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尧
以“包容共进”精神深化中国梦的社会整合意蕴*
路尧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3OO387)
社会文明总是一种整体性的物质和文化积淀。这种整体性就在于同一时代不同主体对于同一共同体及其文化的共建共享。多元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整合就在于一种具有凝聚力的内在核心价值对于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诉求具有包容性,也就是多元主体以包容共进的方式实现了互补共赢。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尤其要注重这种包容共进精神在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而追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又为不同主体的利益整合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因此通向共同理想必然要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实践方法作参考。所以在社会结构改革的关键阶段,需要全体成员以包容共进的实践理念整合多元利益,共同为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包容共进;社会整合;中国梦;协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结构等方方面面都在走出计划社会。传统社会中占绝对优势的主导取向,以及这种主导取向下的行为选择局面,发生了剧变。”[1](P2O1)人的多样性发展在社会利益表达方面呈现一种多元化趋势,最突出的文化的多元化及审美的多元化反映的实质是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个性化取向日益明显,这也使社会共同体内部的思潮激荡,意识文化环境变动也对行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产生影响。对外开放,让世界各民族文化在本土碰撞、交汇和融合,同时也冲破了以往的文化边界,让人们在实践和交往中不断反思,并探讨发展的价值归宿。文化多样性同样造就了同一社会体系中多元文化载体并存共生的现象,这一现象一方面凸显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活力,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传统道德与基本价值判断产生了复杂的冲击。为了让社会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具备一种稳定的环境,有必要在思想文化上确立适应时代需要有体现进步与解放的核心价值观念引导社会主流实践走向,防止发展出现价值与行为偏差。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结与表述就成为社会生活中交往实践所应参考和对照的价值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在社会主义原则内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实际上其丰富的内容都指向社会进步与生产力解放要求,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所规定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的”的本质内涵完全一致。而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上,这些核心价值又更进一步地贴近于社会基本生活,应用性更为广泛、普遍性更强。所以它们在指导人们的社会交往与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这些基本价值主要指向的是社会发展具体实践中个人所应依据的内化原则,即在于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使实践沿着这些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展开,让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得到贯彻。这实际上也是对于实践主体——社会中的人的一种实践性教育和文化境界的提升。其丰富的内容在社会实践各领域的展开还将会衍生出更为具体的社会行为规范,使社会分工都能够寻找到各自的价值归宿。这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人类解放目的的实践升华和具体拓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承担了社会主义本质所追求的人类解放任务和倡导的核心价值原则,更承担了以全体中华民族儿女所向往的民族使命和发展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而社会进步的历史实践主体和决定性的变革力量,是全体中国人民。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体,社会主义国家同样是以一定程度的地域性民族作为最基本载体的。民族国家不但继承了民族性格与文化,还承载着本民族发展的共同使命,而对于中华民族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又饱经风雨洗礼的特殊民族共同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既立足于本国的国情,又要关注全民族核心利益的需要,以民族利益作为共同利益的重要来源所进行的发展实践,就必须担负着民族的成长、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经历了近百年的羸弱屈辱和历史震荡,迎来解放的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征程上迈入了新阶段。民族独立使人们有了创造和谐生活的政治环境,改革开放使人们在市场交换中积累了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物质财富。对于未来的进步方向,中国人民必将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成果并努力获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增进人民福祉,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增进社会团结与活力,使社会民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必然趋势和任务。对于共享发展成果的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来说,尽管其可能所处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利益需要和社会分工不同,但其作为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将由整个民族利益所反映出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主导的政治文明体系承接了民族富强与发展的解放使命,同时也必然要不断代表着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诉求,在世界民族之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开拓进取。因而,对于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来说,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共担着民族进步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在中国焕然一新展现勃勃生机的新阶段,更需要越来越多的人社会转型于现代化建设当中来,只有民族的崛起和复兴,才能让承载了中华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世人展现其不朽魅力,也才能充分代表面向全体人民共同解放的历史任务。