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泉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 101300)
桃红四物汤加味对外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王金泉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 101300)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对外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10例外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5例,2组均给予常规骨折整复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骨折愈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外伤性骨折复位后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愈合、改善症状体征,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桃红四物汤加味;外伤骨折;骨折愈合;血液流变学
骨折愈合是骨折断端间再连接的自然修复过程;促进骨折愈合是应用某些方法和药物作用于全身和局部,根据骨折愈合基本原理,使骨折后的骨组织修复能力增强,从而达到提高骨折愈合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骨折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修复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药物能否促进骨折愈合世界认识仍不统一[1]。西方学者多数认为迄今尚无能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2]。而国内不少学者根据中医理论体系和现代科技成果,采用各种中西医结合技术从不同角度对促骨折愈合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3]。桃红四物汤为中医药活血化瘀法促骨折愈合的基本方,也是中医骨伤科治疗外伤性骨折的祖方。本研究观察了桃红四物汤加味对外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过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以期探讨中医药作用机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210例外伤性骨折患者,均符合西医学外伤性骨折的诊断标准,存在明显外伤史,并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表现,X射线检查示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破坏;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气滞血瘀”证的诊断标准,主症包括骨折断端局部疼痛、肿胀、瘀斑,次症包括口渴、尿赤、便秘、发热等,舌脉包括舌质红或有瘀斑,苔黄,脉数;均为病程2 d以内的新鲜闭合四肢骨折,且无明显并发症;年龄18~60岁,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骨折后未经其他任何药物治疗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即可达到骨折功能复位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由其他原因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多发性骨折或合并神经、血管等并发症者,开放骨折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肿瘤、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须及时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者或经保守治疗不能达到功能复位者,存在可能干扰本研究用药的某些疾病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05例,男57例,女48例;年龄20~58(42.3±7.4)岁;病程3~37(15.2±4.2)h;上肢骨折49例,下肢骨折56例。对照组105例,男61例,女44例;年龄21~57(41.8±6.9)岁;病程2~31(14.6±3.8)h;上肢骨折41例,下肢骨折64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及骨折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入院后立即行X射线检查确定骨折类型,并给予对应的骨折整复方案,采用闭合手法复位,行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或骨牵引术,复位完毕后经X射线片确认达到功能复位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具体方法见《中医骨伤科学》[5]。治疗组骨折复位完毕后当日即给予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组方:桃仁12 g、红花10 g、当归15 g、川芎12 g、赤芍15 g、生地10 g、续断10 g、枸杞子10 g、骨碎补10 g、制乳香3 g、制没药3 g、炙甘草6 g、三七3 g;痛甚者加延胡索、枳壳;上肢骨折加桂枝、桑枝;下肢骨折加牛膝、杜仲;大便干燥者加酒大黄、芒硝;舌干口燥者加天花粉、麦冬;腹胀满者加枳实、厚朴;小便赤涩者加滑石、猪苓、炒栀子。上述药物1剂/d,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治疗疗程及观察时间均为28 d。
1.3观察指标
1.3.1症状体征积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将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按照病情程度不同分别记为0分、2分、4分及6分,主要包括疼痛、肿胀、瘀斑、局部压痛4个方面,见表1。
表1 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评价表
1.3.2血液流变学指标 患者于治疗前、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2 mL,肝素抗凝处理后送检。其中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采用玻璃毛细管式黏度计测定,红细胞电泳采用微量方形毛细管电泳法,血沉及红细胞压积采用Wintrobe管法。
1.4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6]显效:中医症状体征消失或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积分减少<70%但≥5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症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中医证候疗效 治疗28d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28 d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12.547,P=0.018。
