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沈惟维 汪群
(1.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2.中国人民银行铜陵市中心支行,安徽铜陵244000)
农村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
——以铜陵市为例
张艳1沈惟维2汪群1
(1.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2.中国人民银行铜陵市中心支行,安徽铜陵244000)
农村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以铜陵市辖内两家农商行为例,详细剖析目前铜陵市农村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铜陵市2007年以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与经济结构性因素和经济金融增长性因素的关系,最后从维护辖区的金融稳定出发,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农村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防范;金融稳定;风险控制
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光荣使命。但目前农村金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创新、服务水平较低、风险较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尤为迫切。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农村金融创新必须扎根于支持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必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如民生金融、小微金融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金融服务、产品、流程以及组织结构的一整套创新,并在这一基点上不断提升公司法人治理、经营管理能力以及金融风险控制水平。
(一)金融创新与风险情况
铜陵市辖内目前有两家农商行,铜陵农商行和皖江农商行,是支持“三农”方面的主力军。2014年两家农商行在支持“三农”方面继续延续了较稳定的增长速度。截至2014年12月末,铜陵市两家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494786万元,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为56.11%。近五年,涉农贷款余额从2010年末的164062万元,增长到2014年末的494876万元,增幅达201.64%。
1.产品和业务创新
为更好的服务农村实体经济,两家农商行大力推进融资渠道多元化,积极创新业务品种。如积极拓展动产质押贷款、积极开办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等票据融资业务、手机银行、易贷卡、金农便民宝、小微企业互助资金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
2.流程创新
一是制定了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从政策研究、制度制定、授信和用信审查审批、贷款管理、不良资产管理、中介合作、组织培训、系统维护、统计工作、档案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确保职责分明,工作流程顺畅、高效。二是完善了信贷业务流程。从受理、评级授信、用信、合同签订、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到不良贷款处置每一步都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通过设定流程实现工作的标准化和程序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成立专职审批中心和派驻独立审批人。通过实行专职审批制度,同时明确规范审批时效,落实合规经营。四是根据行业、信贷产品进行梳理,尤其是当地具有特色的行业,在充分进行后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套流水线性的审批流程。通过对业务审批流程进行简化,加快贷款审查审批速度,提高“三农”服务效率,更好满足“三农”资金需求。
3.完善服务体系,加强机构组织创新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
建立了健全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等组织架构及议事规则,实行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分离,形成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的新型法人治理结构,有力强化了“支农”工作的指导力度。
(2)成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
铜陵农商行在2014年将小微企业贷款下放至支行办理,全面推广“信贷工厂”服务模式,安排专人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使小微企业授信业务标准化、流程化和批量化,力争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营化”、“专业化”,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时成立两家小微企业营销专业支行,为小微企业提供特色服务。进一步完善了包括信贷受理范围、信贷流程图、利率定价表、服务时限及监督方式等要素。设置了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登记簿、接受客户贷款咨询和申请登记,实行并实现首问负责制。
4.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建设,努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一是将涉及到各种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控制和管理,并针对不同的风险种类采取不同的改进措施。二是稳步推进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项目建设工作。三是坚持制度覆盖业务的原则,加快制度梳理和完善,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四是不断优化操作流程,提高操作风险防控能力。五是不断加强信用风险管控,努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二)两家农商行金融风险的计量分析
从目前已有数据出发,同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两家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作为因变量(记作Y),选取农业占GDP比重(记作X1)、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记作X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记作X3)、通货膨胀率(记作X4)、GDP增长率(记作X5)、贷款增长率(记作X6)、两家农商行资产收益率(记作X7)等作为自变量。数据来源:两家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两家农商行资产收益率为辖区两家农商行提供数据汇总,其他数据来源于铜陵市统计年鉴2007-2014。
模型设定:Y=F(X1,X2,X3,X4,X5,X6,X7,c),其中c为常数。
回归结果为:
