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黄注射液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TBil、ALP及γ-GT水平的影响研究

2015-02-08 02:06陆学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27期
关键词:蛋氨酸腺苷肝炎

陆学工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 如东 226400)

苦黄注射液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TBil、ALP及γ-GT水平的影响研究

陆学工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 如东 226400)

目的观察苦黄注射液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苦黄组及对照组。3组均采用常规护肝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组给予苦黄注射液及腺苷蛋氨酸注射液治疗,苦黄组仅采用苦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腺苷蛋氨酸注射液治疗。3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TBil、ALP及γ-GT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2周、4周时TBil、ALP及γ-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苦黄组与对照组治疗2周及4周时TBil、AL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4周后γ-G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联合组在治疗2周及4周时TBil、ALP及γ-GT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余2组(P均<0.05),对照组在治疗4周时ALP水平低于苦黄组(P<0.05)。结论苦黄注射液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TBil、ALP及γ-GT的作用效果与腺苷蛋氨酸相似,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苦黄注射液;腺苷蛋氨酸注射液;高胆红素血症

成人高胆红素血症以黄疸为主要表现,其原发病多见于肝脏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引起的胆红素生成增多或代谢障碍。由于其原发病常常较难治愈且具有反复发作恶化的倾向,因此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原发病的治疗尚未有明确的标准方案[1]。本病属于中医“黄疸”范畴,常采用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法治疗,而苦黄注射液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本病的治疗。本研究比较了苦黄注射液与腺苷蛋氨酸联用与单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药物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病例来源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入选标准:①根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入院血清胆红素检查结果>85.5μmol/L;②年龄18~70岁;③治疗前3个月未使用退黄药物;④排除妊娠期妇女、骨骼病变、血液系统疾病、溶血性或阻塞性黄疸及肝脏肿瘤患者;⑤对治疗中使用药物无禁忌证者;⑥患者知情同意,可配合坚持完成治疗及随访者。符合入选条件患者共10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联合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45.2±10.1)岁;急性病毒性肝炎1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17例,肝炎后肝硬化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1例。苦黄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46.1±9.8)岁;急性病毒性肝炎1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18例,肝炎后肝硬化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2例。对照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45.6±10.2)岁;急性病毒性肝炎11例,慢性病毒性肝炎16例,肝炎后肝硬化3例,药物性肝炎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2例。3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3组均采用常规护肝治疗,包括饮食控制,水溶性维生素、葡醛酸钠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苦黄组加用苦黄注射液(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60004)3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液(思美泰, 意大利雅培制药有限公司,H20040384)1.0g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联合组同时加用苦黄注射液及腺苷蛋氨酸注射液,给药方法及剂量与苦黄组、对照组相同。3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时,取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10mL,采用EDTA抗凝后送检,定量检测血中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检测试剂盒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实施质量控制。TBil成人正常参考值为3.4~20.5μmol/L,ALP成人正常参考值为40~150IU/L,γ-GT成人正常参考值为3~50IU/L。

2 结 果

2.13组治疗前后TBil水平比较 3组治疗2周及4周时血清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TBil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P<0.01)。治疗前3组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2周和4周时,联合组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余2组(P均<0.05),而苦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TBil水平比较, μmol/L)

2.23组治疗前后ALP水平比较 治疗前3组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组ALP水平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P均<0.01);治疗2周及4周时联合组ALP水平均显著低于苦黄组与对照组(P均<0.05),治疗4周时对照组ALP水平明显低于苦黄组(P<0.05)。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ALP水平比较

2.33组治疗前后γ-GT水平比较 3组治疗前γ-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γ-GT随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0.01),而苦黄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时γ-G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2周时(P均<0.05)。联合组在治疗2周及4周时γ-GT水平均显著均低于其余2组(P均<0.05),苦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γ-GT水平比较

3 讨 论

高胆红素血症属于中医“黄疸”范畴。《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认为“溺黄赤,安卧者,目黄,曰黄疸”,即对黄疸症状的描述。在《金匮要略》及《伤寒论》中均对黄疸病因病机进行了论述,同时在《杂病源流犀烛·诸疽源流》指出部分黄疸属于“瘟黄”,具有传染性。中医认为黄疸病因为外感时邪致脾胃运化失常,肝失疏泄,饮食所伤及嗜酒过度导致湿浊内生,阻滞于肝,导致胆液不循肠道而泛溢于血,脾胃虚弱致肝失所养,肝胆结石及积块瘀阻导致胆液不循肠道[3-4]。黄疸病邪以湿浊之邪为主,而病变脏腑为胃脾累及肝脏,因此在治疗上应强调疏肝健脾利胆、清热利湿[5]。

