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远兴
(中共庆阳市委党校,甘肃 庆阳 74500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就非常注意密切联系群众,由此群众工作成为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重要工作之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领导广大军民对武装革命、政权建设等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探索,为党的群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揭示并总结党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团结、发动、组织群众的基本经验,对于做好当前群众工作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习近平讲:“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广泛而有效的政治文化宣传,是一个党获得的群众支持、团结群众的主要手段。
为了使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陕甘边区党和政府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张贴标语、走街串巷、深入院落等形式,宣传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为穷苦百姓谋利益的人民子弟兵,宣传红军的纪律和党的民族政策。用具体生动的事例说明红军不害百姓不抓兵,不抢财物不打人,专打土豪和劣绅,济苦安贫,使天下穷人有地可种,号召军民团结起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前,习仲勋、张策等来到南梁地区,积极开展党、政、军工作,挨家挨户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宣传南方苏区革命的大好形势,讲地主的剥削和压迫,讲军阀和民团的暴行,大大地启发了广大农民的阶级觉悟和革命思想。
陕甘边区党政军组织在发布政治、军事、经济等政策和法令的同时,也发布了文化方面的政策和法令,明确了边区的文化教育政策主要是兴办列宁小学,推动农村青少年教育。为办好普通教育,边区政府委派文化委员长蔡子伟负责筹办陕甘边根据地的红色学校——列宁小学。刘志丹、习仲勋、蔡子伟等根据地领导不仅以身作则,亲临学校讲课、作报告,传播革命理念,宣传斗争形势,而且关心学校的具体建设工作。列宁小学将教授学生知识与宣传革命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培养莘莘学子与唤醒群众的革命觉悟密切地统一起来。同时,苏维埃政府还在机关、部队以及一些有条件的村庄开展“列宁文化运动”,建立列宁俱乐部,组织“列宁会”,开展识字等文化活动。为了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团结教育人民,陕甘边区特委和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分别创办了《布尔什维克的生活》和《红色西北》等刊物,宣扬马列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发展教育,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苏维埃政府还发动群众,开展了以“劝破除迷信、劝戒赌博、劝戒鸦片烟、劝禁止买卖婚姻、劝妇女放足、劝男子剪辫子”为内容的“六劝”活动,试图用新思想、新文化教育群众,引导他们打破陈规陋俗,从封建思想的枷锁中解放出来。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丰富了军民文艺生活,密切了军民关系,为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不仅是中国历代官场奉行的美好德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所推崇的道德准则。
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刘志丹和习仲勋等革命领导人都是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的楷模。苏维埃政府领导干部艰苦奋斗、廉洁执政、密切联系群众的清正作风,在南梁山区开创了一代新风,使党和政府在最初阶段就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虽然条件艰苦,生活清贫,但在物质待遇方面,大家总是互相谦让,互相体贴,关系十分融洽,谁也没有特权思想和特殊化表现,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陕甘边区党组织将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作为头等大事,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一是领导带廉。由于国民党的残酷“围剿”和经济封锁,陕甘边根据地条件很艰苦,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坚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二是制度保廉。1934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立即把惩治贪官污吏、树立廉洁政风列为重要内容,并制定了严格的法规。三是整顿促廉。1933年3月,陕甘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后,红二十六军党委立即开展了阶级教育、纪律教育和廉政教育,对游击队和红军队伍进行政治上、组织上、纪律上的整顿,遣散了一批纪律涣散、成分不纯的人员,扭转了游击队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推进了思想建设和廉政建设的深入。这些制度使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良好社会局面,老百姓纷纷奔走相告:“共产党就是和国民党不一样。”