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贫困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的探索

2015-02-13 02:40陈炳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贫困生院校高职

陈炳曦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9)

构建高职贫困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的探索

陈炳曦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定性访谈法,分析高职贫困生社会支持资源现状,提出学生个人、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构建高职贫困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系统,提高高职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

贫困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

高校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得以进入高校学习,高校贫困生的数量明显增多,贫困生的就业对其家庭的影响力比非贫困学生的更大。为了做好高校的就业工作,各大高校建立了长期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系统,但贫困生作为高职院校的特殊群体,在就业时存在更大的困难,很多高校对贫困生就业的帮扶工作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并未建立长期、系统的针对高职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模式。因此,构建高职贫困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拓展高校贫困生的社会网络资源,丰富高职贫困生就业指导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介绍

社会支持一直存在人的生活中,在精神医学领域中就强调了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在公共卫生领域强调以心理卫生中心为核心,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医疗、社会和福利服务网络。Cobb(1976)和Cassel(1976)指出,工具性支持与情绪性支持是两种重要的支持功能。RossV. Spect(1998)提到人只要给予鼓励和允许,人类会有很大的潜能。社会支持网络可以是纯粹的人与人之间所构成的关系网络,也可以是一组个人接触,透过这些接触个人维持其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讯息与新的社会接触(Biegel,Tracy,&Corvo,1994)。

社会支持网络资源包括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应激能力,社会资源可以是个人所拥有的,也可以是通过他的关系网络中和网络中的人能够提供其发挥功能的资源。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高职贫困生可以通过个人的资源,如本人的自我认知功能,社会资源如学校、社会等提供的资金,教师和同学提供的精神支持,就业信息的获得等,强化个人的社会整合度。高职贫困生的社会整合度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学校,和学校的整合度可以让学生有归属感,这对贫困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二是社会,社会的整合度可以帮助贫困生有连接感,这对贫困生积极投入社会工作,实现大学生向职场人的转型提供保障;三是亲密关系人,这里指父母、同学、老师等,和亲密关系人的相互帮助和学习,可以帮助个人获得与人相处的能力,如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可迁移技能可以帮助贫困生提高就业能力,为前两个层面的整合度提供基础。总的来说,运用社会支持理论,从学校、社会、学生个人三个层面共同作用,认清现有的社会资源,挖掘和建立可以利用的隐形资源,扩展可以提供功能化的社会支持网络,从工具性和情感性两种支持手段达到构建就业社会支持网络,从而达到帮助贫困生提高社会网络资源建设和管理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现有社会支持资源情况

本次研究选用了30名高职贫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法来得到分析结果:

(一)经济性困扰大,国家资助力度太小

高职院校的学费相对于贫困家庭而言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学生还需要在高校生活,特别是高职院校一般建设在经济水平相对较好的地区,生活水平高,消费高。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院校,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前必须考到和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费用都是几百块钱,这无疑也为经济困难的家庭增加了压力。学校有“奖助贷、减免缓”和绿色通道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在学校的资助项目中,国家奖学金的力度最大,但资助范围太小,国家助学贷款的手续过于繁琐,特别是先前很多学生不良欠款记录,很多银行都不愿意办理助学贷款。部分企业的资助也是因为能力有限,受助人员偏少。如个案A:“学校有很多的资助项目,但是因为贫困生很多,根本就排不上我,但是我家里又是实在没能力供我上学了。”

(二)社交圈子比较小,人际交往能力弱

高职贫困生的社交圈子比较小,基本上维持在家人、老师和同宿舍同学之间,76.6%的人因为经济上的困难产生了自卑心理,和同班同学的交往都很少,如个案B:因为自卑产生孤僻的性格,同宿舍的其他同学偶尔的话语都认为是对他的讽刺,遇到问题就不和舍友沟通,碰到困难只想自己解决。因为自卑很少参加集体活动,50%的学生把更多的课余时间放在勤工俭学上,每天课后奔波于工作和学校间,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社团活动,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提高,如个案C:“我天天忙于打工,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学校的活动,和同学接触的机会也变少了,我感觉我和同学之间有了鸿沟,我也不知道怎么再融入她们。”

(三)自我认知功能欠缺

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伴随心理上的贫瘠,很多贫困生虽然得到了学校的资金补助,但生活层面上还是和其他学生有差别,用的吃的和穿的都能体现差距,部分贫困生就因此产生了焦虑的心理,从而导致自我认知功能出现偏差,很多人自怨自艾,只看到短处看不到长处,如个案D:因为自卑很少与他人沟通,看着其他同学越来越合群,自己无法融入正常的校园生活中产生了焦虑心理,认为自己其他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还有学生自我期望过高,背负的心理压力太大,如个案E:“我是我们村子里面第一个出来的女大学生,很多女孩子就算考上了大学也都没有机会念书的,我既然来了就要找个好的工作,要不然找不到好工作,别人怎么看到,怎么看我的家人呢。”

(四)社会可用资源小,就业信息不对称

高职贫困生66.6%来自农村,大部分的家庭成员都在务农或者外出打工,43.3%来自城市的贫困生家庭工作岗位也都很单一,甚至还有单亲家庭的小孩,这些家庭都没有能力为贫困生提供有效的社会资源,家里的亲戚朋友也大都在各地打工,大多从事流水线工作,可转化为有功能性资源的可能性小。这些家长所获得的就业信息有些还不如在高校学习的学生本人,更无法在学生毕业时提供帮助。如案例F:“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是依靠父母,或者父母的朋友帮他找到工作,一些大型企业的招聘信息也比我来得快,有时我都是到这些大企业招聘结束了才知道还有这个企业来招聘,想想我在就业上第一步获得信息就没优势,更谈不上其他了。”

