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

2015-02-13 03:04:05侯铁虎房神花乔越王碧玉
统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习者课程教育

侯铁虎,房神花,乔越,王碧玉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 030031)

高教理论与高校管理

MOOC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

侯铁虎,房神花,乔越,王碧玉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 030031)

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是国内外互联网上的热点。MOOC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从传统的面对面教授变为混合式、非连续性的交互型教与学,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的适用性更强,扩大了教育对象的地域范围;教学内容与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将MOOC成功运用到教育改革中,高等教育将会有质的改善。

MOOC;高等教育改革;课程建设

一、引言

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将MOOC成功运用到教育改革中,将会对传统的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MOOC作为开放优质教育资源的新的发展模式,不仅能够推动国内教育资源的共享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国际教育资源的开放化,从而给广大在线学习者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本文着重探讨MOOC背景下如何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MOOC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文献

国内研究MOOC起源和发展历程的文献较多,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MOOC的产生、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梳理,研究焦点多集中在MOOC的理念、出现、应用和影响等方面。

1.MOOC课程相关理念研究。袁莉对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进行了国际现状分析,李记元主要探讨了MOOC背后的理念等。MOOC引发了网络学习和开放教育的思潮,也引起了网络教育提供者的思考,他们从MOOC的提供者、学习动机及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MOOC教育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

2.MOOC课程应用研究。顾小清分析了MOOC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用,提出MOOC的本土化发展极具可能性和现实性,如上海高教课程中心与EWUCC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的教学课程,就是采用了混合教学模式和合作教学的理念。汪琼研究了MOOC与传统教学的融合模式,提出MOOC技术是其未来与高等教育结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果未来MOOC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和环境,并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那么在线开放教育就有可能取代传统的教育方式,成为学习者的主园地。

3.MOOC课程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研究。我国台湾淡江大学的部景平认为,MOOC带来了高等教育的春天。李晓明认为,MOOC理念打开了一扇创新的窗户。王文礼探讨了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MOOC的出现也被认为是新的问题和挑战,它可能会给高等教育带来很大的冲击。中国科学报发表的《开放资源:一场宁静的高教革命》以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李志民和南京师范大学的焦建利主要探讨了MOOC环境下大学的机遇、挑战与未来,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及管理模式都将发生变化,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将朝着数字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桑新民、李曙华和谢阳斌在《“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一文中,对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新潮流进行了理论探究、现实考察、跨文化沉思及未来展望,揭示了高等教育数字化、全球化来临的必然性。

(二)国外文献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可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焦建利将其音译为“慕课”。作为依赖互联网而诞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MOOC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国外关于MOOC课程的研究多侧重于课程设计与开发、学习者调查以及MOOC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交互平台等方面。

1.MOOC课程教学与学习研究。国外针对MOOC模式下教学与学习的研究较多,尤其是以学习者与教学者的体验和学习评价为主。Mak S Williams等在Blogs and Forums as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Tools(2010)中对MOOC的社会交互工具(博客和论坛)进行了探讨。Kop Rita等(2012)认为,应当把对学习资源的重视转向“人”本身。他们认为,MOOC中的学习者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在MOOC的学习者与后续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促进者之间建立良好链接,从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Stephen P Balfour在Assessing Writing in MOOCs(2013)中研究了MOOC使用机器做出的作文自动评分与真人做出的标准评议之间的差别。Yvonne Belanger和Jessica Thornton(2013)分析了杜克大学开设的MOOC课程,对学生注册课程的动机、行为成果、期望和体验以及学生完成课程的促进和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生完成MOOC的障碍主要集中在缺少与课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技能以及不能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等方面。Cathy Sandeen在Assessment’s Place in the New MOOC World(2013)中探讨了针对MOOC的学习评价,认为学习评价要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各种评价方式都是值得尝试的。

2.MOOC课程学习者研究。一些学者通过记录和分析MOOC模式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研究了MOOC发展的意义。Becky Smith和Min Eng在《MOOCS:学习的旅程》中比较分析了cMOOC与xMOOC学习模式和经验的不同,从课程内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教学方法及评价等方面论述了两种学习模式的特征。Osvado Rodrigue在MOOCs and the AL-Standford Like Courses:Two Successful and Distinct Course Formats for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阐述了网络教育演变的五个过程,并从参与者、辍学率、资格认定、使用工具、导师与辅导员的角色等方面分析了两种不同的网络教育模式。

