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新阶层的认识

2015-02-13 03:36王栓萌杨秋莲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对立统一阶级阶层

王栓萌, 杨秋莲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8)



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新阶层的认识

王栓萌, 杨秋莲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是在认可了其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关系的基础上而展开,所以要使学生正确认识阶级与阶层的关系对深入理解社会新阶层的问题至关重要。以往的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存在着不完善的方面,笔者认为应该使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辩证地看待阶级与阶层的问题,两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阶级; 阶层; 阶级分析法; 对立统一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第二节内容中着重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除了一贯强调的工人、农民阶级及知识分子这一引领社会发展的关键群体外,还从构成、形成原因、历史作用三个维度对新的社会阶层进行了论述。虽然这部分论述较为全面,有力地论证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依靠力量的诸多构成,但仍有一些问题在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细化明确。

1新阶层的提出和角色定位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经济结构逐步由原来的单一全民集体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多元所有制结构的转变,分配方式也与之相应地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我国社会结构也处于不断变化、调整的过程之中。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经历了职业身份-政治身份-户籍身份的调整、分化与重构,产生出具有不同价值趋向、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社会新阶层。

在此背景下,江泽民同志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准确地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对新阶层的含义及角色定位做出了清晰的论断。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1]

这样的论述,不但将我国社会出现的新社会阶层的构成、特点、活动领域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说明,并认为他们“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也认可了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一身份。

2“新阶层”在扬弃中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它汲取了旧事物中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并抛弃了克服了旧事物中过时的、腐朽的、消极的因素,因而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新社会阶层的产生和发展也必然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新社会阶层的讨论不可避免地要论及旧的社会阶层。

论及旧的社会阶层,这里所论述的旧的社会阶层不是旧社会的阶层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阶层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表明已经从经济意义上消灭了阶级。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们对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继承有余,发展创新不够,只是从阶级数量上做了减法,将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归结为是两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2]。虽然此时的阶级阶层划分标准是以身份制为核心尤其是以户籍为特征的,对于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划分的理解不甚成熟,但其相对于传统按照生产资料的占有作为标准的阶级划分而言已经是有了一定的进步,至少在两大阶级之外指出了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分子”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前期成为了阶层这一概念的实际承载人群,也成为了我们这里论及的旧的社会阶层的代表。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大会上,提出了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著名论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一论断的真理性也不断被现实所证实,知识分子的历史定位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单纯从中国社会阶层发展的视角来讲,旧有阶层的重组过程中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已经成为了可能,并且在很多领域已经成为事实,需要我们去对社会结构出现的新变化进行梳理和反思。

根据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及的新社会阶层的人员构成,我们不难发现其共同点在于:一是从时间上看,它们大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是都与非公有制经济及社会领域紧密联系,所具有的差异在于,对与非公有制有关的各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的具体占有和支配方式不同;三是摆脱了计划经济条件下职业身份相对固化的不足,意识到了“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打破了以职业划分阶层的历史局限。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首先,新旧社会阶层划分的社会历史背景显然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旧的社会阶级阶层划分是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完成,而新社会阶层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确立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产生并被各界所关注的。其产生并没有对原有划分进行全面否定,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具有时代特色和现实特色的新内容,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其次,新旧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讲话》中不难发现,我们在划分新社会阶层时,往往以职业分类为基础,并综合考虑收入方式、收入水平、生活方式、职位权力、社会地位与身份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多种客观因素[3]。而在划分旧社会阶层时,往往以阶级分析为基础,以户籍身份为特征的职业分类为主,对于生活方式、收入水平等其他客观因素考虑较少。最后,新旧社会阶层界定的立场上差异迥然不同。在对旧社会阶层的界定上,即使周恩来等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对知识分子的定位持肯定态度,但随后大多持否定态度,无论是“贵族阶层”[4]还是“知识分子”。而在对新的社会阶层的界定上,截然相反地持肯定态度,认为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生力量,他们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经济社会管理水平、发展公共社会事业、扩大和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城乡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是一支重要的积极力量,并认可了新阶层和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关系。

3新阶层与传统阶级

新社会阶层是在认可了其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关系的基础上而展开。如果没有理清楚阶级与阶层的关系,那么很容易使新阶层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在某种意义上的混为一谈,使得诸如具有农村户口却在民营科技企业或外资企业从业人员的归属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难以辨别,这样容易使学生对该概念的科学性和现实性产生质疑。

