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珊
元末文士杨维桢家世考*
向 珊
元末著名文士杨维桢并非出生于名宦世家,而是来自“以庸谨起田亩”的耕读布衣之家。他对祖先世系的追溯,带有一定程度的附会色彩,其曾祖杨文修与朱熹会谈之事也疑点颇多。杨维桢的家世史,是历经宋元鼎革而绵延不息的布衣之家,依托于科举,跻身世胄高门的奋斗史。
杨维桢 杨文修 元末 家世
被宋濂称为“文章钜公”①[明]宋濂撰,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銮坡后集》卷六《元故奉训大夫江西等处儒学提举杨君墓志铭》,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79页。的杨维桢是元末明初的文坛领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受到学术界的重点关注,甚至被誉为“元代成就最高的诗人和辞赋大师”②黄仁生《杨维祯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第9页。,在任何一本关于元代中晚期文学的通论性著作中都是绕不过的人物③如杨维桢在吉川幸次郎的《宋元明诗概说》(岩波书店,1963年)、邓绍基主编的《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杨镰的《元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及陈高华等合著的《元代文化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目前以杨维桢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计有四部④分别是刘美华《杨维桢诗学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黄仁生《杨维祯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孙小力《杨维祯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楚默《杨维桢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论文超过百篇,论题涉及杨维桢的生平事迹、交游、诗文、文学思想及书画作品等方方面面,学界对他的评价也有愈来愈拔高的趋势⑤王彪《新世纪以来杨维桢研究现状与前瞻》,《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5期。。但关于他的家世情况,却鲜有关注者。学者们大多认为他出生于江浙世家或“仕宦之家”⑥陈侃章《杨维桢籍贯考》,《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第280页。杨尔《杨维桢籍贯别号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楚默《杨维桢研究》,第1页。,仅有萧启庆先生在《元朝科举与江南士大夫之延续》一文中,将其看成出身于江南布衣家庭的进士之代表人物之一⑦萧启庆《元朝科举与江南士大夫之延续》,见邱树森主编《元史论丛》第七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两种说法差异颇大。笔者爬梳史料,进一步证实了杨维桢并非出自名宦望族,而是来自浙东的寻常白身之家。还对其曾祖杨文修与朱熹会谈一事详加考辨,并提出了质疑。
学人对杨氏家世判定的主要依据,是杨维桢为其父杨宏亲撰的《先考山阴公实录》。在这篇文献中,杨氏述其世系如下:
其(杨宏——引者注)先自晋阳侯以邑氏,在汉为太尉震。十有八传于唐,而分四院,为第二院太师虞卿,生堪,堪生承,承生休,休生岩,五季仕吴越,至丞相,谱某族为浙院。岩孙都马使洋徙浙河之东,又分其谱为浙左院。洋子第五成,耕牧会稽诸暨之阳,卒葬郑里,是为公七世祖。曾王父文振字宗起,王父文修字中里,有乡行,号杨佛子,邑志有传。父敬字主一,善治生而好施①[元]杨维桢《铁崖文集》卷二《先考山阴公实录》(下文俱称《实录》),明弘治刻本惜未得见,此据《全元文》第42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82页。。
意思是说,杨维桢先祖系晋阳侯②晋阳侯即晋杨侯。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改称晋侯。后伯侨受封于杨,其后代以邑为氏。此乃杨姓之祖。《史记》卷三九《晋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第1636页。[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第581—582页。之后,传至东汉太尉杨震。杨震再传十八世为唐代太师杨虞卿,虞卿生杨堪,堪生承,承生休,休生岩。杨岩仕吴越国为丞相,遂由弘农南徙,定居钱塘。其孙杨洋从杭州迁居浙东,杨洋第五子杨成耕牧诸暨,死后葬于郑里。此后二世不详。从杨宏的曾祖父,即维桢高祖到维桢本人,这五世的来龙去脉较为清晰。
那么,杨维桢对先祖世系的追记是否准确呢?