苦黄注射液为中成药制剂,其主要成分有苦参、大黄、大青叶、茵陈及春柴胡五味药。其中苦参味苦性寒,《神农百草经》认为苦参主黄疸、癥瘕积聚,《名医别录》认为苦参可清热燥湿、养肝胆气;大黄性苦味寒,具有攻积滞、清湿热、凉血解毒的功效,《本草纲目》及《名医别录》中均提及以大黄治疗时疫、肝炎及黄疸;茵陈主要起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而春柴胡入肝胆二经,主治饮食积聚、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苦参中的苦参碱,具有抑制部分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免疫功能及降低过敏递质释放的功效,而大黄所含成分具有降低血脂、抑制细菌增殖及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功效,大青叶中所含叶含靛甙同样具有广谱抗生素、抗炎解热及调节免疫尤其是异常免疫的功效,茵陈中所含滨蒿具有保护肝脏细胞、促进胆汁分泌及胆汁中胆红素排泄的功效[6-10]。腺苷蛋氨酸为西药制剂是人体所含有的生理活性分子,其在肝内具有促进细胞膜流动、促进解毒过程中硫化产物合成,防止胆汁淤积于肝内的功效[11],而肝硬化患者体内腺苷蛋氨酸水平明显下降,因此通过外源性补充腺苷蛋氨酸以维持正常肝脏生化反应,临床常用于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

本研究中病例主要为肝细胞病变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由于病毒性或药物性肝炎导致肝细胞病变,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及排泄的功能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血清中ALP主要来自肝脏与骨骼,而血清中γ-GT主要来自于肝脏,且γ-GT与转氨酶水平及肝病病变程度具有良好一致性,当存在肝脏病变或肝内胆管胆汁排泄障碍时,均可导致血液中ALP及γ-GT出现异常升高。因此联合TBil、ALP及γ-GT动态监测可用于判断肝病患者肝病进展及治疗有效性。在本次研究中3组患者经治疗其TBil及AL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TBil及ALP水平均低于其余2组,而苦黄组与对照组仅在治疗第4周时ALP表现出差异;在γ-GT上,联合组患者在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γ-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苦黄组与对照组仅在治疗4周后γ-GT较治疗前有所差异,联合组在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γ-GT水平均低于其余2组。因此笔者认为,尽管苦黄注射液与腺苷蛋氨酸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上机制不同,但两种药物在降低血清高胆红素、保护肝脏细胞、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上具有较为相似的效果,并且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降低TBil、ALP及γ-GT的效果均优于单一药物。

综上所述,对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苦黄注射液治疗可达到与腺苷蛋氨酸相似的降低血清胆红素、保护肝脏细胞的功效,而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上的起效时间及效果均优于单一药物。

[1] 黄啟上. 中西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高胆红素的临床对照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13,35(3):42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3] 徐显阳,田皓亮. 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J]. 中外健康文摘,2011,8(46):422-423

[4] 周意,贺希.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相关性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10,16(5):39-40

[5] 黎彦君,玉艳红,苏芮,等. 中医分期辩证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分析[J]. 环球中医药,2012,5(5):375-377

[6] 延保国. 还原型谷胱甘肽干粉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疗效观察[J]. 西部中医药,2012,25(9):68-69

[7] 阳巧凤,彭六保,李健和,等. 苦参生物碱类在慢性肝疾病中的应用[J]. 中南药学,2010,8(4):296-298

[8] 郑国英. 中药大黄的药理及临床作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2):159-160

[9] 包俊. 鱼腥草、黄连、大青叶体外联合抑菌作用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3):200-201

[10] 贾照志. 茵陈蒿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3):87-89

[11] 盛庆寿,张红星,蒋阳昆,等. 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10):909-914

10.3969/j.issn.1008-8849.2015.27.025

R442.4

B

1008-8849(2015)27-3027-03

2014-09-01

猜你喜欢
蛋氨酸腺苷肝炎
《世界肝炎日》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蛋白质腺苷化修饰研究进展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2015年蛋氨酸市场回顾及2016年趋势展望
蛋氨酸市场回顾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