学非常重要的目的。在这一情势下,中文公共课往往得不到大学生足够的重视,但是中文公共课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升和成才发展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通过中文公共课的学习,不仅非常有助于阅读欣赏、写作表达等人生基本技能的提升,而且非常有益于情感、情操等非智力方面的成长。既然如此,那么中文类公共课如何吸引大学生的兴趣,以切实帮助他们实现这些提升?

我们认为,在中文公共课程的教学中,寻找与学生专业的“触点”是一个有效的做法。因为寻找到与学生专业的“触点”,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进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许多艺术设计类专业都开设有文学欣赏课程。虽然文学欣赏这样的课程与艺术设计同属于“艺术”的范畴,两者之间有很多契合点。但实际的情形是,如果教师仅仅把它当做一门纯粹的文学欣赏课程来讲,学生也会感觉到与自己的专业无关,学习它是浪费时间,当然学习兴趣也就无从谈起。如果善于发掘这门课程与学生专业的“触点”,效果就能大不一样。例如,我们在课程概论中讲中西文学(文艺)观念的差异时,就以与学生专业相关度非常高的绘画为例,分析中西方文艺观念的差异在于:西方传统文艺理论的主流是主张文艺是摹写、再现世界的,主张文艺应逼真地摹仿世界,以逼真或形似为最高追求;而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的主流则主张文艺是表现世界的,以情真或神似为最高追求,擅长表达人对世界的感受与感情。然后将这一结论转到中西方文学的差异上来,学生接受起来就很有兴致,引起了学生的讨论,有些学生还提出后面的文学欣赏课要多与他们学的专业联系起来。再如,欣赏抒情作品时,意象、意境是一组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也是先借助绘画作品作例子,让学生欣赏一幅鸳鸯戏水图,让他们明白“意象”就是被赋于了意义的物象或形象,也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一物象或形象时,物象或形象不再是其本身,而是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或情感内容。同样,意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也就是景不再是景本身,而是承载着情感的景;实境也不再是实境本身,而是能引发人产生无限联想与想象的实境。这样,借助与学生专业相关度非常高的内容找到了与学生的共同话题,促使学生认识到文学欣赏课不是一门与专业无关的课程,而是与专业课程相关度也相当高的过程。同时还使学生认识到,专业学习只重视对技术的学习和实际技能的训练还远远不够,要在专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丰富阅读欣赏实践,对获得间接生活经验、提升审美能力、拓展想象力、提高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努力发掘与学生专业的“触点”,激发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兴趣和重视,是中文公共课实现提升大学生语文能力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语文基本理论素养提高与读写技能训练密切结合

据我们的调查,不少大学生在接触到中文公共课的时候会产生一个疑问: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再上大学语文、文学欣赏、应用写作等课程能给我们的语文能力带来什么提高?这里面反映出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固有程式表现出了某种厌烦。我们要思考的是,高校中文公共课应该给大学生带来什么新的东西?这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等方面。

目前,高校中文公共课与中小学语文在教材的编排方式上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前者理论性、系统性都较后者强,特别是文学欣赏、应用写作等教材更是如此。这表明,高校中文公共课的教学不能再仅沿袭中学语文以课文教学为基本单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反复的训练,培养学生对字、词、句、段、篇等的感知感悟能力,积累阅读理解、欣赏表达的感性经验。当然,在一定意义上,这些对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必要的,也适应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与水平。但是,进入大学,这种模式需要改变。一是因为大学中文公共课的教学时间相当少,如果还是仅仅停留在带领学生解读一篇又一篇的作品上,那大学语文还真的就变成了高中语文的延续,与之相随的就是大学生对中文公共课程无聊感的增强,实现大学生语文各方面能力提升的目标就成为空谈。我们认为,高校中文公共课程的教学应该实现大学生语文基本理论素养的提高,授学生以“渔”,也就是在学生既有语文学习积累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一些阅读理解、欣赏审美和应用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他们独立进行阅读、欣赏、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对于大学语文、文学欣赏等阅读欣赏类课程而言,抒情性作品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曲,应该让学生理解意象、意境等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具体作品中理解其所使用的意象、感受其意境;叙事性作品,应该让学生理解叙事对象与叙事方式等的意义,以及它们在叙事效果上的不同作用。当然,也要注意,毕竟中文公共课是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与中文专业学生存在差异。语文基本理论的传授应该避免单纯的理论传授,或者理论传授与作品分析互相脱节,而是应当借助具体作品的分析进行传授,理论传授与作品分析并重,理论传授与作品分析有机结合,理论传授是为帮助学生提高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作品分析是为帮助学生理解语文基本理论。一句话,在作品分析技能训练的同时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基本理论素养。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对于写作表达类课程而言,需要加强的则是实际的写作训练。因为目前高校中文公共课的写作类课程教学存在的状况是,写作理论讲授得多,而实际写作训练不够,由于没有足够的写作训练,写作理论掌握得也不稳固,甚至不理解。所以,对于这类课程的教学而言,实现语文基本理论素养提高与读写技能训练相结合,需要加强的是实际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效地提升规范表达的能力。

[1]王学军.师风教艺初探[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2]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佘文才,杨玉鸿.激发非智力因素[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G642

A

1673-0046(2015)4-0084-02

猜你喜欢
公共课语文能力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