我们知道,宋以后的族谱编撰,一般以苏洵、欧阳修所撰之谱为典范。唐代以前,贵族阶层尚可记载其先世的历史,但是到了苏洵和欧阳修的时代,“即使士大夫阶级,亦失其先世世系的历史记忆,对于大多数庶人出身的新兴士大夫家族来说更是如此”,但“当时的士大夫阶级,对追述先世来历怀有浓厚的兴趣。把自己的远祖来历追溯到三代甚至更早时代,至少也要把得姓来历以及汉唐之前的名人罗列一番”③刘志伟《从乡豪历史到士人记忆——由黄佐〈自叙先世行状〉看明代地方势力的转变》,《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第50—51页。。
此种背景之下,身在江南的士大夫,要将远祖追溯至于炎黄,就必须为自己找一个原本生活在黄河流域,后来迁居南方的祖先。而在这一过程中,出自弘农杨氏越公房的“靖恭杨家”逐渐得到了新兴士大夫的青睐④关于唐代靖恭杨家的研究,参王静《靖恭杨家——唐中后期长安官僚家庭之个案研究》,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89—422页。此条线索由复旦大学中文系王庆卫学兄提示,特此致谢!。宋刘一止在梳理杨氏自魏晋以来的发展轨迹时说:
魏晋隋唐,冠冕蝉联,代不乏人,在唐尤盛,其任于朝者,居第列于三坊,曰靖恭,曰修行,曰新昌;子孙分为四院,曰关西,曰蜀中,曰淮南,曰浙中。今散居麟府、雁门
等郡,都皆关西院子孙也;在江南、闽越者,皆浙中院子孙也①[宋]刘一止撰《苕溪集》卷四八《宋故武功大夫贵州刺史永兴军路马步军副都总管特赠右武大夫光州防御使累赠太师魏国公杨公墓碑》,龚景兴、蔡一平点校《刘一止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465页。。
这其中,“靖恭杨家”以杨虞卿诸兄弟为主要成员,是唐中晚期活跃于长安城的显族。因党附李宗闵、牛僧孺,一度显赫非常。大和七年,杨虞卿坐李宗闵党,“出为常州刺史”,从此一蹶不振。至懿宗咸通间,杨氏“昆仲子孙,在朝行方镇者十余人”②《旧唐书》卷一七六《杨虞卿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561—4565页。。正因为诸杨子弟到唐中晚期外放,才使长安的杨氏能够开枝散叶,流布到长江以南的地区,也为后来在江南兴起的庶族士大夫们寻找始祖提供了一条绝佳的途径。
如欧阳修的岳父杨大雅系杭州人,欧阳氏在为其撰写的《墓志铭》中记“其谱曰汉太尉震之后”,一直到唐太子少师杨堪一代,“犹为弘农人”。杨堪之父为唐代靖恭坊诸杨之一的杨虞卿,其子杨承休在唐天祐元年为刑部员外郎,随给事中郑祁使吴越国,为兵乱所阻,“遂留杭州,始分弘农之籍籍钱塘”。与他同行的儿子杨岩出仕吴越国,位至丞相③[宋]欧阳修《居士外集》卷一一《谏议大夫杨公墓志铭》,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618页。。杨大雅便是这位落籍杭州的杨岩的后代。另有一位在江西的杨姓后人——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和杨大雅也有相同的族源,且追溯得更远。他在为同族曾祖杨存撰写的《墓表》中称其“先出晋武公子伯侨”,世系中较为显赫的也是汉代的杨震和唐代的杨虞卿。杨虞卿后人杨辂“仕南唐,徙家庐陵”④[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一二二《中奉大夫通判洪州杨公墓表》,四部丛刊初编本。,成为江西杨氏的祖先。
前述杨大雅和杨万里,都是通过唐代的杨虞卿,追溯自己在汉朝甚至更为远古的祖先的。可以想象,宋元时期的江南士大夫们,对杨姓祖先出自杨震—杨虞卿—杨承休一系的传说并不陌生,而杨承休也很自然地被认为是浙中院杨氏的始祖。到杨维桢生活的时代,他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元和姓纂》及欧阳修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关于杨姓来历的资料,并将自己的祖先系在晋阳侯伯侨的名下。和杨大雅的情况一样,杨震之后,“其后微远,不能谱录”⑤[宋]欧阳修《居士外集》卷一一《谏议大夫杨公墓志铭》,第1618页。,故直接过渡到唐代的杨虞卿。
