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2015-02-09 03:06唐岩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于勒菲利普新课标

唐岩

摘 要: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必须研究的内容。没有成功的提问就没有教学的艺术,精彩的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学有声有色,良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查,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01-01

对于课堂提问的艺术,在几年的工作中,我有了一点体会,现提出来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我认为,课堂提问,最关键的是要严格控制提问的数量和质量。一堂课,一篇文章通过设计一两个核心问题,让学生整体地感悟、品味,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新课程理念贯穿教学始终

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我们的一些老教师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们也大都在自己的课堂上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学校的“自探共研、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得到了应用和展示。教师们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年轻教师更是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尤为突出。

下面以《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的教学来简单说说我的观点:《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比较简单,通过学生的阅读,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学生是可以自行品味,欣赏的,所以我只设计了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情节是环环相扣、向前发展的,那么我们一起来说说看,这辆小火车是如何一节扣一节地向前滚动的呢?(学生读、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以组为单位发表看法)小说开头交代“我”的家庭经济状况:父亲菲利普是个小公务员,挣钱不多,也就刚刚够生活罢了;一家五口,生活拮据,处处精打细算。“别人请吃饭,从不敢答应,以免回请”,这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就是因为这种家庭滋生了追求有钱生活的强烈愿望,还总想摆出所谓上流人的一套虚假的空架子,所以“每逢星期日,我们全家都要衣冠楚楚地来到海边栈桥上散步”。由于栈桥散步,就看到了“喷着黑烟从海边驶过来的轮船”,这必然勾起菲利普夫妇想起一个人:于勒叔叔。文章顺理成章地交代了于勒叔叔的身世。于勒叔叔写信回来说自己发了财,正因为这信,菲利普夫妇改变了对于勒的看法,认为他是个“正直,有良心的人”,正因为这信,26岁的二姐终于被一个公务员看上了,于是引出了菲利普夫妇要把这桩迟到的婚事办得稍微体面一些,“就决定带女儿去吃牡蛎”的情节。因为吃牡蛎,才使得美梦破碎。母亲原形毕露,谩骂,愤恨。在我给了10个铜子的小费后,痛斥我。这时菲利普夫妇那种势利、认钱不认人的卑劣灵魂就暴露得淋漓尽致了。很显然,小说的情节结构是环环相扣的、流动的、向前发展的,前面的情节是后面情节的铺垫和缘由,后面的情节是前面情节的发展。了解这一滚动的结构之后自然就能体会滚动的核心是“金钱”,推动情节滚动的是菲利普夫妇的势利、贪婪、虚荣、自私的灵魂。到此这篇文章在学生心中已是一目了然。

二、核心问题的作用

第一,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素养”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目标,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就是积累,“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新课标中也多次提到:作为语文老师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课标“实施建议”部分的“教学建议”中也指出:“应该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从所听的课中,这点做得都不错,老师们都能从三维目标的设计上体现出来,特别是能从课堂教学的细节上体现出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这点更能看出一个语文老师平时的教学思想及教学能力。

第二,恰当的拓展,培养了创新能力

语文的外延是和生活等同的,我们的教学要十分注意这点。在所听的课中,由于我们的老师精心备课,查找资料,拓展的很恰当,这不只表现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很多细节也有不同程度的再现,比如,用刚学的新词来练习说话、仿写句子、写点心得体会等,无不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再是只学课文,而是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特别是有些老师都是让我们的学生动手表演感受一下,比如《范进中举》中表现胡屠户市侩性的那几个形象动词“攥”“舒”“揣”等,老师让学生表演,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人物的性格不用老师再强调,学生就掌握了,课堂气氛也因此而活跃。紧接着,教师布置用动词来展示人物性格的小作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所以给我的印象很深。

总之,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又是一门教学艺术。希望广大教师也试着用核心问题来组织教学,不要将那些优美的文章“精讲”得支离破碎,让那优美的旋律在课堂上回荡。唯其如此,提问这一教学方法才能日臻完美。

猜你喜欢
于勒菲利普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先来后到
自己的歌
活跳板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