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盐古道研究刍论——基于川盐古道的实地考察

2015-02-12 16:05
盐业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川盐古道文化遗产

邓 军



川盐古道研究刍论——基于川盐古道的实地考察

邓 军

对川盐古道的研究,有助于扩展盐业史研究的新视野,是盐业史、盐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学术生长点。但是,目前对川盐古道的概念、路线和辐射范围、盐运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还欠缺大量的基础性和学理性研究,对其基本面貌还缺乏整体的了解。应采用多学科视野下的整合研究,注重人类学田野调查、社区研究及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并且需有区域社会史、区域文化史的观照,准确把握川盐古道的历史和现状、形成背景、具体路线、内涵、特征及其价值构成和文化遗产体系。

川盐古道;文化线路;文化遗产;研究展望;田野调查

川盐古道,是一条可与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媲美的重要战略性物资通道,是由多条水路和陆路组成的源于四川(含重庆)产盐区通过食盐运销辐射到四川、重庆、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及陕西等地的运盐古道,在沿线许多地方,被老百姓叫作“盐大路”或“老大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但是,目前学界对川盐古道的历史和现状、形成背景、运输路线、内涵、特征、价值构成和文化遗产体系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和学理性研究都还十分欠缺。

2014年4月至11月,笔者参加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组织开展的“寻访川盐古道”大型学术考察,在对川、滇、黔、鄂、湘、陕、渝七省(直辖市)境内的川盐古道进行田野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对川盐古道研究的意义、价值、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创新和深化问题等进行初步的论述,希引起学界对川盐古道研究的重视,以推动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意义

1.学术意义

长期以来,学界对中国盐业史的研究重点倚重于生产方面,对盐业运销及由此衍生出的社会文化内涵的研究则比较欠缺。作为绵亘在我国大西南并辐射到中南地区的川盐古道,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态,可作为我们观察和研究食盐运销的一个典型案例,探究盐运古道与区域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挖掘盐道内部多元文化互动、交融、共生的文化生态系统与社会变迁情景。首先,对川盐古道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川盐具体的运输和销售情况,能进一步丰富和扩展盐业史、盐文化的研究,有利于构建川盐文化的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学术生长点。其次,以川盐古道为研究对象,有助于挖掘川盐对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通过盐的运输和“流动”,认识到历史时期四川的产盐区是如何与周边及外界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的互动关系,可从“他者”和“周边”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作为“中心”的盐产地与销盐区之间的关联,对于阐述食盐是怎样深刻地“形塑”区域社会文化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理论价值。再次,以川盐的运销为分析视角,以食盐这一日常性的物质作为观察对象,可为我们探究西南和中南地区在历史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样貌和图式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构成对西南和中南地区盐文化的整体认识。此外,通过观察川盐古道的具体运作,可认识到国家的盐政及盐运管理制度在地方上的具体实践及其互动、调适关系。

2. 现实意义

在中国盐业史上具有重要而特殊地位的川盐,生产时间长、行销范围广,深刻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留下了众多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相关的盐运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地消失和面临濒危的局面。川盐古道作为一条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对其相关的研究和保护还远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与川盐古道相关的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破坏。基于此,对川盐古道的研究,有利于抢救性地保护类型多样的盐运文化遗产,对于促进沿线的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二)历史作用和价值

