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舆论生成机理及综合引导体系构建研究

2015-02-13 03:37:45李忠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舆论机制大学生

李忠伟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

目前,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通过网络,大学生能够实现信息交流和思想交流,并且网络舆论成为大学生实现互动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网络舆论逐渐形成,并成为舆论中一种较为独特的舆论现象。

一、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大学生网络舆论即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大学生通过其发表大量具有影响力的意见,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特定的传播特征与传播群体的意见集合。大学生作为有一种特定的特殊群体,将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特定的舆论表现形式。因此在对其进行定义时,要考虑到大学生群体本身的特征,同时兼顾舆论的特点。大学生群体可以说是一个高密集的知识青年集合体,思想活跃且具有跳跃性,表达较强且多有强烈交流的愿望。另外,在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中的中坚力量,其现今对社会的认知和评价是其对未来社会认知与评价的认知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辞海》中对舆论的定义为,众人的议论,通常是指群众的言论。在更详细的定义上,舆论是指一些特定的人群对一个具体的问题的看法、态度与认知的集合。通常大学生网络舆论也会具有这些必备的要素:一是表述对象必须是特定的群体,通常对象本身的范围是没有界定的,在实际中一般是大学生比较关心的切身利益或者是社会中的焦点问题;二是它聚集了大学生海量的意见,这是一种群体的意见,且这种群体是具有收缩性的,少数或是个人无法影响群体的意见是不能称为舆论的;三是大学生网络是一个随机变动的客观实体,作为一个不会因个人意愿而发生转移的发展演进型文化而存在;四是大学生网络舆论在形成后,会作为一种比较独特的精神力量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对于一般的网络舆论,大学生网络舆论具有比较独特的特征,以不可控性、多元性以及交互性为例。不可控性通常是指任何的主体都无法用有效的方式去控制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整个形成以及未来的走向,其信息的传播方式是不受时空的限制的。在网络舆论控制上,政治权利与网络技术不可垄断的方式的迟缓与软弱完全凸显出来了,这些都成为大学生网络舆论不可控性的最主要的原因。多元性,通常是指网络将意见平行化分布的格局实现了,领导个人才具有话语权的形式被逐渐取代了,成为了人人都具有麦克风的时代。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因为网络技术隐藏了用户真正的社会角色,表现出近乎平等的虚拟身份,使得语言运用更加灵活、自由。但是,在这个言论自由的讨论中混杂了愤青的发泄与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交互性是指针对已有的网络舆论,大学生作为比较特定的社会群体大致能够完成新言论的输入并逐步地推进整个舆论的发展。同时,个体的思想行为也会因为整体上的舆论环境而受到影响、发生变化,这种影响和变化的实现都必须通过互动的过程。

二、大学生网络舆论形成的机理

网络舆论机理即在网络空间之中,网络舆论每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且联系的状态与原理。和社会上大多事物的形成规律一致,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司马云杰曾在其一本书中写到信息传播,认为信息传播就是常人所说的波传播,如同在水中投入一块石子,能够激起波纹并层层扩散开一样。同样有著名学者认为,社会舆论在扩散时,是以波动的模式呈现出来的,波纹按照起伏的状态向四周扩散推进,在波及范围内的群众就会随之卷入舆论波中。依照波动的基本原理,网络舆论传播的真正机理在于单一意见经过传播形成波动,并向外辐射,在舆论中多波传播、多波振动,从而形成网络舆论。依照诺依曼的假说,有三个条件与意见气候的形成有关:一是信息到达范围的广泛性,从而产生遍在的效果;二是由于大多传播媒体播报的报道具有重叠性,从而能够产生一些共鸣的效果;三是同类的信息在传播中具有重复、连续性,由此可产生信息累积效果。上述几个有关舆论形成机理的观点是具有一定的意义的,对舆论形成的相关过程给予了揭示。从客观上来讲,通过这些观点,我们能够了解并把握有关大学生舆论形成的一些理论依据。以传播学理论为基本依据,社会舆论在形成中会呈现出与螺旋相似的方式,与此相比,舆论在形成中和漩涡的形成比较类似。一般要形成漩涡,至少会有两种力作用:一是不均衡力的出现;二是漩涡中心。漩涡中心也就是舆论事件,是新闻事件的主体或新闻发生的主要地区。

