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香玲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159-0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让学学生知道合作的意义,拥有期待合作的愿望,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能力呢?
1.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与合作,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在这种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们共同探讨,进行辩论和对话,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它有利于扩大参与面,有效地促进学生团体作用的发挥和促进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增强了学习兴趣,责任感等,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学习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手段,能高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使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及社会技能。因此,合作学习的开展是有着重要意义。
2.合作学习中要学会质疑
让学生学会质疑太重要了 古人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爱因斯坦曾说过: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即提出问题,是思之始,学之端,是一切探究 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性学习,首先得让学生学会质疑, 篮淤黔攀岁戈霹雾默缪{ 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学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和个性发展,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探究式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实现创新。就语文学科而言,就是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泊主的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从而促进学生个吐卜及思维品质的发展、让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 一方面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课文的共同点。无论是何种文体的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要经历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大者腰探究以下间题:概括文章内容、文章的主旨;明确结构和 贯穿全文的线索;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运用;重点段、 句、词的赏析积累;优点、亮点、弱点、疵点的评说;联系 生活实际,向课外延伸。找到了这些共同点,学生便可以 学会从不同角度质疑。 另一方面要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
3.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兴趣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只能退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位置。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的看,自主地说,自主的做,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重新"创造"有关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乘法的简便运算》时,就采用学生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具体步骤是:
3.1复习准备。先复习把一个数"拆"成两个数相乘的方法和"多中选优"的优选思想,为学生的探究做好了知识、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3.2学生独立探究,让学生独立做例1、例2,要求能用几种方法计算就用几种方法计算;
3.3小组交流合作,每个同学都要交流自己的算法,交流时既要说明自己是怎样计算的,还要说清这样计算的理由。同时每个同学认真听记自己没想到的算法及算理,小组汇总后全班交流,教师将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3.4比较选优。组织学生说出每种算法的算理。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计算有关习题。这样既保证了算法的多样化,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推理等思考方法和培养"多中求佳"的优选思想。整个教学活动是学生在独立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合作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使教学效果数倍于常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思考中求进取,在进取中求成功,在成功中求乐趣。
4.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会倾听
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只要有进步,只要能在听取别人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就立刻给予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感,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的,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并进一步积极进取。如当学生倾听了老师的要求,能正确回答出问题时,就应热情的夸奖学生说:"你真会听!"当学生倾听了同学的发言后进行归纳,归纳较完整时,说:"你真厉害,听记住了那么多!"等等,简短几个字,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就会更加注意倾听。
5.合作学习中学会讨论问题
一般来讲,教师提出的讨论题要遵循"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难度大于个人能力,使小组合作成为必要;小于小组合力,可以保证小组合作的成功。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问题不能太难,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果问题指向不明,学生又会无法讨论。但问题也不能过于简单,过于简单就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的难度要处于最近发展区内,这些问题不能离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能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只有这样的难度才能激发出学生合作的潜力,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例如:有关除法的应用测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32人坐车去游玩,一辆车上坐7人,一共需要几辆车?最后一辆车上坐几人?因为这样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难易适度,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实际出发,知趣相融,富有思考价值,即激发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答题经历了思维挫折的磨炼,但只要"跳起来就能摘到果子",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学习的机会,更应该积极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训练,使他们在这个大课堂中,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享成果的快乐。切实让我们的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