1.历史作用

川盐古道是历史上跨区域配置食盐资源的典型代表,是沿线经济的生命线、文化的大走廊,促进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开发和民族发展进程。首先,川盐古道作为重要的商道,有效促进了物资的流通,对沿线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集镇、聚落的形成及繁荣具有重要作用。川盐古道不仅仅是运输食盐的通道,同时也是茶叶、马匹、铜矿、桐油、中药材、粮食、生漆、木材、丝绸等物资交流的交通要道。盐道上的商人多采取“来回生意两头赚钱”的方式,一方面是运入食盐,另一方面是将地方盛产和特产的物资外运。其次,川盐古道是文化传播与交融的孔道,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及多元文化相融共生的局面,对区域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的形成及其地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深远的影响。比如,在语言的传播和交流上,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处于川盐古道要津的江津、綦江、盐津、利川、桑植、思南、仁怀等地的部分方言与盐产地自贡的一些方言在词汇、语音及语意上是高度相似的;而且,这些地方民众的口音与自贡地区也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其中的缘由,一定程度上便是因为历史上食盐的运输和贸易促进了地区之间语言的传播和交流。再次,川盐古道对区域开发、民族发展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川盐的运销对沱江、赤水河、乌江、大宁河等流域的开发和黔北、滇东北、鄂西等地区的发展有非常明显的促进,并且在历史时期对神农架林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大巴山区的经济开发、社会发展及文化的传播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而且,川盐古道对民族国家的治理有深远影响,川盐运入滇、黔、鄂、西康等缺乏食盐的山区和民族地区,增进了中央政府与土家族、苗族、彝族、纳西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中央王朝对民族和边疆地区的“体恤”,对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社会和边疆稳定有非常重大的“安抚”作用。

2.价值

对川盐古道价值构成的研究是川盐古道文化遗产保护亟待解决的重点,应从时间、空间和遗产功能等方面入手,对川盐古道遗产价值进行研究和评估,系统梳理川盐古道文化线路遗产构成的主要类型和内容,对其价值构成给予科学的认识。具体来讲,川盐古道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考古价值、旅游价值及建筑学等多重价值。第一,川盐运销所经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及土家族、苗族、彝族等多民族聚居的社会文化特性,沿线及周边地域留下了厚重而多样的文化积淀和文化景观,遗存了相当丰厚的文化遗产。笔者考察发现,目前川盐古道沿线文化遗产主要有古盐道遗址、驿站遗址、盐店遗址、盐号遗址、盐局遗址、盐仓遗址、税卡遗址、栈道遗址、关隘、会馆、庙宇、祠堂、牌坊、水运码头、险滩、堰闸、船槽、古桥、古镇、古街、古村落、古商城、碑刻、摩崖石刻及运盐器具等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川盐古道沿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盐运之间的关联非常密切,贵州茅台酒、先市酱油、福宝豆腐干、合江早豆花、涪陵榨菜、利川柏杨豆干、黄柏园桃花灯等均不同程度地与盐运促进其起源、发展和兴盛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盐运古道上广泛流布的船工号子、背盐歌、挑夫歌、山歌、民歌、竹枝词、诗词等,从内容上直接反映了食盐运销的情况。沿线盐运文化、民族文化、区域特色文化交融共生,是一条重要的文化沉积带和文化线路。第二,川盐古道沿途分布着众多的文物点,如僰人悬棺、摩崖石刻、古墓葬、古建筑和碑刻等,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亟需进行考古工作。第三,川盐古道是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并存的地区,沿途群山延绵,河流交错纵横,自然风光优美,是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黄金线路,并且沿线文化景观丰富,具备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双重价值。第四,川盐古道沿线分布着数量可观的吊脚楼、庙宇、会馆、祠堂等民居建筑和古建筑,是建筑学研究不可多得的活教材。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基础研究和学理研究的不足,川盐古道的概念、路线和辐射范围及文化遗产构成和保护等核心问题,亟需学界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下文,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阐述。

(一)概念问题

从学术上讲,对研究概念进行科学的定义能反映出其内涵,而对研究对象的指称则能反映出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是,作为学术概念的川盐古道,目前还不是一个定义清晰的实体名词。学界对川盐古道名称的学理性和指称还远未达到共识,存在着分歧。如学界存在着巴盐古道、巴蜀古盐道、川渝古盐道、盐马古道、盐茶古道等不同的指称①,相关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探讨。笔者认为,川盐古道学术概念的生成必须基于坚实的历史文化、地理生态与学术根基,应对这一概念置于历史背景和空间背景之中进行科学的界定,才能有效推进后续的相关研究。