3.MOOC课程的交流工具研究。完善的网络技术和良好的网络交流平台是MOOC课程得以开展的依托,学者们从MOOC所使用的网络交流工具这一角度进行了研究。Carlos Alario-Hoyosl和Mar Perez-Sanagustinl在《分析内置和外置型社交工具在MOOC教育技术的影响》中认为,MOOC颠覆了传统的教育。通过分析两个内部交流工具(QM和论坛)和三个外部交流工具(Facebook,Twitter and MentorMob)的特征,Carlos Alario-Hoyosl等提出其对MOOCS的影响,认为社交工具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分享,故论坛可定为MOOC课程优先考虑的交流工具。Yvonne Belanger和Jessica Thornto在Bioelectricity:A Quantitative Approach Duke University's First MOOC中介绍了学生注册学习课程、学习成果评估、学生学习经验等相关内容,同时描述了教师、指导者和幕后工作人员对课程开发及交互情况的支持。

三、MOOC环境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优秀人才,在其发展过程中,教育质量稳步上升,师资力量逐渐壮大,学生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得益于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足够重视,更依赖于高等教育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不足。

高等教育在理论教学中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外高等教育的依附,这种依附既包括对学科理论的简单依附,也包括对西方大学制度的盲目崇拜,甚至还有对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的照搬。二是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具体表现为教师、学生对教育教学实践的逃避,对理论问题的无限抽象以及任意泛化,从而导致专业之间的界限不明晰,专业的精细化程度不够,甚至引起专业的混淆。三是数量指标倾向明显,重数量而非质量的现象严重,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冲突不断,学术成果数量虽多,但高质量的成果相当匮乏。教师不再注重教学课堂质量问题,而是关注论文的数量,以期达到职称评审标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只重视分数,认为分数的衡量标准大于一切。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的问题,导致高校的管理方式日渐畸形。

高等教育在实践中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软硬件等资源存在困境,主要体现在课堂资源和课堂规模两个方面。从课堂资源来看,高校之间的联动性不足,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无法实现课堂信息的传递与分享。一高校使用的学习资源,其他高校无法获得;一高校认可的荣誉,其他高校也无法明确界定。从课堂规模来看,课堂规模究竟达到多少才合适?什么才是真正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学生希望以何种方式学习?对于这些问题,高校尚缺少明确的界定。二是教与授存在困境。从授的角度来讲,学生在课堂上的集中率不高,迟到、早退及开小差现象严重。从教的角度来看,教师的专业水平及交流能力不是很高,师生缺乏交流,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教育。三是学生学习存在困境。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而学校的目的性考试趋向明显,使得学生学习基本是以考试为目的,忽略了兴趣所在。

(二)MOOC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MOOC作为网络开放课程的一种新形式,将会在高等教育领域引起一场大风暴,它不仅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变革性创新,而且是在线教育课程发展数十年质的突破。在高等教育改革面临困境之时,MOOC不仅以低廉甚至免费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灵活、开放和高质量的优质资源,而且为在线学习者提供了自由交流与沟通的学习平台,使在线学习者能够得到全面的学习经验。更重要的是,MOOC能够为在线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学习反馈,使学习者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跟踪和改善。因此,MOOC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正确应用,将有利于高等教育走出实践困境,并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在MOOC环境下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已经具备了一些条件,改革具有可行性。

1.政策机制的合理依托。《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在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方面,要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结合这一政策,政府在优质课程的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国家级精品课程已建立3 000多门。教育部还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以期扩大相关课程的共享力度和社会辐射范围。可见,我国在发展网络教育资源方面已经迈出新的步伐,这为MOOC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做了铺垫,进而可以推动MOOC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可持续发展。

2.经费的大力支持。我国高等院校的经费要比欧美高等院校充裕,而且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是逐年增加的。201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24 488.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比上年增加了0.02个百分点。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可行性,不会因缺少经费而终止。

3.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发展,教师也在探索与适应新型的学习方式,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敢于接受新事物,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利用新技术开展专业实践。

