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院外心肌梗死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2015-02-07 10:59任玉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空巢心梗心理

任玉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2)

综合护理干预对院外心肌梗死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任玉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院外心肌梗死空巢独居老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病监护病房出院的空巢独居的心肌梗死老年人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心理护理为主的多元化综合护理干预。护理6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2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观察并比较2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院外空巢独居心肌梗死老人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广泛推广。

综合护理干预;心肌梗死;空巢;生活质量;心理

“空巢独居老人”通常指子女离家后独留在家的老年人(个人或夫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学习、工作和结婚而离家的子女越来越多,致使空巢独居老人的数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而由此产生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峻的社会问题[1]。本研究针对此类现象,对88例自监护病房出院的空巢独居心肌梗死(心梗)老年患者给予了相应的护理,发现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梗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从本院冠心病监护病房出院的空巢独居心梗老年患者88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履行知情同意手续;文化程度小学以上,思维正常;无精神疾病及意识认知障碍;无病情恶化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从未接受过任何心理治疗。排除恶性肿瘤患者,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严重精神疾病及其他影响认知的神经系统疾病者,生活不能自理者。将88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实验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62~86(72.0±6.1)岁;病程1.0~5.0(4.5±0.2)年;梗死部位为前壁20例,前间壁9例,下壁9例,右室6例;支架植入术史41例。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61~85(71.5±6.2)岁;病程1.2~4.9(4.3±0.3)年;梗死部位为前壁18例,前间壁12例,下壁心梗10例,高侧壁4例;有支架植入术史39例。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成立护理干预小组,组长由1名专科护士担任,组员为患者所在社区医院的医师和护士组成,所有组员共计5名社区医生及5名社区护士。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给予以下综合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护理小组的成员每周1次采访心梗患者,鼓励老人对配偶、子女、朋友及小组成员倾诉不满情绪,用坚定的语气和积极的情绪引导患者建立平衡的心理状态和通畅的情绪宣泄渠道。根据老人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改善疗法,如饲养宠物、打太极拳、静坐等。为加强心梗老人之间的交流,本研究设立了专门的交流平台,并根据老人的生活作息,合理安排交流时间。若发现老人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如失眠、抑郁、躯体化症状及有自杀倾向等,护理小组成员应及时联系医院的心理医生,合理安排心理就诊时间,帮助老人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及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1.2.2 健康护理 ①鼓励老人参加体育锻炼。由心内科和康复科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详细、合适的锻炼方式和时间,发放锻炼自检表,内容包括锻炼的时长和锻炼后的感觉。为避免书写麻烦和考虑到部分老人视力减退,本自检表采取打钩式,即将锻炼后的感觉分为舒适、轻度不适和较差。护士每周上门服务时,检查患者是否遵医锻炼,并询问锻炼后的适应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对症解决。②根据病情鼓励老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养鸟、遛狗、打牌、书法绘画、跳舞和打球等,通过参加社会活动,增加老人的自我价值评价和对生活的期望。对于丧偶的老人,组织一些活动和教育,改变单身老人的传统观念,鼓励其寻找合适的伴侣,接受再婚,增加幸福感。③增强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堂,邀请心梗及相关专家前往讲授相关知识,并解答老人的疑问。护理干预小组成员每周2次亲自上门指导空巢老人的健康知识和监督其规律生活,如早睡早起,适度锻炼,戒烟戒酒和低盐饮食等。④建立健全社区护理服务网络。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档案,定期检查,掌握老人心梗及其他疾病的发病和诊疗现状,形成长期的健康监测动态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网的功能,并为空巢老人提供送药和康复护理等服务;建立空巢老人日间护理中心,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护送看病和健康服务;为护理组每户老人办理随身信息卡,完善家庭应急呼叫装置和人员配备,建立健全紧急救援服务网络。⑤大力发展居家护理和家庭病床服务,包括上门服务和日托服务,均由社区和医院相关机构派遣人员定时为社区空巢心梗老人提供就餐、休闲、沐浴及生活服务等,不仅缓解了医院病床紧张的状况,也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以适应不同层次空巢心梗老人对护理的需求。⑥建立空巢老人特别保险。高昂的医疗和护理费用是影响空巢老人精心养病和遵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小组成员和社区积极沟通,使社区为空巢心梗老人建立了特别保险制度,将个人不能承担的部分医疗和护理费用分摊到社会中,降低其经济负担以增强护理效果。⑦完善机构的医疗护理质量。目前,我国公办的养老机构床位不足,难以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因此需建立和健全老人福利服务设施和网络,如托老所、护理院、养老院、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医疗保健站等,组织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提供上门服务。⑧积极与患者家属和邻居沟通交流,希望老人子女能够经常回家看看,并委托邻居观察老人的日常生活,如有异常及时联系小组成员,大大降低了空巢老人的发病风险。本组研究中1例发病时因被邻居发现并及时联系了医院,最终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度过危险期,并于1周后出院。

