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玲,李博伟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高教理论与高校管理
新常态下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的策略与方法
冯玲,李博伟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高校的就业管理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本文重新审视了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并从多层面、多角度提出高校就业管理改革创新的策略和方法。
高校管理;大学生就业;经济新常态
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就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强调“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大学生作为高学历的劳动者群体,其就业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正在向普及化阶段发展。由于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趋于平稳,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就业市场对高学历就业者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层次不仅仅反映了学生个人的发展状况,也集中体现了高校本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成为社会评价高校的重要指标。日趋严峻的就业市场和高校自身质量和社会声誉的提升,都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此,作为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清新常态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深入分析原有就业管理工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协调统筹,不断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创业教育与引导,从多层面、多角度推进就业管理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的不断提升。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改革开放30年来高速增长不同的新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不仅描述了社会、经济状况,还影响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全方位转型升级。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面,新常态既带来了新挑战的压力,也提供了转型发展的机遇。
(一)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工作的新特点和新挑战
从经济新常态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三个基本特点和九个趋势性变化的战略判断来看,大学生就业将会在新常态下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特点。
1.低增速高增量将成为就业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加上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大学生就业增长速度也将会放缓,但是就业总量规模已然有很大压力,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49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
2.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主渠道。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将加快转变速度,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明显提升。服务业就业弹性相对较高,吸纳就业能力强。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化和重点促进政策措施的推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就业的吸纳作用会不断增强,将会逐步取代制造业,成为未来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3.创业将成为就业增长的新引擎。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国家明确提出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地方政府相应出台促进创业创新的各项具体政策和措施,创业创新最终会体现在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上,成为推动就业转型增长、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4.技术性失业将伴随经济转型升级全过程。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主要由于劳动者技能素质提高的速度落后于技术更新速度,与转型升级需求不匹配。新常态下,无论是转型升级还是创新驱动,技术进步都是必然的,它对就业的最大影响就是极大减少了对一般劳动力的依赖,相应增加了失业风险,并加大区域性或行业性集中失业的潜在风险。新技术的应用、新产业的发展将会贯穿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全过程,大学生就业困难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识技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对接,这种状况在短期内会呈现加剧的趋势。
5.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就业服务与就业方式正在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将影响到各行业、各领域的每个角落,对就业工作的理念、方式和手段等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就业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紧密结合,将会改变就业工作指导服务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必然推动就业服务效率和效果的提升。同时,就业方式将会呈现多样化、分散化、灵活化的趋势。随着经济形态的多样化,在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平台基础上,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使得劳动者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全日制正规就业,更大规模、更加灵活的创业模式以及非全日制就业、自由职业、居家就业等更加灵活的就业方式将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就业工作的新机遇
1.我国规模庞大的经济总量为促进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基本保障。而且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仍处于领跑状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10月的最新预测,2014~2019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为3.9%,其中发达国家为2.3%,新兴经济体为5%。我国经济总量规模大,即使在增速放慢的前提下,实际增量的绝对值还是巨大的。2014年,GDP增长速度为7.4%,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新增就业却不降反增。人社部数据显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 322万人,超额完成了2014年初确定的全年新增就业1 000万人的目标,还超过上一年城镇新增就业1 310万人的数量。
2.党和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提供了优厚的政策环境。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引领大学生创业,既有资金、场地等硬件的大幅度投入,也有知识、技能培训等软件的大力支持。很多地方政府从以前的招商引资,转向投入打造创业创新的平台,将吸引大学生创业、创办新技术、新概念的企业作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3.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注入了新动力。新常态下,市场对人才的更高更新要求,推动高等教育深化进一步改革,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按照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自2014年起要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完善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的联动机制,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就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依据市场需求完善专业培养课程,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4.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对于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加宽广坚实的平台。互联网平台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门槛,由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成本和运营成本的降低,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开始创业实践提供了便利,为今后的就业与创业都积累了经验,有效拓展和实现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大学生能够更早的树立自己的择业观,对个人的职业能力有较为成熟的认识和规划。
