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生态特征与创新重点选择

2015-02-12 18:45陆岷峰史丽霞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常态金融生态

陆岷峰,史丽霞

(1.江苏银行总行,江苏南京 210005)

(2.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生态特征与创新重点选择

陆岷峰1,史丽霞2

(1.江苏银行总行,江苏南京210005)

(2.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金融生态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经济生态的一些共有特征,但当前的金融生态新常态并不完全与当今经济新常态影响因素和特征相耦合,互联网金融是影响当前金融生态并形成金融新常态的主要变量因素,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生态新常态又有了独有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金融生态新常态背景下金融创新的方向与重点,通过金融创新的驱动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金融生态;新常态;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

一、引言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经济环境的走势必将影响金融系统的运行,金融系统的健康运行又会反过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若要准确把控经济发展走势,必须以保障金融系统的良性有序运转为前提。金融系统作为一种极为纷繁复杂的组织系统,它具有内在逻辑性和发展规律性等多种群体生态学特征,周小川(2004)将生态概念与金融相结合,在我国较早地提出了“金融生态”这一概念。徐诺金(2005)将金融生态概括为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因此,将一个纷繁复杂的金融系统称之为金融生态系统的表述更为贴切。依附于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类似于经济新常态下所呈现出的各种特征,我国金融生态系统也不断表现出多种不同以往的全新特征,主要表现在金融业增长速度放缓、金融结构转变和金融监管环境日趋严格等方面。经济新常态与金融新常态二者相伴相生,应对新常态要求,要求经济发展逐渐从原有投资驱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而技术创新离不开金融创新支持,金融创新的升级与深入将成为应对经济与金融新常态的双向利器。特别是目前互联网不断深入金融领域,对原有金融运行模式已产生了极其猛烈的冲击,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融入互联网金融元素成为金融部门的明智之举。从明晰金融生态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出发,并在此基础上嵌入互联网金融对其的影响分析,试图为金融部门在应对金融新常态过程中的金融创新方向提供有效参考。

二、文献综述

1.关于金融生态概念的界定

金融生态一词是借鉴生物学中生态系统一词衍生而来。白钦先(2001)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描述。他认为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和效率状态则构成一国经济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对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社会经济扩大资源基数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杨子强(2005)给出了金融生态环境广义与狭义两种界定。狭义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和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广义而言,是指一切与金融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并且认为正是金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链。但金融生态与金融生态环境并不等价。梁隆斌(2014)便指出金融生态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它不仅包括金融生态环境,而且还包括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调节等。徐诺金(2005)和李扬等(2005)给出了关于金融生态较为准确的定义。李扬等(2005)认为金融体系的运行不仅涉及其赖以活动之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制等基本环境要素,还涉及这种环境的具体构成及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个金融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无论是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变还是金融生态主体受到冲击,亦或是金融生态调节模型发生改变,都会影响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当这些冲击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打破原有金融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呈现出新特征,但最终会在系统内外部力量各种对抗与调节中呈现出新的均衡金融生态系统。

2.关于金融新常态与金融创新方面的论述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提法已经得到普遍共识,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新常态一词也逐渐在学者中有所谈及。李仁杰(2014)便认为经济的新常态必然催生出金融的新常态,我国金融的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金融业的增长速度将逐步回归正常;第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与金融的转型发展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第三,金融的各项基础条件将不断改进并完善,金融监管环境将日趋严格。郭田勇(2014)提出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面临改革,体现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银行业战略转型两个方面。杨其广(2015)指出定向调控、创新服务是金融新常态的显著特征。经济新常态时期的到来,经济结构正在全面调整,经济正在寻求新的增长点。面对这个特殊时期,要跨过这个“坎”,创新驱动是关键,其中创新不仅包括科技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李丛文(2015)提出在新常态下,技术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带动金融创新,可以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最终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存在着耦合协同关系,金融的科技创新体现为金融创新。

Tufano(2003)指出金融创新泛指新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创生与扩散,一般分为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流程创新两大类。刘惠好和周志刚(2014)将金融创新划分为金融部门的自我创新、依赖于研发部门的金融创新和高度依赖技术进步的金融创新三种类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金融创新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非传统金融机构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手段涉足金融创新领域,催生出来势凶猛的互联网金融浪潮,向传统金融机构提出了严峻挑战。王曙光和张春霞(2014)认为金融与互联网的联姻引发了诸多商业模式变革和服务模式创新,直接推动了金融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催生了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业态。这意味着随着现代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复杂程度日益加强,金融创新越来越依赖于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支持。在金融生态步入新常态,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使金融未来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特点,且这些特点将长期存在,构成了金融生态的新特征、新常态。因此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指引金融创新方向将对成功适应金融新常态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三、互联网金融是影响金融生态、形成金融新常态的主要变革力量

