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嘎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小学生最大限度地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不断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中,使教学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兴趣;质量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189-02要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可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大胆猜想、勇于探究,渴望获得知识,同时可使学生产生爱学习、想学习的欲望,因此,课堂教学中,关键之处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第十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时,应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明白,分清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如果直接讲述给学生那是约数、那是倍数,那么,课堂气氛就不够活跃,学生好长时间也弄不清楚,还有应在学生原有理解了的知识上进行教学,创设感知相互依存的情境,结合整除和非整除算式,以正反两方面进行验证,同时强化谁是谁的约数和倍数的思维训练,突破理解约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学习难点,这样,就有可能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度过,进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设疑置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针对学生好动的心理特征,诱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多提出思考问题,并及时给提问的同学表扬,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如在教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有的学生会问"当遇到一个不规则物体,应怎样求它的体积呢?"听到这个问题后,我马上表扬这位同学问得好,并鼓励全班同学积极思考,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并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把这个不规则的物体用"切、割、补、压"等方法使之变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然后再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它的体积,在这时,教师应诱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寻找解题方法,还可通过帮助学生回忆语文课本中《乌鸦喝水》一课,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从而引导学生,如果不改变它的形状,又怎样求出它的体积呢?爱动脑筋的同学马上会说,把不规则物体放在盛放水的盆里,用量杯量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在学生原有理解了的知识上,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变换教具,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具,当然,同一个教学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教具,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用相应的教具,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板书,从而达到抽象概括,总结规律的目的。在让学生默读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找出性质中关键的字、词、句,用红笔圈、点、勾、画,进一步了解、记忆,鼓励学生用好、学好,从而不断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创造意识
在介绍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时,应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发现是不断探索创新的结果,必须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追求真理、勇于挑战的精神,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挑战精神。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不断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中,使教学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