现有的高校就业管理体系,已经建立了专职化的工作队伍,完善了规范制度,普及了信息化技术平台,但面对每年的就业形势,仍有力不从心之感,究其深层次原因,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中的工作理念、管理架构、任务分工、服务模式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在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改革方面,与学生需要和社会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就业管理工作理念滞后,缺乏就业工作内在推动力
以往视就业为部门工作或者专项工作的理念淡化了就业工作的全局性,影响了就业工作的参与面,忽视了毕业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要素,造成就业工作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传统的高校管理思维中,就业工作是学生管理部门或者专门招生就业部门的工作任务,是学生工作系统一家的专利,缺乏高校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交流互动机制,教学、科研等其他相关部门关注度不够,参与度不高。这种管理思维的惯性,造成就业工作中三个方面的局限性。
1.工作目标的局限性。由于任务主体的单一性和就业形势的紧迫性,高校就业部门只能把总就业率、协议就业率、出国升学率等指标性因素作为自己工作的直接目标,没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就业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内涵提升上。
2.服务主体和指导体系的局限性。由于工作目标的局限,造成高校就业部门和学院的主要服务主体和关注对象集中在大三、大四年级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年级,各种资源和精力都集中在与大四相关的招聘会、讲座等就业指导活动,只能服务于应届毕业生的即时需要。虽然各个高校都相继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业教育课程,但低年级的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与高年级面临的就业实践实习缺乏整体规划和内在联系,缺少贯穿大学四年的引导,造成就业指导体系虽有针对性,但缺乏整体性和延续性。
3.工作效果的局限性。由于高校就业部门和学院的主要精力投入在直接的指标性因素方面,在推动就业质量、就业层次等内涵性因素方面明显乏力,就业工作以年度为界限,成为了阶段性任务。高校就业部门的单打独斗使就业工作中的宝贵经验无法外溢到教学等其他部门,如高校就业部门开展的用人单位调研和毕业生工作后的跟踪调研,其调研成果对推动学科建设、改进人才培养模式都有着直接性的指导意义。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在校专业学习积累的综合体现,就业市场调研的反馈无疑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好的评估,也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最为适合的引导。
(二)校院两级工作体系中分工不清、任务重叠,分散了就业工作系统的精力,影响了就业工作效率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就业管理工作权力集中在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学校过多的停留在过程管理的层面,而学院则忙于执行学校下达的任务和日常就业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工作职能划分不够明晰,工作分工不尽合理,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校和学院就业管理工作的协调联动和各自职能的充分发挥。一方面,学校的就业服务系统权力下放不足,许多高校的就业管理部门仅仅下放事权、执行权和实施权,而涉及到就业管理经费、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等重要问题的决策权仍掌握在校级就业管理部门手中,实质上是责任和任务的下放,而不是权力的真正下放。因此,学校就业部门由于权力相对集中而人员配备相对不足,难以深入有效地开展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例如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上,由于学校没有下放一定的权力给学院,无法充分利用学院的资源、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专业的指导老师较少,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与广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明显脱节。另一方面,学院的就业工作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责大权小,没有相应的利益激励,从而缺乏履行权责的动力和积极性,通常只能单纯完成校级部门布置的任务,做好就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不能很好地结合学院各学科的专业特点和自身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从而影响了学院就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就业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服务模式、指导体系与学生需要、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就业工作效果
高校毕业生与市场的就业情况每年都在发生变化,但是有些高校不能及时掌握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变化,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往往只停留在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政策宣传的层面上,而不能上升到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服务模式与毕业生需求脱节,使得毕业生就业工作陷入误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就业指导与服务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与用人单位缺乏互动,从而导致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缺乏对就业市场和企业人才需求的专项调查与研究,对劳动力市场缺乏深入了解,往往按照行政化逻辑而非市场化逻辑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没能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缺乏合理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的理念,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2.就业指导体系和服务模式单一,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毕业生的指导大多数停留在简单的技术指导,例如:就业政策指导、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求职礼仪等,缺乏个性化的针对毕业生性格、能力以及职业发展等问题具体的、深入的指导,从而造成了就业指导服务模式的单一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矛盾。
(四)原有就业管理体制下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局限了就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1.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偏重理论性,缺乏实践性和连贯性。目前很多高校就业教育的必修课程就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另外增设了一些有关创业的选修课。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开启于大一,结束于大四,本身课时较少。而现有的创业课程体系很大程度上只是从属于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体系中的很小一部分,课本中涉及的创业相关知识较少,且理论性较强,基本上就是国家关于创业的扶持政策、创业常识等,而实践性较弱,很少有高校开设专门的创业实践课程,学生缺乏实践课程学习训练,因此造成虽然有就业创业课程,但是大学生总体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较弱。