杨大雅墓志铭显示,杨虞卿之后的世系是:虞卿生堪,堪生承休,承休生岩。杨万里为其族曾祖所写《墓表》中也提到“虞卿之孙承休,天祐元年以刑部员外郎使吴越……遂家江南”⑥[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一二二《中奉大夫通判洪州杨公墓表》,四部丛刊初编本。。所以,“杨虞卿—杨堪—杨承休”三代的传承关系应该是准确的。但是,杨维桢在叙述杨虞卿之后的世系时,却将杨堪之子杨承休,拆分成了杨承和杨休两个人,且这二人系父子关系。于是,原本三代的世系变成了“杨虞卿—杨堪—杨承—杨休”四代。这似乎不是书写或后世刊本、抄本中出现的讹误。
事实上,宋濂在杨维桢死后三月为其撰写的《墓志铭》中已纠正了这一错误。宋濂叙其“裔出汉太尉震。震十八传至唐,分为四院,第二院太师虞卿生堪,堪生承休,承休生
岩”①[明]宋濂《宋濂全集·銮坡后集》卷六《元故奉训大夫江西等处儒学提举杨君墓志铭》,第679页。。孙小力也察觉到《实录》和《墓志铭》相抵牾,但未对唐宋史籍做深入探究,认为宋濂错将“父子承、休作一人”,而遵从了《实录》的说法②孙小力《杨维祯年谱》,第4页。。
杨承休之后,杨岩出仕吴越国,其活动范围在杭州。这位丞相之后的世系,杨维桢只提到其孙杨洋(宋濂撰《墓志铭》作杨佯)任都知兵马使,从杭州徙居“浙河之东”,杨洋第五子杨成似乎没有出仕,“耕牧会稽诸暨之阳”,为杨维桢八世祖③按《实录》言杨成为杨宏“七世祖”,即杨维桢八世祖。且杨维桢《杨佛子传》中说杨洋为杨文修“六世祖”,那么杨成为杨文修五世祖,杨文修为杨维桢曾祖,杨成是杨维桢八世祖,与《实录》符。[元]杨维桢《铁崖文集》卷二《实录》、卷三《杨佛子传》,第182、196页。宋濂在《墓志铭》中说杨成是杨维桢“十世祖”,不知何据。今人论著多采宋濂说,如杨维森编著《弘农杨氏族史》,香港闽南人出版公司2000年,第246页。。然后,杨成之后又有两代失载,直接跨越至高祖,此后的世系方完整无缺。
关于维桢高祖的姓名,宋濂为他撰写的《墓志铭》中写作“文振”,而明弘治刻本的《实录》作“震”。孙小力认为杨维桢曾祖讳文修,“父子不当重名”,且杨维桢先祖杨震,“高祖似不应与之重名”,最后疑维桢高祖讳杨振④孙小力《杨维祯年谱》,第5页。。古人取字,常与名意义相通。维桢高祖字“宗起”,“振”字似比“震”妥。
通过对杨维桢先祖资料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到杨氏在杨虞卿以后的世系如下,其中缺载者以符号“□”代替:
杨虞卿——杨堪——杨承休——杨岩——□——杨洋——杨成——□——□——杨振——杨文修——杨敬——杨宏——杨维桢
稍作观察即可发现,杨维桢对祖先的追忆,和宋朝大多数庶人出身的新兴的士大夫一样,仍只能详细地记载高祖以下的世系。虽然可以依照文献资料重建家族的历史记忆,却不免在追溯过程中留下一些附会的痕迹。所以,萧启庆先生将杨氏作为布衣出身的进士代表人物是有道理的。
杨文修,字中理(《实录》作“中里”),人称“佛子”,杨维桢曾祖。现存杨文修的资料十分有限。杨维桢的诗文作品显示,“安阳韩性既为佛子作传,同里陈敢复作杨佛子行”⑤[元]杨维桢《铁崖先生古乐府》卷六《杨佛子行》,四部丛刊初编本。[元]杨维桢撰,[清]楼卜瀍注《铁厓乐府注》卷六《杨佛子行》,《续修四库全书》第13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81页。两者在文句上有细微差别。。传世文献确有《杨佛子传》和《杨佛子行》二篇,但前者并非韩性所作,而是出自维桢之手,所述事迹可涵盖后者,且信息更为丰富。文献中,杨文修的主要事迹如下:
一、 杨文修以孝行著称。文修对母亲的孝行,到了“笃孝”、“至情”的程度,且这种善念是与生俱来的。从自幼关注母亲的饮食,到为治疗母亲的疾病而弃儒从医,乃至后来的刲骨疗亲,以及母亲殁后捧土成坟,并庐墓守孝。此种淳孝一以贯之,在他庐墓之时甚至出现了
“群乌”随其起止的异象。陈敢在《杨佛子行》中将其与唐代诸暨孝子张万和相提并论①[元]杨维桢《铁崖先生古乐府》卷六《杨佛子行》,《四部丛刊初编》本。。
二、 文修的至孝已经感天动地,他的孝行和异遇被县官上报至绍兴府,官方欲旌表,却为他所拒绝。此举获得了乡邻和达官贵人的普遍尊敬,被呼为“佛子”。
三、 杨文修颏下生瘤,在某次大雨中与一个形象秽癞的乞丐共用雨盖,此人用特殊的方法将佛子的瘿瘤从颏下转移到了背部。人们都认为佛子遇见了“异人”。