Y=5.2067X1-0.7274X2-0.6111X3+0.2574X4+ 0.1313X5+0.2391X6-9.1654X7+0.4248,其中模型的R2为1,模型拟合的很好。根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影响辖区不良贷款率的主要因素是法人机构的资产收益率,也即经营管理水平,其每提升1%,能相应降低不良贷款率9.1654个百分点;其次是农业占GDP比重,其每上升1%,能使不良贷款率上升5.206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能使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0.7274、0.6111个百分点;而通货膨胀率、GDP增长率以及贷款增长率对不良贷款率有一定的贡献,这是因为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显然对经济影响为负,造成部分贷款实际利率偏高,最终形成不良,另外也说明我市GDP增长方式相对粗放,单位贷款中形成不良的概率较大。
(一)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目前,铜陵市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产品单一且趋同现象严重。铜陵市农村金融市场信贷品种单一,多年来主要以农户小额贷款、联保贷款、农户抵质押贷款等业务品种为主,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需求。
(二)缺乏创新人才
金融产品的创新,人力资本是关键,特别是金融工程、投资理财、信息科技、会计法律等方面高素质优秀人才。目前,铜陵市金融机构尚未真正形成金融人才集聚优势和人才高地,各类产品创新开发人才储备不足,自主研发创新的能力不强,这就使得目前商业银行产品创新雷同度较高。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三)金融产品创新宣传不到位
目前,铜陵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缺少一种广告意识和商业运作技巧,多数金融新业务只注重通过客户经理向客户推销,却不善于运用覆盖面更为广泛的广告、营销等沟通手段。市区的黄金广告位、公交车、户外墙报、展报等均少有银行产品的宣传和推销。不少新产品服务功能多,应用范围广,方便灵活,但因金融机构对其宣传不够,导致不能被客户所接受,极大降低了产品创新的效果。
(四)农村金融创新面临特质性风险
这主要包括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农产品的同质性、季节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的风险;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借款人发生大病、意外等造成还款能力不足导致的风险;由于农村征信系统尚不完善,信用环境较差,无法有效约束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加之农民信用意识不强、不愿理性还款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农村金融创新的特质性风险如果控制不利,会对企业、农户、金融机构甚至整个农村经济金融的健康运行带来较大影响。
(一)优化渠道与产品设计,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一是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区域性金融机构,需要优化渠道,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二是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需要根据农村经济的特点,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三是结合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情况,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如农产品生产上,推出“公司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融资模式,在农产品加工上,提供“上游企业+核心企业+下游企业”的资金供应模式,在农产品流通上,可采用链式贷款。同时,加强流通环节以及农产品品牌方面的金融产品创新,尝试动产质押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四是重点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和信用担保三方面构建农业龙头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带动增加农村金融资源投入,并根据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等发展需要,在农家乐、农家旅馆、农民住房建设、农民创业等方面大力创新农村个人金融产品特别是个人贷款产品,改造农村建设资金环境。
(二)建立创新人才队伍,完善信息反馈机制
创新必须依靠专业性人才。市场工作人员虽掌握了大量的需求信息,但由于受技术条件和权限制约,创新研究能力不足。因此,要建立协调一致的研发机制,市场工作人员与研发人员共同推动金融创新,形成上下联动的创新队伍和通畅的信息反馈机制。
(三)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宣传力度,提升产品创新效果
一是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如报刊杂志、电视广告、宣传折页、公交车广告位、户外墙报等。二是定期组织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下乡宣传活动。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组织开展金融知识和产品宣传下乡活动,了解农村金融需求,实现良性互动。三是加快推进多功能乡村金融服务站建设,及时进行金融知识、产品创新宣传。
(四)不断推动农村信用文化和风险文化的建设,优化金融创新软环境
一是要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与风险文化的发展,不断强化信用和风险的观念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来培养和树立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意识,在执行和操作层面让守信的人得到好处,如优先授信、利率优惠、减免税费、提高授信额度等。二是扩大和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采集和使用范围,建立健全农户、农民和涉农企业的信用档案,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指标评价体系,扩大信用信息共享范围。三是要加大不守信的成本,形成法律和市场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
[1]王伟.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市场博弈——以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为例[J].农村金融研究,2014,(9).
[2]温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3).
[3]陈雨露,马勇.中国农村金融论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花中东)
F830.6
A
1671-752X(2015)04-0019-03
2015-07-19
张艳(1984-),女,安徽铜陵人,铜陵学院会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沈惟维(1984-),男,安徽无为人,中国人民银行铜陵市中心支行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数理统计。
铜陵学院教研项目(编号:jy13038);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编号:SK2015A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