1.互联网金融打破了银行业对金融的垄断

作为金融业最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的银行业,一直以来以高利润、行业垄断和专注服务大客户等的“贵族”特征为人们所知。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非金融企业可以进入金融领域,服务更广大的客户群体,更加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逐渐打破了传统金融的“贵族”特性,催生了“自下而上”的金融内生化与平民化力量,有利于实现金融普惠。银行长久以来的垄断地位还体现在对信息的垄断地位上,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海量信息进行整合、深度分析,在某种程度突破了银行长久以来的信息垄断。互联网金融中的重头戏P2P网贷平台的兴起便是这一垄断被突破最好的代表。从2011年开始,我国P2P网贷市场规模极速增长,2014年P2P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012.6亿元人民币,虽然还未与银行存贷款业务规模相抗衡,但其发展势头已得到银行业的极大关注,部分银行推出了银行系P2P平台等模式等进行应对。在互联网金融这一外部冲击下,迫使金融生态环境发生了突变,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已被打破,各个金融主体正在进行着自我调节与升级,金融生态系统正在孕育着新的平衡。

2.互联网金融促进金融脱媒

传统银行在金融服务过程中充当着媒介的作用,长期以来巨大存贷利差严重脱离市场规律,成为银行业长期以来获取高额利润的主要手段。互联网金融为借贷双方搭建交易平台,资金借方报价,贷方依据借款规模、风险等因素自主选择贷款对象,这样便实现了交易的完全市场化,真实反映了市场供求双方的价格偏好,促进了直接金融的开展。互联网金融对市场资源进行了有效的配置,使企业不再只能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借款变得愈发便利,互联网借贷、众筹等模式正不断推高直接融资占比。此外,支付结算业务作为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支付结算业务中第三方支付占据了主导地位,第三方支付企业通过各类产品与业务创新,正在对银行传统支付结算业务产生巨大冲击。2014年2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交易额规模达到16,353亿元人民币。其中,支付宝钱包在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其他参与机构占比微弱,中国银联仅占有0.48%左右的市场份额。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速了金融脱媒的步伐,打破原有金融生态的现状,金融主体面临如何应对金融去媒介的严峻挑战。

3.互联网金融促进利率市场化

McKinnon(1973)和Shaw(1973)认为金融抑制是指一国的金融环境和市场不完善,金融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金融抑制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Bai等(1999)认为金融抑制的主要形式包括存贷款利率限制和资本账户管制。我国的金融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处于金融抑制的环境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结构的提升与完善,利率市场化进程从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建立到2013年7月贷款利率全面市场化以来不断推进,存款利率也面临着全面放开。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存贷利差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模式即将用之殆尽,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又进一步加速了利率市场化步伐。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借贷双方在透明的环境下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交易,运用市场自我价格发现的机制,交易价格客观反映了供求双方的价格偏好,利率可以完全实现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大大加速了利率市场化对金融生态环境影响的进程,也成为未来金融生态系统的新常态。

4.互联网金融塑造全新金融监管格局

风险控制不仅是金融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互联网金融的着重关注点。金融风险一方面需要金融部门自身建立的完善风险控制体系来有效降低,更需要监管部门从立法角度的强制性监管要求的参与。金融监管部门便是金融生态系统中一大重要构成主体,它扮演着金融系统中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角色。在业务风险上,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无本质差别,但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的有效结合,因而在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上对传统金融风险进行了扩充。互联网金融常常同时涉及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多个领域,同时,还触及网络安全等非金融领域风险监管。因此,原有的监管格局已不再适应当前金融发展需要,这就要求监管部门重塑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格局,建立有效的市场信用和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等,出台严格的信用风险识别机制和程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监管,谨防金融系统性风险。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生态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分析

1.金融竞争与生存手段更加依赖于信息处理与创新能力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使简单粗放的盈利模式已无法轻易获得高昂利润。金融机构在竞争过程中更加依赖于对重要信息的掌握与处理和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能力。

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获取将通过三种基本手段进行:一是对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二是搜索引擎对信息的组织、排序和检索,能缓解信息超载问题,有针对性地满足信息需求。搜索引擎与社交网络融合是一个趋势,本质是利用社交网络蕴含的关系数据进行信息筛选;三是云计算技术保障海量信息高速处理能力。因此,未来金融生态将呈现出对信息获取与处理激烈竞争,三种基本手段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在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能力提升上,互联网金融起到很好的典范作用。通过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互补,未来金融生态系统结构将更加合理,金融创新将成为金融系统不竭动力的源泉。