四、 朱熹任常平使者时,过诸暨枫桥,与杨文修谈论名理、医学及天文地理。这是杨维桢及当地人都引以为荣的一件大事。
五、 杨文修晚年著有《医衍》二十卷,编《地理拨沙图》,以九十九高龄逝世②[元]杨维桢《铁崖文集》卷三《杨佛子传》,第196—197页。文中句读略有改动。。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实录》中得到一点补充信息,即杨家因文修为父亲庐墓,由杨蔬园迁居郑里③[元]杨维桢《铁崖文集》卷二《实录》,第182页。[清]陈遹声修、蒋鸿藻纂《光绪诸暨县志》卷九《山水五·杨蔬园》,《中国地方志集成》本,上海书店,1993年,第204页。同书卷二七《人物志·杨文修传》亦载:杨文修“六世祖都知兵马使洋由浙院徙枫桥杨蔬园”,注文为“后人徙全堂”,第471页。。可见文修对父亲亦是至尊至孝。
上述事迹中,“群乌”起止等描述是为了彰显文修的孝行,遇“异人”的经历则有助于渲染其神秘色彩,其中不乏虚饰成分。与朱熹会谈之事,更是有助于提升杨家在道德和学术方面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后世的县志及现今诸暨之地方文献,对这次会谈都大书特书。
朱熹于淳熙八年(1181)九月二十二日除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六日方于萧山县接任职事。正式巡历绍兴府属县已是淳熙九年(1182),且于同年八月即改除江西提刑,九月便辞官南归④参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09、715、724、742、747页。。若传文所言属实,则文修与朱熹会谈之事,只能发生在淳熙九年。
但从杨文修的年龄来推算,此事疑点颇多。《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乾隆三十九年联桂堂刻本《铁厓乐府注》中录陈敢所撰《杨佛子行》一诗,诗前小序云:“杨佛子,越之诸暨人。”后有小字注“生宋淳熙光宗朝”⑤[元]杨维桢撰,[清]楼卜瀍注《铁厓乐府注》卷六《杨佛子行》,第481页。。序文和诗中都未提及文修会朱熹之事。
淳熙为宋孝宗年号,光宗于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即位,次年改元绍熙。若“宋淳熙光宗朝”系淳熙十六年,则此时才出生的杨文修根本无法与淳熙九年担任常平使者的朱熹见面。若此记载有讹误,即使文修生于淳熙元年,在朱熹以常平使者身份到达诸暨时,他也顶多九岁,实难完成会谈之举。
另外,据说是由浙东著名理学家韩性所作之《书杨佛子传后》云:“今去佛子三十余年,其曾孙廉夫以进士起家,兄弟以儒进者数人,子孙森然,为诸暨大族。”⑥[清]陈遹声修、蒋鸿藻纂《光绪诸暨县志》卷二七《人物志·杨文修传》,第472页。可见,成文之时,维桢已中进士,故写作时间不能早于泰定四年(1327)杨维桢中进士第。而此时杨文修已去世三十余年,即使以39年计,佛子卒年也在至元二十六年(1289)。文修享年九十九,那么生年定在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之后,比传说中谈名理的时间淳熙九年(1182)至少晚了八年。也就是说,会谈之日杨文修尚未出生。
假如我们坚信杨文修确实曾与朱熹会谈,则还可做一个大胆的假设,认为二人相遇在淳熙九年之后。朱熹卒于庆元六年(1200)三月,没有明确的资料显示他卒前曾去过诸暨。即使朱、杨二人在庆元六年(1200)会面,则绍熙二年(1191)之后方出生的文修最多十岁,恐怕也难与这位旷世大儒交流。更何况《杨佛子传》中也说他是在十五岁以后才弃举业习岐黄之书的。
以上推论,足以证明杨文修与朱熹的人生轨迹难有交集,他们不可能在枫桥谈名理及医学、天文地理之书,此传说带有浓重的附会色彩。甚至于杨文修的生卒年代都没有准确的记载,这或许是由于维桢出身寒微,连曾祖事迹也无法详述。事实上,文献中关于他的祖父杨敬的记载也只留只言片语。但是,不管杨文修与朱熹枫桥会谈之事是否属实,杨氏及乡亲对此都深信不疑。杨文修以至孝的形象出现在各个时期的县志中,朱、杨会谈也被视为一件文化盛事。直到现在,他的孝行和奇遇仍被家乡的人们所传扬。从与朱子相交能获得尊敬的事实来看,理学确已广泛为人接受,并建立起深厚的学术和道德根基①宋元以来,以金华和四明为中心的浙东地区,一直都是理学发展的重镇。参陈高华等《元代文化史》,第461、467—470页。。
