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有志 闫启英
辉煌无限的支柱性典籍
——《中华三经》(《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简论
姚有志 闫启英
Glorious Essential Classics
中国国学又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演进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主导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行为导向的统称,是以易学为思绪,儒学为主干,道家学说和兵家学说为两翼,历代其他诸子百家共同参与构建的思想文化大系。
人类文明史上,公元前5世纪前后是个伟大的传承时代。这一时期,并行发展的中国、古希腊和古印度,几乎同时出现了一批影响后世文化走向的思想巨人与不朽经典,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文化体系。若作横向比较,以孔子、老子、孙子为代表人物的中国子学文化,无论是思想家的群体规模,还是传世的典籍数量,都明显超过了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和以释迦牟尼为代表的古印度文化。尤其是,中国子学文化内蕴的强大的宽容与建构能力,使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多元并蓄、在原生地连续进化的文化形态,而其他文化的后世延续,则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时空断裂。
《中华三经》所辑的三部经典,《论语》《道德经》和《孙子兵法》,是子学文化无可替代的支柱性典籍。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录,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论语》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做官求仕的必修之书,其言近旨远,词约义丰,虽无明显的思辨体系和逻辑架构,但所阐释的原则和常识,却集中体现了儒家对人生意义、社会构建的终极体认、不懈追求和上智启悟。在汉民族文化心理形成的历史过程中,以《论语》为首的儒家经典无疑起到了最主要的推动作用。统共不足六千字的老子《道德经》,盛唐时代一度也是科举取士的必考科目,其行文隐晦,哲思深邃,可能是诸子经论中随着时间流逝而原文价值损耗最少、增值最多的典籍。《道德经》主张“推天道以明人事”,这一思维模式始终是中国传统哲学建立与发展的主线,唐宋时代,以《道德经》为首的道家经论思想与儒家、佛家思想渐趋融合,成为东方文化的主流。基于这一层面理解,“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鲁迅)、“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李约瑟)的文化定位委实不过。与《道德经》一样,《孙子兵法》篇幅简短,却恢宏无限。它集中代表了春秋兵家对商周乃至上古时代兵凶战危现象的智慧总结与思想升华,其主张的“不战”、“慎战”,推崇的“伐谋”、“伐交”,追求的“先胜”、“全胜”和“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兵学顶峰上无可比肩地屹立千载,受到了后世军事家、战略家的顶礼膜拜。其间,这些和平、理性与人道主义理念也以文化的形式注入华夏文明,成为了中华民族二千五百年来斗争哲学的主导特质。
作为子学文化的物质负载,子学经典的补定、修饰,乃至阐释、发挥工作,历来是中国社会的一种高度文化自觉,先秦至今,所积文本不可胜数。随着子学文化远传海外,近代以来,以《论语》《道德经》和《孙子兵法》为代表的经典,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版本之多甚至超过了西方众多世俗典籍,比起《圣经》等一些宗教经论也毫不逊色。不可否认,子学经典的文本翻印与传播,或多或少会带有一些学术意味。然而,在东方的文化环境里感悟《论语》《道德经》和《孙子兵法》,我们关注最多的往往不是这些典籍里呈现的思辨与求索内容,而是它们所蕴含、凝聚的社会力量与不朽价值。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论语》《道德经》和《孙子兵法》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主张”、“道理”和“思想”,已经沉潜于我们的民族血脉,无所不在地渗进了中国社会人伦、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其中的诸多条文,已成为百姓寻常生活中不假思索的箴言、警句。将这些箴言、警句蕴涵的真理意蕴充分阐发,赋以广阔的学术与生活视角,继而进行国际化的传承,正是我们编辑《中华三经》的初衷所在。为求编译精准且不失元典意蕴与韵律美感,有关权威专家遍览现有版本,优选甄推;编译队伍字字珍重,潜心修润释义,所有努力,在于期许能为不分国界、不分语言的读者奉上一部精确而权威的、可资研读、可供收藏、雅俗共赏的经典经集。
回溯漫长的历史长河,由于文明的断裂与碰撞,几乎所有的古代文化体系都出现过传承损耗甚至体系遗失的情况,在现当代的中国,《论语》《道德经》和《孙子兵法》也一度受到文化追问和置疑。然而人类发展的轨迹证明,公元前5世纪前后生成的那些思想和传统,不仅是对此前二千五百多年人类初始文明成果的总结和超越,更是随后二千五百多年人类文化发展的内核动力与精神航标,它们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即使其传承被硬性切断,每当历史风潮回转,这些璀璨的元典都会重新散发光芒。应当说,只要不对子学典籍的原文进行故意性曲解,无论任何时代,无论任何地域,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旷古持久的价值。当今时代,技术促动之下的现实世界建构,一方面成就惊人,一方面危机深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无以回避的价值矛盾。在探讨社会价值、自然尺度、生命尊严等严峻课题的时候,我们需要从经典中寻找智慧,尤其是需要从充盈着混沌性、包容性、系统性思维的子学经典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可以肯定,生生不息的以《论语》《道德经》和《孙子兵法》为经典代表的中国子学文化,仍将千年延续,仍将持续进化,仍将贯穿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与发展。
(责任编辑:曹永孚)
2014-10-29
姚有志,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高级顾问、军事科学院原战略研究部部长、少将;闫启英,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此文转载自《中华三经》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