2.银行客户群体逐渐从优质大客户向长尾客户扩散

互联网金融能够在短时间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离不开其抓住了大批闲散客户的需求与资金。这也是长尾理论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传统“二八”定律的颠覆,即将众多细微市场力量汇聚在一起足可产生与主流相匹配的市场能量。互联网金融从长尾客户中取得的成功,也开始在金融行业特别是“二八”定律观念明显的银行业得到共识。传统银行业逐渐从只关注20%的共性需求(优质大客户)向关注80%个性需求(长尾客户)进行转变,是我国金融生态系统正逐渐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型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金融在金融领域的重要体现。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的主体并不局限于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金融机构,而是拥有这些精神的金融都可称之为互联网金融。

3.银行管理模式转型取决于互联网金融运用的力度

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原有金融主体的管理模式必将存在着与新的环境要求不适应之处。组织和管理模式上的转型创新也是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对于金融业中管理模式最为复杂的银行业而言,其现有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的合理性等已受到质疑。互联网金融以扁平简洁的组织结构和高效的市场反应机制赢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而反观传统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以“总行—分行—支行”的形式为主。目前这种组织结构已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管理层冗余、管理跨度大、部门间职能划分不明确、沟通渠道不畅和沟通成本高等问题。运用扁平化思维对组织结构进行精简与优化将是提高经营决策的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和用户群体的年轻化,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客户将会选择通过互联网等移动终端完成大多数日常业务指令。传统银行组织结构中的分行、支行网点业务将被互联网所分流,从成本与效率的角度考虑,支、分行网点无疑面临着缩减与转型,银行组织结构将趋于扁平化。因此,互联网金融的运用使银行在管理经营上获得了诸多便利,更多地将原有经营业务与组织管理加入互联网元素,能够有效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4.金融行业迎来互联互通跨界经营新时代

互联网金融凭借其交易便捷、成本低和范围广等特性,将更容易实现金融的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时代,不仅体现出各项金融服务之间的互联互通、国内与国际金融服务的有效对接,还表现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细分金融行业之间的跨界经营。各项金融服务的互联互通表现在金融主体所提供的服务更加综合化、全面化,在行业结构中便表现多种金融行业间的跨界混业经营。金融行业混业经营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更是互联网金融冲击下金融业的必然选择。互联网时代,技术的进步促使行业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跨界混业经营将允许银行中的资金可以迅速流向具有资金需求的其他金融行业,使金融市场对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配置。目前,国内已存在一批混业跨界经营的金融集团雏形,但细致程度与跨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跨界经营的放开程度并不局限于现有大型金融机构,民间资本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可以涉足证券期货等金融行业。为此,2014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鼓励民间资本多元化投资经营的基础文件。金融生态系统迎来了互联互通跨界经营的新时代。

5.科技投入—产出模式成为金融行业主流盈利模式

经济新常态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对应金融新常态,金融业新的盈利增长点应该以金融创新为基石。金融创新将成为未来金融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持续积累的过程,在这一漫长过程离不开大量的科技投入。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或搜索引擎等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离不开大量技术研发的投入。金融业在资金与人才运用上往往具有比较优势,加强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开发以满足更多用户不同的需求。将科技投入与金融产品和服务挂钩,通过将不断的金融创新作为获利的根本源泉,是金融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的必然要求。

五、金融生态新常态背景下金融创新方向与重点的选择

1.将金融创新不断融入互联网金融元素

金融业的发展早已离不开科技,科技实力的强弱决定了创新发展能力的高低。随着客户行为习惯的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主体与客户的关系模式、提供服务的方式以及设计满足客户的金融产品越来越需要科技的支撑。这也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强风险管控,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在创新过程中不断融入互联网元素,成为金融创新最重要的着眼点。

(1)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技术的革新颠覆了传统金融的模式,使银行业不断地走向脱媒,考虑利用互联网拓展服务渠道,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谢平、邹传伟,2012)。商业银行既可以直接建立直销银行、P2P平台等网贷类业务,也可以利用存量优势,植入互联网技术来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进行业务创新,而后者成为了金融主体植入互联网金融的首选。以银行部门为例,其不仅不断推出自身理财产品,还以银行门户平台销售理财产品和代理其他金融产品。投资者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提供的“搜索+比价”功能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将贷款初审、金融顾问等传统金融服务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相结合,在实现网上虚拟交易的同时,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在线金融服务。

(2)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该平台,金融主体不仅能够按市场化原则彼此进行资金调剂,使资金能够得到合理化的运用,还能够实现对理财产品的网上销售、贷款保险等产品的网上认购。在降低金融主体经营风险的同时,还能吸收新兴投资者,拓展业务领域。

(3)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智能化。大数据分析可以用来分析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投资偏好、挖掘客户需求,进而细分出目标客户群,也可以用于金融产品的创新设计、风险监测分析、营销效果评测等,还能够对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状况和各部门的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便于内部风险管控和绩效考核。云计算将互联网、移动终端和物联网融合到一起,实现金融信息化融资的透明化、贷款的统一化、支付的虚拟化。

