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宜斌 刁仲玲
1.临桂县公安局刑事侦察大队,广西 临桂 541100;
2.桂林市公安局刑事侦察支队,广西 桂林 541001
法医命案现场作案人控制力分析
张宜斌1刁仲玲2
1.临桂县公安局刑事侦察大队,广西临桂541100;
2.桂林市公安局刑事侦察支队,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法医参与命案现场勘查并作出分析判断,现在已经是各地法医命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医命案分析工作,按照闵建雄观点[1],可分为专业分析和现场分析。专业分析,主要是从法医病理学方面分析被害人,包括死亡原因、致伤工具、死亡时间、死亡性质等;现场分析,主要研究对象则为作案人,即分析作案人。
关键词:现场分析;作案人刻画;控制力分析
分析作案人的“控制力”,是刻画作案人的重要途径,杨玉章分为对他的控制力和对己的控制力[2]。本文分析法医命案现场作案人的控制力,是对他的控制力,并局限在法医命案现场中对被害人的控制的能力。
法医分析研究作案人的控制力,要在勘查现场和尸体检验后,对现场的整体把握,对被害人及其损伤的整体认识后做出。在单个被害人现场,打斗痕迹少,被害人损伤数量少、分布集中、致命伤少,说明作案人对被害人控制力强,能从人数上或体质上或借助凶器压制被害人;反之,打斗痕迹凌乱,被害人损伤多、抵抗伤多,分布凌乱,致命伤较多,表明作案人对被害人控制力弱,在分析作案人特征方面,更倾向于单人、体质弱小者或特殊人群作案。在有多个被害人的命案现场,分析作案人的控制力,除分析现场的打斗痕迹,还要注意被害人尸体的分布,是分开的还是集中地;分开的,是被害人死前的原始位置还是逃离位置,还是被作案人挪离后的位置。死前的原始位置,表明被害人生前的最后所在地,相对分开的尸体分布,表明可以被作案人逐个杀害,在分析作案人数时,虽有多个被害人,单个人作案可以单独完成;被害人逃离的位置,表明作案人的控制力不好,被害人对作案人的控制力不信任,在分析作案人作案人数时有重要参考价值。尸体分布集中,要考虑是集中遇害,还是遇害后集中;集中遇害,则表明作案人控制力强,在人数上有优势,或持凶器如枪支有威慑作用。
案例1:某旅游公司三层高级游船载32人(游客、船员及导游)到某岛游览观光,到某水域时被发现船起火,经扑灭船火后在底舱发现了32人的尸体。经法医检验,从尸体上没有发现致命性机械性损伤,大多数人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少部分人死于体表广泛烧伤引起的原发性休克。根据现场勘验及尸体检验,定性为一起抢劫杀人放火案。法医尸检发现有九人(二男七女)将小件贵重财物藏在鞋袜中、内衣裤里,或放在会阴部和风衣袖管内。这些随身物品没有丢失,说明罪犯没有搜身。抢劫却没有搜身,最可能是因为罪犯人手少,因此,推测罪犯只有二至三人。罪犯人少,又要控制三十二人,而被害人竞顺从地入底舱,说明罪犯必带有威慑力很强的凶器,如枪和刀;若没有这些凶器,必会有人反抗或跳水逃跑,很难控制局面[3]。破案后证实了法医的现场分析,尤其是通过作案人的控制力分析作案人数、持有枪支刀具等,都非常准确。
案例2:我区某市某小区吴某一家三口被杀害。其居住地为一栋四层的私人楼房,一楼为车库,豢养有一只狼狗。吴某住在二楼卧室,吴妻住在三楼卧室,吴女住在四楼卧室。吴某身着睡衣睡裤双手双脚被约束带固定,仰卧于床上,头部遭条状钝物打击,系锐器致心肺破裂死亡。吴妻身着睡衣睡裤,坐靠于吴某卧室内近门处墙边,双手有夺刀痕,双腕处有条状压迫的红肿痕,未见约束带;其左颞部、左额部均有条状钝物打击的挫裂创,左颞顶部颅骨舟状骨折,胸前部、左下腹各有一处锐器创,左肩胛部有三处锐器创,死因为颅脑损伤。吴某卧室的不锈钢窗管有新鲜撬断痕,卧室门有踢痕,门后锁扣损坏;三楼吴妻卧室门外见大量血迹,见断口平整的约束带。吴女身着睡衣睡裤、双手被约束带固定,仰卧于床上,头部有两处条状钝物打击的挫裂创,未致颅骨骨折;左胸部见一处锐器创,致左肺破裂大出血死亡。从三位死者衣着状态分析,作案人行凶时系睡眠时间;从尸体损伤来看,吴妻损伤数量最多、最严重。根据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分析作案人从二楼吴某窗户破坏不锈钢窗管入室,先控制了吴某,然后上三楼、四楼控制吴妻吴女;吴妻被约束带束缚后趁作案人不注意利用刀具割断手上的约束带跑到二楼吴某卧室并关住门,作案人追随砸门而入,并杀害吴妻。法医分析作案人数,因有两种凶器的损伤形态,支持两个人以上。但从死者衣着状态及现场物证来看,吴某、吴妻、吴女遭遇作案人时均是处于各自的卧室内,相对分开,吴妻逃离原始位置至二楼卧室后遇害,从作案人对被害人的控制力较弱分析,一人可以完成整个作案过程。最后破案证实作案人为一人。
通过现场作案人和被害人的力量对比,对作案人的控制力的分析,能刻画出作案人的特征,如作案人数、年龄性别、身体强弱、是否携带作案凶器及威力等,不失为传统分析方法的一种补充。
[参考文献]
[1]闵建雄.命案现场分析的概念问题[J].刑事技术,2010(3):38-40.
[2]杨玉章.行为证据中控制(能)力的分析及意义初探[DB/OL].http://10.57.87.5/xdt2.asp?ArticleID=2222,2012-01-25.
[3]陈世贤.命案现场分析[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96.
作者简介:张宜斌(1980-),男,侗族,广西融安人,本科,广西桂林市临桂县公安局刑事侦察大队,法医师,研究方向:命案现场分析。
中图分类号:D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1-0172-01