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乳房缺失患者的心理护理进展

2015-02-10 11:22:06宋玉莲张克明
医疗装备 2015年2期
关键词:根治术乳房乳腺癌

宋玉莲,张克明

(1安徽省淮南东方医院集团大机分院;2安徽省淮南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安徽淮南232000)

乳腺癌术后乳房缺失患者的心理护理进展

宋玉莲1,张克明2

(1安徽省淮南东方医院集团大机分院;2安徽省淮南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安徽淮南232000)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成为导致妇女死亡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到目前为止,所有调查资料显示,外科手术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不论是根治术还是改良根治术,都将破坏患者的形体美;因为身体缺陷、疾病本身、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等,患者在自我形象、心理等许多方面存在巨大的负性评价,导致生活质量降低[2-3]。心理干预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通过语言引导、情感支持、鼓励启发等手段,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病人的康复、治疗效果以及以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乳腺癌术后乳房缺失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进行综述。

1 心理特点分析

柴东芹[4]对9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病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年龄越轻、文化程度越低,乳房切除后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越大,发生自我形象紊乱的几率越高。吴静茜[5]对乳腺癌38例的心理调查担心治疗效果的有37例,占97.4%:担心受到歧视的有35例,占92.1%;疼痛引起焦虑的有32例,占84.2%:躯体缺失导致自卑感的有30例,占78.9%。

调查显示:乳腺癌根治术对形体破坏较大,患者常为失去健康的第二性征而产生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抑郁等心理问题。乳腺癌术后乳房缺失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紧张恐惧型以工人和干部为主。一般文化层次较高,对其自身的形象较为关注,往往担心失去乳房后女性魅力降低或消失。失去对配偶的吸引力,严重影响自信心以及情感生活。(2)抑郁焦虑型以普通居民为主。一般文化层次较低,缺乏医疗保障,往往担心经受了手术痛苦及花费一定的医疗费用仍不能解决病痛。部分农村家庭妇女,更多是担心家庭的经济负担一心理负担往往表现在情绪上,严重者影响治疗的配合和耐受[6]。(3)悲观绝望型多见于文化层次较高。且年龄较轻,对该病有一定的认识,明白术后引起形体改变,担心会影响今后生活,心理压力较大。对生活失去信心,少数病人甚至有自杀倾向[7]。

2 心理护理对策

(1)行为干预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表现。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家人交流、沟通感情,并与家人一起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8]。具体包括:①对紧张恐惧型病人。应加强健康宣教,介绍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护士应主动与病人交流,告知术后可佩带塑料泡沫乳罩或行乳房成型术等矫正胸部形态或经乳房重建等外科手术恢复形体,也可请治疗成功的乳腺癌病人现身说教,这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9]。②对抑郁焦虑型病人,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多与其交流鼓励病人将抑郁的情绪发泄出来,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③对悲观绝望型的病人,应以真诚的态度和语言劝慰病人勇敢面对现实。接受自我形象的改变,指导病人选择最佳的方式重塑自我,恢复自信;指导家属多关心体贴病人。有计划进行康复锻炼,争取尽早恢复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向病人介绍目前乳腺癌的治疗现状.安排与恢复期病人交谈,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10]。

(2)纠正不正当的认知,乳腺癌手术由于乳房缺失而导致患者自我意识降低,具体表现在:她们对自己的生理身体特征包括外形、身体功能、健康状况的感受下降。长期处于自我贬低状态中[1]。针对患者的不正当认知实施的干预是提供和解答与疾病治疗和康复有关的信息。

(3)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动员家属的心理支持癌症患者治疗的成功与否,与家庭支持密切相关[11]。护士注意引导患者家属在患者治疗或康复过程中,不仅要给予细心的生活照顾,还给予精神鼓励。尤其是对患者的丈夫,向其介绍一些乳腺癌的知识,引导他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的心境,多体谅多理解患者,使其体验到亲人的关心和理解,有利于消除患者自感因乳房缺损对家庭生活和夫妻感情产生影响而引起的疑虑,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12]。

(4)特殊心理反应的干预。76.5%的乳腺癌患者存在自我形象紊乱。这种感觉给30%的患者带来较多的困扰[13]。蔡雁等对乳腺癌术后乳房缺失患者的研究显示[1]。术后乳房缺失患者会发生自我概念的改变,有强烈的不确定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乳房是女性美的特征之一,告知患者缺损可通过乳房重建术及义乳的配戴等来弥补,以提高其自信心及自尊意识[14]。

(5)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支持是一种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社会支持能增加癌症患者的适应性行为,促使癌症患者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11]。同时,家庭治疗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其身体功能和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15]。此外,应建立癌症康复组织,形成术后患者的社会生活环境,增加患者的社会交往,缓解其心理压力,疏导其不良情绪.增强生活信心。

(6)针对患者应对方式进行干预针对患者应对无效等问题。主要应用怀旧疗法的原理[16],与患者共同回顾既往有效应对经历,让患者了解与健康有关的信息[17]。比如让乳腺癌患者掌握乳腺癌的不同类型、不同治疗模式以及良好的随访规则。将有关乳腺癌的小册子发给每位患者,让其了解更多的知识,并且帮助她们进一步发展应对能力,学习新的应对技巧。

3 小结

综上所述,乳腺癌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已逐渐得到广泛认同[18]。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性格、家庭关系等都会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护理实践中,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通过有效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恐惧、焦虑、悲观的心理,确实缓解心理压力,积极应对疾病,促进肌体和心理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蔡雁,施晓群,金艳.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缺失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2(2):105.

[2]Sammareo.Psyehos(mial stages and quality of lifeof women withbreast cancer.Cancer Nursing,2001,24(4):272.

[3]Rusten Tone,Begnum Susanne.Qualityof lifein wonlen with breastcancer: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nursing practice.CancerNursing,2000,23(6):416.

[4]柴东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我形象紊乱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4,10(2):156.

[5]吴静茜.乳腺癌38例的心理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1(8):8058.

[6]梁薇.乳腺癌患者79例的心理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6,22(1):80.

[7]唐莉,陈显春.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调查及护理对策 [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21):1923.

[8]王建平,林交娟.癌症病人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学报,2002,34(2):200.

[9]张亚华.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31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72.

[10]唐秀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 [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3):78.

[11]黄丽.社会支持:肿瘤护理中值得重视的一种理念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1.

[12]林慧,刘盂丽,付斌.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形象紊乱与重建需求调查及护理于预[J].护理学报,2007,14(6):23.

[13]马玲,王平,Joanne C.乳腺癌患者相关症状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3(3):169.

[14]鲁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探讨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7):107.

[15]胡德英,吴荷玉,董英莉.家庭治疗对周手术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7,7(9):9.

[16]邵阿末,刘晓红.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索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2,2(6):7.

[17]陈瑶,邓光辉.手术患者心理干预模式及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f4):297.

[18]刘艳,林文娟,刘饰平.癌症的身心关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1):15.

R473.73

B

1002-2376(2015)02-0125-02

2014-10-20

猜你喜欢
根治术乳房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48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祝您健康(2018年5期)2018-05-16 17:10:16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