MOOC在推动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国际教育资源的开放化,为广大在线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在高等教育寻求新发展的过程中,政策机制、经费支持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已经有所准备。因此,在MOOC环境下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是可行的。

四、经验研究

在我国各高校教学方式的改革进程中,MOOC工作领先并取得良好成效的是上海交通大学。该校的MOOC模式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并具有个性化的数字资源模式。以时间为发展轴来看,该校2001年以中央财政专项“现代远程教育关键技术与支撑服务体系天地网结合项目”中的重大课题“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示范工程”为依托,与浙江大学、宁夏大学、西藏大学等联手创立了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体系,为西部提供了强有力的高等教育资源支持,有效贯彻了党中央的“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战略。2002~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学分互认和跨校选课两个方面有了跨越式发展。该校以西部为主要方向,与多所高校合作,以跨校教学方式为技术支撑。合作成果主要包括89门共享课程的建立,还设置了271.5个学分和4 243学时供学习者使用。相关数据显示,41 610门课程在24 791名学生中实现了共享,17 056人所得的学分获得了各校认可。2003年,e-Learning研究中心为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制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了帮助,促使网络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培养了近4万本科毕业生。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互联网和3G移动网络为传播媒介,实现了各种传媒信息的实时传播。这种举措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开创了新型在线直播教学互动方式。2007年,该校与宁夏大学、西藏大学实现了跨校双学位项目,成绩突出。具体表现为:开设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包括20门课程,涉及58个学分、1 062学时,有246名学生取得了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学科学士学位。自2011年始,该校开设的移动学习课程累计达522门,使用人数有7 367人,其中,iOS设备的使用人数为4 096人,Android设备的使用人数为3 271人;累计访问量达到962 742人次。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C9高校及部分“985”高校合作建立了“中国高水平大学课程共享联盟”,提高了高水平在线教育平台建设的可能性。上海交通大学从2013年9月开始,启动了中文MOOC学习平台研发工作,该平台体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完全独立性,且于2014年年初正式推出“好大学在线”(http://www.cnMOOC.org)平台,实现了在线课程面向全球的愿望。高等教育机构及其他相关组织与上海交通大学也有合作,主要是利用携手工作、共建共享的方式,将各个联盟高校的优质共享资源进行整理和整合,通过微视频、微课程和社交网络交互的途径,对各加盟高校甚至全社会开放。同时,它们还将各学校的优质数字资源充分展现在学习者的视野中,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扩大各盟校的影响范围,进而推动MOOC在全球教育中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对MOOC的发展意义重大,该校通过利用MOOC的优势发展高等教育,“好大学在线”平台建设就是其发展措施之一。“好大学在线”平台的功能模块主要由门户主页、教学模块和管理模块构成。该平台不存在选课门槛,对学习者的限制很少,学习者只要感兴趣就可以参与其中。由于学习者的规模庞大,学习者的学习程度不同,课程完成程度也不同。为了增强学习者学习的持续性,该平台提供的交流活动具有常规性,并且这一常规性在知识讲解的每个过程都有所体现,即每个知识点都穿插相应的讨论活动。这样,位于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可以展开讨论活动,取长补短,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上海交通大学的“好大学在线”平台已经具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初步呈现出以短视频、强交互为特点的MOOC基本教学模式和全面支持In-Video Quiz、Mastery Learning等MOOC教学特点。由于MOOC具有大规模数字化特点,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搭建了服务平台。该平台是以云视频为主要内容,同时将云题库的练习和测试系统作为配套设施。在该平台上,公式可以实现可视化编辑,学生的作业也以自评和互评作为主要方式。目前,“好大学在线”平台仍在积极探索中,在发现更先进的功能与模式的同时,不断完善现有的功能模块,以协助教师省时省力地完成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上海交通大学对MOOC的成功应用与探索,加速了MOOC在我国高校的本土化进程,同时也推进了MOOC的全球化发展。

五、对策和建议

国外的很多高校都已引入并应用了MOOC,较有代表性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项目有Udacity、Coursera、Edx、Udemy、Futurelearn、CanvasNetwork、Open2Study等。合作高校的分布极其广泛,数量也明显增多。除此之外,“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由40余所高校共同成立,它主要是通过引入MOOC,提高课程质量,从而加深市场化程度。MOOC的运营机制是以大学为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合作倾向,以服务用户为中心作为准确定位,课程设计的结构性强,学习方式主要是以视频为主,教学方式与教学目的有了重大突破,同时也对课程评价和认证做了初步探索。

