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华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 如东 226400)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因素分析
冯新华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 如东 226400)
目的分析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NIFR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因素。方法选择NIFRS患者70例为研究组,另将同期慢性鼻窦炎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分布情况,统计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对NIFRS的发病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年龄及病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50~60岁的患者人数最多,占27%;病程<12个月者最多,占61%。对照组中20~60岁者最多,占57%;病程长于1年者较多,占总人数的59%。研究组鼻塞、嗅觉减退、息肉样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涕中带血、面部不适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CT检查显示,研究组单窦发病、单侧发病、致密影、钙化斑及骨质增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鼻臭、下甲肥大、涕中带血、单窦发病、钙化灶、致密斑等因素与NIFRS发病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NIFRS与慢性鼻窦炎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上较为相似,但仍能依据各自的临床特征进行早期鉴别诊断。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鼻窦;鼻腔;临床特征
真菌性鼻窦炎由真菌感染引起,主要致病菌为曲霉菌,近年来真菌性鼻窦炎的患病率逐年升高[1]。真菌性鼻窦炎病理类型包括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NIFRS)和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IFRS)。前者病情相对较轻,预后较好;后者病情相对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高。而NIFRS若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治疗,则可能进展为IFRS。因此,早期诊断NIFRS十分重要[2]。本研究比较了NIFRS患者以及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旨在探讨NIFRS的发病因素,以期为早期诊断真菌性鼻窦炎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NIFRS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CT检查、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等确诊。另将本院同期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均经鼻腔检查、CT、鼻内镜检查等确诊。2组患者病例资料均完整,排除病历资料不完整者,伴有鼻部原发肿瘤及鼻部转移癌者,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者,及有言语功能障碍或精神异常者。
1.2分析项目及方法 ①分析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分布情况;②统计主要临床症状的分布情况:包括鼻塞、流脓涕、涕中带血、嗅觉减退、面部不适、头痛、鼻臭;③统计体征分布情况:包括下鼻甲肥大、息肉样变、鼻道脓性分泌物;④统计影像学检查结果:病变侧(单侧或双侧)、病变鼻窦(单窦、多窦或全组鼻窦)、致密影、钙化斑、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⑤对NIFRS的发病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配对2检验,分析出对NIFRS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发病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基本情况
2.1.1性别比例 研究组中男30例,女40例,男女比例为1∶1.33,女性患者相对较多;对照组中男35例,女35例,男女比例为1∶1。2组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2年龄分布 研究组患者年龄19~80(56.5±5.5)岁,对照组16~80(44.5±4.8)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年龄分布较均匀,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人数有增加趋势,其中50~60岁者最多,占27%(19/70),年龄<20岁者最少,占4.29%(3/70);对照组中20~60岁者最多,占57%(40/70)。
2.1.3病程分布 研究组患者病程为(10.52±3.40)个月,对照组为(5.63±1.58)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病程<12个月的患者较多,占61%(43/70);对照组中病程长于1年的患者较多,占59%(41/70)。
2.2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研究组主要临床表现:鼻塞46例、流脓涕62例、涕中带血32例、嗅觉减退15例、面部不适38例、头痛65例、鼻臭12例、下鼻甲大52例、息肉样变17例、脓性分泌物25例。CT检查结果显示,单窦发病49例,单侧发病52例,致密影46例,钙化斑24例,骨质破坏8例,骨质增生15例。对照组主要临床表现:鼻塞66例、流脓涕68例、涕中带血12例、嗅觉减退45例、面部不适13例、头痛60例、鼻臭8例、下鼻甲大45例、息肉样变65例、脓性分泌物35例。CT检查结果显示,单窦发病2例,单侧发病18例,致密影4例,骨质破坏9例,骨质增生3例。研究组鼻塞、嗅觉减退、息肉样变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涕中带血、面部不适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CT检查研究组单窦发病、单侧发病、致密影、钙化斑及骨质增生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
2.3NIFRS的发病因素分析 对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CT检测结果等与NIFRS的发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年龄、鼻臭、下甲肥大、涕中带血、单窦发病、钙化灶、致密斑等因素与NIFRS的发病有明显相关性。见表1。
表1 NIFRS发病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真菌性鼻窦炎是指鼻窦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累及鼻窦和鼻腔。根据真菌与个体免疫学关系,可将真菌性鼻窦炎分为2个基本病理类型,其中NIFRS真菌感染局限于鼻窦腔内,而黏膜组织和骨质并无真菌侵犯,及时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则预后较好;IFRS真菌感染不仅位于鼻窦腔,还可同时侵入组织中,如鼻窦黏膜、骨壁等,并可能向鼻窦外周围结构和组织如眼眶、前颅底或翼腭窝等发展,从而导致鼻窦腔黏膜发生严重病变,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各个类型的真菌性鼻窦炎具有其独特的免疫、病理及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方法也有一定区别[3-4],预后也不尽相同。NIFRS在进展为IFRS前若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则会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本研究所探讨的就是NIFRS患者。