2.创业教育与实践和专业结合不紧密。当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基本以讲授国家对创业的扶持政策、创业技能为主,以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企业运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为辅作为主要内容,而对引导学生联系本身所学的专业重视度不够,因而造成创业教育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的现状。而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相对掌握较好,学生所学习专业是他们创业的重要方向和渠道。当前创业教育对学生专业领域的相关重视不够,而且授课教师对学生专业领域不一定熟悉,因而创业教育脱离了学生的专业背景,没有针对专业及对应的行业创业所面临的机会、风险、市场行情等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实践,造成的结果是比如学经济学的和学植物学的学生接受的几乎一样的创业教育,缺乏针对性。
3.高素质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目前,高校大学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的任课老师主要是由负责学生工作的学工人员担任,绝大多数人自身没有创业的经历,缺乏创业的实战经验,讲授的知识几乎来自书籍或网络上的理论、案例。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讲授国家对创业的扶持政策、创业环境、创业技巧等,这样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恐有“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之弊,学生对授课质量满意度欠佳,对课程热情度不高,这样很难满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际工作要求。
4.创业实践环节较薄弱。虽然目前高校在就业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上具有一定的规模,但适合创业的实践场所与机会缺乏,导致很多高校长期来的就业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课程结束,就业与创业的教育就结束了,学生缺乏创业的实践锻炼。这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没有亲手参与创业的过程,无法体会创业的滋味,对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校内外创业实践场所较缺乏,学生缺乏实践场地,是影响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
(一)树立全员参与的意识,建立就业、学生管理、教学的合作互动机制,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合力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是高校各个部门都不能推卸的责任,学校应加强对广大教职工的宣传力度,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状况不仅反映了学生个人的能力与发展,也集中体现了高校本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应该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强化广大教职工的参与意识,使广大教职工立足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着眼于学生生涯发展和素质的拓展,致力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首先,学校领导要制定学院就业指导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学院工作目标责任制挂钩,把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质量工作调研、大学生就业基地、就业指导服务等内容作为学院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就业工作评估,促进各学院规范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其次,学校积极探索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用人单位所需专业知识结构来进行课程安排。同时,学校将科技前沿知识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出台一系列文件,鼓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教学改革和科研实践编写教材和讲义,将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层面,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各学院也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交流,加深学院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就业基地,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校友桥梁作用,建立历届校友信息档案,通过校友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并推荐毕业生就业。
最后,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转变工作观念,重新定位辅导员角色,从告诉学生怎么做到教会学生如何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
(二)进一步梳理就业工作体系,明确权责,提高校院两级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效率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式和纷繁复杂的就业市场,高校应该逐步将就业工作下移,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在学校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院工作的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学院各部门的联动。一方面,学校通过权力下放,将就业工作中心下移,通过一定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措施,充分体现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对于长期习惯于服从学校安排的二级学院来说,应逐步确立独立管理的意识,明确如何用学校所赋予的权利进行有效地管理,处理好责、权、利关系,明确发展目标。学院要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专门化、针对性强的学业指导与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学生适时就业。另一方面,学校应当统筹全局,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校要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对毕业生工作进行统一规划、部署、协调、落实,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确保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搭建就业平台、构建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及时将就业数据反馈到招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推动就业工作,提高校院两级工作体系的效率。
(三)从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渠道,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个性化、长期化的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环境下,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表明信息在市场竞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不断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信息化建设,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渠道,获取充分的就业信息并及时、准确的传递给每一位毕业生将成为就业指导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这不仅是学生的需要,更是市场的要求。为此,就业指导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报纸、微信、手机短信等渠道为毕业生搭建就业指导和推荐的信息平台,利用人才市场沟通就业信息,加强信息化服务功能,形成多位一体的人才招聘和毕业生求职服务通道,从而有效地提高就业工作效率,降低毕业生就业成本。此外,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毕业生长效跟踪机制,对已经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两至三年较为长期的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程度和需求变化,分析学生就业适应周期、心理动态,就业地区流向等问题。这种长效跟踪机制的建立将为学校专业结构、招生规模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更为有效和准确的依据,同时也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四)转变思维,完善体系,将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体系改革作为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拓宽就业服务内容的突破口
