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的医学教育改革及其对当今医学教育的启示

2015-02-12 05:57:50贾小壮于海燕
医学与社会 2015年2期
关键词:本土化医学院校医学教育

贾小壮 于海燕

1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12;2牡丹江医学院思政部,牡丹江,157011

清末,随着西医的传入,中国的医学教育逐渐兴起,直至民国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伴随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改革成为该时期医学教育革故鼎新的必然选择。民国时期的医学教育改革涉及范围较广,本文仅就与当今联系紧密的方面加以论述,以借古鉴今。

1 民国时期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概况

民国时期,面对医学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社会各界纷纷向教育部门建言献策,要求通过改革扭转医学教育发展的颓势,相关教育部门积极响应,结合医学教育的实际,在教育宗旨、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及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成果卓著。

1.1 由“学医发财”的社会诟病到“研用并重”的教育宗旨之转变

医生为自由职业者,其既可以供职于医院,又可以自行开业;且相对于其他行业,有较好的生活保障。基于上述原因,当时“对于一般开业医生之收入甚丰发生兴趣者,仍属不少”[1],“学医发财”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且愈演愈烈,甚至医学院的教授也无暇学术研究,多自行开业赚取钱财,商业化日益明显,以致时人不满。

对于“学医发财”的社会诟病,其“影响于医学界前途殊为重大”[1]。因此在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基础上,民国时期我国对医学教育的宗旨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归为“研用并重”,一是“应用已知之方术,疗济病者”,强调实际应用;二是“研究未知之方术与学理,以期绝灭病原,救治人类”[2],突出学术研究。同时,为了进一步铲除“学医发财”的社会诟病,要求习医者以“救济病人为目的,健康民族为抱负,服务社会”为指归[1]。

1.2 由“医术至上”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之改观

医学教育兴起初期,被“医术至上”的教育理念所统治,只关注学生医术的高明与否,品德、体质等方面的教育明显缺失,[3],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政治教育的缺失,忽略政治教育,习医者总以自由职业自命,置国事于度外[3],缺乏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二是德育的缺失,忽略道德、人格的熏陶,几乎“无训育可言”[3],以致个人主义放任思潮泛滥,道德修养低下,服务社会意识淡薄;三是体育的缺失,学生“因功课较忙而不参加锻炼”,以致“医校学生中患肺结核者及神经衰弱症者的惊人数字”[3],甚至有的“修习一二年,即须修养若干时,甚者必须退学”,有的则在毕业之后“因体力不胜而抛弃其业务”[4]。

鉴于“医术至上”教育理念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社会各界纷纷展开了讨论,并达成共识,认为医学教育“应是德、智、体三育并进、无分轩轾的完整教育”[3],在教育实践中“学生体格之注意,德性之讲求,二者未能偏废”[4]。为此,各大医学院校首先从所授课程进行了调整,增加伦理学课程,注重道德训练,提高医学生的政治认识,引导他们朝“以慈悲为怀,胞与为心,接受医业神圣的付托,拯救人类”的方向努力[5]。同时,重视训育教育,将教育部颁布《青年训练大纲》及《训育纲要》作为学校训育的准绳,并成立训育人员资格审查委员会,督促、帮助各大医学院校的训育教育,明确医师操业服务社会,建议医学生,抱服务之宏愿,勤奋自勉[4]。

1.3 由“过重理论”到“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之变革

民国中前期,中国的医学教育“过重理论,不着实际”,主要表现为“类多按照课本,呆板例行”[6],从医学院校的课程表可略见一斑。以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为例,在其开设的21门课程中,涉及“门诊实习”的只有6门[7],而且从学时来讲,“门诊实习”没有固定的学时,实际操作中更是敷衍之风盛行,上至教师下到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门诊实习的重要性。虽然部分医学院校设有实验室,但容易造成学生对实验室的过分依赖,使得他们一旦离开其试验室、叉光室之便利,则常感束手无策[6]。

面对“过重理论”的教育模式,各大医学院校认识到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进行扭转,随即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社会即教育”的口号[3],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将书本知识和社会事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扩大医学教育领域的基础上,使学生增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本领。具体做法包括:与当地公私立医院,甚至诊所联系,进行合作办学,增加学生实习的平台。

1.4 由“照搬照抄”到“民族本土化”的教育实践之革新

医学教育刚兴起之时,基本是受到国外的影响,中国人创立的学校“始终是殖民地式的一味盲从”,主要表现在医学目标抄袭德、奥、日,实施方针照搬英、美、法,所用教材更是外国原文或直译本,所授课程亦是彼此参差不齐,教师上课所用语言也都是外语,以致“彷徨歧途,堕入尾巴主义的领域内”[3]。可见,在当时的医学教育中,“照搬照抄”成为教育实践的明显特征。

对此,国联教育考察团直言其“徒为形式的模仿”,并建议“中国人须将一切外国文明比较研究,以考察其是否真能适应中国的需要,进而建造一种适宜的、自主的国家教育制度”[3]。教育部首倡医学教育之制度及课程的改革,以期全国各校“均宜趋于一律,无复彼此参差之弊”[8],突出民族本土化的特点。各大医学院校也都开始了医学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尝试,基于“新医为世界公共之学术,绝非任何一国所独有”的认识,首先对教师上课所用语言的问题进行了改革,纠正“教授法上用外国语言文字上之错误”,要求“用国文教授,使之统一”[8];同时,组织人力编写统一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医学教材。

2 民国时期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本质特征

民国处于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着新旧事物的交替、并存的现象,在教育风气中更是充斥着“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道”和“科学”两种传统与现代事物[9],事实上两者是统一的,它们都是治世、救世的基础。因此,从本质上讲,民国时期中国医学教育的改革,是“志于道”的具体体现,是对传统的完善和对现代的追求。

