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会中民俗体育的功能探究

2015-02-12 06:24卢兆振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民俗乡土

王 星,卢兆振,江 宇

1 问题的提出

民俗体育属于非物质文化,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时间的探索而形成的具有体育文化内涵的地方特色文化,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提出了民俗体育的概念。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作好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我国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民俗体育最初在秦末时以武为主,项羽八千军起义,所向披靡即是一证。但到了唐宋时期,它开始走向衰弱。从那时起,除拳棒武术在少数爱好者中获得继承外,流传较广的便是元宵龙灯,清明郊游、端午竞渡、重阳登高、石湖泛舟以及放风筝、踢毽子、石担石锁弈棋等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并渐渐成为民间的风尚。明朝倭寇入侵和明末抗清之时,习武抗敌的民众逐渐增多。但后来清朝朝廷禁止民间练武,传统体育习练人数日益下降,不少项目随之消失。现在尚在流行的民俗体育项目具体有跳绳、踢毽子、鸽子、爬山、放风筝、舞狮、舞龙、赛龙舟、太极拳和气功等。但近年来由于西方体育的传入,民俗体育不仅发展缓慢,甚至逐渐萎缩。如果不加以保护,任其流失,将是非常大的损失。

民俗体育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对我国体育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民俗体育式微的形势,相关部门应加大体育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民俗体育项目的继承人,要通过传承民俗体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人们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教育和感悟。民俗体育具有节奏舒缓、对抗强度低,娱乐性高的特点。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居民,通过身体的接触、语言的交流能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民俗体育作为我国民间体育资源中的杰作,具有永恒的魅力。探讨民俗体育的生命力及其在乡土社会中的价值,对发展保护我国优秀的民俗体育资源无疑是一项有益的工作。

2 乡土社会的概念与特点

“乡土社会不是指单纯的乡村,也不是指单纯的城镇,它是指中国基层社会中一种特殊的体系”;这种特殊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核心是以“礼”来维持社会秩序,因此社会呈现出“水波纹”式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里有着尊卑和远近,也有着责任和义务。从历史上来看,这种社会形态出现于两宋时期;至于结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将永远保持“乡土”这一特色。

乡土社会是一种对土地具有依赖性的社会,它依赖土地而生存。换句话说土地便是它的生命,也是其最基本保障;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的聚集,许多都是几代人在某一地域繁衍生息;“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所谓的‘礼’,指的是社会所接受的行为准则。维持社会秩序的不是法律,而是道德及社会普遍存在的习惯”。法律的执行靠的是国家权力的强制性,而礼治则是依靠传统的力量。

3 民俗体育的社会功能

3.1 民俗体育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团结

“社会团结即是指使众多社会个体结合成为一个有序社会的联系纽带,形成一个有序的团体”。例如江苏溱潼会船对当地乡村社会的影响便充分体现了这一功能。溱潼会船属于龙舟竞渡的一种。必须要靠全船的水手整齐划一的动作,极度默契的配合才能在一次龙舟赛中取得好成绩;又如我国的婚嫁文化,它是受民俗影响最深的一种。在婚嫁过程中,往往有许多的仪式,因此,也产生了许多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如塔克族婚嫁中的“叼羊”和苗族的“抢牛尾巴”,这其实都是对于原始时代“抢夺婚俗”的一种追忆。这种民俗体育所具有的功能便是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在最初,抢亲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集合一定数量的人进行的。而抢来的新娘会作为集体的财产。但是,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共识。只要该女子与氏族里的男子成婚便不能随便与他人发生关系。但是如何让族人享有“战利品”,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维持氏族的团结,便逐渐形成了“闹洞房”这一风俗。随着社会的进步,“闹洞房”逐渐被有象征意义的民俗体育所取代,才有了今天的“叼羊”和“抢牛尾巴”等民俗体育项目。

3.2 民俗体育促进了乡民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培育。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及生活技能的提高,其知识和能力的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学校的教育,而是通过自己的领悟。孩子是在适应自己生活所在地的坏境后,融入到传承已久的各种民俗游戏活动中积累知识,获取生活经验和技能的。如民俗体育中的老鹰抓小鸡、滚铁环、抽陀螺等一系列的儿童游戏,其中很多玩具是需要自己动手制作的,游戏构成了孩子们社会化的重要经历。又如渔猎经济时期,土家先民以捕鱼打猎为主,他们模仿捕鱼和打猎,创作了“猎守舞”;进入农业社会,人们又开始用最简单的方式将耕田、插秧、扯草、打谷等一些农事动作加以表现,形成了“生产舞”。这些产生于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身体动作,经过人的串联和加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节,表现了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生活财富后的喜悦。这些民俗体育不但是表达人们独特的体育娱乐的方式,也是其传承给下一代的传统生活技术。

(2)性情风格的塑造。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但具体形态的民俗体育文化,又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各民族的民俗体育却体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这些特性使每一个民族都形成了民族自身的性格,因此民俗体育便有了塑造民众地域风格的作用。

