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全民守法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2015-02-07 08:25:52王黎明
法制博览 2015年19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依法治国

推行全民守法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王黎明

中共丹东市委党校,辽宁丹东118000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之一。“全民守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环节,主体是全体人民,要推行全民守法,依靠的是人民对法治的信任和人民愿意自觉维护法治的尊严。

关键词:全民守法;依法治国;法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D920.0

作者简介:王黎明(1986-),女,河南人,中共丹东市委党校,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全民守法”的概念,将“全民守法”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相并列,作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四项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全民守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环节,主体是全体人民,因此,要从更加宏观更加全面的角度来把握“全民守法”的意义,从各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来落实“全民守法”的作用,为依法治国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保障。

一、推行“全民守法”,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

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人民要发挥主人翁精神,自觉维护法律权威,相信法律是人民权利的坚强保障。人人守法是全民守法的题中应有之义,遵守宪法和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神圣法律义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充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使每一项立法都能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向公民全面公开法律实施过程,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都得到落实,让人民真正发自内心拥护和信仰法律的权威,使全体人民都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增强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通过普法宣传做到全民懂法,全民懂法是实现全民守法的根本保障,是法治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重要前提,将法治宣传教育走入课堂、走进社区,爱法、尊法、守法要从娃娃抓起,从最基层抓起,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良好氛围。

多层次多领域推进法治实践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和增进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了解,让守法成为生活常态、日常准则,在全社会树立宪法和法律不可侵犯的权威性,通过宣传教育让人民相信法律是保障自身权益的强大武器,也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树立守法公民典范,宣传见义勇为和一切敢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先进事迹,同时也将严惩违法者公之于众、引以为戒。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信用机制的建立和道德规则的制约来辅助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识,让守法真正成为全体公民日常行为的一种习惯和自觉。

三、实现“全民守法”,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

2015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在中央党校2015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提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做好“关键少数”。落实依法治国、推行“全民守法”也是如此,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有高度的自觉,都应身先士卒、尽到责任、做出表率。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循序渐进,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至关重要。党的领导干部一方面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另一方面还要在本职岗位严守党的纪律,在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的过程中,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坚决抵制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腐败思想,抵制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特权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更是关进法律的笼子。领导干部本身就是实行公权力的主体,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是正确行使公共行政权力的重要前提,在领导干部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下,发挥领导地位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充分保障人民根本权利、及时解决人民合理诉求

当前,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但维权理性不足,渴望获得法律权利却不履行法律义务,愤慨他人违法乱纪却心存侥幸钻漏洞,寻求法律帮助的同时又以极端方式维权。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是要将法律服务网络覆盖到城乡的各个角落,建立和完善法律服务团体,送法律服务下乡、下社区、下街道、构建一个有效的整体性法律服务网络。

要做到全民守法,应该坚持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普法目标和守法效果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辅助公民个人诚信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促进设立公民守法工作机构,将全民守法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核心课题,突出强调党和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决心,全民守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正如全会中提到的“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培养全民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之源,只有全民守法才能真正将依法治国落到实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松.论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J].科技信息,2011(34).

[2]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N].经济日报,2014-10-07.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依法治国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爱国不能仅凭激情,也要守法明理
人民论坛(2016年28期)2016-12-23 18:36:5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学习月刊(2015年5期)2015-07-09 03:53:00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学习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