3.1观点辨析

关于该问题,学界有多种观点:一是“等同论”或“并列论”,即把阶级与阶层相提并论,以李培林为代表;二是“细化论”或“延续论”,如朱光磊认为阶层是对阶级的细化和具体化,是阶级概念的延续;三是“职业论”,如陆学艺认为阶层是对不同职业社会成员的定义表述;[5]四是“二重论”,如高健生认为“阶层”有两种含义,既同阶级概念相联系,表现为对于阶级构成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又是指社会构成,更确切地说是“社层”[6]。

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们不难发现,阶级就是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仍不充分; 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或剩余劳动但尚还不能完全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社会分工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和社会职能以及社会职能对社会独立化的出现”[7]的条件产生的,并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运用抽象的思维方法,在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背后发现了两极阶级的对立,但同时也发现了两极中间的中间阶级的存在状态和重要作用。[8]他们曾讲:“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旳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和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9]由此可见,朱光磊认为“阶层是对阶级的细化和具体化,是阶级概念的延续”的论断有其合理性,但对其各自存在生态的合理性缺乏了解,在指出两者之间存在同一性的同时,没有指出其存在对立的一面,没有意识到其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概念。

3.2概念辨析

至此,笔者认为,阶级与阶层是统一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和支配为基础的社会存在。我们多年来对“阶级”论述一直将之作为是一个以生产资料占有和支配为基础的,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为一身的综合概念。其随着生产力、分工、所有制的状态在各个时空呈现出多样和变动不居的特点。在阶级社会呈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两极对立及中间状态,是对复杂纷扰的社会关系进行的高度归结,是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变迁的有力法宝;此外,该概念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人们对之的解读侧重有所差异。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侧重强调其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侧重强调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过几番周折侧重点最终落脚在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上。

对阶层这一概念的解读。阶层这一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常以社会和经济属性示人,与阶级概念的时代发展在时间上、内涵上高度吻合,但其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往往是具体的,每一属性都可进行层级分类。即人可以从经济属性上分为蓝领、白领、金领;从政治属性上分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从社会属性上分为底层群众、中产阶级、权贵阶级。

很显然,基层这一概念是社会存在的多维解读,没有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两个归结”和“两个划分”,即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更多体现为更为具体、形象的一面。

教材中关于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的论述正是如此。这两个阶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政治属性为重点的集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为一身的综合概念;而新阶层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社会属性为重点,以经济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中某一种或几种为视角的零散概念。两者在本质上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形式上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但在表述上一个作为综合概念而不断高度总结,一个作为零散概念而不断细化,一个较为抽象,一个较为具体。

故此,继承和发扬阶级分析方法,有利于在我们庞杂纷扰的社会关系中理清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利于我们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发展环境进行准确的把握,进一步巩固我国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继承和发扬阶级分析方法的同时,重视现代社会学相关理论的借鉴,对社会进行理性的分层,有利于我们对社会各个具体阶层及其阶层之间矛盾的把握和引导,形成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力。如果无视阶级分析方法的存在,容易使我们的建设迷失方向;如果无视阶层分析,便无法准确把握社会出现的新变化,难以寻求社会共识,不利于社会矛盾的解决。

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相辅相成,两者不可偏失。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 新华网,2001.7.1

[2]邬思源.对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的再认识[J].岭南学刊,2005,(3): 10.

[3]王 斌,黎明艳,郭玉婷.我国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研究评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7(3):103.

[4]毛泽东选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77:325-326.

[5]徐 军.阶层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3):22.

[6]尹 焕三.社会演进视阈下的社会阶层涵义新界说[J].齐鲁学刊,2007,(1).

[7]赵学昌.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理论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3:38.

[8]赵学昌.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理论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3:53.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273.

Understanding of New Stratum in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y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NG Shuan-meng, YANG Qiu-lian

(Xingzhi College of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an, Shaanxi 710038,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tratum has changed, and new social stratum has emerged, such as business personnel of SME, management personnel employed by foreign company, free worker, owner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personnel; freelancer, etc., to help worker and farmer build 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students should correctly kn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 and stratum, which could help them understand the issue of new social stratum. There were imperfect understandings about class and stratum among researchers, now we should look at the problem with the method of class analysis, there is a united and opposi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Key words:class; stratum; the method of class analysis; unity of opposites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31(2015)02-0079-04

作者简介:王栓萌(1981-),男,陕西兴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

收稿日期:2014-11-27

猜你喜欢
对立统一阶级阶层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还原真实
分布式系统中的辩证对立统一概念与方法
《荒原》主题的辩证法解读
垄断与竞争的辩证分析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