以2012年美国顶尖大学设立的网络学习平台为起点,短短三年时间,MOOC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学模式甚至未来发展方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MOOC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扩大了高等教育的物理边界,将高校之间的地理界限联动起来。最重要的是,MOOC改变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大学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还增加了虚拟、网络的色彩。可见,MOOC以一种开放式教育资源的新模式,推动了全球的资源共享和教育开放,传播和推广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和体验。因此,在MOOC环境下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以促进其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转变传统学习模式,以学习为中心、以知识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

开放式课程计划包括国内的国家精品课程计划,其强调的是资源的共享性,而不是可用性。除了正规的课程学习,MOOC开放课程已经成为另外一种学习途径。MOOC将学习者的学习课程与在线学习路径有效结合,为网络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经历。基于课程开发,MOOC在每一门课程的设计上,都以学习者的学习途径为出发点,每个环节的设计都伴随着学习者的整个学习周期。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与方法,是网络课程发展得以完善的出发点。要使这一理念转化为现实,必须正确把握网络学习的规律和特征,重新设计新型的网络学习方式,使网络课程成为由固化转向动态的网络资源大学堂,学生角色也从消极被动的消费者转向积极的知识生产者,形成一种进取向上的新型学习文化。同时,通过开发新型课程,提倡以学习为中心,转变传统学习思想。通过系统把握网络学习的特点、规律,重新设计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信心,形成一种超循环的新型学习文化,取代传统的学习文化。这种新的学习文化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有效进行交互式学习,保持学习的持久力和深刻度。

(二)构建良好的交互平台,强化学习支持、路径引导

MOOC的构成元素(学习资源、教师、学习者、平台)是通过互动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与传统课程不同的是,MOOC的客户层平台对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极其重视。比如,在MOOC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接收知识,而这在传统课程中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传统课程要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来传递知识。在MOOC课程的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也非常重要。搭建良好的交互平台,有利于学习者之间互相认识、讨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以此促进共同学习。鉴于交互功能越来越被学习者所看重,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构建一个良好的课程交互平台,使其成为学习者有效的学习辅助工具。MOOC课程的交互功能也是组成优秀课程平台的重要部分,构建一个良好的交互平台也有利于MOOC课程的健康发展。另外,应强化学习支持,广泛利用web2.0理念,如电子邮件、博客等,实现在线参与式学习。学生参与式学习是MOOC的极大优势,在此学生不仅是内容的消费者,更是内容的开发者和创建者。学生的角色从资源浏览者变为交流与学习的体验者,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这种参与式学习方式为广大在线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其学习能力大大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应重视对学习路径的引导。在课程开始之前,授课教师要把上课时间和课前需准备的资料通过邮件告知学习者,并发布在平台公告上,发布时间是每周一次。根据课程的性质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导向性,使其学习方向更加明确。

(三)以知识块为单位,深化课程内容,保障在线学习质量

MOOC课程更多是基础入门课程,学习者想要深入一个学科的学习,MOOC课程中的知识显得不充足、不完备。因此,MOOC要以知识块为单位,合理细分课程资源,逐步深化和扩充课程知识资源。MOOC在主攻知识传授的同时,应适当地为知识生成留出空间,以便于学习者对课程资源的选择。在深化课程资源建设方面,要以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习需求、实际环境为基础来建设和改进,通过引申某一知识点而结成一个知识网络,并且深入扩展各个知识点,以利于学习者的深入学习。

对于学习质量而言,将课程开发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尤为重要。MOOC评价不仅是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测量,还要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释,从而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其学习效果。Courser创建的同伴互评网络课程,就是评价体制的一种突破式创新。这种效果评价的实时更新和评价主体之间的平等性,能够引发人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习者新一轮的学习热情。

(四)传统课程与网络课程相融合,重视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传统课程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课堂进行面对面授课,这种方式是单一枯燥的。MOOC网络开放课程的出现,有利于促进传统课程与网络课程的结合。首先,MOOC为学生的课后在线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次,在MOOC课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再次,虽然MOOC开放课程展现出极大的优点,但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程,教师应该及时转换角色,汲取经验,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扮演好知识传播者和教育工作者这一重要角色。

