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品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下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职院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本文重点探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发展现状,从行政管理改革的现状出发,指出目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最后,为加强高职院校教育行政管理的执行力提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行政管理 执行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这既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产生影响,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高校管理政策的执行情况也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育行政管理的现状
21世纪以来,高职教育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经遍布全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虽然经过不断改善和发展形成多种多样的教学管理方式,但高等职业院校还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行政管理和执行力度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从学校层面看行政管理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基本体制,从学校层面看,有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一般都设立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两个部门来分工协调管理全校的学生工作。学生工作处主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资助工作指导、评奖评先政策下达、一般性学生管理政策起草等常务工作;团委主要负责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等,都倾向于指导、服务、咨询。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在行政管理模式上相对落后,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从学生实践层面看行政管理的发展现状
从学生管理具体实践来看,我国学生管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绝大多数都是行政管理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利益,学生处于弱势,对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不够,过分地强调管,对学生的沟通疏导不够。其次,高职院校学生入校时录取途径各有不同,有些是通过中职高考或普通高考录取的普通专科生,而有些则是初中直升的“3+2”五年一贯制学生,主要是艺术类学生。这类学生直接从初中进入大学就读,直接成为高职生,因为没有经历高中或中专阶段的学习,他们不论是从认知能力,还是行为习惯和心智水平都不能和普通高职生比较,不能适用一个管理模式,因此在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时,常常出现政策执行不对路、难于执行等问题。
二、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高职教育文化积淀较少,在学生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具有高职院校特点的学生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政策的执行,在具体方面,主要体现在政策执行流程是否合理化、科学化和合法化。一般情况下,一项政策的出台,都指明了政策指导思想、政策目标,但比较宏观抽象,这就需要一种流程来做引导,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分解和分工,使整个执行过程方向明确,程序清楚,从而使政策执行通畅有力。在现实中,学生管理政策执行出现执行不畅的情况,大多跟执行流程相关,如“形式政策”“官样政策”等。目前,根据高职院校主办者的不同,大致把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情况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这类高职院校一般是由过去的几所中专学校重建升格而成,政府较重视,特色较鲜明,一般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比较健全完备,注重质量发展。第二种类型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举办的二级职业学院,一般是由过去的成教或继续教育学院重组而成,组织机构不健全,职能部门交叉,分工不明确,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很多沿用普通本科的管理和培养模式。第三种类型是由企业投资开办的民办高职院校,这类院校往往比较注重成本管理,讲究投资回报率,管理服务人员配备不合理,专职教师很少,学院管理机构也存在设置不合理的情况,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无法到位。
三、强化高职院校执行力的相关建议
强化高职院校管理执行力,必须从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出发,打造有执行力的执行团队,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实行目标责任制,培育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执行文化,并以科学健全的执行机制做保障。
(一)建立并完善体制
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改革现状,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内部行政管理机制,对普通的中层管理部门进行优化,多设一些与教学有关的中层机构,并设立一般性的管理机构来针对中层机构,促进他们在发展方向上可以更加明确,从而提高行政执行力,为学生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培育高效的执行文化
培育高效的执行文化,首先要建立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途径。树立优秀典型,凸显榜样力量。作为学生管理政策执行者应定期深入了解学生管理政策执行对象的情况,同执行客体一道交流研究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执行力不足问题,建立多渠道的主客体沟通平台和执行制度。
(三)提高执行主体的素质
提高学生管理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管理政策执行人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政策知识,还有执行学生管理政策所必备的各种技能和理论素养;还要建立引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机制,让执行主体开阔视野,适应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同时减轻职业倦怠。
(四)健全学生管理政策的评估和监督体系
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来激励学生管理执行主体的积极性,把学生管理政策执行力情况作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学生管理政策执行人员的管理制度,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估,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管理政策按照预定目标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
【参考文献】
[1]杨家喜.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政策执行力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2]刘剑,黄毅能. 浅谈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2(11):242.
[3]谢轩,张涛. 关于强化高职院校管理执行力的对策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8(24):211-212.
[4]陈华嵩. 新办高职院校提高管理执行力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08):7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