从前述杨文修弃儒从医和编著《医衍》、《地理拨沙图》的记载来看,他的主要身份是乡村医生,同时具备堪舆等方面的知识。到他的下一代,也就是维桢的祖父杨敬时,文献中仅存“字主一,善治生而好施”②[元]杨维桢《铁崖文集》卷二《实录》,第182页。数字。我们无法对他做过多的猜测,只知道他善于经营,且乐善好施。从《实录》中得知杨宏之母“寡二十年”③同上。,则杨敬可能逝世较早。杨敬有兄弟杨宓,“有隐德,乡里推长者”④[元]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二四《亡兄双溪书院山长墓志铭》,《四部丛刊初编》本。,当是对没有功名的亲人的委婉描述。
关于杨维桢的父亲杨宏,现存史料相对丰富。
据《实录》,杨宏生于宋咸淳元年(1265),卒于元后至元五年(1339)。同胞兄弟有长兄杨实和幼弟杨贺。杨家到杨宏一代,经济状况尚可,他在推辞“邑大夫”的举荐时提到自家“衣食自足”⑤[元]杨维桢《铁崖文集》卷二《实录》,第182页。,可能他善于治生的父亲留下了较为丰厚的家业。由于幼弟杨贺自小“继外氏”,家庭的经营主要由杨实、杨宏兄弟承担。二人的人生选择有所不同,杨实“以马文渊为志”,杨宏则愿“学少游,称乡里善人耳”⑥同上。。即杨实以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字文渊)为精神偶像,杨宏则认同马援从弟少游知足求安、优游乡里的生活态度。后杨实出任会稽三界巡检,赡养家口的重任自然落在了杨宏肩上。
杨宏对家庭经济的经营较为成功。他将母亲钟爱的幼弟杨贺从外氏接回,分给产业,“调羹之尤厚”。长兄杨实任巡检期间“奉弗周”,杨宏用自家财力“续廪食”,补足官仓中粮食的空缺,又资助兄长“交结贤豪”⑦同上。。待杨实致仕归来,杨宏又将祖业悉数归之,自己另
起田庐。杨氏家庭产业的经营,有出售山林木材的记载。杨宏自称“以庸谨起田亩”①[元]杨维桢《铁崖文集》卷二《实录》,第182、184页。,则土地当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杨宏兄弟一代,杨家进入了耕读传家的发展轨道。杨宏与幼弟杨贺“皆喜读史”,长于作文,尤喜三苏及黄庭坚书法。杨实致仕归乡后,特礼聘名儒为子弟之师。杨宏妻李氏亦“贤而通文史”,系同里“后山先生女”,“宋丞相宗勉四世孙”②同上,第183页。[明]宋濂《宋濂全集·銮坡后集》卷六《元故奉训大夫江西等处儒学提举杨君墓志铭》,第679页。。到了下一代,杨家子弟大多受过系统的儒学教育,并培养出像杨维桢这样杰出的进士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杨维桢的父亲对子弟业儒并不十分执着,具有很强的因材施教的意识。杨维桢兄弟四人“各遣从师授经学”,杨宏亲自督促,“不成者易艺”。维植最初学《易》不成,转学蒙古学。维鲁授《书》勿成,“俾长事”,学习治生,掌管家业。维桢和维柢都学《春秋》,后来维桢正是以此中进士第的。且杨宏在预见到维桢能学有所成之后,并不急于命其应试,而是建起书楼,“闭置维桢”,足足研读了五年的《春秋》学,方应乡试③[元]杨维桢《铁崖文集》卷二《实录》,第183页。。
杨维桢有兄弟四人,长维植,次维鲁、维桢、维柢,平辈从兄弟还有维桧、维易、维清、维幹等,另有从大父兄维翰。维桢曾提及幼与维翰同师受学,而家庭教师系伯父杨实所聘,则一起学习的当还有其他的从兄弟。杨维桢后登进士第,维翰官至饶州双溪书院山长,维桧官绍兴府学教授,维易官浮梁学正,维清官松阳路教授,维幹官滁州山长,皆“好学工诗”④[清]陈遹声修、蒋鸿藻纂《光绪诸暨县志》卷二八《人物志·杨维桢传》,第481页。。维翰晚年还善画墨兰竹石,连柯九思⑤柯九思,字敬仲,号丹丘、丹丘生、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人。文宗时,为鉴书博士,品定书画。书画、诗文、鉴别古物,均为时人所赞誉。以书法画竹,自成一家。都自叹不如⑥[明]萧良干等修、张元忭等纂《万历绍兴府志》卷四九《人物志·杨维翰传》,《中国方志丛书》本,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3305页。。所以,韩性称杨文修“曾孙廉夫以进士起家,兄弟以儒进者数人,子孙森然,为诸暨大族”⑦[清]陈遹声修、蒋鸿藻纂《光绪诸暨县志》卷二七《人物志·杨文修传》,第472页。,虽有所夸大,却也大体符合事实。维桢兄弟数人,都走上了业儒好文之路,杨家也因维桢闭门苦读且终学有所成而被乡人呼为“书楼杨”⑧[元]杨维桢《铁崖文集》卷二《实录》,第183页。,但其是否为“诸暨大族”则有待商榷。
