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高职院校培养教师服务能力的机制分析
李红梅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于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教学、科研专家,而且是具备较高实践能力的专家。因此,教师不仅要积极搞好科研和教学,还要积极深入社会服务领域,满足社会对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文章就此提出了培养教师服务能力的建议。
高校;教师服务能力;培养机制
2012年4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16条规定:要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高校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从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利用自己的智力与能力优势,直接为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提供的一系列活动。
(一)有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教育要面向社会,以服务为宗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国家纲要精神为指导,重视和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力,是高校被社会、市场、学生和家长、行业企业、地方政府认可的基本。”增强教师服务能力,必须明确高校的定位,主动地、积极地与地方经济发展捆绑在一起。因此,高校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有利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于培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与地方行业、企业、政府紧密合作。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搞好教学、科研,还应该是具备较高实践能力的行家。因此,教师不仅要积极申报课题,搞好教学,还要积极深入社会服务领域,与企业合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三)有利于密切校企关系
人才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高校人力资源丰富,企业对市场变化高度敏感,二者相互合作,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成长。
(一)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定位不明朗
高校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目前,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政策和学术层面较少研究,比如教师服务社会的角色定位研究,把高校教师看成什么角色呢?如果视为服务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只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这样的服务观念将使教师的社会服务工作出现唯经济化的趋向。这显然违背了教学服务型教师的办学宗旨。
(二)高校教师能力结构不明确
关于教师能力结构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升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是顺应高校“社会服务”这一职能提出来的。“教师服务能力”要求教师善于人际交际、组织协调;要求在人才培养上思考如何在企业里教授学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要求具备基于实践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是一种复合型能力。因此,教师服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笔者认为,教师能力的探究离不开这三条规律:第一,离不开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二,离不开素质教育的要求;第三,离不开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教师能力结构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一定历史性。
(三)培养教师服务能力机制不完善
《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总则第四条:“高等学校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要以提高教师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主,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应用计算机、外语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技能的能力。”在谈到教师能力结构上并未提及到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样,在高校内部制度管理中较多地为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但鲜有提及教师服务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提升教师服务社会的要求。
高校教师服务能力的机制构建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联动体系,它需要从理念转变、制度设计、教师自身三方面来构建。
(一)理念方面:构建服务能力培养机制的前提
一般说来,研究型大学最重视科研评价;教学型大学则把教学评价与科研评价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而服务型大学则对社会服务与教学评价关注得更多。从现实情况来看,各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上面面俱到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定位于教学服务型高校应该立足实际,面向于地方经济发展,降低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标准,积极引导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二)制度设计:构建服务能力培养机制的重心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目的都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高校服务社会的主体是教师,但要发挥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积极性离不开制度支撑。
首先,应该制定高校教师专业标准。当前,幼儿园、中小学均颁布了“教师专业标准”,这有利于引导促进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由于高等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如追求学术自由,大学与社会关系复杂性等,因此制定出高校教师专业标准难度较大。虽然1996年教育部曾颁发《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教人[1996]29号)的文件,但该文件并没有把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之中,因此,制定《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应该要考虑到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也是新时期高校发展的必然需要。
其次,各高校应该着手内部制度改革,如高校的教师教育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包括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也主要在职后教育。因此在教师职后教育中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服务学习制度,如激励教师承担对应行业的兼职工作或担任顾问,与对应行业开展合作科研;要求教师在“个人发展规划”中必须包括“兼职工作”“行业考察”“开展开放型设计及应用研究”等;为保证教师服务社会的实效性,还应在制度上规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实践的工作量,并制定相应的检查和评价措施。
目前高校教师评价制度要么忽视教师服务社会的评价指标,要么强调与经济利益指标挂钩。前者不易调动教师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后者追求经济利益并不完全符合高校价值取向,因此重视构建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评价制度,必须兼顾教育性与经济性并重,例如将教师的社会兼职纳入评价体系的指标之一。另外,将教师服务社会的活动成果纳入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的范围内。
(三)教师自身:构建服务能力培养机制的关键
构建高校教师服务能力培养机制的关键应该在于高校教师,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主体之一。但是目前高校教师对自身角色认知和职业规划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改进。许多教师仍然认为服务社会并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这其实是高校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角色定位不准。教师首先是一名社会工作者。现代大学应一方面把学术自由作为基本理念来坚守,强调大学的自由与自主性,强调大学要独立于社会,另一方面,强调主动服务社会,注重社会对大学服务的满意度,这种学术自治与服务社会的统一,最终落实于教师这一主体。因此,高校教师一方面承担着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之校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赋予了服务社会,推进大学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外责任。
[1]曹如军.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内涵与生成逻辑[J].江苏高教,2013(2):22-23.
[2]张新婷.教学服务型大学职能发挥应然状态的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15(6):77-79.
[3]周奇.论现代教师能力结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2 (5):56-58.
[4]邱水根.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2):60.
G645
A
1673-0046(2015)11-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