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的世界
——主持人语

2015-02-13 00:35范子烨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柳先生桃花源记隐士

范子烨(1964-),黑龙江省嫩江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选》学会理事、中国孟浩然研究会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文学与文化。主要著作有《〈世说新语〉研究》、《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悠然望南山——文化视域中的陶渊明》、《中古文学的文化阐释》、《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和《竹林轩学术随笔》,发表学术论文近二百篇。

料峭的寒风吹打着窗户。马路上的车鸣声也不断传来。窗外的喧闹把书房衬托得格外安静。安静带来了心的安宁。在一片宁静的气氛中,我似乎隐隐地看到,春天正在向大地热情地招手。是的,春天快来了。2015年的春天将是格外美丽的春天。这是祖国的北京的铜仁的……春天。为迎接这美丽的一春,也是为了《铜仁学院学报》的改版,我精心编纂了这一期“梵净国学研究”。正如本栏目创刊伊始所构想的那样,本期仍然主要集中在陶渊明及其相关文化背景的研究上,借以凸显桃源铜仁的地方特色。这种特色,不仅是铜仁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陶渊明这位伟大作家是永远说不尽道不完的,其作品所焕发出来的永恒光辉足以照亮任何时代与任何地域,尤其是他所创造的桃花源这一东方的乌托邦社会,其普世的价值,人所共知,从古至今,不知引发了人们多少遐想和讨论。如果将人们的思考成果辑录在一起,那将是一本厚厚的大书。《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文学大厦的基石,为这位伟大作家带来了不朽的荣誉。如果没有《桃花源记》,中国文学就要暗淡许多;如果没有陶渊明,人类文化也就贫乏许多。何以如此?因为陶渊明创造的这篇文学经典实际是在寻求人类理想生活的答案,是田园生活与心灵信仰完美融合的结晶。由此我们窥见了诗人美丽而自由的身影,体察了诗人的高洁而脱俗的文化品格,也领略了诗人关心人类的既往历史和前途命运的宏伟意旨。作品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桃源胜境,乃是一个至真、至美、至善、至爱、至公、至理的和谐社会,它与至伪、至丑、至恶、至恨、至私、至谬的黑暗王国是根本对立的。《桃花源记》是关于人类理想生活的极富有理性的沉思录,透彻、澄明、深奥、犀利,流溢着无限的圣洁与无疆的大爱。

因此,《桃花源记》常常进入我国古典画家的画境,绘画艺术的互文性建构成为解读这篇经典作品的常见方式之一。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先生的《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一文为我们充分揭示了这一点。但是,陶诗题材之入画者尚不止此。袁师指出,现存关于陶渊明的绘画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取材于他的作品,第二类取材于他的遗闻轶事,第三类是陶渊明的肖像画。从这些以陶渊明及其诗文为题材的绘画,袁师捕捉到了陶渊明在画家心目中的影像,进而深入探讨了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所体现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以及陶渊明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本文图文并茂,优美的文笔与高雅的绘画相结合,真是一篇绝妙的论陶美文。

当然,关于《桃花源记》的阐释,是一个充满张力与弹性的无限广大的场域。前人的多种解说,如神仙说、纪实说和寄意说等等,都各有各的依据。杨清之教授和吴国富教授作为江西九江人,作为陶公的同乡,不仅对陶公情有独钟,而且对其作品独具胜解。清之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关于“桃花源”的重新审视》一文,详细评骘前人诸说,而以寄意说为旨归,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一说法不仅与陶渊明儒、道兼容的隐逸思想相吻合,而且与诗文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譬如桃源之名、故事情节及其结局等)亦有关联。清之认为,世外桃源的创设,既是陶渊明对人类美好社会理想的表达,也是其对所处“大伪”世风的自觉抵御。有趣的是,清之关于桃源之名的解释,竟然与拙文《〈桃花源记〉的文学密码与艺术建构》(《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如出一辙,清之肯定没有注意到我的这篇文章,但这种巧合足以表明我们对这篇作品确有共同的看法。而国富的《试论“桃花源情结”的超越性意义》一文,则讨论了历史上桃花源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积淀的关系,就人们的“桃花源情结”而言,无论斥之为消极心态,还是嗤之为怀旧之情,都体现了一种对农耕文明的深深眷恋。通过考察近现代以来人们借助桃花源所批判的社会现象,国富发现桃花源的对立面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当代文明的对立面,由此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桃花源乃是植根于人类过去及未来之需求的一种永恒的情结。换言之,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

如果说《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文学世界的基石的话,那么,《五柳先生传》则是陶渊明文学世界的核心,二者是互补的关系。因此,关于这篇经典的阐释是陶渊明研究的另一个热点,体现了同样宽广的阐释空间。李剑锋教授的《〈五柳先生传〉阐释论》一文即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他指出,《五柳先生传》诞生以后,大致经历了隐士、儒家、玄学和佛学等诸多视角的解读。这些解读各具胜义而又各有偏颇:隐士的视角肯定了传主超拔世俗的高逸,却忽视了传主的人间关怀;儒家的视角重视了传主的人间关怀,却忽视了传主天人合一的宇宙胸怀;玄学、佛学的视角重视了天人合一、超言绝象、超越世俗的人生境界,却忽视了生活、生命存在的本身。而作为当代学人,他力图摆脱政治社会和伦理道德视角,从生活、生命本身出发来阐释《五柳先生传》。由此,他认为《五柳先生传》为具体生命的现实存在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审美生活方式,从而深刻地指出,五柳先生是一位融会着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理想人物形象。全文逻辑严谨,文思缜密,体现了较高的理论水准。

