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初中生锻炼目标内容研究*

2015-02-08 03:09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天竺中学许向前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二阶条目初中生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天竺中学 许向前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初中生锻炼目标内容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天竺中学 许向前

自我决定理论(SDT)是解释锻炼行为的有效理论,而目标内容是SDT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验法,以Sebire等人编制的GCEQ为基础,增加符合我国初中生实际情况的“成绩追求”维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六因素一阶和二阶的锻炼目标内容在我国初中生群体中的适应性问题,并进一步考察了锻炼目标内容各因素对锻炼行为的解释力,结果发现:六因素一阶和二阶的初中生锻炼目标内容是可以接受的分析结构;锻炼目标内容对初中生锻炼行为的解释力总体偏低,技能发展、成绩追求、内在目标与其它目标内容比较,对锻炼行为的解释力相对较高。

自我决定理论;锻炼目标内容;锻炼行为;初中生

1前言

近些年,自我决定理论(SDT)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运用领域遍及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管理学和康复医学等学科。自我决定理论是由Deci和Ryan于1975-1996年间提出的,包括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基本心理需要理论、目标内容理论和因果定向理论等五个相互关联但又致力于解决不同问题的理论。其试图通过发展各种量表,并以此建立各种模型,来探讨人类幸福感和积极行为的形成机制等问题。目前,世界范围内成百上千的,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都在努力对自我决定理论进行检验和拓展。

在锻炼领域,Sebire等人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对锻炼目标内容的结构进行研究,并编制了《锻炼目标内容量表》(GCEQ)。GCEQ现已成为国外在锻炼领域检验和发展自我决定理论的主要工具之一。GCEQ将锻炼目标内容区分为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内在目标指的是个体所持有的与自己内在发展相联系的锻炼目标,包括社会关系、技能发展和健康管理三个维度;外在目标指的是个体为了获得外部赞许所设定的目标,包括身体形象和社会赞扬。该量表在编制过程中所选择的被试者是来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18-73岁),并非是专门针对青少年而进行的研究。但是,国内一些与锻炼目标内容相关的研究并未考虑该量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适应性问题,直接将其应用于青少年群体中。以往在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框架下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在锻炼过程中存在了两种定向,即自我定向和任务定向或成绩定向和学习定向。其中任务定向或学习定向可与GCEQ中的技能发展维度相对应,而成绩定向在GCEQ中则没有发现。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我国,许多青少年由于缺少锻炼或肥胖等原因,导致在体质健康测试或体育课考核中无法达标,因此,他们参与锻炼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体育测验。由此,我们认为GCEQ所包括的内容与我国青少年锻炼目标内容的现实情况不符,直接将该量表应用于青少年群体较为不妥,尚需进一步修订。

目标内容理论是SDT的重要分支理论。在青少年锻炼领域编制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锻炼目标量表,可为今后全面考察SDT在青少年锻炼领域的适用性问题提供工具。为此,本研究拟在GCEQ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成绩追求维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重新评估修订后的GCEQ的信效度,并考察不同锻炼目标内容对锻炼行为的解释程度。

2研究方法

2.1被试

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泉港区某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15份,有效问卷311份,有效回收率为88.86%;其中,男生146人,女生165人;初一104人,初二110人,初三97人;平均年龄为14±0.64岁。

2.2材料

1)将Sebire等人编制的由20个条目构成的GCEQ量表译成中文版,同时增加3个成绩追求条目,最后共收集条目23题,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法,1~7代表“非常不重要~非常重要”。3个成绩追求条目分别为“为了取得更好的体育课成绩”“为了取得更好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和“为了取得其它的体育考核成绩”。

2)采用梁德清编制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来考察初中生的锻炼行为。该量表包括锻炼强度、锻炼时间和锻炼频率三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5种等级,分别记 1-5分,锻炼量=锻炼强度×(锻炼时间-1)×锻炼频率。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2。

2.3统计与分析

采用SPSS19.0和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3研究结果

3.1初中生锻炼目标内容的结构与信效度检验

以311份问卷为样本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一阶六因素模型(见图1)的拟合指数χ2/df=3.083小于5、RMSEA=0.081小于0.1、NFI=0.882大于0.8、IFI= 0.917大于0.8、TLI=0.906大于0.8、CFI=0.917大于0.8,符合结构方程模型效度的验证要求,说明六因素一阶的锻炼目标内容的结构达到可以接受的标准。同样以311份问卷为样本六因素二阶模型(见图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模型拟合指数χ2/df=4.921小于5、RMSEA=0.098小于0.1、NFI=0.878大于0.8、IFI=0.892大于0.8、TLI=0.813大于0.8、CFI=0.890大于0.8,符合结构方程模型效度的验证要求,说明六因素二阶的锻炼目标内容的结构达到可以接受的标准。最后采用311份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发现成绩追求、身体形象、健康管理、技能发展、社会赞扬、社会关系、内在目标、外在目标和总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别为0.656、0.925、0.922、0.953、0.939、0.899、0.922、0.878、0.934均大于0.6的基本要求。综上,在原有5因素的锻炼目标内容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符合我国初中生实际锻炼情况的成绩追求维度后发现,六因素一阶和六因素二阶的锻炼目标内容是可以接受的分析结构。