2.2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各项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人体受外界暴力作用或内因影响而发生损伤,轻则伤筋、皮肉,重则伤骨,导致骨折的发生。骨折一旦发生,皮肉筋骨均遭伤害,并导致气血、经络、精津、脏腑功能失调,一系列症状随之发生。明代薛己在《正体类要》一书中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骨折一发生后一定会出现气血、经络、精津、脏腑的病理变化[7]。中医学认为,骨折必然累及气血,正如《内经》所言“气伤痛,形伤肿”,骨折后,气血损伤,气滞血瘀,肿痛必见。伤气则气滞,轻则肿痛,重则波及肠胃,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波及膀胱,气化失司,小便癃闭。伤血则血凝,瘀血内生。瘀于肌表则为青紫瘀斑肿痛;阻予营卫、则郁而生热,成为骨折后的吸收热[8]。
中医学认为骨折的基本病机为脉络损伤、气血瘀滞,从而形成“不通则痛”的症状及体征,同时可出现口渴、尿赤、便秘、发热等兼夹症。中医传统理论认为骨折愈合需要经历祛瘀、生新、骨合3个阶段,而通过药物、针灸等治疗方法作用于其中任何环节,均可缩短骨折愈合周期、促进骨折自主修复。特别在骨折损伤初期,患者气血瘀滞严重影响了骨折断端修复,即“血不活则骨不能接”,此时若能及时给予活血化瘀、去瘀生新,则可有效促进损伤骨端的修复和愈合[9]。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为中医活血化瘀法的代表方剂,可用于骨折损伤早期或中期由气血瘀滞出现的多种证候。本方为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四物汤为补血、调血、止痛之剂,加入桃仁、红花则更增活血祛瘀之力。全方有攻有守,有补有泻,为伤科常用要方。本研究在桃红四物汤基础上加续断、枸杞子、骨碎补补肾益肝,制乳香、制没药、三七活血通络止痛,炙甘草补气和中,从而提高了活血化瘀效果、增强了治疗骨折的针对性。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桃红四物汤具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增加纤溶活性的作用,促进血栓或血块的溶解[10]。临床对慢性肾炎、视网膜静脉栓塞等疾病的治疗观察表明其可改善血液流变性[11]。同时有研究测定骨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时发现,桃红四物汤具有明显降低骨折患者早期血液聚集、高黏度及凝血倾向的作用[12]。此外,本方还具有扩张血管、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耐缺氧、抗炎及降脂等作用[13-14]。续断、骨碎补具有促进骨钙吸收和骨损伤愈合作用,可有效提高血鳞、血钙水平,利于骨钙化及骨盐形成[15];三七、乳香、没药具有明显镇痛作用,且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效果[16]。
本研究结果表明,2组治疗28 d后主要证候均得到有效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治疗后对照组各项血液流变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并无明显改变,而治疗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电泳、血沉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桃红四物汤加味配合常规整复疗法治疗外伤性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骨折愈合,其可有效改善骨折患者血液高聚集及高黏状态,通过改善骨折部位血液循环供应、促进局部血肿吸收、扩张毛细血管、增加骨折局部灌注量等达到促进坏死组织和代谢产物吸收消散、化瘀生新的目的。同时可有效减轻疼痛、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有利于骨原细胞分化成骨细胞,促进骨质钙化,为骨折早期愈合提供有利环境。
[1] 王拥军,卞琴,崔学军,等. “肾主骨”理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1(1):421-423
[2] 程久年. 耳穴埋豆法减轻四肢骨折后疼痛效果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2(2):5574-5576
[3] 周婉奕,舒惠荃. “肾主骨”的现代医学证据[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1,15(2):938-93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 1993:28-31
[5] 阙再忠. 中医骨伤科学[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451-463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7] 周伟,何明武,姚忠军. 针药结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4):2701-2703
[8] 曾奕敏. 中医特色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8(11):154-156
[9] 孙立光,欧阳慧,郝钊. 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应用于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5):2776-2778
[10] 魏馨林,陈茂宝,金保方. 桃红四物汤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3(6) :334-336
[11] 李翊,彭代银. 桃红四物汤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安徽医药,2011,12(5):204-206
[12] 韩岚,许钒,章小兵,等. 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3(1):114-115
[13] 汤佩佩,白明,尹俊涛,等. 栀子细粉醋糊外敷对大鼠血瘀模型的影响[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17(4):92-93
[14] 丁红霞,蒋艳玲,吴宗耀,等. 芝莲化癥颗粒对大鼠血瘀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医学报,2013,13(7):1547-1549
[15] 吴巧凤,郝云云,严云良. 祛瘀清热颗粒对血瘀模型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21(3):776-778
[16] 韩岚,彭代银,许钒,等. 桃红四物汤抗血栓形成作用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15(1):96-98
10.3969/j.issn.1008-8849.2015.31.014
R683
B
1008-8849(2015)31-3461-03
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