所以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是融合了每一个中华儿女根本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也同时是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根本,代表和包涵了民族复兴历史任务的共同运动。那么当代社会的每一步探索和变革,就有了更为深刻的历史性内涵。即实现整个中华民族整体进步与解放的历史实践。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内在一致的发展任务都是要使全体中国人民共建共享现代化进步带来的成果,是民族的生产力能够再次绽放令世人瞩目的伟大魅力,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正确性、进步性。只有富强才能为人的发展积累解放的条件。只有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才能增强民族凝聚力,而民族的凝聚力又将进一步拓展社会发展的集体合力,壮大社会变革的实践力量。所以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民族复兴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种双向互动和一体两面的阐释,具有相同的本质与意蕴。继而在现代社会发展征程上人们更需要在交往实践中贯彻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使社会发展成为一种可以惠及全体中华儿女的包容性实践,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缔造社会文明的新境界。
于是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一种实践引领和统合作用,类似核心价值体系一样具有价值指引的意义,它以一种包容性的张力凝聚着全体人民为国家富强与整体进步不懈奋斗。那么“中国梦”作为一种共同理想,同样也就具有包容性、普遍性、进步性的原则特征,要求社会主义共同体内的主体相互包容差异,保持文化多样,在增进相互理解与支持的前提下,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社会理想创造历史条件,让人们以协同发展的方式,面向民族的富强与整体繁荣“包容共进”。从这一点来讲,以包容共进的实践方式共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生态,是对于新时期社会革命“稳中求进”,注重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呼应。是对于环境改造的革命性探索。“开拓社会文明新境界的过程是建设国家能力、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福祉,扩大人的发展空间的过程,也是丰富和发展‘中国梦’的过程。”[2](P41)包容共进思想强调的内在协同、主体包容以及发展的整体性、共同性对于中国梦作为共同理想的内涵进行了理论证明。说明民族复兴的包容性、整体性原则,从而让民族文明进步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任务联系在一起,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具有一种包容力;同时使民族复兴这种共同理想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一起,作为社会整合要素在转型期发挥着社会凝聚力量。
国家的政治整合一般在于政治认同。而民族这一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却往往在于文化认同(Culture Identity)。“从文化上看,民族文化与民族的历史相伴随,民族具有鲜明的作为人们的文化共同体的特征,即使离开了原有地域,变更了国籍,仍然保留其文化上的特点。”[3](P7O)文化认同在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这种文化本身必然带有一定的普及性、包容性才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具有存在和弘扬的价值。每一民族在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都参与这与其他文化的交融与互动,尤其在当代,这种趋势更为普遍。”[4](P29)不论各具体民族文化怎样传承了其生活习俗和传统,都要经历现代转型与融合。同时也正像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通过世界市场和交往的扩大,各地域上的民族的狭隘边界被打破,而逐渐让民族性的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的个人所取代。只有扩大交往交流,人们才能加大相互认同,相互尊重,同时对多样性差异有所包容,使人们共同参与到社会建设之中并共享各民族一同创建的历史成果,所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共同理想”,必须有对于不同的多元文化主体的包容性,使主体以根本利益为根基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整体中华文明,实现文化统一又内在多样,真正做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这就需要在共创复兴的过程中注入“包容共进”精神,是人们可以在多元共存的环境里,一同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
马克思指出:“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5](P287)文化认同虽然在增进国家凝聚力,促进社会整合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使全体民众可以在发展过程中共享社会建设的成果,因而最具聚合力的文化并非是纯粹的文化思想,而是立足于以人为本并且惠及人民、促进包容共进的发展思想,即一种使人在利益需要上得到真正满足的发展实践意识,它应当具有可以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受益的普遍性继而以此获得其伦理价值与合法性;只有在实践指导思想中始终贯彻对于全体人利益诉求的关注,才能获得人们的共同维护。
以民族复兴为共同理想的中国梦,把发展置于民族共同利益视野之内,让这种共同发展涵盖每一个带有独特个性的文化民族,并没有特指某一特定群体,而是用以指代包含海内外同胞在内的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中华民族”作为整体基础。于是就表明了中国梦实现征程中的整体性与包容性。作为一种发展诉求,也可以表明其包容的力度和范围,没有束缚于狭隘的地域边界或固定传统之内,更体现了“包容共进”的共同发展要义。“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5](P25)中国梦倡导实现民族复兴在于用一个统一的民族范畴去实现一种共同价值诉求,力求用一种非排他性的社会共同体结构去实现繁荣。那么它也必须有对于内部各少数民族群体、各主体之间的个性及文化的包容。它不仅具有思想行为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出于实践的需要所提出的对于共同富裕本质要求的深化。“中国梦”是一种把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利益统合为一个共同利益——民族复兴,即一个民族国家再次使一种文明体系重现其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魅力和影响力的共同愿景,这也就要为此目的不断创造非排他性的、可以惠及全体民族同胞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使其可以具备一种文明再现的符号载体。这就区别于资本主义强调个体利益优先的狭隘利益眼界,使“民族复兴”被诠释为一种囊括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发展诉求的理想,让个性差异的人们可以拥有一种相互包容的共同利益基础。