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笑霞,王晓磊,章 鹏,徐 萍,平利峰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于笑霞,王晓磊,章 鹏,徐 萍,平利峰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痹胶囊。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DAS28、IL-1、IL-6、TNF-α的变化,同时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以评价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通痹胶囊能明显降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P<0.05),尤其以改善麻木、怕凉等症状作用显著;还能显著降低IL-1、IL-6、TNF-α含量(P均<0.05),减轻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P均<0.05)。2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改善畏寒、麻木等中医证候有良好效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通痹胶囊;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安全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关节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的其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可造成关节肿痛、强直、畸形和功能障碍,多侵犯手足小关节,其他器官或组织如肺、心、神经系统等亦可受累。患者往往关节变形、疼痛,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本病隶属中医“痹证”范畴,RA寒湿痹阻型临床最为常见,而通痹胶囊是我院治疗寒湿痹阻型痹病验方,本药是由羌活、独活、秦艽、香附、制川乌、鸡血藤等中药材经现代工艺制成的中成药胶囊制剂,其既能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通痹活络,又能补气血、益肝肾,适用于各类寒湿痹阻型肢节痹病的治疗。本研究观察了通痹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寒湿痹阻型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本院住院RA患者100例,西医诊断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RA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痹证”部分,中医辨证属寒湿阻络型: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局部畏寒,皮色不红,触之不热,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胖,舌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紧或弦缓。患者年龄18~65岁;心、肺、肝、肾功能正常;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前1个月内未参加其他干预措施的临床研究。排除标准:非活动性RA及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均正常的患者;正在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年龄18岁以下或60岁以上及女性妊娠者;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高血压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不愿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18~65(44.8±13.6)岁;病程(6.75±5.13)年(6个月~20年)。对照组50例,男15例,女35例;年龄17~63(44.6±12.8)岁;病程(6.55±5.16)年(7个月~20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10 mg饭后服用2次/d;甲氨蝶呤(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644)10 mg饭后服用,每周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痹胶囊(由秦艽、香附、羌活、独活、制川乌、鸡血藤、络石藤、忍冬藤、木瓜、桑寄生、杜仲、牛膝、当归、制马钱子、金钱白花蛇组成,批号061025,由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剂室提供),每次0.6 g(2粒)饭后口服3次/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肿痛、晨僵、畏寒、麻木等)。②中医临床症状积分。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④血沉(ESR)采用Westergren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类风湿因子滴度(RF)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法测定。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⑤安全性指标: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治疗前后各测1次)。严密观察用药后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年后记录患者关节肿胀数目、关节压痛数目、关节功能、患者及医生对疾病总体评价、ESR、CRP、IL-1、IL-6、TNF-α、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
1.4疗效判定标准
1.4.1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实验室指标恢复或接近正常;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实验室指标有改善;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实验室指标无明显改善。
1.4.2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RA病情改善ACR标准 临床改善20%的ACR20标准(ACR20)定义:要求肿胀及触痛关节计数改善达20%,且下列5个参数中有3个改善达20%:病人的整体评估、医师的整体评估、病人对疼痛程度评估、功能丧失的程度、急性期反应物的水平。ACR50同理。
2.1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2组临床证候改善情况 治疗前2组临床证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年后2组临床证候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候疗效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ACR20、ACR50比较 治疗1年后治疗组ACR20、ACR50分别为44例,37例,对照组分别为33例,30例,治疗1年后2组ACR20、ACR50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2.42组治疗前后ESR、CRP、IL-1、IL-6、TNF-α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ESR、CRP、IL-1、IL-6、TNF-α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ESR、CRP、IL-1、IL-6、TNF-α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脘不适、腹泻或皮疹,其程度较轻,发生率为6%;对照组出现4例轻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痛、恶心、白细胞下降、转氨酶升高等,发生率为8%,未发现肾功能受损异常者。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A是一种非特异性以多关节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以关节滑膜的炎性病变为主,后期发生软骨和骨的破坏,是一种高度致残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病灶局部有大量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浸润,并分泌大量IL-1、IL-6、TNF-α等细胞因子。根据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治疗RA的推荐意见,一旦诊断明确,主张早期应用MTX,或以此药为基础进行联合治疗[4]。来氟米特是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的慢作用抗风湿药,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已成为治疗RA的公认疗法[5]。本研究应用了甲氨蝶呤及来氟米特并不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畏寒、麻木等症状,而联合通痹胶囊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传统中医认为,RA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以肌肉、筋骨和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中医认为肝肾亏虚是本病发病的内因,风、寒、湿等邪气入侵为诱发和加重的重要因素。RA寒湿痹阻型治疗以祛风散寒、解表除湿、活血化瘀为主,通痹胶囊基本按此法进行配方组药。方中羌活独活协同作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川乌有大毒,散寒止痛力强,络石藤、忍冬藤、秦艽祛湿止痛、疏风通络,木瓜舒筋活络,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制马钱子通络止痛,金钱白花蛇搜风通络,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香附理气止痛,全方攻补兼施,补虚不留滞,攻邪不伤正,共奏散寒除湿、活络止痛之效,而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羌活、独活、秦艽含有挥发油,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羌活挥发油能显著减少炎性渗出、抑制小鼠耳廓肿胀[7];独活挥发油亦有较强镇痛作用[6];乌头属植物在抗炎、镇痛、抗肿瘤及杀虫等方面效果突出[7];马钱子碱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而当归、鸡血藤具有补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基本上加用通痹胶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关节活动障碍数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RA患者治疗1年后,血清中IL-1、IL-6和TNF-α、ESR、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也降低。提示通痹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抗风湿作用,通过下调IL-1、IL-6和TNF-α的表达可能是其抗风湿的作用机制之一。适时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了解药物疗效和治疗效果,针对不同RA患者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缩短患者病程,减轻患者痛苦。
综上,通痹胶囊联合慢作用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在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尤其在改善患者畏寒、麻木等症状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4):25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49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6
[4] Saag KG,Teng GG,Patkar NM,et al.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2008 recom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non-biologic and biologic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Rheum,2008,59(6):762-784
[5] 劳志英,倪立青,张顺乐,等.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双盲试验[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2):94-97
[6] 范莉,李林,何慧凤. 独活挥发油抗炎、镇痛药理作用的研究[J]. 安徽医药,2009,13(2):133
[7] 艾嫦,朱妍妍,赵长琦. 乌头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内生菌的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2,24(2):248
王晓磊,E-mail:xy1982991@sohu.com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2013139)
10.3969/j.issn.1008-8849.2015.34.011
R593.22
B
1008-8849(2015)34-3797-03
20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