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证明,政治清明是保持党政机关廉洁奉公的重要保证,可以减少乃至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因此南梁苏维埃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制度来监督干部,保证了干部的政治清明,推动了执政党廉洁建设的发展。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后,刘志丹同志对部队的纪律要求也非常严格,凡是吃了老百姓的米、面等,必须付钱,即使群众不在家,也得将钱留在容易看得见的地方。对于领导干部要求更为严格,犯了纪律,有了错误,都要施以相应的处分,而且加重治罪。“高岗犯过错误,就曾受到撤职处分”[1]。这使党政工作人员中的贪污腐化现象被杜绝,既规范了干部的行为,也保护了人民的利益。从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到各区、乡的干部,都做到了廉洁奉公,受到了群众普遍的赞扬和拥护。
陕甘边根据地革命军民领导人处处想着人民,正是因为对群众有浓厚的感情。
权为谁用,是共产党人同其他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群众生产,刘志丹曾对习仲勋说:“打仗为了和平,有了和平环境,就要建设,就要帮助农民搞好生产。”[2]边区政府成立以后,从人民群众的最紧迫的需要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建设和发展苏区经济的政策法令,显著改善了根据地军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行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权力的角度出发,鼓励发动群众参与选举,参与执政。群众代表在政权建设中担任重要职务,参加政权建设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有着坚定不移的执政为民、为民执政的理念,陕甘边根据地才能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的多次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3]。
情系群众,亲民为民的好作风,这是陕甘边根据地好作风的核心。在革命斗争中,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在工作上依靠群众、权益上维护群众、生活上帮助群众。谢子长是爱民如子的模范,他经常告诫战士:“我们是老百姓的儿子,如果打骂老百姓,就是败家子、丧家犬,我们就要失败。”在南梁根据地初创时期,受敌人造谣欺骗,一些群众害怕红军。一天,刘志丹率红军来到一个村里,群众都吓跑了,刘志丹他们就以实际行动消除谣言。秋毫无犯,用了老百姓的东西,都折算成钱;帮助群众割稻谷,捆稻草;晚上在外宿营,不惊扰村民;离开时,把驻地打扫干净。习仲勋经常深入农村,调查农村情况,因此他深切“懂得群众的情绪、习惯和需要。他是站在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来解决群众的问题,总是把群众的事情看作是自己的事情,而又设身处地地替他们设想,设想怎样才是对的,尤其设想怎样对群众有好处,而没有丝毫的主观主义气味”。所以,他能和群众真正打成一片,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和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军爱民,民拥军的格局在根据地得以形成以后,群众见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如见到亲人一般。
在陕甘边革命实践中,革命领导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追求。除了党和群众的利益,没有任何个人的特殊利益。1932年,陕甘游击队发布公告,宣布自己的根本任务,首要一条就是本军是贫苦工农自己的武装力量。部队每到一地宿营,刘志丹都要找当地群众问话,了解当地的社会情况和群众要求。刘志丹经常教育部队严格执行群众纪律,每到一处村庄要把老百姓的地打扫得千干净净的,吃了饭要把碗洗得净净的,水缸担得满满的,吃了老百姓的粮要统计出米多少、面多少,开个条条把钱放在碗里,藏在“灶君爷”怀里。谢子长常说,我是老百姓的儿子,我们不论走到哪里,时刻不要忘记了老百姓,都要爱护他们,革命就是为了老百姓。习仲勋在南梁担任苏维埃政府主席时,始终把边区的群众工作放在第一位,经常深入农村,走街串户,访贫问苦,认真考察群众之所需,积极解群众之所难。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政策导向,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政治经济和衣食住行等生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进一步深化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对广大人民的庄严承诺。1934年l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宣告成立。随后,各县陆续建立了革命政权。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是党在陕甘边区进行民主政治的有益尝试。苏维埃政权给予一切过去被剥削被压迫的民众以完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民群众从民主制度中首次表达自主的意愿,首次掌握自己的政治命运,首次成为自己的主人。同时,苏维埃各级政府实施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吸收工农群众参加并管理自己的政权,极大地增强了陕甘边区人民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各级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获得新生的人民群众热爱自己的政权,积极保卫自己的政权,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由此得到迅速发展。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开展土地革命,铲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创建和发展中,始终坚持实行土地革命,在南梁政府建立之前,根据地就开展了以打土豪、分浮财、废除地主债权为内容的土地革命斗争。