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帅
武警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86
对地震应急救援行动中安全抓建的思考
陈帅
武警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86
摘要:地震应急救援行动中做到科学统筹,至关重要。方法科学,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只有按抗震救灾的特点规律作决策、办事情,才能降低救灾部队风险,才能减少部队战斗减员。笔者就驻藏黄金部队应坚持在靠前指挥紧贴救灾进程、把握规律科学施救、突出重点狠抓安全规范、严格教育管理等四个方面,对积极营造安全建设氛围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地震;应急救援
黄金部队按照国发[2011]43号文件精神,不断拓展任务,突出抓好了部队遂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行动,只有在行动中坚持靠前指挥紧贴救灾进程、把握规律科学施救、突出重点狠抓安全规范、严格教育管理等才能在任务中锻炼队伍、提升建设质量。
一、紧贴救灾进程,领导靠前指挥
一是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对灾情的准确把握是实施正确组织指挥的前提。应急行动中,各级干部要深入灾区,采取收看广播电视、电话询问、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多种方式,调查震情灾情,了解社情民情,分析判断形势,研究抗震救灾问题,为组织部队参加抗震救灾战斗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二是深入一线,组织指挥。抗震救灾中,各级领导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组织指挥部队。军政主官深入灾区一线,现场组织指挥,各分管领导各司其职,围绕救援方案展开行动,形成以上率下、整体合力,是确保一线指挥畅通、救灾组织严密的关键因素。
三是深入官兵,排忧解难。各级领导坚持与救灾官兵同吃干粮、同住帐蓬、共同抗震救灾,及时给官兵讲解抗震救灾安全知识,经常与参战官兵谈心问事,了解身体、心理、家庭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帮助官兵解决了个人家庭遇到的大量实际困难和问题,既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救灾和防护意识,又激发了全身心投入战斗的热情。
二、把握特点规律,科学实施救助
一是科学施救,抢险不冒险。科学地组织救灾,不但能提高救灾效率,赢得宝贵时间,也能确保救灾官兵的自身安全。地震灾害救援中要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设立专职安全员,按照先排险后清物、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顺序组织实施。采取多点勘察、现场论证、主官亲定,确保了安全设营。
二是科学消杀,防疫不染疫。地震灾害过后,灾区房屋倒塌、水系受到破坏,一些平时处于稳定状态的疫源危险性陡增。要提前谋划,要给每名官兵配发防护用品和专业防护器材,每次执行消毒任务都由随队医生逐人检查,消除了重大疫情隐患。
三是科学组勤,作为不乱为。在灾区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开展值勤工作,要合理设立执勤点和哨位,规范执勤用语,严格哨位纪律。值勤官兵要做到文明执勤、安全执勤。
三、突出动态过程,狠抓安全重点
一是强化风险评估。救灾官兵要坚持未进行风险评估的地区不盲目冒进、把提前侦察与任务中动态风险评估相结合,有针对性做好防范。在进行临时营区选址时,多点勘察、现场论证、主官亲定,避开危险地带,确保了设营安全。
二是狠抓责任落实。官兵在复杂环境下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危险性增加,安全隐患随时威胁着救灾官兵的生命安全和装备的安全,能否确保安全,强化各级干部骨干的责任心,落实责任制是关键因素。
三是突出重点防范。救灾任务中要制定《突击队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对救灾官兵的管控,始终把参战部队高度集中、统一指挥作为根本,使部队临危而不乱,从容应对各种险情。要抽调心理咨询师到一线,及时调解和疏导官兵出现的心理压力,确保了官兵身心健康。
四、严格教育管理,规范救灾秩序
一是用良好的氛围激励参战官兵。要及时建立前指及突击队临时党团组织,明确提出“把党旗举起来,把党徽戴起来,把战地歌曲唱起来,把战斗口号喊起来”,组织官兵开展小比赛、小演讲、小节目等战地文化活动,使参战官兵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
二是用严明的纪律强化战场管理。严明的纪律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一线官兵要落实“三个一遍”,即: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家里走访一遍,对完成任务和遵守群众纪律情况检查一遍,对官兵思想、心理、情绪和精神状态分析一遍,既确保了部队安全稳定,也确保了驻地社会稳定。
三是用正规的秩序规范部队行动。救灾部队驻地分散,人员流动快,要发挥黄金部队动中建、散中建、变中建的优势,克服困难,坚持救灾到那里,正规化管理就延伸到那里。要根据救灾的形势,因地制宜,从规范营区设立、内务设置、自卫哨警戒和一日生活制度等入手,不断用制度规范官兵言行,使部队在特殊时期保持了正规有序,为抗震救援中的安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苗国典,魏捍东.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行动准则初探[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
[2]吴新燕,陈虹,顾建华.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救援行动的规范[J].灾害学,2012.
[3]尹光辉.军民融合式地震应急救援行动实践的总结与启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做法与经验[J].中国应急管理,2012.
作者简介:陈帅(1984-),男,满族,河北保定人,武警工程大学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1-02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