与传统的网络课程相比,MOOC在提供文字视频资料和在线答疑的同时,注重对学习者的个性化服务,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用户交流平台。MOOC为完成课程的学习者颁发相应的证书,选择特定课程的学习者还能得到相应的学分。这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满足了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弥补了学生在传统教育中课程选择方面的缺陷,有效地满足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

(五)形成以大学为主体的联动机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各高校对网络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在于政策、机制、体制的不合理以及传统学习习惯的强力束缚。目前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区域性特征明显,在MOOC的背景下实施优势互补,可以达到最佳配合。因此,形成政策支持、高校主导、第三方认证的运营机制极为重要。

MOOC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没有普及到所有高校中。非MOOC提供者的高校可以把国际优秀高校的MOOC资源引入本校的教学过程中,利用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本校课程的国际化水平,在MOOC的引进过程中取长补短,完善教学质量。同时,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还能拓宽教师与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对改进传统教育的弊端具有重要作用。

(六)重视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及授课团队投入的无私性

MOOC的测试方式有两种,即嵌入式视频测试和单元测试,这两种测试方式基本上是以客观题为主。MOOC的机器测评结果会及时反馈给学习者,学习者据此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以便开展下一步的学习。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判断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并给予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在此反馈过程中,学习者不仅可以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还可以在学习平台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协作学习与讨论,在互相探讨中促进学习与进步。

相关数据显示,教师的备课时间在100个小时左右,授课期间会耗费至少8个小时为学习者解答学术问题。MOOC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要满足全球化的需要以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课程设计者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和反馈,强化学习课程的动态化标准,以有效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六、结语

MOOC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变革。(1)教学模式从传统的面对面教授变为混合式、非连续性的交互型教与学,个性化和主动性大大增强;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人们学习时间、地点等的选择面加宽,何时学、何地学均没有限制。教学模式转变带来的是人们对学习的适应性与满意度的提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全社会的“学”。(2)教学内容适用性在增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仅仅局限在学生所选专业的范围内,学生其他的学习兴趣没有配套的系统加以辅助,很多人想学却不知道去何处学、如何学。MOOC的出现,使其教育对象不仅局限为学生,所有有学习兴趣的人都可以学习,这在扩大教育对象地域性的同时,也拓宽了人们的教育视野。(3)教学内容与手段更加多样化。在传统高等教育中,学习主要是由教师传输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不大。随着MOOC的兴起与发展,教育内容与方式更加多样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注重理论知识传输的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教学方式是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自讲相结合,注重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人们的自主选择权增大,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增强,自主性、积极性显著提高,优质学习得到保障。同时,MOOC的发展使高等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得当,不仅实现了优质课程在全世界范围的共享,而且经由信息技术的改进,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调动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MOOC引起了高等教育的变革性创新及优质教育资源的深度共享,其对高等教育改革既是契机,也是挑战。作为知识的全球化运动,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对MOOC本土化研究做出积极反应,正视机遇,迎接挑战。

[1]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5-10.

[2]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3):13-19.

[3]鱼江涛.试论新形势下网络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02.

[4]董继明.网络教育的理念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2010.

[5]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3.

[6]刘继斌,赵晓宇,黄纪军,刘培国.MOOC对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12):7-9.

[7]郑雅君,陆昉.MOOC3.0:朝向大学本体的教学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14(01):5-9.

[责任编辑:高巍]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OC

HOU Tie-hu,FANG Shen-hua,QIAO Yue,WANG Bi-yu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31,China)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has become a hot spot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Internet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the domestic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popular and normalized.At present,MOOC has a profound and broad effect on the traditional high education.MOOC is both a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for the traditional high education.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atu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course,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measures for the targeted research.

MOOC;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G642

A

2095-106X(2015)03-0001-06

10.13782/j.cnki.2095-106X.2015.03.001

2015-08-02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MOOC环境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健康发展研究”(SSKLZDKT2014052)

侯铁虎(1968-),男,山西运城人,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共政策;房神花(1990-),女,山西晋中人,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共政策;乔越(1988-),女,山西朔州人,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共政策;王碧玉(1989-),女,山西吕梁人,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共政策。

猜你喜欢
学习者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