南梁政府建立后,按照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和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决议案》的精神,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土地革命的政策和法令,组织和发动根据地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以分配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斗争。通过开展土地革命,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消灭了千百年来存在的封建剥削制度,解决了农民对土地最迫切的要求,充分调动了他们的革命积极性,使他们把自己的切身利益与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密切联系起来,踊跃参加革命武装,积极支持革命战争,为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群众基础。
陕甘边区的党组织和政府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关心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疾苦,切实解决群众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部队和政府机关的经费相当困难,人民群众负担比较重。为度过难关,中共陕甘边区特委、政府和军委的工作人员,一律实行供给制,干部战士一律平等。为了减轻群众负担,政府在向敌人夺取的同时,号召党政军机关经营红军公田、兴办小牧场、种粮种菜、养猪养羊,补充红军和机关所需。打土豪或缴获敌人的财物,除留给政府一部分外,其余全部分配给贫苦农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还发动、依靠人民的力量,兴办合作社,发展农副业生产,努力改善农民的生活。例如,“当时,军队和干部买鞋的人很多,集市供不应求,后来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群众发布让做鞋,并规定了合理的手续费,群众都抢着做”[4]。这些经济措施,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革命的积极性,使他们把自己的切身利益与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密切联系起来,踊跃参加革命武装,积极支持革命战争,为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群众基础。
陕甘一带相当闭塞,外地人很难进入扎根。因此,本地人做群众工作有着天然的优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刘志丹、习仲勋等都是陕甘人,他们熟悉了解当地风俗人情,很容易把握群众心理,得到群众的认可与信任。刘志丹“每到一地,就访贫问苦,坐在炕头地角,找人拉话,了解民情。哪些村子有几孔窑洞,有几口铁锅,他都记得很清楚。因此行军打仗,从不用向导,人们都称他是‘活地图’。”[5]习仲勋也是“一村一村做调查研究,一家一户做群众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制定合适的政策。他们长期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有着丰富的群众动员经验,像习仲勋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参加农民运动,曾在三原、耀县、富平等地宣传组织群众,组织农会[6]。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刘志丹和习仲勋为代表,有一个扎实开展群众工作的本地干部群体,成为群众动员的可靠柱石。
陕甘边根据地的群众动员,一开始便着眼于建立新的北方根据地,因此单靠个别党员的长期秘密宣传和活动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要广泛地发动群众、帮助并领导群众的自发斗争,都必须依靠红军的正规军事武装。尤其在陕甘边这种军阀、民团、土匪等各种军事力量混杂的地区,军事实力是党和红军赢得话语权的根本依靠。陕甘边在寺村塬和照金时期,由于军事武装力量的相对弱小,限制了进行群众动员的深度和广度;直到军事力量慢慢成长起来,群众动员才得到大规模的开展。习仲勋、张策等在南梁初步开展群众工作时,首先依靠红四十二师扫清附近的反动武装,再开展宣传工作。然后迅速成立、壮大当地游击队,以保障主力红军不在时群众不会遭致地主、民团等残余的反动武装报复。整个陕甘边时期,国民党的“围剿”、各地民团土匪的进攻一直没有断过,没有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作为依靠是不可想象的。而通过三个时期的对比也可以看到,群众动员成果丰硕的时期恰恰是红军军事力量相对强大的时期。
综上所述,党在陕甘边时期群众工作的经验启示我们,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关系到党的兴旺发达和生死存亡。在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时,既要为民造福又要清正廉洁,既要立党为公又要执政为民,既要宣传动员群众又要组织群众,既要关心群众生活又要注意工作方法。只有不断巩固和扩大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的执政基础和长期执政才有根本的保证。
[1]贾巨川.习仲勋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82.
[2]习仲勋.难忘的教诲——纪念刘志丹同志九十诞辰[N].人民日报,1993-10-24.
[3]缅怀民族英雄刘志丹——不朽传奇[N].解放军报,2003-10-14.
[4]刘凤阁,任愚公.红二十六军与陕甘边苏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415.
[5]习仲勋.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回忆刘志丹同志[N].人民日报,1979-10-16.
[6]王新生.习仲勋与照金[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