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李敏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泰州 225300)
优化教学设计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之教学实效
——以“职业生活中的法律”为例
高燕,李敏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泰州 2253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学生对该课程兴趣不足、出勤率低、课堂抬头率不高。与道德教育相比,法律基础教育要提升学生的兴趣,更加困难。文章以“职业生活中的法律”为例探讨法律基础教学如何优化设计,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法律基础的教学实效。
法律基础;教学设计;实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
然而,“基础”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较低。内容方面,本课程涉及的许多知识性内容学生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初步接触过,学生没有新鲜感,容易产生排斥心理,也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不学也知道的思想。作用方面,学生认为专业课能为将来就业直接奠定基础,而思修课的作用发挥是潜移默化的,从短期看似乎是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课程。学习要求方面,与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不同,思政课不需要考等级证书,学生认为不学也能通过考试。
与道德教育相比,“基础”课的法律基础教育,要使学生在情感上接受会更加困难。提到法律,学生就会联想到沉闷乏味,枯燥难懂。因此,在教授法律基础时,教师们更是觉得难上加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法律基础的教学任务,主要会遭遇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1)法律内容庞杂,但课时安排有限。2013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一共七章内容。其中,第五章、第六章以及第七章的一部分为法律基础的内容,涉及法律的概念、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方式、法律权威、宪法、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等。内容繁多,但是大多数高校用于法律基础教学的时间大概在10学时左右。要在较短的课时内讲授如此庞杂的法律基础内容,并取得好的效果,几乎难以完成。
(2)法律知识具有系统性,但课堂讲授不能面面俱到。法律知识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同一部法律的不同条文之间具有相互补充、前后衔接的逻辑关系。不同的法律之间,也存在着某些联系,这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全面准确地把握法律规范和法律精神,需要系统性的学习。然而,由于课时有限,法律基础教学只能选取某些法律的某一部分进行讲解,不可能讲授一部法律的全部内容,更不能详细介绍整个法律体系。
(3)法律知识具有专业性,但学生是非专业的。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相比,法律知识具有更强的专业性,除了观念教育之外,还包含知识教育。在涉及规范层面的内容时,要传授正确的知识。而学生是非专业的,如何将具有很强专业性的法律知识在有限的课堂上传授给非专业的学生,对思政教师来说,是一个教学上的挑战。
(4)法律条文比较枯燥,但学生渴望生动有趣。大学生向来对政治理论课有成见,认为枯燥乏味。这一成见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出勤率和教学的实效性。与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相比,法律基础部分理性色彩更多,感性色彩更少,因此显得更加枯燥。法律虽然源于生活现实,但却对社会现实进行了高度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具有规范性的法律条文,这种抽象性注定了法律的枯燥性[2]。学生渴望生动的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是兴趣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因此,大学生普遍对于法律基础的学习不感兴趣。
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思想道德修养部分课时较多,学生兴趣较高、易接受。而法律基础部分课时少,学生兴趣弱,有排斥心理。因而,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比较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基础教育,需要对法律基础的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1)目的性原则。进行教学设计,首先需要对法律基础教育做出准确定位。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不同于法学专业课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单纯的法律知识,而是通过教学增强大学生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的自觉性,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相应的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中写明:“基础”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此可知,法律基础教育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律信仰。法律基础教育是由法律知识入手,使学生形成法制观念的教育过程。
(2)主体性原则。即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的思想认识与品德成长,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教育情境,提高思想认识,丰富心理情感,增长人生的智慧,强化行为养成[3]。因此,“基础”课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开展有效的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多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实际兴趣,使“基础”课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才发挥实际作用。
(3)实际性原则。即密切联系与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使讲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使课堂能为学生提供展示、锻炼自己以及相互激励的机会,以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4]。教育如果离开了受教育者的生活现实单独进行,那么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密切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着力于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指向其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教材第七章的内容安排正是符合“教学生活化”的要求,包括: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但是教材内容比较单调枯燥,需要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精心设计,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基于“基础”课的课程特点,结合法律基础教学设计的原则,依据法律基础的教学目的,以“职业生活中的法律”为例,谈谈如何巧妙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教学实效。
(1)教学目标。依据学生认知和心理实际,引导学生学习劳动合同、劳动维权途径等必备的法律常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尤其是证据意识、维权意识,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信仰。既把学生培养成为守法公民,又使学生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