图1初中生锻炼目标内容六因素一阶模型

图2初中生锻炼目标内容六因素二阶模型

3.2锻炼目标内容对初中生锻炼行为的解释力比较

表1锻炼目标内容各因素对初中生锻炼行为的解释力

采用回归分析,分别考察社会关系、身体形象、健康管理、社会赞扬、技能发展、成绩追求、内在目标、外在目标对锻炼强度、锻炼时间、锻炼频率和锻炼量的解释力(R2)。其中,内在目标为社会关系、健康管理和社会赞扬三个因素的平均分;外在目标为身体形象、社会赞扬和成绩追求的平均分;锻炼量=锻炼强度×(锻炼时间-1)×锻炼频率。表1数据显示,总体来看锻炼目标内容各因素对锻炼行为的解释力偏低;在锻炼目标内容六因素中,技能发展和成绩追求对锻炼强度、锻炼时间、锻炼频率和锻炼量的解释力均为最高;锻炼目标内容对锻炼时间的解释力高于对锻炼强度和锻炼频率的解释力;内在目标对锻炼强度、锻炼时间、锻炼频率和锻炼量的解释力均比外在目标高。

4讨论

4.1初中生锻炼目标内容的结构与信效度

首先,本研究通过两种方式收集初中生锻炼目标内容条目。第一是通过翻译Sebire等人的锻炼目标内容量表的20个条目。在翻译过程中,研究者严格遵循双向翻译原则,保证中英文条目的等值性。第二是通过对初中生的访谈考察他们体育锻炼中成绩目标追求的存在性问题。结果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初中生参与体育锻炼是为了提高各种各样的体育成绩。例如为了取得更好的体育课成绩、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初三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等。根据这些发现,研究者编制了三个成绩追求条目,即我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取得更好的体育课成绩”“为了取得更好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和“为了取得其它的体育考核成绩”。同时,在正式问卷调查前,本研究让6位初中生试填上述23个条目,发现语言无障碍后才进行正式施测。以上这些步骤充分保证了本研究所编制量表的内容效度。

其次,本研究在样本选取上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例如,我们分别抽取了初一、初二和初三三个年级的学生,有效调查学生数分别为104人、110人和97人;分别抽取了男生群体和女生群体,有效调查学生数分别为146人和165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

最后,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六因素结构的一阶和二阶结构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各项指标均达到量表编制的基本要求,各因素信度检验均大于0.6,说明本研究编制的初中生锻炼目标内容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4.2锻炼目标内容对初中生锻炼行为的解释力

本研究发现锻炼目标内容总体上对锻炼行为的解释力并不高,也就是说,直接将锻炼目标转化为锻炼行为的力量并不够强。这一发现与目标内容理论的研究结论一致。目标内容理论认为,基本心理需要和自我决定动机中介了目标内容对行为的影响,在锻炼领域的研究也同样发现锻炼目标内容通过影响锻炼基本心理需要和锻炼自我决定动机来影响锻炼行为。因此,可以认为,锻炼目标内容需要通过相应因素的中介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从一阶因素来看,强调技能发展与成绩追求的初中生会更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这一点提示我们,引导学生发展运动技能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体育锻炼,同样,通过体育测试也可以不时的敦促学生参与锻炼。但是,这一研究结论与自我决定理论相悖。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内在目标对锻炼行为的解释力高于外在目标,虽然本研究结论也支持了这一观点,但是表现在一阶指标上,成绩追求这一外在目标对锻炼行为的解释力高于健康管理和社会关系这两个内在目标。本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与我们的测试时间在12月份学生接近体质健康测试和期末考试有关,具体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总的来看,本研究根据GCEQ所修订的初中生锻炼目标内容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预测初中生的锻炼行为;但是,本研究量表修订的被试主要来源于初中生,其在其它群体的适用性问题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检验。

5结论

1)六因素一阶和二阶的初中生锻炼目标内容是可以接受的分析结构;

2)锻炼目标内容对初中生锻炼行为的解释力总体偏低,技能发展、成绩追求、内在目标与其它目标内容比较,对锻炼行为的解释力相对较高。

(责任编辑:林秀春)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JYYB2014162)

猜你喜欢
二阶条目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一类二阶迭代泛函微分方程的周期解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一类二阶中立随机偏微分方程的吸引集和拟不变集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一类二阶中立随机偏微分方程的吸引集和拟不变集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