如果说杨文修是因为孝道主动放弃了儒业,那么从杨敬算起,杨家经历了两代人的苦心经营,才创造出完备的物质条件和教育环境,终于在杨维桢一代实现了入仕的梦想。当然,杨维桢的父亲一代,可能受政权更迭的冲击,丧失了由科举入仕的机会,但在科举长期停废的情况之下,他们并没有放弃耕读传家的路线,而是继续加强对子弟的培养。延祐元年(1314)复科举之时,杨维桢已十九岁,若此时方习儒应考,则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诸暨枫桥“书楼杨氏”的家庭状况大体如此,但对杨家孤立的考察往往不能呈现出全面的信息,对比同时期乡邻的状况,有助于我们全面评估杨家在乡里社会中的地位。
相较于“书楼杨氏”在杨维桢一代才崛起的事实,诸暨自宋以来就有一些簪缨大族,同时期亦不乏家赀丰饶的富户。如孝义里的黄氏,自北宋以来便一直是当地的大族。黄
振广泛收集图籍,至“图史充栋”,还对前来借阅的读书人免费开放。他还时常周济乡邻,“岁歉存问赈瞻,嗣以为常”。又恐思虑不周,甚至建起一座望烟楼,观察乡邻屋顶是否有炊烟,由此来判断他们的生活境况,以便提供衣食之助。黄振的子孙亦是世代通显,子黄宋卿历翁源主簿、潭州观察判官、越州蒲圻县令、洪州奉新县令等官,终“比部员外郎”。次子黄舜卿虽未出仕,却也是“家传诗礼闭户弦诵,与之游者忘其为贵介也”,能急宗党之所急。第三子晋卿曾上书宋仁宗论讨西夏事,是一位关心朝政的儒士。宋卿子黄育(原名渥)以父荫入仕,官至广西提刑,并与修水黄庭坚合宗。舜卿子黄彦登熙宁九年进士第①[宋]陆佃《陶山集》卷一四《诸暨黄君墓志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7册,第171页。[宋]张淏纂修《宝庆会稽续志》卷六《进士》,《宋元方志丛刊》本,中华书局,1990年,第7157页。,累官至侍郎。彦曾孙叔温累官知枣阳光化军,在与金朝军队的战斗中殉国,叔温子杞以父荫任“平乐县尉,迁知全州”。晋卿子钺官至吏部司封郎中,靖康之变后“愤懑而终”。黄钺弟黄永及长子汝砺在两宋之际均有军功,次子汝楫对保卫乡里出力甚多。黄永子嘉礼为绍兴二年进士,以朝散大夫致仕。汝楫五子皆登进士第②[宋]张淏纂修《宝庆会稽续志》卷七《杂记·玉帝赐黄汝楫五子登科》,第7170页—7171页。[清]陈遹声修、蒋鸿藻纂《光绪诸暨县志》卷二七《人物志·黄宋卿传》,第643—645页。。到元代,黄氏后人黄新广有田宅,亦有赈济族人和乡邻的事迹③[明]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九《独行·黄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和黄新一样不遗余力地赈济族人的还有店口的陈志宁和白门的方镒。陈志宁“尝割田一千亩,山五千余亩,造屋三百余楹为义庄义塾,聚族党之贫者养之,未知学者教之”,被元廷旌为义门,有“一乡之父师”的美誉。陈志宁也以孝义著称,曾在母亲寿辰之日焚毁债券六万缗,足见其家赀之厚。其子陈嘉绩娶同里显宦王艮之女,仕元为兰溪州学正④[明]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九《独行·陈志宁》,《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方镒在大德年间饥荒之时“尽斥故藏”,用于救济乡里。