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兴
这两年,关于书法教育的讨论,可谓热烈空前。特别是《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出台以后,书法列入国家课程,要求每周安排一节,让大家实实在在看到了政府的决心,于是赞不绝口。社会为之叫好,因为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专家为之叫好,因为国际影响得以增强;书法家为之叫好,因为书法艺术得以传承;教育家为之叫好,因为素质教育得以实施……当然,学校也一样,因为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不管怎样,大家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书法教育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数千年来,在“拼音化”的世界大潮推拥之下,唯独咱们保留了这种源于象形基础且独具审美魅力的文字。它不仅成为咱们的文化标志,似乎也被曾经使用过汉字后来又“拼音化”了的国家作为一种文化遗存延续下来。因此,说它是咱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毫不夸张。特别是这些年来在“信息化”的世界大潮推拥之下,号称无所不能的电脑也无法撼动更无法取代它的“地位”,相反其深度开发只能遵循“规律”,“服从”于汉字,“服务”于书法。这个事实再次印证了它是咱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但是,“久违”的书法教育对于学校来说还是难处不少。就是把书法教育这个大概念尽量“收窄”,课堂教学也是困难多多。所以,虽然列入“国家课程”,只是“每周一节”,落到实处并非易事。据说,尚未开课的学校依然存在,且绝非个例。当然“理由”很多,其实就是一条:没有专业师资。从“课改”以后,书法并入语文,你再说如何重要,也没有多大力度。谁都知道只要考试内容没有,你能“并”进去,我也“挤”出来。于是,原本就很“对付”的书法教学,也就慢慢“消失”了。于是,原本就不充足的书法老师,也就慢慢“退出”了。十多年就这么过去了,如今要全面开课,上哪去找老师?还要“专业”老师。难怪学校为难。
论说,没人上课并非今日始。真不该把板子全都打向“课改”。有人总是“怀旧”,说是民国时期的老师个个书法十分了得,人人都能书法教学。说真的,确实有过这么一段“美好”时光。可你细想一下,原因非常简单:一是学校数量有限,师资需求不大,自然是竞争上岗;二是毛笔作为工具,老师普遍应用,自然是水平更高。后来,教育开始普及;同时,硬笔也在普及。师资肯定没有以前那么“整齐”了;书法也肯定没有过去那么“刚需”了。再后来,新中国的小学乃至初中又从“普及”走向“义务”。这么大的教育体量,师资和教学面临的困难都在情理之中。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电脑的升级“挺进”,连硬笔也遭到了莫名的冷遇。尽管有人还在为彰显其方便,体现其美感,不断开发新材质,创意新技术,但也无法“回暖”。“文本”电子版的社会化已成定局。有人说,如果从引进硬笔算起直到普及电脑,书法教学就没“得好儿”。乍一听,似乎有理;细一想,真得推敲。拉上硬笔“垫背”,它也实在“委屈”。不管人们怎样评价硬笔,硬笔使用对于书法教学还是贡献很大,因为“形”“笔”“墨”是书法启蒙的基本任务。其中,“形”又往往是人们书法审美的第一要素。所以,首先避免写字走“形”至关重要。硬笔的优势恰恰在便于控制,而且硬笔书写又能随日常识字进行,只要老师抓住规律和特征,一丝不苟地教,学生就能记准字“形”,把字写好。以后,再使毛笔学习“笔”“墨”技能,自然会更顺手很多。大概书法家对此也不便否定。至于电脑普及“误”了书法教学,似乎还能沾上点儿边儿。眼睁至今还在用笔书写的,只有学生。尤其是小学、初中的学生,因为毕竟写字还是学习的基础,况且也是将来使用电脑的基础。不过谁都明白,仅是工具而已,难说审美功能。是否这就是书法及其教学日渐式微的原因,恐怕谁都难下结论。
反正无论如何,当前书法教学首先还是要保证开课,而且是在书法师资极度匮乏的状况下保证全面、正常开课。说真的,为了破解这个难题,这几年,大家也没少研究,政府也出了政策,但是几乎所有办法都是在师资培训上打转转。通过培训老师学到“真传”,教学得到落实,似乎是大家的共同期待。然而,收获究竟如何,谁都不好评价。反正财力、物力投入都摆在那里,实际开课比例也摆在那里。面对数以千计且从“0”起步的培训对象,恐怕就是“神仙”亲自培训也保证不了几次下来,立马能让这些老师既会写又会教,从此就“专业”了。显然,口传心授的传统培训设计得再“系统”,其数量和质量也赶不上开课的“海量”需求。没准儿遇上哪位撇开你的“教学”不管,只顾宣扬自己“造诣”的,是否会把咱们老师领“偏”了,着实让人放心不下。