(2)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依据教学设计的实际性原则,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密切联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未来生活的实际,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在教材的劳动合同法律内容之外,我们增加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勤工俭学以及实习期的维权内容。多数大学生都有勤工俭学的经历或打算,毕业实习和就业创业是他们必将经历的过程,因而学生有这些方面的学习需求,并能够充分认识该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意义。
传统的劳动法教材和授课安排都是以劳动合同为主线,从劳动合同的签订、效力、履行,到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这种思路学生不易接受,普遍觉得劳动合同离自己比较遥远,认为劳动合同与己无关。依据教学设计的主体性原则,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们将劳动法律知识的内容以学生正在经历和将要经历的各个时期为线索,分为“求学期的你”、“实习期的你”、“求职期的你”、“职场期的你”,结合各个时期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3)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首先播放学生们熟悉的电视剧《爱情公寓》中有着明星梦的吕子乔与皮包公司——红彤彤演艺公司签约的视频片段,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法律知识与大学生必将经历的职业生活紧密联系,懂一点劳动法律常识是必要的,激发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动机。
求学期即大一大二在校学习期,介绍大学生勤工俭学与就业的区别。实习期介绍实习协议签订的必要性及法律对实习期学生保护的相关规定。求职期首先明确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使学生明白劳动合同签订的重要意义,企业不签劳动合同时如何搜集证据,维护权益。进入职场期,学生们都希望了解加班工资、休息休假、劳动争议的解决等内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使得大学生的劳动权益更加容易遭受侵害,因此,该部分的教学要使大学生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和维权意识,掌握维权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又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求职期的你,在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时,简历内容一定要真实。简历造假、学历造假,属于欺诈行为。以欺诈方式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合同,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职场期的你,如果用人单位对于劳动合同久拖不签,那么一定要注意搜集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以便日后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这些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证据意识。结合案例和法条规定告诉学生如果由于劳动者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那么劳动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由此可知,大学生除了有维权意识,也要树立遵纪守法的责任意识。
(4)教学方法。
1 )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情境教学法设计教学环节。以学生正在经历和将要经历的各个时期的真实情境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彷佛置身于各个时期的各种情境之中,带着兴趣和热情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的趣味性油然而生。学生在体验各种情境的愉悦氛围中,轻松地掌握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教学效果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
2 )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比如:求学期的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是否受劳动法保护?实习期的大学生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求职期的你,劳动合同应该什么时候签订?是否必须签订?签订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结合案例讨论试用期都有哪些规定?职场期的押金、违约金、五险一金、经济补偿金分别是什么?加班工资有何规定?想跳槽的你,辞职有无限制?被炒鱿鱼的你,有无经济补偿金?课堂教学在分析案例、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各个时期实际问题的方法。
3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除了课前播放“爱情公寓”的截取视频外,在讲授押金、五险一金等难点时,利用动漫视频进行讲解,教学手段立体化,教学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并乐于参与和感知的,使得学习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印象深刻。
以学生正在经历以及将要经历的各个时期为线索设计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案例、情境、问题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处理好知识讲授与现实问题分析的辩证关系,既把学生培养成为守法公民,又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祖嘉合,宇文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前沿问题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3]杨友谊,闫仕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效性[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1,25(5):755-759.
[4]刘波,张国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刍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2): 46-49.
(责任编辑 杨荔晴)
Optimize the Teaching Design to Enhance the Actu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Take the Part of“the Law of Professional Life”as an Example
GAO Yan,LI Min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is a common public required cours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It is the main channel of moral education and leg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But college students are not interesting in this course.The course’s attendance is low.The classroom looked up rate of this course is not high.Compared with the moral education,basic legal education is more difficult to improve students’interest.In this paper,taking“the law of professional life”as an example,we will discuss how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design of legal basis,to stimulate students’desire for knowledge and enh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legal basis.
legal basis;teaching design;effectiveness
G642.42
B
1671-0142(2015)04-0035-04
高燕(1982-),女,江苏泰州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