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摘 要】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 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但要在专业知识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还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和语言美的享受中学习。为此, 应着重从科学性、形象性、启发性、和谐性等方面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科学性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 当教师的智商、知识达到某一关键水平以后就不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这时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则成为关键因素之一。即便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 课堂教学语言仍然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方式,仍然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但要在专业知识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还要注意研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使课堂教学语言更具艺术魅力。
一、准确简练, 具有科学性
1.准确, 符合科学理论。数学的每个概念都有确切的含义, 每个定理、性质都有确定的条件和结论, 准确地表达每个数学概念的内含和外延 , 准确地剖析每个定理、性质中重要字词的含义, 准确地指明每个公式成立的条件与适用的范围, 不出现知识性、理论性错误 , 是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2.严谨 , 符合逻辑要求。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不仅在知识结构上前后连贯,而且在逻辑上系统严密, 某一概念往往是前一概念的发展, 同时又是后一概念的基础, 其他知识也构成严密、系统的知识链。因此 , 描述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语言必须准确周密严谨, 无懈可击; 推导、论证数学结论的语言则要思路清晰、连贯流畅,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推导有致、上下承接, 符合语言学的逻辑规律, 使学生接受起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3.简练, 符合精简原则。数学教学中, 教师讲解若主次不分、面面俱到, 烦琐啰唆、冗余信息超量, 必然会冲淡重点难点的教学, 使学生大脑混沌一片, 难以形成深刻印象, 难以在规定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因此, 数学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练、干净利落, 突出重点、分化难点, 抓住关键简捷概括, 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4.适宜, 符合对象特征。不同年龄、不同智商、不同环境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认知、经验、理解接受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数学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组织最适宜的课堂教学语言。如对低年级的学生宜直观形象、通俗易懂, 而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宜含蓄精练、富有哲理。对不同基础的班级也应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 对基础好的班级寓理可深刻一些, 反之则应浅显易懂、通俗明了。
二、生动诙谐 , 具有形象性
生动活泼、直观形象 、 风趣幽默、诙谐睿智的数学教学语言能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 , 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 深奥的原理变得浅显; 活跃课堂气氛, 拉近师生情感, 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疲劳, 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求知欲, 调动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深入浅出、生动直观, 将深奥的原理通俗化,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特别是在教学内容比较枯燥、难以理解的环节和课堂结束前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时候, 更要巧妙地运用幽默、比喻、夸张、拟人等语言技巧, 使课堂气氛欢快愉悦、轻松活泼, 学生快乐、高效地理解知识、加深记忆, 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三、含蓄善诱, 具有启发性
被誉为思维训练体操的数学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讲得准确、清楚, 应更注重引导启发学生,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达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为此, 教师要在对教材知识体系全面把握、成竹在胸, 对学生知识基础、认知特点了如指掌的前提下, 巧妙运用激励、悬念、趣味、对比、反语、设问等启发性教学语言形式, 创设多种形式的问题情境, “引而不发 , 点而不破 ”, 含蓄不露、耐人寻味, 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联想、分析、对比、归纳、总结、演绎, 主动探究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学而有思, 思而得之, 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心理上的满足, 激发其内在潜能和参与热情, 进而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四、抑扬顿挫 , 具有和谐性
同样一句话, 用不同的语速、音调、音量讲出来, 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产生不同的语言效果。如果教学语言亲切柔和、音色优美、自然流畅, 学生会倍感舒适, 沉浸于教学语言的音韵美与和谐美中, 在美的享受中主动汲取更多的知识。如果教学语言轻重缓急适宜, 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学生听起来舒心悦耳、兴趣盎然, 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 数学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景, 恰到好处地控制和调节语言节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学生积极思考, 帮助他们理解记忆。一是教师必须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教学,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不使用方言方音, 不使用含混不清的词句, 不说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话。二是语速适度, 音量适宜, 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清,并且声音大小符合教学内容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三是语调自然、抑扬顿挫、变换流畅,能恰当地运用高亢、沉重、短促、加重等调式。比如在讲解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关键环节时教师应加重语气,放慢语速,引起学生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和理解的空间。
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远非止此,还有许多生动鲜活的课堂教学语言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锤炼、丰富、探索、创新、总结、完善。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要把教学语言艺术的完美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以深厚的语言艺术修养营造欢快愉悦、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语言美的享受中汲取丰富的数学营养,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文平.数学教学语言艺术[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2): 48.
[2]赵仁安.谈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数学通讯,2000(9):5.
[3]戴金华.浅谈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