所以他易于被每一个参与建设和实现国家成长与进步的人所接受,也会因此而易于吸收与融合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所以在社会主义征程中,承担这一使命的社会实践集体也就要既贯彻这一共同理想,又选择包容共进的实践方法,使发展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文化认同特别需要宽容和包容,否则就会成为极严重之问题,因为文化认同的危机会导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双重危机。”[6](P29)所以在实践中,必须以“包容共进”思想的原则性内涵为指导,不断发掘现实启示,结合社会变革的具体国情,推动民族复兴的共同梦想之实现。以一定的生活方式为特征的民族共同体其人心的凝聚必须以共同利益为根基,社会的凝聚力要依靠包容、尊重人格,承认差异保持社会“多元一体”,这种凝聚力最终还是要来自于共同的普遍利益的实现。因为“一种由文化同质性来加以保障的基本常识,只是暂时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意见和意志的民主结构使得陌生人之间也有可能达成一种合理而规范的共识。”[7](P159)所以不能以某一种固化的同质性文化强加于每一个主体的发展与生活,而是要通过尊重与包容,通过相互沟通来寻求差异之中的共识,让人们以共识促进团结,以相互承认和支持个性的多样作为社会活力的条件,让人们可以共享社会财富,以各自的方式共建社会文明,防止导致主体人格被异化和精神创造被压抑的“文化专制”。当然,倡导文化包容本身也自有其现实边界。“如果说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增强民族整体对全民族的吸引力和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那么这个民族整体的载体,正是国家。”[8](P16)作为共同体的利益代表,国家利益往往集中代表着一定阶级的利益,社会主义中国由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经济地位的平等,使其代表的利益扩展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一种覆盖面,最广泛地涵盖了社会中绝大多数的成员。这一国家为载体的共同利益是不存在内在民族区别的。皆以统一的中华民族利益为核心去实现民族复兴,并且对于内在的部分人以差异互补的原则进行利益协调,达到整合的状态。这就是要让国家的共同体利益可以包容各内部民族,形成国家与整个民族双向同一的集体诉求。使民族国家作为一个共同体可以兼容并蓄,容纳多元文化,整合多元利益,使所有社会成员共同享受中华民族崛起与复兴带来的文明成果与实惠。
因此,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也反映了社会包容共进的根本利益诉求,反映了中华民族走向多元一体、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人们更可以将中国梦作为一种共同的“社会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人们活动的同时,以此作为社会协同发展的外在精神认同来引领社会多元主体的合作,从而让包容共进的实践关系在与中国发展的新期望的结合中得以实现。从而真正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解放向度和历史价值;确证中国发展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自身发展的内在活力与持续性上,同时还体现在对于世界优秀文明的吸收、借鉴与融合。2O13年6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加州安娜伯克利庄园会晤时,提出以“包容互鉴”精神打造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仅引发了普遍的关注和热议,也让人们看到即使存在体制差异,仍可以在相互包容的基础上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中国梦和美国梦也曾被拿来对比,指出区别与联系,都有一种文化的自信和发展的主体性表述;都是一种具有吸引力和共鸣的共同愿景。因此,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包容性以呼应世界历史潮流。所以解析中国梦共同愿景的内涵,剖析其内在价值,都可以发现,其与马克思恩格斯“包容共进”思想中的原则内涵存在契合。以包容共进思想看待中国梦的价值与实践,不仅符合生产力解放的价值追求,也符合唯物史观及辩证法的基本范式和规律。所以,在中国改革踏上新阶段之时,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相互包容与协作,将使中华民族获得更大的总体性力量,构建出更伟大的历史合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O14年5月28日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帮助。像石榴子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生成社会共同体的“有机团结”结构,造就“多元一体”的整合体系,在多元互利关系中激发主体实践活力及全社会的创新动力,促进中华民族全体成员以包容共进的思路和方式,沿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方向,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彰显中国道路的文明魅力!
以包容共进的精神整合多元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理想,佐证了中国梦的社会凝聚力作用。可以反映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及其魅力所在。“民族复兴之‘中国梦’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追求,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凝聚力和强大驱动力,它开启了社会文明的新境界,为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撑起了广阔的蓝天。”[2](P39)
[1]胡守钧.社会共生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O12.
[2]由佳田.“中国梦”开创社会文明新境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O13.(3).
[3]陈伟群.从相同要素看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的差异[A].陈建安,等著.科学发展与国家凝聚力的提升[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OO9.
[4]王则楚.科学发展与国家凝聚力之我见[A].陈建安,等著.科学发展与国家凝聚力的提升[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OO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张晓辉.关于现代民族国家凝聚力中几个认同[A].陈建安,等著.科学发展与国家凝聚力的提升[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OO9.
[8][德]尤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OO2.
[9]孔庆榕.试论国家意志与国家凝聚力[A].陈建安,等著.科学发展与国家凝聚力的提升[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OO9.
(责任编辑 高云)
C912.37
A
1671-0681(2015)01-0094-04
路尧(198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研究生。
2O14-O9-O6
天津师范大学2O14博士学术新人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包容共进”思想及其启示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O14BS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