例如不少地区的男性民俗体育就保留着古代狩猎和战争的烙印。在传统社会中,男性是家庭的顶梁柱,必须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但有限资源导致的生存压力使他们必须倾注全力,在残酷的竞争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所以,这些地区的民俗体育便体现出蓬勃的生机和进取的欲望,如少数民族的摔跤,射箭等民俗体育项目锻炼了男性的豪迈、不拘小节等性格,磨练了男性的进取性情;女性民俗体育功能则主要以交往协作为主,如跳绳、踢毽子等,成为女性社会化方式的主要选择。

3.3 民俗体育的休闲与娱乐风格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与自然时节相对应的节日,用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祈福。如春节、元宵、清明、七夕、中秋、重阳等等,民俗体育自然成为这些节日里的重头戏。因此,欢度民俗节日也是我国民俗体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如江苏溱潼端午节的会船,本是一种祭祀的活动,但随着生活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俗体育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发挥了本身的意义,也为民众提供了休闲与娱乐的机会。

3.4 民俗体育促进了乡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俗体育活动的进行往往创造了集会的客观条件,自然而然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古时人们常利用周期性的民俗体育活动集会进行物品的交换,这时民俗体育的经济功能是式微的;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民众思想观念的改变,民俗体育活动被包装,被商品化,发挥了民俗体育前所未有的经济功能;近年来,不少地方以媒体宣传为工具,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自然资源结合特有的民俗体育活动展开一系列的旅游活动,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财富。如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江苏泰州的溱潼会船节、西北地区内蒙、青海、新疆等地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等都将民俗体育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事实上,民俗体育所具有的传统的祭祀、娱乐以及观赏价值已逐渐被复杂化,民俗体育的商业性逐渐显现出来。民俗体育在乡土社会中的经济功能实际上就是其商品化的过程。

4 关于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相关建议

(1)加快部分优秀民俗体育资源的校本化、课程化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体育的冲击,民俗体育的传承逐渐成为一大问题。针对这种态势,加快部分优秀的民俗体育走进学校是比较可行的途径之一。这种针对民俗体育项目专门设计的课程,不仅能有效地对民俗体育进行广泛宣传,而且还可以有力促进其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继承、发扬。所以,应该让有条件的学校将民俗体育项目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让青少年从小就能接受民俗体育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自觉保护意识。

(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民俗体育保护机制。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尽管民俗体育资源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依靠民俗体育自身的创新。但政府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政府应当撑起一把保护民俗体育的伞。首先政府应明确民俗体育的发展定位,可以将民俗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社区体育建设的主要内容,列入计划,制定政策,并进行有效实施;其次,为保护民俗体育的精神文化传统,政府还需要提供人力支持和资金保障。体育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基金,用来支持传承队伍的建设和民俗体育汇演,特别要针对一些濒临消亡的民俗体育项目应该制定一系列的帮扶计划,并且要有具体落实的措施。

(3)重视优秀乡土民俗体育示范区的建设。民俗体育示范区的建设是依据空间再造理论而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文化空间是社会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存在的容器或载体[1];文化空间的再造可以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空间环境,这些环境具有传统的文化特征,是传统环境在现代文化中的重塑。所以,可以借鉴该理论就一些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建立民俗体育保护示范区,还原该民俗体育项目所需要的传统体育环境与风貌。这有利于民俗体育项目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传承,使其不致于由于过于开放化与市场化,从而丢掉传统的文化因素。

(4)发挥民众力量传承民俗体育。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文化也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1]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民众层面。换句话讲,只有民众真正认可了民俗体育文化,并能投身于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体系中,那么民俗体育才有可能在民众中生根、发芽,特别是在当前人口流动频繁的态势下;呼吁乡土社会民众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觉醒更显得迫切而有意义。像我国传统武术、舞龙舞狮等优秀民俗体育项目必须要不断地依托于民众的认同与支持,才能在现阶段得以弘扬,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才能家喻户晓,甚至影响世界。

(5)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民俗体育在乡土社会中的认同度。各相关部门及机构要利用媒体、报纸、杂志、期刊、网络等手段加大民俗体育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了解民俗体育的可贵之处,自觉主动地加入到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中。只有把民俗体育的宣传做大做广,才能让大众深入地了解民俗体育的重要性,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1] 涂传飞.对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6~9.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 涂传飞.“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24~31.

[4] 李红梅,郭泉.对民俗体育的审视[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1):21~22.

[5] 王若光.我国民俗体育功能的现代化演进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0):24~28.

[6] 王建文.粤西民俗“翻刺床”、“爬刀梯”及“穿令”文化探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4):69~70.

[7] 王德刚.空间再造与文化传承——栖霞古镇都村“非遗”保护工程实验研究[J].民俗研究,2014(5):13~125.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民俗乡土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民俗中的“牛”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民俗节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