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内民主程序建设的几点思考
徐宝鲁苏健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十八大以后逐步完善了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治理,首先分析了党内程序民主存在着“制度棚架”广泛存在、对于程序民主的规定过于笼统、有关党内民主程序的理论不充足、党内程序民主概念不统一等问题,然后从各维度论述了加强党内民主程序建设的必要性,最后从摒弃旧传统、加强程序设计、完善监督程序等几方面讨论了对党内民主程序的完善。
关键词:党内;程序;民主
中图分类号:D262.11
作者简介:徐宝鲁(1988-),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苏健(1988-),男,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十八大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要实现党内民主要求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的统一,而民主程序是实现程序民主的重要推动力。今年以来我国学者对于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众多意见,产生了一些列优秀成果,但是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体民主,对于程序民主的研究还有待提高。本文在以前研究基础之上对程序民主进行论述,希望对党内民主生活提供建议。
一、党内民主程序存在的问题
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我党一直重视实体民主而轻视程序民主,造成了我党程序民主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所谓“制度棚架”是指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民主政治生活时往往对于程序民主不重视,或者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民主程序发生异化,有关程序设计或程序执行的文件成为一纸空文,导致党员的民主权利得不到重视,同时也被虚化,这与我党一直强调的要求严重不符,有悖于我党民主生活健康发展。
由于我党对于程序民主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对于程序民主的相关规定也不明确。我党关于党内民主程序民主的相关规定是在《党章》等相关党内法规中表述的,这些表述缺乏准确、详细的规定,比如《党章》规定:“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但是对于怎么做出规定、问题的级别、做出规定的负责人等都没有详细规定。
有关民主集中制的相关理论是“四个服从”,但是“四个服从”缺乏一定的主次关系,是的普通党员在基本理论认识上模糊不清,以致在执行中不能贯彻执行。比如党内组织的决定代表的只是党内少数领导干部的意见,这时应该是服从领导意见还是少数服从多数?当然正确的做法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是由于程序民主的缺乏,常常出现多数服从少数的情况,破坏了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
二、完善党内程序民主的必要性
第一,从党内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的相互关系维度来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实体民主是民主的具体内容,其本质是班长党员的实际权力,实现党员的主体地位,程序民主为实体民主的实现提供有效载体。完备的民主程序不仅使我党的民主制度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能够对于实体民主设计不足之处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第二,从党内程序民主自身具有的基本特征维度来看,程序民主是党内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程序民主具有形式性、手段性、相对独立性、可操作性、制度性等特征,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党内民主的正确实施。程序民主的实施能够有效的保障党员权利的实行,对于党内权力的运行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是党内决策的纠错机制,对于党内腐败的预防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从党内民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维度来看,民主程序建设是推动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助力。按照程序运行民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民主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按程序办事,即按照程序设计和程序规定,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民主政治,这是民主意识的主要体现,也是民主法制化的根本要求。加强党内民主意识,促进党内法制化进程,都需要程序民主。
三、完善党内民主程序民主的措施
第一,坚决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和错误倾向,切实提高全党对于党内民主程序的价值性、合法性、权威性的认识。要克服和抵制轻视程序价值的传统不良观念,改正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倾向。对广大党员进行理论教育和宣传,使得每位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认识到民主程序的重要性,认清民主程序的价值。
第二,深刻认清一般程序民主建设的基本方向,紧密联系当前党内民主建设实际,认真坚持公开、平等、权威等三项原则。在法律层次上重视程序民主,构建“法制型”程序民主;完善各方面信息公开制度,构建“透明型”程序民主;加强广大公民对党组织的积极参与,构建“参与型”程序民主。
第三,从权力赋予、行使、监督等各方面推进党内民主程序的体系化建构,以切实抓好党内民主权利保障和党内权力科学运行。在民主监督程序建设方面,要加强党员意见表达的渠道和方式,建立和完善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并且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真正保障程序民主建设能够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杨小冬.推进党内民主程序建设的新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9):4-10.
[2]张扣林,刘诚.党内民主视角下的党内程序民主制度建设[J].理论探讨,2011(2):108-111.
[3]蔡幸福,李治勇.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和谐[J].人民论坛,2015(5):33-35.
[4]付立清.基于权力运行视角推进党内程序民主建设[J].领导科学,201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