三、综合引导体系的构建

1.宣传动员机制方面

宣传动员机制必须是多层次、多渠道且多形式的。从宏观和微观来说,可分为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从集散程度来说,可分为经常性的、分散的说服转化和宣传动员;从宣传的规划来说,有一般性的宣传和专门设置、为抵达专门任务的针对性宣传。通常,多样且广泛的宣传方式能够将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以及责任意识提高一个层次,能够有效地将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地调动起来,从而把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

2.组织实施机制方面

通过专业的机构与人员进行组织实施机制,要进行定编、定岗且定责,从而成立较为专业的网络舆论引导机构。通常在组织机构方面,可以实行兼职和专职结合。在引导机构中纳入一批专业人员,并将职责分工确定,有效地发挥他们的最大优势和作用。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缓减专职机构的任务和负担,同样能够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工作有效地推进。

3.领导机制方面

要将高校领导负责制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校党委领导的作用与地位着重地突出,由其统一对大学生网络舆论进行领导、展开工作。以维护学校稳定为由,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给予高度的重视,创建一批由高校领导为主的、专门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小组,对其工作进行全权负责,规范相应的规范制度,同时明确各自的职责,并按人头下达相应的工作任务,从而狠抓落实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4.协调机制方面

在协调机制上,要拥护高校的领导,统一由网络舆论引导的领导小组指挥,同时全校的管理部门需要对协调机制密切配合。在校园中,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舆论信息收集平台,及时地收集、分析并反馈舆论信息,为校园学生及时地传达出国家正确的思想路线以及政策法规,为其及时解除心中的疑惑,实现学校管理部门和学校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将学校管理者权威的形象在校园中逐步地树立起来。

5.投入机制方面

对于舆论引导可以创设专项经费,从学校总经费中抽拨一定的款项进行专款专用。该专项经费可以用在课题研究、日常的设备采购和维修以及研究成果的发表上。一般投入必要的经费之后,还要有日常的办公地点,以确保工作的正常顺利实施。

6.队伍建设机制发布方面

在队伍建设机制发布方面,可以通过创建相应的平台,给指定的队伍下达工作任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专兼职的方式来完善创建。运用日常的工作任务来锻炼队伍,凝聚队伍的力量,招聘少量专业人才作为队伍的核心,把学生干部、团委干部以及相应的教师作为兼职人员负责部分的工作。在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时,可以采取项目研究或是课题的方式创建专门的舆论引导小组,有效地将专兼职工作人员结合起来,顺利地开展工作。

7.检查督促机制方面

建立相对完善的督促小组,开展相应的检查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专项任务的检查与常规任务的检查。可以创建定期的舆情通报制度与舆论引导成果汇报制度,以强化督促检查工作的展开。也可以增加年终工作总结述职考评制度,增加检查工作的完善力度。

8.舆情响应机制方面

要关注舆情,及时发现并作出积极的回应,做好早说话、会说话并有改进,从而能够有效地引导舆论问题。做到有交代有落实地去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并用网络舆论宣传进一步强化这种引导效果。

9.校园文化机制方面

高尚的校园文化能够将校园中的不良舆论环境净化,因此可以培育有利于学校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在提倡和谐校园文化时,必须要有和谐的文化氛围;在提倡建设共享校园文化时,要鼓励全校师生共同建造和谐校园,并积极分享学校的发展成果,有力推进学校文化的发展进程;在提倡文化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时,一边要批评和改正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同时也要对其他人不良的行为提出批评;要提倡文明上网,对不文明的上网行为给予积极的批评;要提倡民主法制的管理方式,对网上言行实施依法管理,在畅所欲言时,也要遵纪守法;要提倡服务文化,将学校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与能力有效提高,学校要自觉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提倡责任文化,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注意发表正确的言论,不相信谣言、不乱传谣言。

10.奖惩机制方面

对于一些完成目标任务并作出一定贡献的个人与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同时对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没有积极作为的员工进行一定的处罚与批评,运用奖惩的机制以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通常,在奖惩措施上也要做到多层次、多方面并选用多样的方式来展开,可以用口头奖励结合奖金奖励,用先进评选和达标评比以及特殊奖励等,合理运用荣誉称号、物质奖励等,同时点名批评、口头警告也是必不可少的,调离工作等警告也要适度利用,结合工作贡献与个人收入,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高校师生的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已经成为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和渠道。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在社会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做好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成,有利于校园文化的沉淀,有助于师生的交流沟通,对于整个社会及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谢新周.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建明.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建华,陆俊.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李伟东,刘敏姬.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校园稳定维护[J].教育与职业,2010(21).

猜你喜欢
舆论机制大学生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2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4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声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