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姝
【摘 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诸多原因造成该问题的产生,其中高校原有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符,这一点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尤为重要,本文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上,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社会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教学
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继2013年“最难就业季”增加28万人,被称为“更难就业季”。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上,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并不是绝对饱和状态,一方面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匮乏,另一方面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造成高校“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这就要求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实践教学,以此来适应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一、实践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作用
从宏观的社会需求方面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对企业、学生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形象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拓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全面提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工作经验的缺陷。而针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新进员工的培训成本,缩短新员工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
从微观的学科性质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集理论知识与实务技术两大模块为一体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一看重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二看其在实际工作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提供仿真实践平台,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提供较为丰富的实证信息,提高学生的研究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尝试性地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1.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缺乏系统的规划,课程设置仍需完善
目前许多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并没有完整、系统的专业培养计划,在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考核评价等方面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相背离。
针对大学生是否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工作做了一项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如表2-1所示:
接近一半的调查者到了大三才对专业内容有所了解,而又近9%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一直都不了解。由此可见,目前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规划,系统性不强,学生对知识专业定位模糊。
2.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较为滞后
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在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时,普遍高校还是单项式教授知识。教师完全主导课堂,学生成为被动学习者,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训练效果不佳。在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只能沿用传统的方法,缺乏创新。课堂本来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应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以目前教师、课本为主导的单向输入的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
3.高校普遍缺乏专业化的实践环境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文科专业,与理科专业不同,建立实验室所需的技术及资金要求高,就目前我国高校水平而言,难以实现。然而,专业化的课程实践环境又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学校自身无法建立相关的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比较少,学生参与企业单位实习的难度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条件,这也是高校难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
4.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材相对匮乏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必须紧跟企业的发展来更新内容,但是目前高校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时,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教材,教材时效性不强。而且自主开发编撰实践教学教材的能力不足,只能使用内容陈旧、不能代表本专业先进技术的教材进行课程讲授,无法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
5.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亟待提高
在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缺乏实践经验成为一个硬伤。高校教师的聘任,重学历和学术水平,而忽视了实际工作经验,从而导致教师队伍的来源过于单一。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中做了相关的调研,26%的学生表示教师的教授内容很生动、很受用,能从中学习到知识;48%的学生表示教师是在照本宣科,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指定任务,但是不明白实际用途;17%的学生表示听不懂教师教授的内容,也不明白实际用途;9%的学生表示对教师教授的实践课程失去兴趣,没有认真听课。
三、以适应社会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加强实践教学,弥补高校培养体系中的短板。
1.科学合理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若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科学合理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先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确立以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克服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的弊端,另一方面要从社会整体需要及学生个体发展诉求出发,加强对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实践形成一个合理的匹配,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强化对人力资管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为了让学生掌握各类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的撰写技巧,设置专门的练习课程。与理论学习同步开展选、留、育、用等方面的实训项目,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消化所学理论知识。
2.丰富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调整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思路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让教学过程由学生主动参与,改变注重教师讲授的方式,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建构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水平,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实践探索的专题模块,使学生的各种技术能力落实到各个教学章节中,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具体来说,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互动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以此来丰富教学方式。
3.加强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
一是建立人力资源实习基地,据调查显示,超过50%的在校生都十分重视实习机会,也表示希望学校能多为其提供实习的机会。高校可以与一些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关系,设立实习基地。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实习机会,而且企业也有了稳定的人才储备库。二是开设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模拟公司运作的情景,反映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环节,通过模拟实验,能够帮助学习熟悉各个工作模块,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决策水平。
4.选编优秀教材,完善教学内容
首先,坚持选用现行人力资源管理优秀实践教材作为参考用书,将教学内容和难度控制在学生对专业理论理解和可接受的范围内,主要侧重于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模块的实务操作上;其次定期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专任教师、行业领域的专家联合编写实践教材,教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反映对现实管理问题的辩证思考,寻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
5.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形成教师长效学习机制
建设一支人员稳定、素质过硬的实践性教学教师队伍,让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提升,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一是学校可设置教师阅览室,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借阅专业书籍,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定期不定期进行考核,形成长效学习机制;二是可以通过实岗挂职锻炼,丰富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三是可以将校外的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聘为兼职教师,担负一定的实践教学工作,以此来丰富教师资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明确职业定位。
【参考文献】
[1]罗帆,李昂,彭谦.就业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09(7).
[2]陈浩.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大众科技,2010(07).
[3]丁功慈,李素麦.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8).
[4]冷元元,社会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浅议.[J]当代经济,2012(8).
[5]杨振国.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