三、构建高职贫困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

(一)从学生层面

心理的贫困比经济上的贫困对贫困生的求职影响更大。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心理支持网络,首先,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结合团日活动主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励志教育,宣传优秀的励志毕业生,引导贫困生摆脱贫困的困扰。其次,充分利用学校阳光心理之家的作用,在心理课程上对学生因为贫困引起的心理问题有个全面的了解,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对个别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同学可以指派专业的心理导师进行辅导,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最后,全校建立学业上的“比学赶超”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奋斗方向,减少学生对生活上的享受,明白什么才是大学生应该重视的领域,同时也积极倡导其他学生对贫困生的理解和尊重。贫困生也可以通过发现自身的优点,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相信只要发挥潜能,自己将获得更多的资源。贫困生获得的精神支持越多,其正常社会化的程度就越高。

(二)从学校层面

1.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资金支持网络

经济压力在贫困生的求学过程中一直存在,在学习过程中,有各项帮扶措施,可是到了学生毕业,只有少数贫困生可以得到就业的补助,有些还要面临毕业后国家助学贷款马上还款的压力,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贫困生的就业工作,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资金支持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可以扩大“求职补助”范围,增加求职补助在就业经费中使用比重,让更多贫困生有充足的资金参与社会活动,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其次,可以和用人单位合作,加大改革高职培养模式,设立“贫困生订单班”,减少贫困生求职费用。最后,在学校能力范围内,调整贫困生的学习专业,培养一批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技能型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求职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2.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信息支持网络

首先高职院校通过校园网站等网络平台,建立贫困生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增加两者信息互动,提高贫困生在招聘信息获取上的公平。其次,针对贫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贫困生探索自我,了解工作世界,制定适合自己的求职目标,规划合适的生涯路径。鼓励贫困生面向基层就业,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三支一扶”、“志愿服务系部”、参军计划。最后,可以开设创业精英班,免费教授贫困生创业技巧,宣讲创业政策,拓展贫困生就业途径。贫困生获得的信息支持越多,向上社会流动的可能性越大。

3.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技能支持网络

这里的技能既包括专业技能,也包括用人单位看中的综合技能。贫困生多来自贫困山区,并没有什么机会得到较高的教育管理,在英语口语、计算机操作、人文素质、社会平台等方面都存在先天的不足,更没有能力学得更多的技能,也没有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首先可以依托现有的学校创业孵化园,创业基地可以实行由专业老师指导,贫困生为工作主体的运行模式,这样,贫困生在创业基地里既可以巩固自己的专业技能,也能通过创业得到资金的补助,更可以通过创业得到创业的精神和创业的技能,为将来拓展就业渠道提供了保障。其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他们可以学会团队合作、培养管理能力、懂得自我学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从社会层面

1.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政策支持网络

政府要合理引导高职院校发展规模,在利益的驱动下,高校不断扩招,政府要统筹安排,合理控制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特别是要积极引导适合区域发展的专业建设,一些不符合地方经济的专业和一些处于低人才需求的专业就要限制高校招生,从顶层入手,对高职院校的正确发展指明方向。政府也可以在贫困生找工作中提供一些帮扶政策,首先,政府可以制定针对贫困生的经济补贴,对贫困生进行免费的培训和生活补助。其次,鼓励贫困生自主创业,对愿意自主创业的贫困生有政策上的倾斜,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对招收一定数量贫困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提高企业招收贫困生的积极性。

2.构建用人单位对贫困生的支持网络

首先鼓励用人单位深入校园开展针对贫困生的专长招聘会,很多高职贫困生因为没有电脑不能及时了解更多的招聘信息,家人大部分又处在农村,对招聘信息的收集还不如在校的贫困生,因此开展针对贫困生的专场招聘会给贫困生提供更为公平的机会。其次,建议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学校给用人单位提供优秀的贫困生,用人单位和贫困生签订协议,用人单位提供贫困生一定的学费和生活费,贫困生毕业后入单位就职,这样既可以减少社会培养高技术人才的费用,更解决了高职贫困生的就业问题。

3.构建家庭对高职贫困生的支持网络

家庭作为高职贫困生的亲密关系,对贫困生的就业产生的影响更大,也越有意义。贫困家庭虽然不能给学生提供资金和信息的支持,但是在社会网络支持系统中,情感性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贫困生对就业的压力部分来自家庭,想着毕业了可以为家庭分担经济压力,第一份工作的目标就是高工资的岗位,在求职过程中只报喜不报忧,这些无形中给贫困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家庭成员作为与贫困生最紧密相关的人,他们的态度和情感可以给贫困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家庭成员要多关心贫困生在求职中的困难,减轻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让贫困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求职。

构建高职贫困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系统,既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如学校心理辅导站、学校创业孵化园、订单培养、转专业制度等等,也可以创造新的资源,如用人单位与贫困生培养协议等,从工具性和情感性两种支持手段达到构建就业社会支持网络,提高高职贫困生的就业能力。

[1]宋丽玉,曾华源,施教裕,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286-287.

[2]陈曦.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因与帮护[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74-76.

[3]黄永斌.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模式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7).

[4]高强.断裂的社会结构与弱势群体构架的分析及其社会支持[J].天府新论,2004(1):85-89.

[5]董云芳.高校贫困生问题社会资本视野下的研究和分析[J].青年研究,2006(1).

G64

A

1673-0046(2015)11-0034-03

猜你喜欢
贫困生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