1.健全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要明确创业教育与实践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将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加强就业服务与创业教育的基础,紧密围绕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确立人才培养的标准,科学设置课程的广度与深度,使课程内容、教学步骤和环节有效地配合和有机地衔接,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教学目的。将创业课程由选修课程列入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必修课程。不仅仅把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教育停留在大学阶段的头尾,按年级形成体系,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和学习特点,通过设立创业意识类课程、创业知识类课程、创业素质类课程、创业技能课程、创业实践操作课程,形成贯彻大学始终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创新教育体系,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知识、提升创业素质、掌握创业技能、增加创业实践经历等,同时融入财务、法律、战略组织、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2.充实创业教育队伍、增加专业性强的师资力量。高校应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家来校兼任创业指导课的老师,给学生传授亲身创业的经验,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体会创业的艰辛,树立创业的信心,激发创业的激情,学会规避风险,掌握创业的技能。针对不同阶段,邀请各具特点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为学生举办创业和企业经营的讲座,学生通过和相关专业的企业家零距离接触,了解本行业创业的机遇、风险,提升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创业的热情,提升创业的成功率。对本校的任课教师加大培训力度,定期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学技能,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拓展视野。
3.发挥共青团、学生组织在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中的作用。高校共青团及其指导下的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可以作为开展活动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创业的宣传动员,宣传创业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组织这一重要活动平台,进行创业教育与实践。要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为目标,创新学生组织的活动载体、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发挥团组织、优秀青年在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学校、各级团组织、学生组织要分层级、分类别地开展各类创业计划大赛,让学生通过参加比赛树立创业意识,及早了解创业的主体、客体、流程。让学生在模拟的创业环境中,学会以创业者的身份面对、分析和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准市场机会,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成功推向市场,赢得市场的认可。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可以搭建一座连结学子创业热情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的桥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创业的困难和机遇,更加理性地对待创业,了解市场,锻炼创业能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4.与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体系相衔接,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实践基地。高校应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加强就业创业的顶层设计,以招生就业部门为主导,相关职能部门为支持,二级学院为基础,在校内外建立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创业实践基地,要以孵化园和基地为依托,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小额贴息贷款扶持机制,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扶持大学生创业为目标,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进行创业指导,为学生提供综合服务。校内的创业基地建设贴近实际,建立完善培训室、会议室、洽谈室等设施,积极争取企业家的参与支持,对学生进行创业方向选取、资金支持、项目指导。注重发挥创业项目的辐射效应,为创业团队搭建交流平台,交流经验及教训,使学生在创业创新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就业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亿万家庭福祉,是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经济新常态,带来了转型与优化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遇,抓住机遇的关键是转变思路,加强统筹,立足服务,凸出实践,努力创新。就业是高校教育成果服务社会的最终体现,它并不是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单一职能,是需要在高校整体发展的高度进行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一整套适合经济新常态下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创新培养体系,以教学改革为根本,以创业创新教育为突破,充分调动整合各方面资源,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形成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良性循环。
[1]许文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6(04):108-110.
[2]邵华.构建地方高校校院两级就业管理体制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9(08):34-35.
[3]马援.构建高校校内就业工作体系研究[J].江苏高教,2008(01):108-109.
[4]任会明.对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提高学生工作绩效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03):172-173.
[5]刘亚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05):66-67.
[6]王冀宁,周雪.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演化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1):110-115.
[7]陈博.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的思考[J].才智,2015(04):116-117.
[责任编辑:张文晋]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f University Career Management Innovation under the New Normal Period
FENG Ling1,LI Bo-wei2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Nanjing 210023,China)
Employment is the basis of people's livelihood.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becomes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difficult.Since China's economy enters its"new normal"phase with slowingdown pace,universities encounter unprecedented pressure and challenges in students'employment.This thesis first review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new challenges of students'employment from the universities'perspective in the"new normal economy",then put forward the multi-angled solutions to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students'employment management.
university management;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new normal economy
高教理论与高校管理
G719
A
2095-106X(2015)03-0023-06
10.13782/j.cnki.2095-106X.2015.03.005
2015-07-20
冯玲(1980-),女,江苏南京人,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博伟(1978-),男,河北张家口人,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