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俊飞,罗 文,邓育武
(1.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2.衡阳师范学院 教务处,湖南 衡阳 421002)
基于网络平台的顶岗师范生实践共同体构建研究
邹俊飞1,罗 文2,邓育武2
(1.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2.衡阳师范学院 教务处,湖南 衡阳 421002)
师范生顶岗实习存在实习时间长、实习学校分散且偏远等实际问题。因此,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和发达的网络平台,研究者创建了顶岗实习专栏网页、顶岗实习QQ群、顶岗实习公共博客,以构建有利于促进实习生专业发展的实践共同体。同时,为保证实践共同体的有效运行,建议健全实践共同体长效管理制度,优化网络平台交流环境,拓展共同体学习交流内容。
实践共同体;网络平台;顶岗实习
教育实习是帮助师范生将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座桥梁,可以帮助师范生在实践中习得从事教育教学所必需的技能和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教育信念和价值观。顶岗实习支教是指师范生通过顶岗方式完成教育实习,是教育实习的一种创新模式。通过顶岗实习支教,实习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实习学校也解决了师资短缺的问题,可以实现实习生和实习学校的双赢[1]90。顶岗实习支教已经在很多师范院校推广,在师范生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顶岗实习支教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还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76
与普通的集体教育实习相比,师范生参加的顶岗实习时间更长,往往长达一个学期。实习地点比较分散,多处于偏远农村或山区。由于实践性知识匮乏,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师范生在实习中遇到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时往往感到茫然失措。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由于工作任务重、缺乏指导经验及无有效监管等,对实习生的指导往往走过场。高校派出的指导教师由于距离遥远,也容易“纸上谈兵”,起不到实效。衡阳师范学院是衡阳地区的地方性高师院校,推行顶岗实习已经将近十个年头,每年往常宁、耒阳等衡阳周边县市区派出一百多位顶岗实习生,本文研究者参与了对顶岗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针对顶岗实习指导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研究者试图摆脱传统指导模式的束缚,运用实践共同体理论和发达的网络平台,构建有利于促进实习生专业发展的实践共同体,并就如何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实践共同体提供一些建议。
实践共同体理论(Communities of Practice)由Wenger 等人提出。实践共同体是一个基于情境认知教育观的术语,它是由一个实践活动中拥有共同兴趣和共享能力的一群人组成。其成员以一种非正式的和创造性的方式分享各自的经验和知识,他们会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团队学习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强调学习实践过程中的知识建构、意义协商和团队协作,并包含核心三要素:共同领域(the Domain),即共同体成员有相同领域的共同兴趣;共同社区(the Community),即共同体成员参与共同体的活动和讨论,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享信息,且成员拥有对社区的归属感及相互之间形成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实践(the Practice) ,即共同体成员是实践者。[3]210-212
本研究中的实践共同体是指在顶岗实习语境下,由不同学科的顶岗实习生、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及实习管理人员构成的实践共同体。在实践共同体中,顶岗实习生借助指导教师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相关资源与技术工具的支持,通过实践,实现从具备理论知识(多为显性知识,缺乏实践语境) 到具备教学能力与智慧(侧重隐性知识的应用,强调实践性与情境性) 的转化。[4]28
由于顶岗实习生实习所在学校分散偏远,且所属学科不同,传统的组队集体实习指导方式不太适宜于顶岗实习指导。 单单依靠指导教师的电话指导、实地指导等也存在一些实际性的困难。因此,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实践共同体十分必要。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页、QQ群、博客等网络平台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这些网络平台具备双向互动性、超越时空性、共享性、开放性等特点,适宜于构建实践共同体。[5]94-95在基于网络平台的实践共同体中,顶岗实习生和实习指导教师可以便捷地利用已有的计算机、手机和网络,进行远程沟通交流、互助合作探究。对顶岗实习生和指导教师来说,基于网络平台的实践共同体构建成本低,沟通即时,能有效地监控实习进展,进而提升实习成效。
基于网络平台的顶岗实习实践共同体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拥有优化实习效果的共同意愿,并共同关注顶岗教育实践;(2)拥有共同活动的社区,包含顶岗实习专栏(网页)、顶岗实习QQ群和顶岗实习公共博客等网络平台;(3)在实践共同体中,成员乐于分享与顶岗实习相关的实践行为、体会和成果。[4]28-27
与分散实习和集体实习相比,顶岗实习要求实习生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也要求实习生承担与在职教师相似的教育教学任务和更大的压力。因此,参加顶岗实习的师范生都有着通过教育实习来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增加自身实践知识的共同目标和愿望。研究者和其他实习管理人员在指导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试图运用先进的网络平台为顶岗实习生构建一个有效的实践共同体,具体措施如下:
(一)设置顶岗实习专栏网页
顶岗实习专栏网页由高校教务处实践科设置和维护,是顶岗实习的一个对外展示窗口,帮助顶岗实习生和师生们了解顶岗实习的要求、进展和实效,同时整合各方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内容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发挥实践共同体的团队优势。
在顶岗实习专栏网页中,设有“顶岗实习疑问解答”、“顶岗实习感悟”、“顶岗指导教师随笔”、“顶岗实习风采”、“顶岗实习共享资源”等栏目。顶岗实习疑问解答主要针对顶岗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或典型问题,如顶岗实习准备、顶岗实习要求、顶岗实习材料整理上交及顶岗实习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疑问。
顶岗实习感悟刊登顶岗实习生的稿件,让顶岗实习生分享彼此的顶岗实习生活、体会及感想。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也会就指导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进行分享。顶岗实习风采栏目刊登或上传顶岗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工作、生活的一些照片或视频。每个学期高校会对顶岗实习生和指导教师的稿件进行编辑,配上实习生的相关照片,汇编成册。这些也为顶岗实习相关教材和专著的出版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顶岗实习共享资源是顶岗实习专栏中重要的一项。除了发布与顶岗实习相关的文件,该栏目还主要为顶岗实习生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课程资源支持。顶岗实习生没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支持对他们尤为重要。由于网络上教育教学资源质量不高且杂乱,顶岗实习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资料。因此,组织各学科指导教师及学科教学论教师,为顶岗实习生量身打造教育教学资源库十分必要。共享中的教育教学实习资源主要包括教案、课堂实录、授课、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文本与视频资源,可供顶岗实习生下载及在线观看。实习生可以在每个资源后的评论区留言,发表意见,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通过QQ群发起在线分析讨论。
顶岗实习专栏网页为全校的顶岗实习生提供一个实践共同体的平台,丰富实习生对顶岗实习的认知,共享相关教育教学资源,提升实习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
(二)组建顶岗实习QQ群
QQ是大学生中使用较广泛的即时交流软件,整合了实时在线聊天(文本、语音、视频)、群社区、邮件、文件共享等功能。学生们往往通过QQ与同学朋友家人保持联系,传递信息,分享资料。大学生加入各种QQ群,通过QQ群来接收通知,参与集体讨论,相互联络等。在顶岗实习期间,QQ平台可以让顶岗实习生彼此之间及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畅通、便捷。在QQ平台上,除了文字交流,各种图片、语音、视频可以传递比文字更丰富的信息。比起面对面的交流,QQ群中的交流氛围更轻松,有助于缩小实习生之间及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感,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另外,顶岗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通过QQ建立起来的各种网络交流平台(如QQ群、微信、微博)在实习结束后也会继续存在,成为他们日后彼此联络的渠道。
每个学期,研究者所在高校会根据实习地区将顶岗实习生划分为两到三个实习队。每一个顶岗实习队都会组建由实习指导教师、实习管理人员及本队顶岗实习生构成的QQ群。在QQ群中,指导教师和实习管理人员可以即时发布通知,布置任务,发起讨论,召开视频会议。指导教师也可在线直接解答或与实习生一起探讨教育教学实习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如怎样管理课堂纪律,怎样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怎样开班会等。在群里,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实习生能够得到指导教师及其他同学的建议,尽快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运用到实践中,获得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
另外,由于顶岗实习学校环境比较艰苦,实习工作任务繁重,就业和论文写作压力大,顶岗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容易出现大的思想波动和情绪反复,可能出现各种心理问题。[2]77QQ群则为实习生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生活、吐露心声的平台,在沟通交流中为学生营造一种集体归属感。
(三)创立顶岗实习公共博客
顶岗实习公共博客是在顶岗实习期间为实习生建立的自我展示网络平台,主要展出实习生撰写的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每一个顶岗实习队开通各队的公共博客,实习生被要求定时撰写教育教学博客(每人每周一篇),促使他们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实习生可以在公共博客中通过阅读他人的作品获得更多的灵感和启迪;也可以在博文后面留言,与作者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进行点评;还可以通过访问数量的统计、留言,了解自己作品的关注度,吸取他人的意见。教育博文的撰写和阅读可以使实习生提高反思能力,提升实习效果。