川盐古道这一概念,较早由华中科技大学赵逵教授在其《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②博士论文中正式提出并给予了初步阐述。后来,学者们多加以引用并给予阐释。在此,笔者在已有研究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拟对川盐古道这一概念进行概述:川盐古道,是由多条水路和陆路组成的源于四川(含重庆)的产盐区通过食盐的运销辐射到四川、重庆、湖北、湖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乃至河南等地的运盐古道,在沿线上的许多地方,被当地老百姓叫作“盐大路”或“老大路”;它可分为官盐大道和私盐小道,通过河流运输的多为官盐,而崇山峻岭中一些偏僻的陆路小道则多为贩运私盐的通道。川盐在长期的运销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网状式的陆路运输线路及依靠河流所形成的水路运输通道,形成了水路和旱路交织、交替式的多线路运输系统。就川盐古道本体而言,主要由陆路的石板路、山间小道、栈道、关隘等为主要元素的陆运系统及河流、桥梁、码头、纤道、险滩、堰闸等为主要元素的水运系统组成。与作为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的商道相比,川盐古道具有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主体是官方的国家道路,即官道或国家驿道;其次,不是单一的一条主要运输通道,而是以四川(含重庆)产盐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形成的多条运输线路③;再次,存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文化影响持久而深远。

(二)范围和路线问题

川盐古道的辐射范围和路线,是研究川盐古道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二者都还不完全清晰。丁宝桢的《四川盐法志》、吴受彤的《四川盐政史》、林振翰的《川盐纪要》、缪秋杰的《川盐概略》等历史文献资料,对清代民国时期川盐运销的区域和线路虽有相关的记载,但是主要记载的是运销线路上的节点④及大致的线路,侧重记载的是水路运输路线,对其内部复杂的陆路运输并没有精确反映。而民间尤其是山区广泛存在着的贩运私盐的小道,文献记载更加阙如,但这些私盐运道对广大偏远山区民众的食盐供给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而且,因为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欠缺,对于清代之前的运销线路并不清晰。加之行政区划的调整变迁等因素,历史时期的运输线路与当下的地理区位亦存在着一定的出入。

对于盐运线路和川盐古道辐射的范围,需要进一步的结合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进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可采取以盐产区为中心,追溯各个盐场在不同历史时期运销的范围和路线,比如分别对自贡地区的富荣盐场、乐山地区的犍为和五通桥盐场、彭水郁山盐场、川北射洪盐场、巫溪大宁盐场、忠县温泉镇盐场、云阳云安盐场、开县井和涂井盐场等盐产地的食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销区和运输路线进行专题研究。另一方面,要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尽量还原历史时期川盐运销的线路,了解其变迁情况;可采取以县(区)、市(自治州)为单位,对相关境内的川盐古道进行详实的调查,从而准确地把握川盐古道上各段的具体运输线路和特征。并且,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切入,绘制出历史时期川盐古道具体的盐运干线及各支线的线路图。

(三)文化遗产保护问题①

川盐古道是一条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文化线路,但是目前川盐古道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缺乏协调保护机制。沿线各地区对川盐古道文化遗产是结合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做法进行保护,七省(直辖市)区缺乏统一的保护思路和规划,没有形成保护的合力,而且各地保护的力度和重视的程度存在着差异,非常不利于川盐古道文化线路的整体性保护。

第二,开发性破坏严重。地方政府和民间还缺乏应有的高度去认识川盐古道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开发中,不注意对盐运文化资源的妥善保护,使得川盐古道的深刻历史内涵随着外部风貌的大幅度改变而丧失。近年来一些因盐运而兴盛的古街、古镇及古村落的改造和新建对留存下来的相关物质文化遗存造成了损坏,在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盐运古镇、古街面临被拆建的局面,诸多重要的古盐道、盐号、驿站、码头、会馆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川盐转运的重要码头、古栈道等盐运遗迹因大型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的修建已彻底地消失,如三峡地区古栈道、乌江古栈道随着三峡大坝及乌江彭水水电站等大型工程的修建而彻底地淹没在水底。除偏远地区和山区的古盐道尚残存外,多数古盐道已被现代公路所覆盖。