自然界中存在的致病真菌有300余种,一般不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随着环境变化及临床上对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人体感染真菌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部分真菌一般可在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情况下长期存在于健康人的鼻腔及鼻窦黏膜表面,其中引起真菌性鼻窦炎的最常见真菌为曲霉菌[5]。
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70例NIFR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NIFRS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这与中老年人生活压力大、体育锻炼少、免疫力减退、各种疾病发病率较高、抗生素使用广泛有关。真菌在早期繁殖时,患者的主观感受症状一般不明显,而本研究结果显示,NIFRS病程在12个月以内者所占比例最高,说明NIFRS患者的实际病程其实远超过1年,只是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患者发现,可能在体检中才会被诊断出。
本研究临床表现的统计结果发现,研究组涕中带血、面部不适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这两项表现可能是NIFRS的典型特征。本研究NIFRS组涕中带血者32例,分析其原因是真菌感染会导致鼻腔、窦腔黏膜发生炎性改变,形成真菌血栓,真菌分泌的溶血性毒素会破坏黏膜血管并引起出血[6]。本研究中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涕中带血为NIFRS的发病相关因素。面部不适症状38例,其主要原因是眶下神经受到真菌团块压迫所致。头痛、流脓涕考虑为鼻黏膜三叉神经末梢受到细菌及真菌感染所致。解剖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为导致鼻窦炎的重要因素,这种结构异常令原本狭窄的鼻腔更加不通畅;且有研究表明,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导致鼻窦内湿润、缺氧的环境非常适合真菌生长[7],较易发生鼻窦炎,损伤的鼻窦黏膜自洁功能丧失,令真菌繁殖更加迅速;加之抗生素等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鼻腔内菌群失调,极容易导致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
术前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常利用影像学检查,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主要特征为[8]:①单侧发病较多,常见于上颌窦,其次为筛窦、蝶窦、额窦;②发病时窦腔中可见软组织影,影中可见散在分布的斑片状(或点条状)高密度影,此高密度影的密度≤骨密度;分析为团块真菌中含有磷酸盐(主要成分为磷酸钙)的原因;③窦口常见轻度的骨质吸收和破坏,主要原因为窦口长期受到真菌团块压迫所致;④鼻窦腔的骨质有一定程度的硬化、增生表现。本研究中,单发于上颌窦的病例为49例。有研究表明,上颌窦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有牙源性途径(根管封闭剂中含有重金属、锌氧化物等)和真菌孢子的进入(呼吸气流可直接进入上颌窦形成漩涡,令真菌孢子进入后发生存留的几率增加)[9]。
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用于筛选疾病的危险因素,该方法可以充分考虑到每个因素在疾病预测中的权重,因此准确性相对较高,近年来在临床研究中广泛应用[10]。本研究对70例NIFR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T检测结果等因素进行了发病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鼻臭、下甲肥大、涕中带血、单窦发病、钙化灶、致密斑等因素与真菌性鼻窦炎发病有明显相关性,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对以上因素的关注将更好地协助临床上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虽然NIFRS与慢性鼻窦炎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上较为相似,但仍能依据各自的临床特征进行早期诊断鉴别[11]。
本研究尚未对患者病理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分型,也未对鼻窦黏膜及骨质进行组织学检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强对上述指标的观察,并进行术后随访,以全面而完整地评估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 常艳芬. 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治疗[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6(2):101-102
[2] 翟普. 5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炎及鼻窦炎临床特点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061-1062
[3] 张永强.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评价[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9):974-976
[4] 张革化,李源,曾转萍,等. 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3):163-166
[5] Braun JJ,Dupret A,Veillon F,et al. Pseudotumoral 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 with skull base involvement[J]. B-ENT,2014,10(1):75-79
[6] Jensen OT,Adams M,Cottam JR,et al. Occult peri-implant oroantral fistulae: posterior maxillary peri-implantitis/sinusitis of zygomatic or dental implant origi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with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absorbable collagen sponge sinus grafting[J]. 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2013,28(6):e512-e520
[7] Chisholm KM,Getsinger D,Vaughan W,et al. Pretreatment of sinus aspirates with dithiothreitol improves yield of fungal cultur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J]. Int Forum Allergy Rhinol,2013,3(12):992-996
[8] 李原,刘洋,王娜亚,等. 原位杂交检测对曲霉菌属鼻窦炎诊断价值的探讨[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11):852-855
[9] 李永奇,李源,张革化.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概念和早期诊断以及治疗[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5):370-373
[10] 李进,王能军. 老年鼻中隔偏曲和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关系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128-130
[11] 施思斯,张超,虞幼军,等. 11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临床特征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23):1084-1086
10.3969/j.issn.1008-8849.2015.27.011
R765.4
B
1008-8849(2015)27-2994-03
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