1.3 观察项目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观察并比较2组护理干预6个月前后生活质量、抑郁和焦虑评分。

1.3.1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2],共包括6个维度24条项目。6个维度即健康状况(stateofhealth,SH)、社会功能(socialfunction,SF)、生理功能(physicalfunction,PF)、精神健康(mentalhealth,MH)、躯体疾病(physicaldisease,PD)和情感智能(emotionalintelligence,EI),每个维度包含4个问题,并采用5级评分,1分最差,5分最好。每个维度的得分均为正向,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3.2 焦虑和抑郁评分标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3-4]进行评定。每个量表各含20个问题,采用4级评分,分界值为50分。以总分×1.25取得整数,即为标准分。患者分值越小,表明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低。

2 结 果

2.1 2组护理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1。

表1 2组护理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2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1)。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护理前比较,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 论

空巢老人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而独守“空巢”的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失调症状,被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5],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退、焦虑、自责和抑郁等,严重影响了老人的身心健康,引发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病,甚至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由于老人独自在家,并发时难以被发现,大大增加了疾病恶化和病死率。国际卫生组织已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通过积极倡导老龄化,最大限度的提高老人(包括空巢老人)的健康保障和参与机会,提高其生活质量,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

空巢老人由于“退休综合征”延长、健康丧失引发恐慌及子女责任过重导致的逃避等原因,容易造成对老年人的生理和行为能力损害的不良心理情绪。长期抑郁和焦虑会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和身体内环境的改变,加重原有病情。也有老人长期气血郁结于心,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成为老年人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空巢老人因抑郁而自杀的成功率相当高,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是降低老年人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6]。空巢老人由于缺乏子女的关爱和社会支持,常常会做出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来引起他人的关注。由于不擅长表达,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来自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疼痛和压力便会引发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而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7-8]。监护病房康复出院后的心梗老人,尤其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关爱才能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和死亡。研究发现,空巢老人对社区护理的要求,最多是关于促进健康教育和相关知识宣教[9]。加强空巢老人的健康教育,使老人正确、详细了解心梗的常见症状和疾病诱发因素,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多元化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DS和SAS评分却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在对心梗患者护理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90%的空巢心梗老人有中度心理问题,剩下的10%为轻度,心理问题患病率高达100%。因此,本研究认为对于空巢老人的护理,除身体健康方面的护理外,心理护理才是重中之重。由此,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①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居住和护理环境,清除环境对老人心理的影响,使其不断获得宁静、快乐、欣慰和幸福。②建立融洽的养护关系,护理人员要站在老人的角度,理解和体谅他们的痛苦,要态度和蔼、耐性倾听老人诉苦,以健康乐观的精神感染老人,消除其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③要根据不同老人的身心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并根据老人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疗,对症下药,才能更早痊愈。④提醒子女多与老人联系,并鼓励老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以此消除老人的孤独和失落感。

[1]WangJK,ZhaoXD.Familyfunctioning,socialsupport,andqualityoflifeforChineseemptynestolderpeoplewithdepression[J].IntJGeriatrPsychiatry,2012,27(11):1204-1206

[2]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社,2008:190-191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2008:235-236

[4] 南登昆,缪鸿石.康复医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5-56

[5] 刘淼,王爱红.老年空巢综合征的社区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0):2811-2812

[6] 王艳兰.心理护理对社区空巢老人心理状况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196

[7] 张丽芹. 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精神养护[J].健康必读,2013,12(7):461

[8] 席淑华,谢少飞,马静.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现况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0):40-42

[9] 宋洁,刘金凤,崔宁.空巢老人家庭护理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21):16-18

10.3969/j.issn.1008-8849.2015.16.040

R473.5

B

1008-8849(2015)16-1813-03

2014-08-01

猜你喜欢
空巢心梗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梗猛于虎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