第三,文物保护和认定滞后。因对川盐古道的历史及价值等认识不足,导致沿线的古道、碑刻、摩崖石刻、古建筑等许多具有重大价值的文物还没有纳入文物保护单位范畴,而且绝大多数古盐道还未成为文物保护点。即便是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点,在保护级别上还偏低,不能有效地对其加强保护。如笔者考察发现,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及特色的盐津县高桥村五尺道上的高桥,目前还仅仅是一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桥面杂草丛生,保护现状十分堪忧。

第四,“非遗”传承面临危机。笔者考察发现,与盐运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的局面,流失较为严重。传统的背盐、挑盐及船运、马帮运输等盐运方式随着交通环境的变迁已基本消失,在传统盐运方式上生长起来的民俗民间文化失去了承载的基础,面临传承危机。各地的船工号子普遍面临传承和消失的严峻态势,如自贡地区因盐运发展起来的盛大节日——放水节则早已消失。

另外,沿线及销区民众在历史时期食用食盐的习俗及盐运器具不断消失和流失,沿线的老盐工相继去世,留存下来的“活态”的东西越来越少。

川盐古道应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陕西、重庆七省(直辖市)相关文博单位应联动,用“文化线路”的视野将川盐古道打捆申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尽快进行川盐古道文化遗产资源详细调查,明确文物及遗产的构成,重点保护沿线各文物遗存,对濒危遗产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制定川盐古道保护统一的规划和共同的行动计划,尽快启动编制川盐古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建设规划,秉承整体保护的思路,点、段、线、网相结合,保护范围可以古道路基为起点,对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和文物点重点保存,分层级保护。并且,应抓紧搜集实物资料和民俗资料,筹建“川盐古道博物馆”。目前一些地方上已展陈开放了反映川盐运销的陈列馆(博物馆),如重庆黄水镇的巴盐古道博物馆、重庆西沱镇谭红建等人筹建的西沱盐运民俗陈列馆、贵州土城盐运文化陈列馆及湖北竹山县的秦巴民俗博物馆。这些陈列馆(博物馆)搜集了大量的反映川盐运销的器物和历史照片,非常有助于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但是,从已有的陈列内容上看,比较“碎片化”,更多的是呈现当地的盐运文化,不能反映出整个川盐古道的整体面貌和历史文化。而且,从陈列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手段上讲,远未达到现代博物馆展陈的基本要求。

三、展望:研究深化与创新

对川盐古道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遗憾的是以往的盐业史研究中,对食盐运输和销售的研究较为薄弱,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空白。就笔者拙见,现阶段学界对川盐古道的研究和积累还非常欠缺,整体上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从研究对象上讲,现有的研究重点对盐道上古镇、古街、古村落的研究,注重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而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从学科上讲,历史学、旅游学、建筑学视野的研究居多,而缺乏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以下,笔者主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等方面论述川盐古道研究的深化和创新问题。