就在大家还为电脑“误”了书法不停“埋怨”的时候,忽然发现手机的改版带来的“普及”,更是令人始料不及。于是,人们又为手机“误”了孩子引发出新一波的“埋怨”。之所以全民甘愿为之“低头”,就是因为大数据、云技术把信息化的“威力”再次推向颠峰: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既然你已经大开眼界,既然你也在享受“利好”,何不换个角度想想办法?如果让它从积极方面发挥“威力”,变“误”为“帮”,或许咱们就此走出书法专业师资不足的困境。有人说,这是要让手机“改恶从善”。虽然属于玩笑,却也很有道理。
其实,书法教学本身的特点已经为它的“信息化”具备了“先天”条件。别看它列入了学科教学,但它毕竟与其他学科完全不同。教学生把字写好、写美,不是靠知识,而是靠实践,而且是模仿性的实践。即使课上需要穿插一些常识,甚至典故,不过就是“知道”罢了。所以,书法教学的课上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把字写好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便课下通过练习逐步提高熟练程度。既然属于模仿性的实践,课上的老师示范必不可少。可是,这种看似简单的教学方法,一直存在两个不足:有限的直观范围,导致多数学生很难完全看清;参差的专业水平,导致一些老师很难准确演示。当然,后来有了投影,有了录像,为弥补上述不足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那时这样的“高端”设备真要能够用上,特别是能给书法教学用上,似乎是一种奢侈,只能是一种奢求。因为当时绝大多数学校难以迈过两道“门槛”:设备昂贵和经费紧缺。如今,电脑、网络、手机的广泛普及,书法教学方便了许多。这种方便的根本特征是,谁都可以开发、应用和分享,包括那些并不“专业”的书法老师,同样能够信手做到。
在课堂教学中,大家恐怕都有过一种共同感受:那些最基础的往往也是最难教的。就拿握笔、起笔、行笔、收笔来说,由“动作”而“技能”都是教学难点。如果能够分别制成视频,只消三五分钟,学生于反复演示中反复揣摩,反复理解中反复实践,基本便可完成“动作”升华为“技能”的学习过程。再拿中锋、侧锋、藏锋、回锋来说,由“概念”而“技能”,更是教学难点。如可“照方吃药”,大概也能迎刃而解。其实,这种教学方式还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思想。老师只要坚持与学生同步学习,实现书法水平和教学能力“双”提高,其实这样做可能比几次培训更实际,更有效。
当然,书法教学的内容很多,描、摹、临、写,也都属于越基本越难教的范畴。其中,“难”就难在一方面演示往往瞬间即逝,一方面讲述往往生涩抽象,它们彼此互动很难做到完美。视频则不然,它不仅具有精准、生动的特质,同时具备便捷、灵活的优势,所以更加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微视频”进入生活以后,这种特质和优势又得到再度“放大”:谁教得好就请谁“上镜”,谁拍得好就让谁“制片”。资源共享一旦成为“习惯”,保证开课还有何愁。假如师生一起加入书法教学的“朋友圈”,这些微视频不光课堂可以对照学习,回家还能反复播放,直到看懂、练到为止,可能这就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教学模式。假如这种信息化主导下的校本教研活动能够扩大开来,加强校际合作,乃至“片际”或“区际”合作,还能让那些为数不多但还专业的书法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可能这就是一种引导教师专业成长的创新发展模式。假如按照教学节点重构教学体系,再能把这些微视频作为“微课”,归成“堆儿”,穿成“串儿”,极有可能逐步积累一套完整的“电子教材”,而且这套“电子教材”还会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之下不断得到修订和完善。可能这就是一种改进书法教材建设的创新设计模式。此时,传统的“纸介”教材难免相形见绌:文字描述再详尽,图片示意再入微,也不如“电子教材”能够“直给”好用得多。
话说回来,书法教育毕竟不只限于课堂教学,对于学校来说,应该还包括课下练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环境文化、学校特色、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咱们在开发“微课”资源的基础上,再设法开发“慕课”资源,还可以使书法教育的内容更具选择性。比如,解读常识、典故的动漫片,述说书体、流派的科教片等,网上下载也好,自己创编也罢,都可同时供学校、家庭、社会选择分享,以此丰富书法教学、发展学生特长、指导亲子学习、服务社区居民。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当前“三通两平台”建设正在全面提速,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已经凸显出来。学校层面书法教育的视频开发虽然刚刚起步,或是刚刚思考,但是如果积极融入这项“建设”之中,那么信息化必然会按下书法教育的“快进键”,由此生发的革命性影响肯定难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