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习作源泉,走进生活教习作

2015-02-11 07:30张自有
教育界·上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源泉习作兴趣

张自有

【摘 要】作文教学之路可谓艰难,学生无材料可写,无事可记,无理可说,无情可抒。作文教学就这样令教师发愁,写作文就这样使学生畏惧吗?仔细分析一下,是我们教师未积极开发作文的源泉——生活,如何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源泉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他们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让多彩的生活成为学生习作的源泉。

【关键词】生活    源泉    习作    兴趣

小学生的作文素材应注重生活,我们应把习作训练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让它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而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一种学习任务。只有这样做,学生才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有话无处说;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写作提供生活的源泉,并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苏联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句子,每一次谈话之前,都是先产生语言动机,即“我为什么而说”。这一活动是从情绪的诱因和需要源泉而来的。只有当儿童自然地说话,由于内心的诱因而需要说话的时候,才能最有效地发展语言能力。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往往就忽视了诱因的设置,让学生为文而文,硬着头皮,搜肠刮肚地写。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命题——指导——作文——批改——评讲)必然导致学生无话可说。

语言动机诱因的设置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产生自主表达的欲望,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从而自然流利地进行表达。例如:通过再现生活,唤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通过表演试验等系列活动过程的展示,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并深刻体会其内心感受;通过故事图画等艺术形式,发挥学生的想象,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总之,诱因的设置始终不能离开生活。

二、习作贴近真实的儿童生活

学生习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进入课堂,进入课堂,就是进入生活。作文题目要来源于学生生活,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学生只有身临其境,体会才会真切,才会有跃跃欲试的写作欲望。有了写作欲望,写作时才会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和大胆想象,要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教师不能迫使他们去写自己不了解的内容,也不能要求他们去做那些暂时没有学会的事情。

当教学贴近学生生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儿童的生活,习作还会难吗?用儿童语言表达儿童生活和情感是顺畅的、自然的、优美的,同时也是小学习作教学对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要求。

三、习作要仔细观察,描绘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教师应有意识地经常安排学生观察生活,然后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生活、欣赏生活。

学校生活。小学生白天在校学习六小时,这是一天中的黄金时间。要提高学习生活的质量,关键还是要靠教师较好地诱导,组织开展各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如:介绍读书心得,评选“小小读书迷”;学校开展古诗文诵读,班内派出小记者去别班采访,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春天到了,到校园中去找春天。总之,有了五彩缤纷的学习生活,才有丰富多彩的学生作文。

家庭生活。放学后、星期天,学生常和父母亲一起参加家务劳动,或烧饭炒菜,或打扫卫生,这些劳动生活可成为写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在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或生活习性,可写些跟踪观察日记。再次,在适当的时候,学生不妨写些留言条、请假条等,用笔来跟父母亲进行沟通,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

社会生活。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节日到了,学生来到大街上,感受到热烈喜庆的气氛,心中充满了对社会这个大家庭的热爱之情。“五八红十字日”活动时,让学生上街宣传,创设与人交往、语言、思维的场所,这种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后的练笔效果一定会很好。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让他们走近生活,感受生活。

自然生活。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它不仅属于画家,更属于小学生。我让学生观察一月中月亮形状的变化,写下观察日记;和学生一起来到学校对面的绿化带内寻找春天,写赞美春天的小诗;让学生仔细观察一年四季的风,写成了《假如风有颜色》。

四、初稿完成,注重修改

作文过程是反映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而这两方面都反映在“作”和“改”中,才算是完整,因此,“改”的过程既是完善“作”的过程,又是表现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要使学生改好自己的作文,就必须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对照习作要求进行检查,做到精益求精,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能自己修改的能力。启发学生认真逐句、逐段阅读习作,从读中发现问题。如,文中的标点符号对不对,有无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楚,是否写跑题。通过修改自己的作文,使文章符合习作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改”的能力和习惯,克服传统作文中学生只知“作”不知“改”的弊端,使学生不但会写,而且会改。

五、赏识性的评价,让学生品味愉悦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育活动应“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生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和多样性”,所以我力图使“欣赏和被欣赏的愉悦情感充盈整个作文评改过程”。学生互评时,鼓励学生找出别人和自己的闪光点,并说出道理,在指出不足时语言诚恳,并提出解决方法。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以鼓励、赏识为主,要让他们在每次习作后都受到激励,盼着下次习作,盼望老师下一次的鼓励性评语,我们的批改才真正起到了作用。我还把每期的优秀作文、好词佳句,或讲评,或张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要想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就应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素材,加上教师巧妙的引导和赏识性评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自由表达,自主作文,才能写出真实的生活化的作文。

【参考文献】

[1] 毛乃佳,王等等.教育学理论与实践[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6.

[2] 覃国力.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作用[J].当代教育教学论坛,2007(03).

猜你喜欢
源泉习作兴趣
我的快乐源泉——书
超市也是快乐的源泉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习作展示
激活写作的源泉
大地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