2.1 教育宗旨的转变是医学教育根本的回归

中国传统医学的根本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随着清末西医的传入,其内涵更加丰富,除上述实用价值外,还包含了学术研究,这是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必然选择。在近代社会,医学教育是传承医学根本的最重要途径,也是医学发展的关键,而教育宗旨作为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其指向直接决定了与医学根本的亲疏程度。

民国时期教育宗旨由“学医发财”到“研用并重”的转变,实质上是对医学教育根本的回归。民国初期,“学医发财”的社会风气反映出了当时环境下世俗对学医目的的认识,“研用并重”是各大医学院校对医学教育宗旨的重新定位,是对“学医发财”社会诟病的绝地反击,更是对医学根本的捍卫,得到了各大医学院校的同应,并按照其精神内涵实施人才培养战略,昭示了医学教育根本的回归。

2.2 教育理念的改观及教育模式的变革是对医学教育方法的探索

医学教育方法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作为医学教育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其改观与变革,正是对医学教育在方法上的重要探索。

就教育理念来讲,“医术至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显然是不符合医生这种综合素质较高的职业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仍是以医术教育为中心,并辅助德育与体育,彰显了全面的教育思想,且主次分明,符合医生的职业要求。可见,民国时期教育理念由“医术至上”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改观,是对医学教育方法的成功探索。

就教育模式而言,“过重理论”是当时医学教育初兴经验缺乏的表现,也是医学设备等医学条件极度缺乏境况下的权宜之计,但此种教育模式与医学的实践性及治病救人的任务是明显不相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揭示了医学的本质,更符合社会对医生职业技能的要求,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模式由“过重理论”到“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变革,是对医学教育方法的又一成功探索。

2.3 教育实践的革新是医学教育囊括万象的体现

医学教育的囊括万象,指一地域对其他地域技术、理念、文化等的借鉴与吸收,并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经过消化处理的一个本土化过程。民国时期的医学教育根源于西方,而且外国人在中国兴办的医学院校也普遍存在,因此,要形成中国自己的医学教育,必须进行本土化处理的实践。

“照搬照抄”的教育实践是特殊社会环境下一种畸形的囊括万象,它体现了中国新医学教育的兴起,但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无力独立承担医学教育重任的事实;“民族本土化”的教育实践,是中国医学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的必然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囊括万象。可见,民国时期教育实践由“照搬照抄”到“民族本土化”的革新,实质上是中国医学教育囊括万象的体现,昭示了中国独立的医学教育开始兴起。

3 民国时期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现代启示

经过民国时期各阶层的努力,中国的医学教育回归了本真,完善了教育模式,革新了教育理念,走上了正规的发展道路,为现代中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民国时期新旧交替时代的医学教育改革进行梳理和研究,能够为当今社会转型期的医学教育提供历史借鉴。

3.1 坚持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医学生面临的社会诱惑越来越多,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处于极易误入歧途的高危时期。因此,为了避免民国初期社会诟病的重蹈覆辙,各大医学院校必须时刻坚持医学教育的根本,使其成为医学生思想迷茫时期的“清醒剂”,鼓励学术研究,强调实际应用。同时,针对当前医学毕业生去向多“实际应用”,而少“学术研究”的状况,各大医学院校应做必要的引导,提高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使他们在生活得到切实保障的情况下,潜心学术研究,为毕业生选择教书育人的道路做出表率。

3.2 坚持全面发展与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

民国时期,医学教育方法的及时革新,使得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依据社会需要、学科属性等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这是成功的尝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对当今条件下的中国医学教育仍有现实意义。近些年,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矛盾[10],就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高超的医术,又要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境界,还要有善于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因此,根据民国时期教育方法革新的经验,在当前条件下,必须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下,重视理论修养,注重实验室建设和加强与各医院及诊所的联系,增强社会实践,重点培养医学生的医术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加入人文学科的课程[11],注重道德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头脑,提高医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服务社会的思想境界,同时,加强情商的培养,提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能力。

3.3 坚持借鉴国外与本土化处理相结合

从民国时期中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其酝酿、兴起、发展就是一个学习借鉴与本土化处理的过程。在当前的条件下,中国的医学教育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不得不承认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坚持借鉴国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

在中国的医学教育及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必须加强与先进国家的沟通,如定期互派留学生进行交流学习等。但民国时期照搬照抄的历史教训告诫我们,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必须对交流学习的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完成民族本土化的过程,使其符合中国的现实状况,更好地为中国的医学事业服务。

[1]蔡翘.医学教育当前之危机及改善之途径[J].学思,1943,3(3):2-10.

[2]汪企张.医学教育之概论及改革管见[J].新医学,1935,3(6):467-471.

[3]叶维法.我国医学教育之改造[J].东方杂志,1944,40(12):33-39.

[4]朱恒璧.医育中之体、德育[J].国立上海医学院季刊,1936,1(1):29-31.

[5]余正行.改进医学教育[J].西南医学杂志,1947,5(8):17-18.

[6]黄雯.现时医学教育中之数弱点及其改善意见[J].医育,1940,4(4):30-32.

[7]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8]褚民谊.中国医学教育之前途[J].医药评论,1930(26):4-7.

[9]刘珏欣,于江倩,丁洁如.礼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

[10]张文娟,郝艳华,吴群红,等.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4,27(4):44-46.

[11]张艳荣.20世纪后半叶美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历程[J].中华医史杂志,2006(1):33-37.

猜你喜欢
本土化医学院校医学教育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新闻传播(2016年4期)2016-07-18 10:59:22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