又“营腴田十二顷,贮其岁入为义庄以赡族”,并建立义塾,聘请吴莱、项炯、黄叔英等名儒来讲学,宋濂、郑深、方孝孺等人都“先后来学”⑤[明]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九《独行·方镒》,《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很显然,黄氏、陈氏、方氏等,都是当地举足轻重的士人家族,而杨维桢家族在当地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祖父杨敬的惨淡经营,为后辈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伯父杨实一度出仕为官,却似乎并未挣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反而还需要弟弟的接济。杨家虽有一定的赀财,但宗族势力并不庞大,仅旁及从兄弟子弟,远不能与当时同乡的大族匹敌。杨维桢曾提到父亲杨宏遭遇乡邻“侵圃地”,“公不争,又益与地”⑥[元]杨维桢《铁崖文集》卷二《实录》,第182页。。此事被用来证明父亲度量宽大,与世无争,但是在乡里社会的现实情况下,极可能是杨家的利益受到了势力更强的乡邻的侵蚀。
通过梳理杨文修以前的世系,我们可以发现,杨维桢家族历史的重建,和宋元以来的大部分布衣出身的士大夫一样,需仰赖后世文献、传说来完成,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附会色彩。他对曾祖杨文修与理学圣人朱熹会谈之事的书写,使杨家在儒学道统上也占据了
一席之地。在理学传统深厚的浙水之东,鲜有人质疑此传说的可靠性,而是选择相信杨文修与朱熹曾有过交往,并不断地重复书写。“书楼杨氏”在乡里社会的影响力十分有限,远不能与宋时便已繁盛的簪缨大族相提并论。历经三代人的努力,杨氏才进入耕读传家的轨道,直至杨维桢中进士第及同宗兄弟相继入仕,方跻身士人家族之列。
杨维桢的家世史,是历经宋元鼎革而绵延不息的布衣之家,依托于科举,跻身世胄高冠的名门宗族的奋斗史。它们的崛起之路辛酸满布,然而,这样的尝试在整个元代,由于朝代更迭等缘故,却多以失败而告终。
(本文作者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A Research of Yang Weizhen’s Family Background
Xiang Shan, College of History, Nankai University
Yang Weizhen, a famous literati in the late Yuan era, was born in an ordinary family rather than a distinguished elite. His tracing of his genealogy was inaccurate. He said his grandfather had exchanged idea with Zhu Xi who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thinkers in ancient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some doubtful points in the story of his ancestors. The history of Yang's lineage was an epitome of the struggles of the ordinary families in Yuan era. These common people tried to edged themselves into the elite classthrough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which was fi lled with heartbreak and failures.
Yang Weizhen; Yang Wenxiu; the Late Yuan Dynasty; Family Background
*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元、明前期的江南政策与社会发展脉络”(项目号12AZS006)及“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