第一,从已有的研究内容上看,学者们重点从运销路线、文化线路、文化遗产及旅游学的视角对川盐古道展开了相关研究。川盐的运销路线是研究川盐古道的基础,学者们从历史学角度做了相关的梳理和考证①。近年来,赵逵等从“文化线路”的视角出发结合建筑学的学科视野对川盐古道开展了系列研究②;刘彦群等在应用研究层面从旅游学的视角对川盐古道的旅游开发做了相关研究③。从文化遗产的视角对川盐古道展开研究是近年来的一大亮点,川盐古道文化遗产遗存较为丰厚的地方组织相关人员做了区域内川盐古道的调查和基础研究工作,比如湖北竹山县组织编写了《秦巴古盐道》④;贵州思南地区组织专家编写了《乌江盐油古道》⑤;湖北神农架林区文物管理所对巫溪至神农架段的盐运古道进行了考察;綦江区文物管理所对川盐运入贵州的“綦岸”的盐运古道进行了专题考察。但是,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角度对川盐古道的研究非常少。2014年10月,在四川自贡举办的“川盐古道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有几篇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川盐古道研究的成果,如吴海波的《川鄂古盐道上的盐夫群体》⑥、李何春的《盐井盐业变迁及与“川盐”之关系》⑦、刘安全《郁盐产业的时与空》⑧。此外,还有满黎、杨亭的《消失的背夫:对巴盐古道盐运主体的人类学考察》⑨,主要从人类学角度对重庆石柱背盐行业的兴起、盐夫的组织与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川盐古道的研究内容上,笔者认为可加强对川盐古道的线路、川盐运销与流域开发、川盐古道与区域社会变迁、川盐古道与人口迁移、川盐古道与集镇和商业的发展、川盐运销与民族地区开发、川盐古道与文化遗产、川盐古道与物资流动、川盐古道与文化互动及历史时期川盐运销管理体制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人类学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研究方法。深入考察盐道具体的运作情形,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观察视角相结合。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做好扎实的社区研究,对典型的古镇、古街、古村落展开民族志式的研究。川盐古道沿线的恩施石垭子村、纳水溪古村落、彭家寨、庆阳坝凉亭街、小溪村等古街、古村落,綦江东溪古镇,泸州福宝古镇,酉阳龚滩古镇,石柱西沱镇,忠县涂井镇,大方瓢井镇,会泽白雾村及宣威可渡村等均是人类学田野调查与川盐古道研究的极佳案例。部分与盐运相关的古镇、古村落已整理出版了相关成果,如《沿滩古镇:千年盐运第一城》①、《乡土中国福宝场》②、《川南古镇尧坝场》③、《巴渝古镇——龚滩》④、《云南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可渡》⑤等著作及商守善教授对湖北小溪古村落的研究⑥。但是,这些研究对象多是保存或旅游开发得较好的古镇和村落,对大量待开发已衰落的古镇、古街及在古盐道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聚落的个案研究则十分薄弱。对川盐古道沿线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古村落应一个一个地进行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对沿线典型的社区通过民族志式的“深描”来揭示其历史文化内涵,考察聚落的兴起与变迁,分析聚落的历史进程、社会文化发展的特征与盐运的深度关联,在诸多精细的个案研究基础上去认识川盐古道的整体面貌。此外,沿途影像资料留存少,应抓紧拍摄影像资料给予抢救性地记录。

第三,重视区域研究的视野,除对单一的盐运古镇、古街、古村落的研究外,还必须有文化线路视野的整体观照,以获得更为中观和宏观的认识。川盐古道呈网络带状辐射,像血脉一样串起周边地区的大小城镇和村庄,绵亘在武陵山、大巴山、大娄山、乌蒙山、横断山脉等山区,沿沱江、永宁河、大宁河、赤水河、南广河、清江、沅江、酉水河、郁江、乌江、雅砻江、金沙江等江河延伸,经过重重的跋山涉水抵达黔、滇、鄂、湘、陕等销区,正是依靠这些山山水水,以食盐为媒介有效串联起各地方的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对川盐古道的研究,可采取以“流域”和“山区”为区域单位展开,获得对川盐古道整体特征和内涵的阐释。并且,应将川盐古道的研究与区域内社会文化的互动与发展相结合,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联,认识盐业与产盐区、转运区、销售区域及沿线社会和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到民族学意义上的“武陵民族走廊”“藏彝走廊”“古苗疆走廊”几条民族走廊与川盐古道及川盐运销的关系。