2.组织管理模式上的金融创新高效提高银行经营效率

管理模式的创新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传统经营管理模式进行重新设计,以提高经营和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是针对创新项目的管理模式创新。

(1)集约化经营,重新规划网店。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一些营业网点呈现出分布不合理、过于集中的特点,另一些可能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倾向使得经济业务往来不断增加,而商业银行的支行网点却没有布局到。所以商业银行应该重新统筹规划自己的经营网点,在有些方面应该以总行或分行下设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专项业务,提高经营效率。

(2)扁平化管理结构。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历史的原因呈现出分地域分布、垂直管理结构中层级过多、业务层层审批需要走许多流程的特点,进而导致了办事效率低下,监管重复等问题。随着经营管理经验的积累,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建立一些业务专项部门,每一部门有独立审批和风险管理权限,使得管理结构扁平化,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

3.树立专利保护理念和人才培育战略

国际经验表明,拥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才能激励以创新驱动打破原有不健全的市场。我国当前有自主品牌的大企业不到40%,申请专利的企业则不到1%,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也只有万分之三。尤其是银行领域,对创新行为和结果的保护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除了银行间直接侵权,还有银行间的技术骨干和高管跳槽频繁,这些都严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高水平创新投资的积极性。只有国家银监局以及专利申请部门联合制定保护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专利,商业银行积极为自己的创新产品和业务申请专利保护,才能够避免因为人员流动而损失创新成果发生,进而通过专利垄断刺激商业银行去寻求创新。

作为发展迅速、需要极强专业金融领域知识的商业银行必须与大学建立联合培养和员工继续深造的机制;必须突破本地化的局限,广泛地吸收全球的高端金融人才,通过高端学习沟通平台的搭建,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与互联网思维能力的高端人才。

4.加强对金融创新文化的培育

金融创新发展战略需要创新文化的支持,为了具有创造性生命力,作为服务业的金融部门应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在全行上下培育“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创新文化,将创新思维、理念融入到服务之中,营造“上下一致”的创新文化氛围。

六、结论与建议

经济新常态构成了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具体到每个行业都有其新常态的特征,金融行业也不例外,经济新常态主要是从发展速度、结构和动力来描述的,影响因素也不同,而金融生态的新常态除了拥有产生经济新常态的一般影响外,互联网金融则是构建金融生态新常态的根本性因素,一定意义上说,有没有经济新常态,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生态的新常态必然形成,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生态新常态的影响及金融生态新常态的分析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准确把握金融生态新常态的特征,对于科学地选择金融创新的方向与重点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有效的创新将会成为金融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形成一个利于经济良性发展的生态链。

[1]白钦先等.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郭田勇.新常态下的经济政策与金融改革[J].甘肃金融,2014,(12):14-15.

[3]李丛文.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新常态分析视角[J].现代财经,2015,(2):13-24.

[4]李仁杰.新常态下银行的经营转型[J].中国金融,2014,(20):16-18.

[5]李扬,王国刚,刘煜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梁隆斌.金融生态文献综述[J].经济视角(下),2013,(5):101-103.

[7]刘惠好,周志刚.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协同演进:理论与实践[J].武汉金融,2014,(03)20-23.

[8]王曙光,张春霞.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J].长白学刊,2014,(1):80-87.

[9]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35-45.

[10]杨其广.用新常态开拓金融新格局[J].中国金融,2015,(1):10.

[11]杨子强.商业银行要重视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N].金融时报,2005-01-11.

[12]周小川.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7.

[13]Bai,C.,Li,D.,Qian,Y.and Wang,Y.Anonymous.Bankingand FinancialRepressionHowDoesChina’sReformLimit Government Predation without Reducing Its Revenue[Z].CEPR Discussion Paper,1999.

[14]Mckinnon,I.R.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

[15]Shaw,E.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16]Tufano,P.Financial Innovation[M].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Finance.Amsterdam:Elsevier North-Holland,2003.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Financial Financial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Key Choice Research Innovation

LU Min-feng1,SHI Li-xia2
(1.Bank of Jiangsu,Nanjing 210005,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jing 210046,China)

Financial ecology reflect to some common features of economic ecology in some extent,but the current financial ecology is not entirely new normal with today’s new normal economic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coupled,Internet banking is the ecological impact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and form new normal major financial variable factors,the financial background of the financial ecology in the Internet have a unique new normal characteristics,and th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focu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direction of the new normal background ecology,and promote overall social and economic driving fast through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financial ecology;new normal;characteristics;financial innovation;internet finance

[中国分类号]F324.5 A

1009-6566(2015)06-0082-06

2015-04-07

1.陆岷峰(1962—),男,江苏金湖人,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博士后,江苏银行总行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

2.史丽霞(1991—),女,天津人,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常态金融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