公共博客还可以限定阅读者访问权限,对读者进行选择。这样可以让实习生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构建顶岗实习实践共同体过程中,高校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在顶岗实习结束后进行集体研讨。为保证实践共同体的有效性,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
(1)健全实践共同体长效管理制度。要想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并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共同体的管理制度。网络平台的建设者和维护者要制度明确,分工清晰,责任到人。同时,在网络平台(网页、博客)的建设中,要注意网络安全保障和身份验证等。只有制度健全,且评价监控到位,才能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
(2)优化网络平台交流环境。网络平台能为实习生、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在线交流的机会。但网络平台的管理者要为实习生创造轻松、积极的交流氛围,让所有实习生都积极参与进来,不能变成教师或部分学生的专场。要考虑到交流话题、在线时间、成员活跃度、回馈效果、评价效果等方面,充分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实践共同体的活动中,共同分享,共同提升。
(3)拓展共同体学习交流内容。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和维护者要不断丰富网页的内容和资源,及时更新平台内容。在网络平台中发起的讨论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让共同体成员的分享高效深入。对公共博客中的优秀博文,指导教师要及时点评,对于典型问题或现象要与实习生共同探讨。
由于一些原因的局限,本研究在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顶岗实习实践共同体时,只包含高校指导教师、管理人员及顶岗实习生,如果能吸引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加入,并展开有效互动,那将会更有成效。
[1]吕京. 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制 [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2]Wenger,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郑琨,郭雅静. 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实习指导模式 [J]. 河池学院学报,2012 (2).
[4]刘福来. 顶岗实习支教质量控制机制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2(8).
[5]郑燕林,李卢一. 构建在线教育实习共同体的需求调查——基于实习生的视角[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1).
[责任编辑:王丽平]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of Practice for In-post Teaching Students Based on Internet Platform
ZOU Jun-fei1,LUO Wen2,DENG Yu-wu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Teaching Affairs Office, Hengyang 421002, China)
There exist some realistic problems in the in-post teaching practice for normal students, such as the longer time of practice and the remoteness of practice schoo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munity of Practice and advanced internet platform, researchers adopt the webpage of the column, QQ community and public blog for the in-post teaching training, aiming to construct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eantime, some suggestions are also give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work of the community of practice such as: perfecting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practice community; optimizing the communicating environment of network platform; and expanding the exchanging and learning content of the community.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ternet platform; in-post teaching practice
2015-10-19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普通高校教改项目(湘教通[2015]291号-序号364);衡阳师范学院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KT201524)
邹俊飞(1980-),女,湖南衡阳人,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英语教师教育、应用语言学;罗文(1965-),男,湖南衡阳人,衡阳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校管理研究、区域经济与旅游管理研究;邓育武(1973-),男,湖南来阳人,衡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管理、资源环境评价及区域可持续发展。
1671-5977(2015)04-0123-04
G64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