此外,陶渊明的出现,不是孤立的文学史现象,而与中国古代的隐逸文化传统有关。霍建波博士《隐士家世、从政考论——以“二十六史”隐士传为例》一文,对我们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这一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帮助。他指出,隐士作为隐逸文化的主体,体现了非常丰厚的文化内涵。但国人对隐士的传统认知并不准确,如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和超越世俗,凡此等等评论不仅是溢美之辞,更是误解之论。本文通过考察“二十六史”隐士传记载的三百多名隐士,发现隐士与其家庭背景以及家族势力是分不开的,隐士和政治也是密切相关的,隐士队伍驳杂不纯,主体上应归入统治阶级范畴,小部分属于庶民。建波的研究彻底消除了笼罩在隐士身上的神秘面纱。其实,陶渊明之所以成为“浔阳三隐”之一,与其曾祖父陶侃的政治功业以及浔阳陶氏的家族背景也是分不开的,彭泽县令的位置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得到轻易放弃的。关于这一点,我在《陶渊明归隐的真相》一文中有详细的讨论。就陶渊明本人而言,他的思想有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陶渊明也并非天然生成的文化巨人。建波的文章确实发人深思。

最后,让我们为美国哈佛大学 Stephen Owen教授的《桃花源的长官》一文欢呼。这是近年来极为罕见的一篇学术力作。这篇论文纯然是功力与天才的结晶。乏功力者,不可能有此文,乏天才者,不足以成斯美。本文首先从情绪特征和文本渊源着眼,揭示欧阳修的一组散文,如《夷陵县至喜堂记》、《超然台记》、《画舫斋记》和《丰乐亭记》等作品的内在关联,而以《丰乐亭记》为关注的中心。Owen教授敏锐地指出,这些散文对快乐的来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其中《丰乐亭记》将其追溯为国家的和平统治。因为在欧阳修的眼中,滁州人民大都与世隔绝,忘记了一个世纪以前此地发生的战乱。作为太守的欧阳修认为自己有责任提醒人民:他们的快乐并非自给自足,而是由于他们是天下承平盛世的一部分。“欧公此记意在让百姓从更大的语境中明白他们的安乐。尽管治下‘无事’,因此太守也没有日常的‘事务’,但‘刺史之事’也就变为彰显皇上的恩德——这也是对孟子所谓‘以与民同乐’的响应。这种快乐迥异于和太守一起游赏参观亭台的欢乐,也不同于与世隔绝的自得其乐。”由此他深刻地揭示了一代大文学家与民同乐以及以百姓之心为心的特殊人格魅力及其文章与人格的关系。正如Owen教授所言,《丰乐亭记》一出,即被广泛传诵,蔡襄、苏舜钦和梅尧臣皆有唱和,而曾巩的《醉心亭记》“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颇具代表性。二十年后,苏东坡在《喜雨亭记》里也回应了欧阳修的《丰乐亭记》。他在散文结尾追问快乐的赐予者是谁,并得出不知快乐来源何在的结论。这些重要的发现均来自细致的文本阅读和犀锐的学术洞察力。尤其令人震撼的是,Owen教授在欧阳修的《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中发现了陶渊明的影像与思想印痕,他指出:

陶渊明的桃花源在中国文化中十分重要,因为它想象了一个没有国家的社会,一个自给自足而不隶属于国家的社会空间。它是全权帝国里的真空地带。桃花源的命名来自外部世界发现它的夹岸数百里的桃花林。欧阳修是我们“桃花源的长官”。“环滁皆山也”,正如桃花源被群山包围,与世隔绝,滁州亦是外人绝少涉足的所在;它是未经人认知的乌托邦,而且当地人似乎不知道当地的历史往事以及外在世界发生的事情,一如桃花源中的村民“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里的捕鱼人告诉村民历史上秦朝以来发生过的事情;在《丰乐亭记》中,欧阳修力图让滁州百姓知道他们自己被遗忘的历史——仅仅一百年前就在此地曾经发生过的战乱——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醒百姓,他们的幸福是如何依赖于国家安定的。捕鱼人一离开桃花源,就再也无法回去,而桃花源仍在国家统治之外。

如此高论,真是石破天惊,发前人所未发。而六一居士与五柳先生的密切关联,也被Owen教授阐发出来了。但桃花源是一个没有长官的平民世界,欧阳修却是“桃花源的长官”,这种幽默的说法非常令人回味。实际上,这意味着欧阳文忠公小心翼翼地使自己置身于平民的世界中,暗中呵护着人民,使其享受着桃花源式的生活。这是一种怎样的道德情怀啊!在人类的世界中,道德问题永远是核心问题,道德的书写永远是文学的最高书写和终极目标。因此,Owen教授的孤光独照便具有了极为深刻的文学意义和人学意义。文学的世界就是一个互文的世界。本文以欧阳修为核心,对其“文本家族”或“家族文本”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始则如潺潺小溪,风光如画,引人入胜,继则似长江大河,浑灏流转,势不可遏,令人瞩目。

就让我们在以上六位学者的引领下,再次进入桃花源的绚丽世界吧!

2014年12月14日夜记于京城啸轩

猜你喜欢
柳先生桃花源记隐士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寻访竹林隐士
柳先生和小黑
《桃花源记》
柳先生的正骨膏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名家硬笔书写《桃花源记》
捷先生的红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