第四,注意对“人”的研究,尤其需要加强对沿线的背夫、挑夫、船工、马帮、盐商等运盐群体以及盐业家族、盐号、商号等盐运组织进行研究。考察发现,川盐古道至今仍“活”着,不少原来的老路仍在运转,曾在古道上运盐的人仍部分在世;许多盐道上的故事、盐号、背夫、挑夫、船工的传奇仍在大西南及中南地区流传着,沿线的老百姓还保存着对川盐古道的“历史记忆”,还记得在清代民国时期的食用川盐习俗和方式①。近三年,涌现出几本以川盐古道为创作素材的小说,如田永红的《盐号》②、雨燕的《盐大路》③、李春平的《盐道》④以及网络小说《盐道苍茫》⑤等。这些著作,广泛地以川盐古道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和人物形象为创作原型,反映出民众对川盐古道普遍的“历史记忆”。但是,这些“历史记忆”正在随着老挑夫、背夫和船工的相继去世而逐步消失。应尽快对在世的老挑夫、背夫和船工做深入的访谈工作,做好口述史的研究,将盐工的日常生活、组织形式、盐道上发生的故事、运盐的禁忌和习俗⑥、各区域具体的运盐线路和重要节点等内容进行访谈,尽量搜集盐道上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及谚语,使其鲜活和丰满起来,重构和呈现川盐古道的社会生活史。川盐古道沿线广泛分布着从事食盐运销的盐号和商号,典型的就有重庆龚滩的大业盐号、永盛盐号、茂隆盐号、顺昌盐号,贵州的思南周家盐号、土城盐号、黔西大关盐号、仁怀马桑坪华家盐号等,应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内部的运作、组织及商业文化。此外,在研究中要高度重视陕西籍及各地盐商在川盐运销中的作为和地位。

第五,将基础研究、学理研究、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做进一步的整合研究。作为跨区域、跨文化、跨民族的文化线路遗产,对川盐古道的研究不能简单地囿于盐业史研究的视野,需要宏观的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学术视野,除历史学的研究外,还应有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传播学、考古学、宗教学、民俗学、旅游学、社会学、地质学、生物学等众多学科介入到对这一古道的研究中,以形成多学科的整合性研究。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我们做好扎实的基础研究及大量的考证和实地调查工作,系统梳理历史文献和地方志资料,尽量还原川盐古道的历史面貌,准确把握各条线路的形成和特征,凝炼其内涵、价值和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应结合盐运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规划和开发等现实问题,将川盐古道的研究与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

四、结 语

川盐古道作为一条跨区域配置食盐资源的通道,既是自然物理空间的范畴,更是具有社会文化内涵和意义的社会、文化空间;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将自然物理空间转化为具有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空间,是一个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多层次的命题。对川盐古道的研究,应准确把握其历史和现状、形成背景、具体路线、内涵、特征及其价值构成和文化遗产体系,并顾及点、线、面综合研究中的有机结合。怎样将川盐古道的研究与当前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推动川盐古道文化遗产保护等现实问题,是研究者必须高度重视之处。期望不同学科的学者关注川盐古道这一文化线路,共同推进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在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过程中,得到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宋青山馆长、周翠薇副书记、程龙刚副馆长及自贡、泸州、宜宾、凉山、毕节、铜仁、遵义、昭通、曲靖、云阳、江津、綦江、开县、恩施、神农架、十堰等地方文物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责任编辑:周 聪)

Preliminary Study on Ancient Road of Sichuan Salt——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of Ancient Road of Sichuan Salt

Deng Jun

Study on ancient road of Sichuan salt widens the research field of salt history. It is an important new topic in salt history and salt culture studies. The basic and academic researches on the concept, route, range and protection of salt transportation heritage are far from adequacy,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general situation.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es should be conducted to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formation background, specific routes,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value composi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with the methods of the field survey, community study and historical geographic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regional history and regional cultural history.

ancient road of Sichuan salt; cultural route;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prospect; field survey

