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选择的影响研究

2015-02-13 03:37:45林赛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思潮大学生影响

林赛花

(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的发展逐步深化,开放日益扩大,国内形成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在思想领域方面,开始出现了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现实的各种思潮,引起人们的巨大关注。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直到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可以看出,在当前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国内出现了各种各样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现实的社会思潮。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下,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紧紧抓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1.关于社会思潮

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社会思潮:它是一种社会意识的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现象。它是一种承载了一定阶级或阶层间利益诉求相近,经验与价值取向相似的人,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作为依据,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不约而同地反应社会上的疑难矛盾的思想潮流和倾向。就本质而言,它是一种意识形态,因此本身是要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作为其物质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核心理论作为社会思潮的支撑。

2.简析几种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

(1)新自由主义:这是一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古典经济学基础上产生的西方经济学派别。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理论简单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三化”和“三否定”,即“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和“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思潮带来的改革最初开始在拉美、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带来的却是消极的影响,尤其是贫困人口逐步增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经济波动频繁,危机不断。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自由主义在中国和高校内传播和蔓延,一些从事经济学教师盲目推崇“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把它们当做经典传授给学生。因此,在很多学经济学的大学生心目中西方经济学被尊为“圣经”,不自觉地就把它看作是我国的主流经济学。不少青年大学生开口闭口都是哈耶克、科斯、新自由主义等。如果有人提起马克思主义,都会被大家嘲笑说是“老土”“落伍”。

(2)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西方社会民主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一种理论体系。民主社会主义主张世界观中立、信仰自由和指导思想多元化;否认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反复强调以自由、公正、相助为基本价值原则;主张议会民主,走和平过渡道路等。民主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同科学社会主义对立的,但它却用“民主”“社会主义”等伪装掩藏起来,不是专家与行家,不是专门政治学、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也很容易受到蒙蔽,以为民主社会主义等于民主加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在其指导思想上立足于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立场,特别是实用主义深受大学生喜欢,所以近几年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工作表现出的急功近利正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

(3)实用主义:实用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个现代哲学流派,也是对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哲学派别。同时主张以解决人生问题为主题,看待事物的标准在于是否有价值,能否满足人的欲望和要求。实用主义思潮就是伴随着这种哲学的产生而流行起来。

不可否认,实用主义有它正面的影响,它有利于解放思想,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但它带来的更多的是负面影响:一是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现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各种思潮互相较量和相互影响下,一些青年学生感到真伪难辨,无所适从。二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向为个人利害关系,是否对自己有实质性用处。这些导致一些大学生形成了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同时自我意识膨胀,个人主义表现凸显,只关注自己的前途,缺乏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这在社会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二、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选择的影响

1.对大学生学习选择的影响

日益激烈的竞争大环境以及各种思潮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明显地带上了时代的烙印。对于大学学习的选择,很多大学生重视技能学习而忽视人文素养课程的学习。由于社会上的种种压力,导致大学生对于学习的选择偏向功利化,忽视对自身人格品格的培养塑造,研究型大学逐步退化成应用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变成高职技能型大学。而在此氛围的影响下,大学生作弊、学术造假等不诚信现象也屡见不鲜,给建设和谐校园带来又一巨大障碍。

2.对大学生生活选择的影响

大学生生活方式与高中生活方式差异巨大,最明显的一个就是自己作主的时间多了。因此很多大学生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做家教或兼职、上网(玩游戏、聊天等)、校园恋爱、学习等。这大致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大部分内容。从构成比例来看,有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兼职打工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学习实践的时间。当然,积累实践经验,了解社会现象与岗位需求,提升自身能力也并非错误,但当明白事情,并得到锻炼之后就应该将大学的重心放在知识积累和提升内在素养上,而不能因为接触社会一些不良现象而形成功利的思想,把社会化的风气带入校园,让整个人浮躁,无法沉下心来学习。一些大学生精神生活空虚,没有学习动力,热衷于网游世界和谈情说爱,没有远大理想。因此,社会思潮对于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是较大的。

3.对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影响

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不断发展,不仅受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甚至家长、在校的老师都会给大学生灌输一种观念,那就是公务员、国企、银行等的工作才是有面子、有地位、有前途的,而去企业,无论工资待遇是否会更高,都认为是没单位、不靠谱、随时会丢饭碗的工作。同时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趋向于用赚钱的多少来判断择业是否成功,这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更多将目光盯在那些经济收入高的职业,而忽视自己长远职业目标的发展。

三、引领大学生辨清各种社会思潮的路径思考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将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我们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积极抵御和消除不同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这就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把相对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大学生兴趣点,让大学生在乐趣中感受到该理论的魅力。同时我们要对他们加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帮助他们辨别真伪,让大学生在价值情感升华中认同它,把它由衷地转化成自己的坚定信念、价值追求。

2.高校思政课堂是提升大学生辨清实社会思潮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校思政课堂是推动大学生辨清社会思潮的最主要的阵地,也是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思政课堂的教育功能,可以通过三方面的努力让大学生达到辨清社会思潮的目的。首先,教师本身一定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性和政治道德要求的工作者,对于那种有意无意或间接鼓吹与吹捧西方的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方式要坚决给予摒弃。其次,在课程的设置上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个体的道德品质、社会信仰结合起来,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要紧跟时事发展,深入解读,帮助学生认清当前发生事件的真实面目与目的。最后,在教学方法上运用讨论法、案例展示法、课堂小组辩论等渗透方式,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分析,做出判断,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当前社会各种思潮的判断能力。

3.在校园文化中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

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要努力营造浓郁的氛围,用优越的校园环境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怀。同时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科技学术活动和高雅文化艺术活动的作用,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校园文化品位,使大学生在各种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分清是非,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充分体现特色的校园文化。

4.在社会实践中深化信仰和价值观教育

任何思想的灌输和精神的养成,都需要群众自觉而广泛参与一系列社会活动作为载体。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看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社会的残酷竞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待人接物和独立生存的能力。社会实践的经历会深刻地激励大学生们在社会实践结束之后回到校园静下心来奋发图强,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朱汉国等.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2]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0.

[3]潘玉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

[4]林晓峰.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3(9).

猜你喜欢
思潮大学生影响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