A

1003—9864(2015)02—0041—10

K878

邓 军(1986-),男,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文博馆员。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招标项目(编号:YWHZB14-01、YWHZB1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 一些地方结合所处的区域位置,又有不同的提法。如在竹山、竹溪、镇坪等地称之为秦巴古盐道,在思南等地称之为乌江盐油古道。

② 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③ 广义上讲,主要可包括川滇古盐道、川黔古盐道、川鄂古盐道、川湘古盐道、川陕古盐道。

④ 这些节点多为交通要道,在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较为突出。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交通的改善,许多节点交通区位优势丧失,原来的老地名也不再使用或消失。

① 关于川盐古道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笔者将在《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一文中系统论述。

① 代表性研究有:万良华.清代民国时期川盐外运路线初探[D].重庆:西南大学,2007;罗益章.川盐济楚运道概略[J].盐业史研究,1992(3);李良品,吴冬梅.清代及民国时期乌江水道盐运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3);罗进,魏登云.仁岸川盐入黔路线及其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5).

② 代表性研究有:赵逵.川盐古道:文化线路视野中的聚落与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赵逵,杨雪松,张钰.“川盐古道”文化线路之研究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杨雪松,赵逵.“川盐古道”文化线路的特征解析[J].华中建筑,2008(10).

③ 代表性研究有:刘彦群.川滇黔古盐道与旅游开发研究[J].盐业史研究,2005(4);刘彦群,王红.川黔渝生态金三角古盐道与休闲旅游联动开发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刘彦群,谢天慧.古盐道在川黔渝生态区旅游资源整合中的重要作用[J].盐业史研究,2009(4).

④ 明安生.秦巴古盐道[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8.

⑤ 思南土家学研究会.乌江盐油古道[G].内部发行资料,2010.

⑥ 吴海波.川鄂古盐道上的盐夫群体[C]//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川盐古道与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自贡市华华广告印务有限公司,2014:50-55.

⑦ 李何春.盐井盐业变迁及与“川盐”之关系[C]//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川盐古道与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自贡市华华广告印务有限公司,2014:13-21.

⑧ 刘安全.郁盐产业的时与空[C]//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川盐古道与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自贡市华华广告印务有限公司,2014:161-167.

⑨ 满黎,杨亭.消失的背夫:对巴盐古道盐运主体的人类学考察[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8-23.

① 李贵阳.沿滩古镇:千年盐运第一城[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② 陈志华.乡土中国福宝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③ 李秋香.川南古镇尧坝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④ 士伏,邓晓笳.巴渝古镇:龚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⑤ 徐发苍.云南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可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⑥ 商守善.恩施古村落民居建筑的发掘与保护:以湖北恩施市小溪胡家大院为个案[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70-73.

① 据调查,川盐运销古道辐射的偏远地区的民众多食用呈块状的巴盐,食用前需将巴盐捣碎。如黔北地区的民众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将巴盐悬吊于灶台之上,食用食盐时将盐块放在锅里涮两下就拿出来,谓之“涮涮盐”或“吊吊盐”。

② 田永红.盐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

③ 雨燕.盐大路[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④ 李春平.盐道[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⑤ 可参见松滋市人民政府网站,网址链接:http://www.hbsz.gov.cn/view.asp?newsid=9745,访问日期:2015年3月20日。

⑥ 比如笔者在调查时,泸州纳溪的王少彬、王少文两位老船工讲述到水运有一些禁忌的语言,不能说“翻”等词汇;在贵州沿河地区,在清末民国时期讲一个人去世了,则是讲“挑盐巴去了”,表明去了很远的地方。这反映出历史时期盐运行业的特殊的民俗文化生态。

猜你喜欢
川盐古道文化遗产
走古道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与文化遗产相遇
松蕈菜谱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滑菇菜谱
论清代川盐入黔优势及其主要地位演变路径
栗蘑菜谱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